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梁挺
释义

§ 简介

不少人认为,是李小龙令咏春派武术饮誉国际。然而,真正令这门精妙的武术扬名世界的,是李小龙的同门师弟———梁挺师傅,他在世界64个国家开了4000多间咏春武馆,徒子徒孙逾100万人,其中包括欧洲众多国家的特警总教头和多位世界拳王!

中等身材、皮肤黝黑,眉宇间显露出睿智和超脱,言谈里隐蔽着哲理和玄机,白圈圈的眼镜令他更具儒者之风。他就是被外国人顶礼膜拜的一代武术宗师梁挺先生。

近日,梁挺师傅带着德国的徒孙———国际咏春总会澳洲分会会长史提芬·费沙先生回到广东省中山市观光。从接船到送船,笔者一直陪伴着他,并再次深入地采访了他,向广大读者展现其传奇的人生和翩翩风采。

§ 经历

磨砺宝剑

童年的梁挺身体孱弱不堪,经常被同学欺负。有一次,他被20多个街童围攻,被打至重伤。

此事坚定了他习武傍身的决心。1960年初,13岁的梁挺到咏春武馆拜师学艺。他痴迷武学,打沙包、打木人椿、自由搏击,三更灯火五更鸡,天天如是,风雨无间。18岁时,梁挺终于练就一身好功夫。

1968年,梁挺考入香港浸会学院外文系。其时,一般人对国术心存偏见,认为这是市井之徒的打架伎俩,难登大雅之堂。但梁挺却凭着初生之犊不怕虎的拼劲,几经波折,在浸会大学开创浸会咏春班,成为把国术带进大专学院的第一人。

拜叶问为师令梁挺的武术更上一层楼。叶问是咏春拳的掌门人,也是李小龙的师父。叶问对梁挺这位封门弟子欢喜有加,把其精深的招式悉数相授,并把苦心经营多年的香港咏春体育会拳术班交给梁挺打理。梁挺不负师托,通过公开表演、电视表演、接受传媒访问、派弟子出赛等形式,令咏春拳妇孺皆知,咏春体育会因而声誉日隆。

1970年,梁挺辞去咏春体育会拳术班总教练一职,成立咏春梁挺拳术馆,以传扬咏春武术为己任。咏春梁挺拳术馆不但令港人趋之若鹜,也令外国人纷至沓来。

弘扬国术

上世纪70年代初,空手道、柔道、跆拳道、柔术在国际武坛大行其道,而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国武术却“养在深闺无人知”。作为一位武术家,梁挺深感惭愧。因而弘扬国粹,把中国武术传到世界各地去,成了梁挺的心愿。

1975年,梁挺只身来到德国北部的基尔市,用街头卖艺的方式展开其在海外传播中华武术的艰辛历程。德国人并没把这位中国小子放在眼内,好斗之徒纷纷前来挑战。令德国人意想不到的是,他们很快便败下阵来。梁挺变幻莫测、行云流水的拳术令他们眼界大开,佩服得五体投地,并纷纷要学中国功夫。梁挺乘势在德国开设分馆,广招学徒。至今,德国分馆已发展到1000多间。

梁挺每到一地,都要应付挑战者,稍有不慎,就会英名尽丧。他以武会友,以德服人,被折服的挑战者多成为其忠实的徒弟。不懈的努力令梁挺得到了丰厚的回报,他开的咏春拳术会馆目前成为世界武坛最庞大的独立武术团体,分布于世界64个国家,共有4000多间,徒子徒孙超过100万人,其中包括两届世界泰拳冠军史提芬·霍斯、世界空手道冠军胡夫、世界拳王宾奴、多届欧洲泰拳冠军及世界泰拳亚军史提芬·厉慈、三届全欧洲刚流柔空手道冠军约根等。美国海军陆战队、联邦密探队、德国SEK、法国KAID、意大利NDCS、比利时特警、埃及空降部队等教练以及欧洲七成军警和特警,都纷纷转学梁挺的咏春拳。风靡世界的咏春拳,其魅力何在呢?梁挺师傅指出,咏春拳的特别之处,是随对手的变化而变化,从来不去消人(化解来拳),而是借力打力,以柔制刚。一般人最怕擒拿手法,咏春拳却不怕。其他功夫打了一拳,接着就要收拳,而咏春拳处处紧迫,一拳接一拳,名曰“迫步贴打”,杀伤力很大。

传播秘诀

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梁挺师傅凭什么把国籍、语言、思想、文化、习惯不同的人吸收入会,并在短期内完成裂变扩大呢?

梁挺不但是一位成功的武术大师,更是一位不可多得的“传播”专家。

早在1975年,在办好武馆的同时,他和友人合办了一份国际武术杂志———《真功夫》。由于内容丰富,深入浅出,《真功夫》大受欢迎。由他撰写的《咏春拳》一书已被译成德文、法文、西班牙文、斯拉夫文、意大利文、匈牙利文、波兰文、保加利亚文等多个版本,并行销世界各地。他还被美国的宾泽明·法林连学院颁予哲学博士的证书,以及获得保加利亚国家运动学院“搏斗艺术客座教授”之名衔。

1976年,他为香港丽的电视台(即香港亚洲电视台前身)策划了全新的24集电视剧《真功夫》,并客串一角。1977年开始,他又传奇地由电视圈转入电影圈,担任大导演张辙的武术指导,并拍了《唐人街小子》、《南少林与北少林》、《五毒》、《天堂地狱人间》、《广东十虎》等多部电影。

办杂志、出书、公开表演、训练拳手接受挑战、拍电影……一系列成功的传播,令梁挺师傅及其武馆“天下无人不识君”。与此同时,梁挺师傅致力完善武馆的规章制度、教授系统和管理方式。他把咏春梁挺拳术馆改名为国际咏春总会,并实行“金字塔”式的管理,“塔顶”是梁挺,“塔基”是越来越多的学徒,中间则是按12个等级划分的教练队伍。

临别时,梁挺师傅感慨良多:“最好的武术在中国,然而我最好的徒弟却在德国,我最大的愿望是回国内开分馆,并把国内的总部设于家乡中山。”

§ 拜师

能成为叶问的关门弟子,是“一场造化”。1968年,21岁的梁挺在自己就读的香港浸会大学开班教授咏春拳,同时也非常渴望在咏春上有所提高。而那个时候,已经76岁高龄的叶问因胃病入院做手术,入院之后决定“封门归隐”,不再收徒弟。叶问住院期间,梁挺的二师兄去医院探望叶问,谈起了梁挺的情况。没想到,叶问早已听说了梁挺的事,随后爽快地答应收他为徒。

梁挺认为,真正让叶问决定收自己为徒的原因有二:一是因为梁挺是一名大学生,二是因为他是第一个在高等学府中开班教授咏春的人。[1]

§ 咏春梁挺拳术馆

梁挺就读预科时,于1967年开始在九龙红磡必嘉街某唐楼天台上教授咏春拳术。最初的“武馆”,只有锌铁上盖,一个木人桩、一个贴墙沙包。不久梁氏考进香港浸会学院(现称浸会大学)继续学业,获淮在校内开设咏春拳术班;是全香港首个在大专学府中的中国武术班。

同时叶问宗师与邓生先生等组织咏春体育会,先借用篮贤发先生位于九龙油麻地弥敦道四三八号二楼。当时梁挺为拳术班教练。咏春体育会迁往自置会址后,1970年,梁挺留下原址设馆,命名为‘咏春梁挺拳术馆 ’,并辞去咏春体育会拳术班总教练一职,专心馆务。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23:2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