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斯大林
释义

§ 生平经历

斯大林于1879年出生在高加索格鲁吉亚的哥里城。他的母语是格鲁吉亚语,与俄语有很大的差别,后来他学会了俄语,讲俄语时总带有很重的格鲁吉亚口音。

斯大林是在贫困中长大的。他父亲是个皮鞋匠,常常嗜酒无度,毒打儿子。约瑟夫十一岁时他就去世了。母亲1937年7月去世。儿童时期的约瑟夫就读于哥里的一所教会学校。十多岁时进入第比利斯一所东正教中学读书,1894年开始从事革命活动,1899年他因宣传推翻政府的思想被学校开除,随后参加了地下的马克思主义运动,成为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布尔什维克)党员。1903年党发生了分裂,他站立在布尔什维克一边。从那时至1917年,他一直是个积极的共产党员,从1902年4月至1913年3月间,他因参加革命活动而被捕7次,多次被流放和监禁,就在这期间,他使用了“斯大林”(铁人)这一匿名。1912年,斯大林已经进入布尔什维克党著名活动家的行列。1913年7月至1917年3月又被流放到西伯利亚。斯大林与列宁

1917年二月革命胜利后,他从流放地返回彼得格勒,领导了《真理报》的工作,并参加了全俄布尔什维克党第七次代表会议,当选为党中央委员会政治局委员。同年七八月间,布尔什维克党秘密召开第六次代表大会,在列宁不能参加会议的情况下,斯大林代表党中央做了中央委员会的总结报告和关于政治形势的报告。10月,党中央召开扩大会议,通过了武装起义的决议,斯大林被选进领导起义的党总部。在列宁领导下,他积极参与和组织了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十月革命)。十月革命胜利后参加了以列宁为首的第一届人民委员会。

十月革命胜利后,苏维埃俄国开始了反对外国武装干涉和国内战争,1918年至1920年在苏联国内战争时期担任民族事务人民委员和国家监察部人民委员。斯大林多次受列宁的委派,前往最关键的战线,指挥战斗。1918年到1920年间,苏俄政府致力于对国内反动势力和外国武装干涉作战,斯大林对战争的全面胜利起了关键作用。1922年4月,在党的第十一次代表大会上,根据列宁的建议,斯大林当选为俄共(布)中央委员会总书记。此后30年他一直担任党的这一最高领导职务。1924年1月列宁逝世后,斯大林成为联共(布)的最高领导人。同时他也开始残酷消除其他政党和党内的反对派和政治对手,确保其路线得以全面贯彻施行。他先后展开与左翼反对者托洛茨基、季诺维也夫和加米涅夫以及右翼反对者布哈林的路线斗争。

1925年4月在党的十四大上,斯大林全力进行工业化,俄共(布)中央提出把苏联从农业国变成工业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主持召开了党的十五大,这次大会通过了农业集体化的建议。1936年12月,斯大林在苏维埃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作了《关于新宪法草案》的报告。这个宪法草案被通过并被称为“斯大林宪法”,而且之后的苏联宪法也基本以此为版本,形成了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斯大林所制订的经济政策之一就是实行农业集体化。这一政策在部分农民当中很不得人心,斯大林采是用高压手段实行了农业集体化的政策。斯大林推行的另一项政策就是加速实现苏联的工业化。尽管斯大林的工业化政策还有不足之处,但总的说来是非常成功的。到1940年,苏联已经成为工业总产值欧洲第一、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工业大国。

1930年代斯大林在党内开始进行的称为肃反运动的大清洗活动给后人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1934年大权在握后,斯大林发动了一系列的清洗运动。引起这些清洗运动的起因是1934年12月1日舍盖·基洛夫遭暗杀。在随后的几年里,很多共产党领导人被指控有判国罪,被判处死刑,清洗扩展后来到苏联的全党和全军。大量的干部杀害。例如,在1934年党的代表会议上当选的中央委员中,有三分之二还要多的人在随后的清洗中被杀。数以百万计的人被送进了劳改营。后来被认为肃反运动对军队的清洗导致军队素质大降是苏联红军在苏德战争初期遭到重大损失的原因之一。1941年5月,斯大林担任了苏联人民委员会主席,成为苏联党和政府的最高领导人。1903年,斯大林(后排右二)与一起被流放到西伯利亚的政治犯

