词条 | 朱苏进 |
释义 | § 生平简介 朱苏进,男,1953年生于南京,5岁随父到福州,读至小学,因病辍学。69年10月参军。在厦门某部历任瞄准手、计算员、侦察班长、指挥排长、副指导员等职。77年调至福州军区创作室从事专业创作,现任南京军区创室主任,为中国作家协会理事。 § 主要作品 朱苏进 《惩罚》长篇小说,1978 《在一个夏令营里》长篇小说,1980 《射天狼》中篇小说,1982 获当年全国最佳中篇小说奖 《引而不发》中篇小说,1983 《凝眸》中篇小说,1984 获当年全国最佳中篇小说 《战后就结婚》中篇小说,1986 《第三只眼》:中篇小说。1986 《轻轻地说》:中篇小说。1986 《欲飞》中篇小说,1987 《两颗露珠》中篇小说,1988 《绝望中诞生》:中篇小说。1989 获当年全国最佳中篇小说奖 《炮群》长篇小说,1991。 《金色叶片》:中篇小说。1991,3 《接近于无限透明》:中篇小说集。1993 获当年全国最佳中篇小说奖 《孤独的炮手》:中篇小说。1993 《金色叶片》:中篇小说集,1994,8。 § 所获荣誉 2010年12月13日由安徽卫视和光线传媒联合主办的国剧盛典在北京会议中心隆重举行。高希希导演携《三国》剧组主创现身国剧盛典现场,一并拿下五项大奖,朱苏进凭借此片获得年度最佳编剧。[1] § 写作特点 假如需要从新时期以来活跃在文坛上的军队作家中推出一位代表人物,那么毫无争议,这位代表人物非朱苏进莫属。从创作实绩来看,朱苏进的几乎所有作品都不仅真实准确地描绘了兵的生活与兵的感情,而且还热切深入地探索和表现了兵的韵味与兵的境界;而从作家本人对军事文学创作的精神投入程度来说,亦是鲜有人可以与之比拟的。 在朱苏进早期的作品中,其笔下的主人公既是生活化的,又是理想化的,主人公都有坚定的信念和勇敢的追求,那么他后期的创作中,则因其主人公的理想化成分或程度愈来愈高而使其创作发生了某种倾斜。他认为,朱苏进的作品传递出他对人生的理解,是“人生即较量”。譬如他长篇小说中的主人公,不仅与上级、下级、同级时时事事处于较量之中,甚至对妻子、情人也充满了较量意识,情人不踮起脚来,他便不与之接吻。当然,“人生即较量”较之那种“人生即奉献”的简单口号,自有其深刻之处。但以较量意识来对待一切,恐也有所偏颇。朱苏进迄今为止走过的创作道路是一条成功的走向名家的道路。而从成功的名家走向大家,则还需要磨练和淬火,下笔之时似应少一些刻意为之,少一些着力,多一些淡泊与自然。就以处理把握创作中生活化与理想化的关系来说,生活化是基础,理想化是升华。脱离了基础的升华,便要失去依托,不利于与读者的交流,亦不利于自己对理想的固守。读朱苏进的《醉太平》等近作,就已感受到了理想遭挫后的苦痛。现实生活是永不会完美的,如果以平常心来看现实,就可避兔偏激与颓委。 朱苏进与其他一些部队作家不同,他的创作中有着强烈的个人化倾向:自中篇小说《第三只眼》以来,他很少再写作那类正统的主旋律题材(即偏重于表现主流意识形态规定中的理想主义与英雄主义)的小说,而是努力在军事题材中投入个人独特的感受与情绪。概括地说,他开拓出了一种在意识形态性极强的军旅题材中深入探询个性心理空间的创作倾向。 § 编剧家 朱苏进提到新时期的军旅小说创作,朱苏进是不可忽视的个案。但九十年代末,正当他创作活跃、频频获得全国全军文学奖项之际,朱苏进忽然暂搁小说创作,投身影视圈,并一口气推出几道重量级银屏大餐:先是电影《鸦片战争》剧本,再是改编二月河小说,完成《康熙王朝》剧本。朱苏进编剧的电视剧《江山风雨情》播出,同名图书也由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朱苏进自评,“这部作品,超过了《康熙王朝》许多。” 从《鸦片战争》开始,朱苏进走向职业编剧之路。朱苏进与影视结缘,是人生的一次偶然,也是和上海的一次缘分。“1996年,我因私事到上海,被朋友邀去参加谢晋筹拍《鸦片战争》的研讨会。