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朱宪民 |
释义 | § 简介 朱宪民 朱宪民,男,汉族,1943年1月生于山东省濮城,河南范县人,1965年8月参加工作,1995年1月入党,中专文化,编审。现任中国摄协第六届副主席。 是中国摄影家协会理事、中国艺术摄影学会副会长,中国新闻摄影学会常务理事,文化部专业职称高级评审委员会委员,1997年起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 风格特点 朱宪民 朱宪民个性热烈多采,自然通透,生命随兴而为。朱宪民选择了与天性相投的影像方式——自然、人间性、出于本能、深具善意。情感在他的摄影中最重要,情感驱动着所谓摄影感觉。 在他的影像里很少悲苦和眼泪,也很少有丑陋呆滞的人。人道、人本、人文在他那里似乎是天生的 当时由于工作的需要,他也拍过一些模式化的照片,但就他本人而言,他更喜欢那些呈现淳朴的眼神、红光满面的喜悦和真实生活场景的照片。这种偏好决定了朱宪民此后数十年的艺术探索路径,他善于发现生活,尤其善于发现平淡生活中朴实醇厚的美好底色。 对于朱宪民来说,“美好”始终是镜头的焦点,即使在物质生活相对匮乏的岁月里,朱宪民所要做的也不是愤怒,不是批判,他更乐观一些,他把镜头换了一个角度,他只愿意乐观地表现更平和更充实的生活 。[1] § 生平履历 朱宪民作品 1943年1月 生于山东濮城 1963年 在长春电影制片厂专修摄影专业 1965年 毕业于吉林省戏曲艺术学校舞美专业 1968年 吉林画报摄影记者 1978年至1988年 中国摄影家协会《中国摄影》编辑 1988年至2005年中国艺术研究院任摄影研究所所长兼任《中国摄影家》杂志社社长、总编辑 1978年到2005年在国家级、省级以上大型摄影评选活动中担任评委两百余次。二十年中,曾在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北京电影学院、沈阳鲁迅美术学院、中国新闻摄影学院等十几所大学讲学。 1985年北京中国美术馆举办“朱宪民摄影展”,并先后在济南、郑州、长春、大连、台北等地巡回展出。 1987年人民美术出版社编辑出版《中国摄影家朱宪民作品集》,该书于1989年获“莱比锡国际图书博览会”作品奖,国际著名摄影大师亨利•卡蒂埃布列松为该作品集赠言“真理之眼,永远向着生活”。 1988年调文化部中国艺术研究院创办《中国摄影家》杂志。任摄影研究所所长、杂志社社长兼总编辑。 1991年由现代出版社与台湾合作出版《黄河中原人》、《草原人》两部朱宪民摄影作品专集。 1992年4月 “朱宪民摄影作品展”在台北展出。 1993年8月 “朱宪民摄影作品展”在日本东京展出。 1994年中央电视台制作并播出的《东方之子-朱宪民》专题节目获广播电影电视部颁发的银奖。 1995年10月 “朱宪民摄影作品展”在美国旧金山展出。 1996年5月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朱宪民摄影专集《躁动》。 1996年5月德国埃利森匹科特艺术博物馆收藏朱宪民摄影作品20幅。 1997年8月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朱宪民的摄影专集《中国黄河人》。 1998年9月朝华出版社出版朱宪民的大型摄影专集《黄河百姓》。由美国斯科拉电视台和中国黄河电视台联合制作的电视专题片“摄影家朱宪民”在美国和中国同时播出并荣获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广播电影电视部颁发的第四届“金桥奖”一等奖。 1999年10月朱宪民摄影专集《黄河百姓》荣获国家新闻出版署第五届全国书籍艺术展最佳优秀奖。 2000年4月“朱宪民风光摄影作品展”在北京摄影城展出。 2001年11月“朱宪民摄影作品展”在北京国际艺苑美术馆展出,“黄河百姓”在平遥艺术节展出。 2002年“朱宪民摄影作品展”在法国巴黎展出,“贵州风情”在都匀摄影艺术节展出。朱宪民摄影作品“走进尼泊尔”在平遥国际摄影节展出。法国巴黎水之堡摄影展览馆展出朱宪民摄影作品。 2004年美国艺术摄影家协会特聘为高级顾问。武夷山国际摄影周展出朱宪民摄影作品“躁动”专题。 2005年由工人出版所出版发行,《朱宪民摄影作品集》,中国电视台《人物》 栏目播出朱宪民专辑。 