1930年希特勒掌握德国政权之后开始扩军备战,当时西方国家采取绥靖政策,苏联在国际上颇为孤立。为了保障自身的安全1939年8月斯大林苏联与希特勒纳粹德国签订了著名的“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当1939年纳粹德国进攻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在“解放”乌克兰人和白俄罗斯人的幌子下,根据与德国达成的秘密协议,苏联红军参与了对波兰的瓜分。随后苏联军事威胁下,拉脱维亚、立陶宛和爱沙尼亚三个独立国家,最终归属于苏联。罗马尼亚的部分领土也被苏联用武力威胁的手段吞并了,芬兰在威胁面前不肯低头,苏联便发动了入侵芬兰的冬季战争。上述扩张行动常被说成苏联需要这些领土来防御纳粹德国的突然袭击,但是当战争已结束、德国被彻底击败以后,斯大林并没有表示要放弃对所占据领土的控制。

1941年6月22日,法西斯德国向苏联发动了闪电战。苏德战争爆发(苏联方面称为卫国战争),斯大林于7月3日发表演说,号召苏联人民不仅要消除本国面临的危险,还要帮助在德国法西斯奴役下的欧洲各国人民。1941年6月他担任了苏联国防委员会主席,同年8月任苏联武装力量最高总司令。在战争初期由于种种失误苏联遭到了巨大的物质、人员损失,斯大林表现出钢铁般的意志和坚忍不拔的性格。到11月初,德军逼近莫斯科。7日,斯大林照常在红场举行阅兵式,受阅部队从红场直接开赴前线,极大的鼓舞了红军的士气。取得了保卫莫斯科会战的胜利,纳粹德国闪电战的神化第一次遭到挫败,被认为是“打破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1943年2月,苏军取得了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歼敌33万人,是役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之一。在苏联卫国战争(苏德战争)期间,斯大林作为苏联的最高统帅表现出了钢铁般的意志,朱可夫元帅称斯大林为“当之无愧的最高统帅”。

斯大林先后出席了德黑兰会议、雅尔塔会议和波茨坦会议,同美、英领导人罗斯福、丘吉尔等人会谈,为二战以反法西斯力量的完全胜利作出了极为重要的贡献,成为了反法西斯同盟中最著名的领袖之一。1945年5月,苏联红军攻克德国首都柏林,德国被迫无条件投降。斯大林于胜利后被苏联最高苏维埃授予苏联大元帅军衔。

第二次大战结束后,苏联势力扩展到了大半个东欧,斯大林利用这个机会在整个占领区建立了共产党政府,变成苏联的卫星国。共产主义扩展到全球三分之一的人口中,引起英美等资本主义国家的极大恐慌,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标志着冷战的正式开始。

1946年3月,斯大林担任了部长会议主席。

卫国战争开始后,担任苏联武装力量最高统帅,领导苏联人民进行了4年艰苦卓绝的战斗,取得了反法西斯战争的伟大胜利,为世界和平和人类进步事业作出了贡献。战后领导苏联人民迅速地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

1950-1952年,先后发表了《马克思主义与语言学问题》和《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

1952年10月,他又当选为苏共中央主席团委员和书记处书记。1953年3月5日,斯大林因脑溢血逝世,享年73岁。他的遗体被保存在莫斯科红场的列宁墓中。

1961年10月,苏共22次代表大会关于将斯大林的遗体搬出列宁墓的决议,被掩埋在红墙旁边。他的著作编为《斯大林全集》。

斯大林对苏联的革命和建设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同时也犯有若干严重错误。[1]

§ 统治苏联

农业集体化

苏联宣传画

1927年-1928年,由于苏联国家规定的粮食价格太低,农民并不急于卖粮,使粮食收购出现短缺。斯大林认为造成危机的原因是富农阶层的蓄意破坏,他不顾布哈林等人的反对,一方面采用特殊手段打击富农,强迫他们按指定价格卖出余粮;另一方面推行农业集体化政策。1927年12月,斯大林又提出了“消灭富农”的口号,命令没收富农的财产并将他们放逐,不准他们加入集体公社。由于对“富农”概念缺乏准确界限,集体化开始时国内“富农”占农户总数不到3%,而最后被剥夺的农户却达到农户总数的6%-8%,部分中农和贫农也被当作富农剥夺。1929年11月苏共中央全会通过决议开始全盘集体化,从此集体农庄的规模以惊人的速度增长(两个月内集体农庄的比例从15%增长到59.3%),执行过程中,底层执行者经常采用威胁、恐吓等手段强迫农民入社。1930年3月2日,斯大林在《真理报》发表了《胜利冲昏头脑》一文,批评全盘集体化运动中违反农民自愿原则的过火行为,于是引发了大规模退社的浪潮[8]。1930年6月,集体农庄的比例已经由60%降到了23.4%,斯大林不得不在6月召开的苏共第十六次代表大会上再次改变态度,赞扬全盘集体化的成就并批评反对者是“和共产主义的敌人勾结在一起的人”,又一次掀起了集体化运动的高潮。到1933年底未加入集体农庄的农户仅占0.2%,至此全盘集体化的目标基本实现。