当时觉得,谢导的举动有一种悲壮的英雄主义色彩。轮到我发言,我就把这样的感觉说了。没想到会议一结束,谢导就找到我,要我写这个剧本。” 他认为:“一个文化人应当追求的,是个人的心灵与大众心灵的沟通。其中最重要的是坚持表达自己所热爱的东西,创作自己真正感兴趣的,而不是被商业市场所左右,跟风不是一个文化人的态度。” 对于影视剧大量翻拍文学名著的现象,朱苏进表示:“翻拍名著,既是高峰也是陷阱。中国四大名著在人们心里的地位已经根深蒂固,也因此有了排异性,人们一般都抗拒改编经典名著。所以只要你去触碰,就肯定会有风险。我自己改编名著时最大的一个感受就是,每一部名著就像冰山,绝大部分人感受到的只是冰山浮在海面上的那七分之一,大部分都藏在海面以下,我们往往看不到,所以名著中可以挖掘的东西实在太多,有多种故事情节、人物性格命运可以开采。” 对于“帝王剧”,朱苏进则表示,就美学价值而言,写一个帝王并不高于写一片落叶。但天下知名度最高的是帝王,知名度最高的城市是首都,于是帝王的相对价值(包括市场价值)就大大升高了。人们眺望天边时,往往看不见大地,看到的总是山峰,英雄就是山峰。是“看不够”造成了“写不完”,是消费在促使生产。问题不在帝王戏本身而在于如何写帝王戏。写不好是因为我们不智慧。 § 历史观 自小说创作转入编剧以来,围绕朱苏进创作的《康熙王朝》、《江山风雨情》等作品,争议不断。此次的《朱元璋》也不例外。不同于明史专家吴晗站在纯粹的学术立场上对这个农民皇帝功过是非的评述,也有别于近年以朱元璋为主角的历史小说,对其残杀建国功臣背后险恶用心的着力刻画。朱苏进这部名为“正史”的《朱元璋》,在坚持基本史实的基础上,大量引入民间的野史戏说,在他笔下,朱元璋固然有凶狠残忍的一面,也不乏可爱之处。譬如身为大明堂堂开国皇帝,他竟会缠着点心师傅讨烧饼吃,极尽死皮赖脸之能事……对类似剧情,不少观众看后表示充其量只是戏说,并不真实。 对观众的反应,朱苏进并不感到意外。在他看来,人们之所以做出这样的判断,源于他们习惯性地把历史剧等同于历史。然而,历史剧和历史根本不是一码事。历史剧首先是戏剧——取材于历史的戏剧而不是历史。历史遵循客观规律,展示真实发生过的事。历史剧遵循心灵规律,展示可能发生的事。它和其他历史题材的艺术样式一样,与历史本身都有着巨大的区别。 历史正剧迅速地在人群中普及了历史常识,与此同时,也引发了其是否混淆真实历史的争议。有学者认为:相比戏说,所谓“正剧”更可怕。声明“纯属虚构”的戏说剧,大家一看就知道是假的、编的;而自诩“历史正剧”反而更容易迷惑观众,让他们误以为“历史正剧”就是历史。对这个问题,朱苏进的回答兼具理性与文气:“专家一直在质疑,观众也一直在质疑。我个人认为,历史研究关乎理性科学,影视编剧关乎感性审美。但是把历史认识比做一个心脏的话,历史研究好比是静脉,影视审美好比是动脉,它们共同有机完成对历史的认识,它们不会相互干扰,而是各司其职。影视毕竟是影视。” § 评价 朱苏进朱苏进作为南京的著名军旅作家,曾创作了《惩罚》、《射天狼》、《凝眸》等一大批优秀的军旅题材的文学作品,“他是一个非常有才气的作家。”对朱苏进作品了如指掌的王涌坚提及此,对朱苏进赞赏有加。但是,王涌坚同时也指出,这几年,朱苏进转战影视后,又走入了另一个极端——迎合观众低俗趣味。 王涌坚说,过去朱苏进的作品虽然写得非常棒,但读者不多,“毕竟军旅生活离百姓的生活还是有距离的。” 转战影视作品后,从最初的《鸦片战争》到《江山风雨情》,朱苏进已越来越能掌控影视的特点,“他创作的《郑和》,曾被央视定为重点电视剧,可是直到今天也没有拍成,为什么?就因为他在里面写太监的爱情,没有下半身的人怎么谈爱情,这不是胡编乱造吗?” 朱苏进也曾坦言,做影视剧让他又爱又恨,爱的就是“拿稿费的时候,感觉不错。” 据有人粗略统计,这几年,朱苏进做影视剧,已经做成了千万富翁。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