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施肩吾
释义

§ 简介

施肩吾

施肩吾(780-861),唐宪宗元和十五年(公元820年)进士,今浙江省富阳市洞桥镇贤德村人,字希圣,号东斋,入道后称栖真子。唐德宗建中元年(780),出生于今浙江省富阳市洞桥镇施家村。为唐代著名诗人、道学家、民间开发澎湖第一人。历宪宗、穆宗、敬宗、文宗诸朝。四十年后,即唐宪宗元和十五年(820),施肩吾参加殿试,被钦点为状元。习《礼记》,有诗名。趣尚烟霞,慕神仙轻举之学。诗人张籍称他为“烟霞客”。唐穆宗元和十五年(820)登进士第(一说宪宗“元和十年进士”)。长庆(821~824)中,隐于洪州西山(在今江西南昌)学仙(或说“文宗太和中,乃自严陵入西山访道”)。他在《与徐凝书》中自谓“仆虽幸忝成名,自知命薄,遂栖心玄门,养性林壑。赖先圣扶持,虽年迫迟暮,幸免龙钟,其所得如此而已”。又在《述灵响词序》中称“慕道年久”,览《三静经》而行“三静关”法,以开成三年(838)正月一日“闭户自修,不交人事”,后“此三者皆应”。著有《西山集》十卷、《闲居诗》百余首。《全唐文》收有《养生辨疑诀》(或作《辨疑论》)等,《全唐诗》也收入其诗作。其养生之说亦见于《道枢》。

施肩吾是杭州地区第一位状元(杭州孔子文化纪念馆语),他集诗人、道学家、台湾第一个民间开拓者于一身的历史人物。

§ 生平

唐宪宗元和二年(公元807),施肩吾以《太羹不和赋》与《早春茂雪诗》科考中式,名列十三位进士遣任江西按察使。由于生性淡泊,难耐官场交接,乃只身隐居于洪州(今南昌)西山之游惟观,潜心修道。其贻徐凝书曰:“仆虽忝成名,自知命薄,遂养性林壑,栖心元门。赖仙圣扶持,虽年迫迟暮,幸免龙钟。”学道之余,惟以诗酒自娱,其自序诗集《西山集》曰:“二十年烟萝松月之下,饮而不食,肠胃无滓,形神益清,见天地六合之奥”。于此可见其学道后的自得与闲适。

施肩吾一生,历经德、顺、宪、穆、敬、文、武、宣、懿等九朝,正当唐王朝走向衰微之际,军阀混战,内宦朋党,官场斗争激烈,苛捐杂税繁重,阶级矛盾深化,人民生活不得安宁,种种因素促使平民出身的他,潜心退隐学道。洪州西山原有“十二真人羽化成仙”之说,心甚慕之,故三十岁退隐学道之初,作《西山静中吟》曰:“重重道气结成神,玉阙金堂逐日新。若教西山得道者,连余便是十三人。”因而,他的隐居之地始终不离西山之游惟观,后期才回到家乡招贤里(今贤德地方)之石壁寺。

唐文宗太和初(约公元827年左右)萌发寻访海外仙山之愿,便率领族人买舟泛海,历经几多沧桑,方上登上一无名小岛,即今之澎湖列岛。此时,岛上仅有少数土人,生产呈原始状态。而当时唐王朝的经济文化已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施族的入居,给澎湖的生产发展带来了勃勃生机。而大陆的文明道德也在岛上不断传播,乃至生根发芽。“澎湖”的名气逐渐显着,对外的交流日益频繁,终于引起朝廷的重视。从南宋起,就在岛上设置了“巡检司”,驻有军队、官员负责防卫和民政,而大陆人民也络绎不绝地向岛上移居,成为中国行政区域的一部分。

施肩吾的晚年迁居澎湖,成为他人生旅程中一大亮点,在开发澎湖上有着不可磨灭的功绩。唐懿宗咸通二年,施肩吾谢世于澎湖,享年八十二岁。其后,他的族人将他及其刘氏夫人的寿棺一同移葬于大陆故里罗墓山(今名花山)。

§ 著作

施肩吾一生著作甚丰,可分诗歌和道家研究两大部分。诗作奇丽隽永,有《西山集》十卷传世;道教著作较多但传世不多,书目有《西山群仙会真记》、《太白经》、《黄帝阴符经解》、《钟吕传道集》等。

[1]

§ 作品(诗词)列表

江南怨

江南织绫词

金尺石

金吾词

禁中新柳

经桃花夫人庙

经吴真君旧宅

兰渚泊

临水亭

旅次文水县喜遇李少府

买地词

抛缠头词

贫客吟

瀑布

乞巧词

钱塘渡口

诮山中叟

清夜忆仙宫子

秋洞宿

秋山吟

秋夜山居二首

秋夜山中别友人

秋夜山中赠别友人

秋吟献李舍人

日晚归山词

山居乐

山石榴花

山院观花

山中得刘秀才京书

山中送友人

山中玩白鹿

山中喜静和子见访

上礼部侍郎陈情

少妇游春词

少女词二首

收妆词

蜀茗词

送道友游山

送端上人游天台

送绝尘子归旧隐二首

送绝粒僧

送裴秀才归淮南

送人归台州

送人南游

送僧游越

宿干越亭

宿兰若

宿南一上人山房

宿四明山 [2]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3 16:2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