乌克兰大饥荒中的受害儿童农业集体化政策引起了很多农民的不满,他们在入社前屠杀和出售牲畜,到了1933年,苏联的牲畜总量将近损失了50%。部分农民在绝望中毁坏工具、焚烧谷物,还时常参与纵火、暗杀等破坏活动。全盘集体化也没有给农业生产效率带来明显提高,1932年-1934年之间,苏联出现了严重的饥荒,农业总产值下降了23%。而且在1936年-1940年集体化完成后,农业总产值也只是维持在1924年-1928年的水平。 乌克兰大饥荒中的受害儿童

苏联1928年-1934年间农业集体化过程中,谷物的总产量下降了7.8%,而同期的国家收购量却增加了150%,这直接导致了波及乌克兰、北高加索、伏尔加地区、哈萨克斯坦、西伯利亚等地的严重的饥荒。在此次饥荒中死亡的人数大约在600万-1000万之间,其中以乌克兰大饥荒最为惨重(饿死250万-500万人)。为了控制农民向人满为患的城市转移,政府恢复了沙皇时代的内部护照制度,宣布农民不经许可滞留城镇为非法行为。在此期间国内数以万计的农民暴动此起彼伏,苏联当局不得不使用正规军以剿匪的名义镇压反抗农民。

1947年二战结束后,苏联再次出现了饥荒,约有100万-150万人因此而丧生。

大规模工业化

从1927年到1941年苏德战争爆发为止,斯大林提出要在短期内实现赶超发达国家的目标,于是按照每五年一计划的方式,以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经济模式发展经济。1928年-1932年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主要推行农业集体化政策。随后的第二个五年计划则以牺牲农业为代价,大规模发展重工业。在这段时间内,苏联的工业总产值以惊人的速度增长,1937年第二个五年计划结束后,工业总产值达到了1928年的446%,平均每年增速为18%。其中钢产量达1770万吨,煤为1.28亿吨,电力为362亿度。期间在乌拉尔山以东的马格尼托哥尔斯克、库兹涅茨克等地建立了诸多新兴工业区。1938年起第三个五年计划则集中发展军事工业,到1941年6月,苏联的坦克总数高达2.4万台,火炮约11万门,飞机1.8万架,成为重工业和军事大国。但苏联国内日常消费品的生产却被忽视,城市居民并未分享到多少工业进步的成果。和1928年相比,1937年苏联的人均食品消费和人均工业消费品量下降了3%-8%。工人需要付出超出常人的工作量,而且不能达到生产要求的会被处分,以至进行劳改甚至被枪决。

个人崇拜

苏联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

斯大林在苏联建立了他自己和列宁的个人崇拜。他不顾列宁的遗孀反对,将列宁的遗体安放在水晶棺内供人瞻仰。斯大林也曾是大规模敬爱甚至是崇拜的中心。一些城镇、乡村、城市以他的名字命名,如斯大林格勒,还有斯大林奖,斯大林和平奖等等。这种个人崇拜在苏联卫国战争胜利后达到了顶峰,他的名字还被写入新的苏联国歌。斯大林成为了诗歌、音乐、绘画、电影等各种文化作品的焦点。托洛茨基曾批评斯大林的个人崇拜,认为建立这样的个人崇拜将个人价值凌驾于党和阶级之上,违反了社会主义的价值,从而没有人能对斯大林进行个人批评。

有人认为,延安整风后毛泽东效仿斯大林在中国共产党内建立了自己的个人崇拜。这种个人崇拜也被金日成、金正日、卡斯特罗等其他社会主义国家领导人所仿效。

斯大林主义

斯大林主义是指苏联和受苏联影响的共产主义国家,在斯大林统治下及其之后的共产主义理论,主要包括了斯大林的政治经济外交主张,主要包括一国建成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社会始终存在阶级斗争等观点。但是,斯大林本人从来不承认自己创立了任何同马克思列宁主义并列的所谓“斯大林主义”,一直以来他都认为自己是列宁的学生。很多人认为斯大林主义的一个核心是中央集权体系。托洛茨基认为斯大林主义体制的本质是独裁政策,这个解释被反对斯大林主义的评论家们广泛运用。斯大林主义还经常被他们称为“红色法西斯主义”。

也有人认为斯大林主义其实是西方反共势力强加给斯大林的。中共领导人毛泽东曾经说过:“如果一定要说什么斯大林主义的话,就只能说,首先,它是共产主义,是马克思主义,这是主要的一面;其次,它包含了一些极为严重的、必须彻底纠正的、违反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错误。”他同时指出:“所谓非斯大林主义化就是非马克思主义化,就是搞修正主义。”

大清洗

若夫(上图右一)陪同斯大林的照片,叶若夫失势后,很快从照片上被抹去

1934年12月1日,苏联政治风头正盛的列宁格勒州委书记谢尔盖·基洛夫在斯莫尔尼宫三层被刺客枪击头部身亡。斯大林对此案高度重视,他亲自前往列宁格勒参与调查和审讯,并且宣称此次暗杀是由托洛茨基及其反对派所策划,开始了针对老布尔什维克的清洗。1935年2月任命叶若夫任主管内务人民委员部的党中央书记,任命维辛斯基担任检察长。斯大林以“托洛茨基-季诺维也夫反苏联合总部”的名义逮捕了季诺维也夫、加米涅夫等人,以逼供手段迫使他们认罪,最后于1936年8月在莫斯科公审将他们处死。不久后,又以“托洛茨基反苏军事组织”的指控处决了图哈切夫斯基等红军将领。1938年3月针对“右派和托派反苏联盟”,斯大林又以同样的手段处决了布哈林和李可夫等人。1938年4月内务部的叶若夫被贝利亚接替,不久后失势的叶若夫也被清洗。1940年,身在墨西哥的托洛茨基被苏联特务刺杀。大清洗最终变成了对党、政、军、中央、地方干部的全面清洗和镇压,受害者的人数至少在70万人以上。列宁时代的政治局成员“老布尔什维克”只剩下斯大林,加里宁和莫洛托夫三人,苏联元帅中的五人只剩下伏罗希洛夫和布琼尼两人。

进入古拉格大清洗活动也涉及到社会中的许多人:知识分子、农民(尤其是所谓的“富农”)、神职人员、技术专业人员和少数族裔。很多人遭到逮捕,被关押在古拉格集中营里,遭受生理和心理的虐待,部分人在饥饿、疾病等恶劣的生存环境中死亡。苏联境内的诸多少数族裔被集体迁移和流放,其中包括:波兰人、伏尔加德意志人、摩尔多瓦人 、犹太人、爱沙尼亚人、拉脱维亚人、立陶宛人、克里米亚鞑靼人、车臣人、朝鲜人等等。蒙古人民共和国领导人乔巴山也效仿斯大林对国内实施了政治清洗。

其他政策

斯大林在30年代主导了苏联外交关系的改善和拓展。他先是同英法逐步改善了敌对关系,1933年又同美国正式建交。1934年苏联被接纳加入国际联盟并担任常任理事国,使得苏联完全走出了建国初期被孤立的处境,并以大国身份进入国际舞台。1936年底,斯大林在苏维埃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作了《关于新宪法草案》的报告,大会随后通过了苏联宪法草案(这部宪法也被称为“斯大林宪法”,之后的苏联宪法虽几经修改,但都以此版本为基础),从法律上规定了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和计划经济体制。斯大林把俄罗斯人视为其他少数族裔的老大哥,他不断提升俄罗斯民族英雄和俄语在苏联的地位。文学艺术方面,斯大林将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作为艺术家创作的指导纲领。

§ 二战领袖

苏联的扩张

斯大林会见德国外长里宾特洛甫

斯大林起初欲与英法建立反对纳粹德国的同盟却遭遇失败,于是转而寻求和德国建立合作。同期希特勒也为避免使德国陷入腹背受敌的境地,遂于1939年8月23日派外交部长里宾特洛甫前往苏联,与苏方代表莫洛托夫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双方秘密划分势力范围,其中包括了对波罗的海三国和对波兰的瓜分。同年9月1日,德国入侵波兰,掀起了第二次世界大战。9月17日,苏联红军以保护波兰东部的白俄罗斯人及乌克兰人为理由入侵波兰东部,占据了维斯瓦河以东的波兰领土,并将其并入苏联国内的白俄罗斯苏维埃和乌克兰苏维埃两个加盟共和国之中。之后斯大林下令对波兰战俘实施清洗,其中以卡廷森林事件最为著名。同年秋季,苏联向芬兰提出领土交换的要求,遭到芬兰的拒绝。不久后苏联制造了“曼尼拉事件”,并以此为借口废除《苏芬互不侵犯条约》,于1939年11月30日动用红军四十多万人进攻芬兰,引发苏芬战争。在芬军顽强抵抗下苏军损失惨重,但最终芬兰因寡不敌众被逼割让卡累利阿等地来换取和平。1940年间,苏联吞并了波罗的海的拉脱维亚、立陶宛和爱沙尼亚三国,又强逼罗马尼亚割让比萨拉比亚和北布科维纳。

斯大林和莫洛托夫同日本帝国签署苏日中立条约,1941年1940年9月27日,纳粹德国、法西斯意大利与日本帝国在德国柏林签署了三国同盟条约,确立了三个轴心国的同盟关系。同年10月,德国外长里宾特洛甫写信给斯大林,称德方希望将苏联拉入轴心国集团,建立“四国同盟”。斯大林遂派遣莫洛托夫前往柏林谈判。德方提供了“四国条约”草案,要求苏联只能向国土以南的印度洋方向扩张[30]。斯大林同意签署条约,但同时要求将土耳其、保加利亚也划入苏联的势力范围之中[37] 。希特勒对此十分不满,于是不再给予苏方答复。1941年4月13日,斯大林为避免遭受德国和日本两面夹击,在莫斯科同日本外相松冈洋右签署了《苏日互不侵犯条约》,相互承认双方的势力范围,并承诺在对方的战争中保持中立。

苏德战争

三巨头:斯大林、罗斯福、丘吉尔在德黑兰会议上。1943年11月

1941年6月22日早上4时45分,希特勒突然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发动了闪击苏联的巴巴罗萨作战计划。在此之前,斯大林已经收到了来自苏联间谍和将领的警告,但他认为纳粹德国不会在击败英国之前进攻苏联,因此没有对战争做充分的准备。在确认德军的入侵后,斯大林担任了苏联国防委员会主席和苏联武装部队最高统帅,并于7月3日发表演说,号召苏联人民不仅要消除本国面临的危险,还要帮助在德国法西斯奴役下的欧洲各国人民。在德军的突然打击之下,同时因为大清洗带来的负面影响,苏军措手不及,损失惨重。德军入侵后一个月,占领的苏联领土相当于法国领土的两倍。而在8月,由于斯大林拒绝采纳朱可夫的建议,下令红军死守基辅,结果导致苏军西南方面军在基辅战役中被德军围歼,共损失70多万人。1941年11月初,德国中央集团军逼近莫斯科,斯大林留在城里组织反击。11月7日,斯大林命令红军在莫斯科红场举行了阅兵式,受阅部队随即从红场直接开赴前线。在朱可夫、华西列夫斯基等将领的指挥下,苏军最终守住了莫斯科,并在12月的反攻中将德军击退。莫斯科战役的胜利使德军的巴巴罗萨计划宣告破产,之后德军被迫改闪击战为持久战。

1942年,德军将战略重点放在南线。同年7月,德军向伏尔加河地区的重要城市斯大林格勒发起猛攻。经历了200多天血腥的战斗,直到1943年2月,苏军以重大伤亡为代价最终守住了城市,并将德国第6兵团约33万德军全部围歼,此役被认为是苏德战争的转折点。1943年7月,苏联又取得了库尔斯克战役的胜利。对此斯大林评价道:“如果说斯大林格勒会战预示着德国法西斯的衰落,那么库尔斯克会战则使它面临灭顶之灾”。1943年11月,斯大林参加了德黑兰会议,同美国、英国领导人罗斯福、丘吉尔等人会谈,通过了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的决定[29]。之后苏联在对德战争中逐渐转入反攻。1944年6月,盟军在诺曼底登陆。 苏联士兵在柏林的德国国会大厦上撑起苏联国旗

1945年2月4日,斯大林参加了雅尔塔会议,根据协议,苏联成为了联合国常任理事国成员,并将波兰等地划入自己的势力范围。5月,苏联红军攻克德国首都柏林,希特勒自杀身亡,纳粹德国宣告无条件投降。同时苏军进入并控制了东南欧等地区。7月17日,斯大林出席了波茨坦会议。8月8日,苏联撕毁《苏日中立条约》向日本宣战,同时立即发起八月风暴行动入侵满洲。一周之内,苏蒙联军迅速击溃日本关东军,推翻了日本扶持的傀儡政权满洲国和蒙疆自治政府。8月15日,裕仁天皇宣布日本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同盟国的胜利告终,而苏联也在战争中付出了重大牺牲(死亡人数达到2820万人)。同年,斯大林获苏联大元帅军衔。

在苏联红军进入欧洲地区时,对占领区域的人民实施了相当数量的谋杀、强奸、破坏和洗劫等罪行,并经常以残酷的方式对待战俘。苏军在占领德国后,约有200万德国妇女被苏军士兵强奸,其中的20万妇女因伤害、自杀和被杀而死亡。在布达佩斯战役后,城内有5万妇女遭到强奸。在波兰、南斯拉夫等地也出现了多起强奸和洗劫行为。斯大林却对此不以为然,他对一位南斯拉夫游击队领袖向他抗议红军行为的回应是:“难道他不能理解一位横过数千公里血、火和死亡的士兵找个女人快乐并拿些小玩意吗?”虽然后来斯大林下令强奸的士兵将受到惩罚,但强奸事件依然层出不穷,直到1947年冬,苏联部队被官方限制在严密看管的驻地和军营,将他们与东德居住人口完全分离才解决问题。

§ 逝世

1953年1月,斯大林的私人医生维诺格拉多夫在医生案件中被逮捕。之后斯大林拒绝医生接近,身体状况逐渐变差。2月28日晚,斯大林和贝利亚、马林科夫、赫鲁晓夫和布尔加宁在自己的私人别墅里举行宴会,一直持续到次日凌晨4点钟才将客人送走。3月1日白天,警卫员始终未见斯大林走出房间。由于斯大林平日里命令守卫不得打扰他的生活,警卫员直到晚上10点才以送邮件的名义进入房间,结果发现斯大林瘫倒在小餐厅里,意识尚存但不能正常说话。警卫马上将斯大林扶到沙发上,并迅速联系了医生和政治局成员。斯大林陷入了严重的中风,他右手瘫痪,双腿失去知觉,失去语言能力,心脏和呼吸活动出现严重障碍。1953年3月5日斯大林去世,享年74岁。

依据官方说法,斯大林是因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的脑溢血去世的。但也有人怀疑斯大林是被谋杀的。阿夫托尔汉诺夫早在1975年便称斯大林是被贝利亚在矿泉水中下毒杀害的。莫洛托夫在回忆录中称贝利亚对他说“我把他(斯大林)收拾了。”赫鲁晓夫也称“对于斯大林的生病去世,贝利亚并不掩饰其喜悦之情。在斯大林处于无意识状态时,贝利亚竭力表示自己对斯大林没有好感,当斯大林恢复知觉时,他则每次都向他表达热爱和忠诚。”俄《共青团真理报》在进行调查后也认为,斯大林是被贝利亚毒死的。

斯大林去世之后,他的遗体被保存在莫斯科红场的列宁墓中,供瞻仰参观。随后赫鲁晓夫在朱可夫元帅的帮助下,将贝利亚逮捕枪决,最终坐上苏联的第一把交椅。在1956年苏共二十大上,赫鲁晓夫发表了“秘密报告”,全面批判了斯大林,掀起了去斯大林化运动。1961年10月31日,斯大林的遗体从列宁墓中移出来火化,骨灰埋在了克里姆林宫红场墓园墙下。[2]

§ 反犹运动

1953年1月20日,利季娅·季马舒克在揭露医生杀手的工作中被授予列宁勋章,斯大林去世后,该勋章被收回

斯大林本人带有鲜明的反犹主义倾向,早在1907年他就曾私下表示:“要把俄国革命当中的犹太帮一一清除掉”。(犹太裔布尔什维克领袖托洛茨基、加米涅夫、季诺维也夫在大清洗中均被清除。)之后斯大林也多次在私下发表反犹言论。而在公开发言中,斯大林则批评反犹主义立场。1947年联合国巴以分治的决议上,苏联投了赞成票,还向以色列提供武器援助,但同时一场苏联国内针对犹太人的清洗计划正逐步展开。1948年1月,苏联犹太人反法西斯委员会主席所罗门·米霍埃尔斯被秘密警察暗杀。11月,苏共中央称“犹委会”是一个反苏宣传中心,同时下令解散了该委员会并查封它的印刷出版机构。几个星期后,一些著名的犹太人士遭到逮捕、逼供和处决。1952年,斯大林认为克里姆林宫内部存在一个“医生杀手组织”,遂下令调查并逮捕了克里姆林宫的九位医学专家(其中有六人是犹太人)。斯大林在政治局会议上公开表示:“任何一个犹太人都是狭隘的民族主义者,是美国情报机关的间谍。”1953年1月,真理报上刊登了文章《医疗专家面具下的邪恶间谍杀手》披露“医生案件”,指出“医生杀手”与国际犹太资产阶级民族主义组织“焦因特”有联系,并指控他们利用职务之便杀害了日丹诺夫等国家高级领导人,掀起了国内的反犹运动。社会上还出现传言,称当局计划将犹太居民全部驱逐到西伯利亚和远东去。同年斯大林去世,贝利亚随后表示“医生案件”是“原内务部领导人”一手炮制的假案,将此案被捕者全部释放并平反,事件最终得以平息。

§ 个人爱好

斯大林喜欢吃家乡菜、喝格鲁吉亚酒,其中三样有代表性的格鲁吉亚菜最为他喜爱:香软可口的“哈恰普里”奶酪馅饼、风味独特的加核桃仁的茄子卷、鲜美味厚的“哈尔乔”羊肉汤。他喜欢喝“赫万奇加拉”和“金兹马拉乌利”两种半干红葡萄酒,微甜带涩,醇厚香浓。

§ 婚姻与家庭

斯大林的第一任妻子叶卡捷琳娜·斯瓦尼泽

斯大林1904年首次结婚,1907年他的妻子叶卡捷琳娜·斯瓦尼泽死于斑疹伤寒。他们的儿子雅可夫·朱加什维利被姨妈养大,成年后来到莫斯科接受高等教育。雅可夫和父亲的相处并不愉快,斯大林曾轻蔑的说他“不过是个鞋匠”。当斯大林得知雅可夫的未婚妻尤利娅是个犹太人时,粗暴了辱骂了他们,雅可夫开枪自杀未遂,斯大林发现受伤的儿子时说:“他竟然没能射准。”后来雅可夫在苏德战争中任苏联红军西方面军炮兵连上尉连长,1941年在斯摩棱斯克战役中被德军俘虏,后德军提出用雅可夫交换被俘的弗里德里希·保卢斯元帅,被斯大林以“我不会用一名将军交换一名士兵”、“我没有一个叫雅可夫的儿子”及“你们手里不只是我儿子雅可夫,还有上百万人都是我的儿子,要么把他们全部释放,要么让雅可夫和他们分享同样的命运”的回答断然拒绝。1943年,雅可夫在德国的俘虏营中扑向380伏电网自杀逝世。

1919年,41岁的斯大林再度成婚,他的第二任妻子娜杰日达·阿利卢耶娃当时只有18岁。她后来为斯大林生下了一个儿子瓦西里·朱加什维利和一个女儿斯维特兰娜·阿利卢耶娃。1932年11月8日,娜杰日达在陪同斯大林参加了一次晚宴后,于次日被发现在自己的卧室里自杀身亡,身边还有一把左轮手枪。官方则宣称她的死因是阑尾炎。有人认为娜杰日达与斯大林在政治上存在分歧,又为丈夫的放荡和粗暴所恼,于是悲愤的选择了开枪自杀。也有人认为是斯大林亲手谋杀了自己的妻子,或是他指使人杀的。娜杰日达的兄弟不久之后身亡,加深了人们对娜杰日达死因的疑问。

斯大林和娜杰日达的儿子瓦西里是空军飞行员,由于他屡立战功,24岁就成为苏联最年轻的空军少将。1952年他因指挥空军飞行表演发生严重的事故,被斯大林撤职。此后瓦西里曾一度意志消沉,常常酗酒闹事。斯大林死后,瓦西里被逮捕并被判决八年监禁,他于1962年死于酗酒。女儿斯维特兰娜,曾因男友和第一任丈夫是犹太人而遭到父亲粗暴干涉,并与1949年被迫嫁给安德烈·日丹诺夫的儿子。1967年,斯维特兰娜从苏联叛逃到美国。她移居美国后发表了自传,其中描述了父母的关系。她同时表示自己憎恨苏联并永远都不会回到俄罗斯。斯韦特兰娜的女儿,留在苏联并成为一名火山科学家,从年轻时就定居在堪察加半岛的火山观测站,她反对母亲的政治立场。

2011年11月22日,斯维特兰娜·阿利卢耶娃在美国因癌症逝世,终年85岁。[3]

§ 纪念斯大林

格鲁吉亚哥里的斯大林雕像

斯大林创建了巨大的军事-工业机构,使苏联进入核的时代,并实现了工业化,但他的农业集体化始终没有产生积极的经济效果。

他的著作编为《斯大林全集》,均已译成中文。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格鲁吉亚重建了20多座斯大林纪念碑,均为斯大林崇拜者集资修建的。

1998年4月1日,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命令公布一直秘密存放在总统档案馆的有关斯大林活动的材料,叶利钦赞同关于出版斯大林文献集的建议,该建议是由亚历山大·雅科夫列夫领导的受政治迫害者恢复名誉委员会提出的,叶利钦委托总统办公厅将总统档案馆的材料移交给该委员会。

1998年12月21日,斯大林的故乡──格鲁吉亚的哥里市举行了纪念斯大林诞辰119周年的活动,格鲁吉亚统一共产党领导人和积极分子、左派团体的代表在哥里市斯大林博物馆附近举行集会,斯大林的孙子也参加了集会。

1999年3月5日,在格鲁吉亚共产党人的倡议下,哥里举行了纪念斯大林逝世46周年的悼念活动。哥里的斯大林纪念馆一直对外开放。

§ 人物评价

向斯大林遗体告别的人们排成延续6英里的长队

苏联的重要缔造者之一列夫·托洛茨基在回忆录中评价道:“不是斯大林创造了权力机构。而是权力机构塑造了斯大林。”,“官僚集团上上下下全是庸才。斯大林是官僚集团中最杰出的一个庸才。他的长处在于,他比所有其它的人更坚决、更果断、更无情地表现出统治集团的自卫本能。其实,这恰恰是他的软弱之处。他目光短浅,是个历史上的近视眼。他是个出色的战术家,但却不是个战略家。关于这点,他在1905年和1917年战争中的表现足资证明。斯大林本人肯定意识到自己的庸碌无能。”

前英国首相丘吉尔在1959年12月21日斯大林80诞辰之际(当时斯大林逝世已经6年)在下院发表演说:“对俄罗斯万幸的是,在她经受艰难考验的年代里,领导她的是天才而且坚韧不拔的统帅约瑟夫·斯大林。他是一位杰出的人物,赢得了他所生活的我们这个残酷时代的敬仰”,“他的著作有一股磅礴无比的力量。这股力量在斯大林身上是如此巨大,以至在一切时代和一切民族的领导人中,他仿佛是无与伦比的”,“斯大林缔造了一个庞大的帝国并使其臣服于自己。他是一个用自己的敌人之手消灭自己的敌人的人,甚至能使我们这些被其称为帝国主义者的人去同帝国主义者们作战。斯大林是一个世界上无人可与之相比的最大的独裁者。他接手的是一个犁耕手种的俄国,而留下的却是装备有原子武器的苏联”。

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前最高领导人毛泽东对斯大林的评价是:“斯大林不是在所有问题上,而是在一些问题上犯了错误”,“苏联过去把斯大林捧得一万丈高的人,现在一下子把他贬到地下九千丈,我们不能跟着转。斯大林是三分错误,七分成绩,总起来还是一个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他还说过,斯大林问题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一种现象,带有时代的特点”,“我们应当用历史的观点看斯大林”。

1989年东欧剧变后,匈牙利等国摆脱了苏联控制,在2004年4月2日加入欧盟前,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市市长办公室发表的声明称:“斯大林对人类、欧洲、匈牙利、匈牙利人民、布达佩斯和布达佩斯市民犯下了严重的罪行。”同时布达佩斯议会决定剥夺了斯大林于1947年获当时的布达佩斯市政府授予的荣誉市民称号[75](这项荣誉是为了表彰他领导的苏联红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把纳粹德军队赶出匈牙利)。

前俄罗斯联邦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在接受德国媒体《图片报》采访时说:“对于我国复杂的、有时是十分矛盾的历史而言,斯大林时代是其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应当了解这段历史和记住教训。专制和不受监督必然导致犯罪。斯大林时代就发生了诸多罪行:政治镇压、许多民族的人受到驱逐。这一评价是原则性的。”普京反对将斯大林与希特勒相提并论,他说:“是的,斯大林是个暴君,许多人称他是罪犯。但他不是纳粹分子!不是苏联军队于1941年6月22日侵入德国,而是恰恰相反。首先不能忘记这一点。”

俄罗斯联邦共产党总书记久加诺夫发表了文章《强国的建设者》评论道:“他成就了崇高而又伟大的事业,也为此而严厉地对待民众;他极其刻板又知识渊博,同时也犯了一些十分明显的错误;他是一个真正大公无私的人,但由于过于迷信权力有时也无暇顾及他人的感情;他在国家大事上既有深谋远虑、谨小慎微一面,而在涉及数百万人的命运上又采取比较简单粗鲁的方式,以至事后不得不长时问地、痛苦地纠正其错误。这就是斯大林。”

2009年10月29日,俄罗斯联邦总统德米特里·梅德韦杰夫在克里姆林宫网站上的一个视频博客里做出评论:“20世纪30年代的大清洗波及范围之广令人难以想象,全国民众都深受其害,一些社会阶层被整个摧毁,数百万人因政治恐怖和虚假指控而丧生。但迄今仍有人为镇压活动辩解,声称这么多人是为了某种崇高的国家使命而牺牲。这无疑是错误的,因为国家的发展和进步没有理由以民众的痛苦和牺牲为代价。任何事物的价值都不能置于人的生命之上。不能假恢复历史公正之名,为斯大林制造的大清洗开脱。”

俄罗斯联邦共产党总书记根纳季·久加诺夫在2004年12月斯大林诞辰125周年时发表了其撰写的文章《强国的建设者》,在这篇文章中他这样评价斯大林:“他成就了崇高而又伟大的事业,也为此而严厉地对待民众;他极其刻板又知识渊博,同时也犯了一些十分明显的错误;他是一个真正大公无私的人,但由于过于迷信权力有时也无暇顾及他人的感情;他在国家大事上既有深谋远虑、谨小慎微一面,而在涉及数百万人的命运上又采取比较简单粗鲁的方式,以至事后不得不长时间地、痛苦地纠正其错误。这就是斯大林。”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9/21 19:0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