2006年1月 “北京1980年代”朱宪民专题摄影展在北京爱普生(中国)展出“北京 1980年代”朱宪民个人摄影集由爱普生(中国)出版 2006年1月时代影像——朱宪民(1966-1976)专题展在广州广东美术馆举办馆藏展时代影像——朱宪民(1966-1976)摄影集由广东美术馆出版。 2006年3月 “北京1980年代”朱宪民专题摄影展在上海爱普生(中国)展出 2006年4月 “昨日北京”朱宪民专题摄影展在恒基大厦恒基影艺坊展出 2006年5月 荣获摄影事业终身成就奖 2006年5月 中海外出版社出版朱宪民摄影专辑《躁动》 2006年6月由中国摄影出版社出版《百姓》大型摄影专辑 2007年9月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黄河等你来》摄影专辑[2] § 情系黄河 朱宪民 1980年作 黄河渡口 背着相机朝黄河边走去 朱宪民的故乡是山东聊城地区的范县,那里是典型的夹河 朱宪民出生在1943年,是大灾年,黄河都干了。父亲用车子推着一家人逃荒到黄河南岸。朱宪民刚会爬,父母要出去干活,不能管他,他扑到砖头垒的炉子旁,烫着了腿。没有钱治,一把热乎乎的黄河沙土敷在伤口上。到现在连疤痕都没有。 朱宪民的父亲老实厚道,沉默寡言,大字不识一个。朱宪民离开家乡时父亲说了一句:“儿子,不要犯法,不要坑人。” 17岁朱宪民背着行装从黄河边走了出来,出门时背着个小花包,里面有母亲给做的几个地瓜饼子。朱宪民刚到城里还不知道鞋里要穿袜子。他还好奇,城里人为什么在棉鞋里还要弄个套子?棉裤里为什么还穿一条裤子?长裤里面还有短裤?他也不知道世界上有苹果,因为他的家乡只有枣。 17岁离开黄河,36岁又背着相机朝黄河边走去。这是上苍的一个安排。 到了黄河边,朱宪民才发现自己从来没有与黄河切断根脉。当他站在黄河岸边端起相机看到取景框中种种景象,心和手都在颤抖,眼里不知是雾还是泪水。胸中有火,身上冒汗,那一刻,他知道他找到了摄影的根。黄河凌汛 30年几万次瞄准聚焦黄河 上世纪80年代末,朱宪民在香港《摄影画报》上发表了黄河作品,有人说他表现“贫穷落后”。他感到委屈——我是把他们当成亲人人来拍的啊。我怎么忍心丑化他们、贬低他们?我只有让更多的人喜欢他们、尊重他们的勤劳善良。 朱宪民不愿意把镜头对准极端的事例和人,对刻意表现生活中丑陋、过度贫穷、不幸、绝望有自己的看法。在中国,确实有很多贫穷落后的地方,但朱宪民选择人的生活常态来拍。这是他理解的摄影家记录历史变迁的方式,也是一种对历史负责的态度。 上苍赋予朱宪民影像上的才能已经足以让他完成他要表现的一切。被摄者的本身的丰富性和朱宪民的热情与影像才能恰恰成正比。30年来朱宪民靠直觉、靠情感选择和拍摄,惟独不靠什么理念。 1985年,法国《世界报》编辑德龙把朱宪民的黄河拿到法国发表。德龙提醒朱宪民:“你应该用宽阔的胸怀拍摄黄河,整个黄河流域的民众都应该是你关注的,而不能只局限在你的故乡。” 从此,朱宪民为了浩大的黄河图像记录,开始跋涉千里。黄河源头、青藏高原、河套黄河、中原黄河、内蒙古黄河……一直拍到黄河入海处。 朱宪民先后出版了8本摄影集,其中最为重要的著作是1998年出版的《黄河百姓》。它吸引了杰出的学者王鲁湘来撰文。 《黄河百姓》收录了1968年至1998年朱宪民拍摄的480幅照片,王鲁湘从1994年开始一直写了3年半12万字。它被誉为“是迄今为止以影像方式全面表现"黄河人"生存状态的、时间跨度最大的摄影专著。” 成为最富中国意味的摄影家 当今世界文化的特征之一:在他者中寻找自我。很多摄影家常常将自己最熟悉的土地放在一边,去土离乡,到自己最不熟悉的西藏、新疆、内蒙古那里去做猎奇式的拍摄。正是像奥古斯特·桑德和朱宪民这样的摄影者坚持着摄影的品质——他们在前方的路上行走,给后继者留下纪实摄影的标准。 朱宪民一生只做了一件事:记录了一条最重要的河流,他也成为最富中国意味的摄影家。 我们可以把朱宪民的黄河看成是一部摄影家的精神自传,一个人在一条河流中的个人史。因为他的拍摄是在中国最重要的历史变迁中完成的,所以也将成为贡献给中华民族的影像。 1987年,德龙把朱宪民的黄河画册拿给布列松看,布列松题词:“真理之眼,永远向着生活——赠朱宪民”。[3] § 主要成果 朱宪民 作品 1978年至1998年在国家级、省级以上大型摄影评选活动中担任评委两百余次。二十年中,曾在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北京电影学院、沈阳鲁迅美术学院、中国新闻摄影学院等十几所大学讲学。1985年北京中国美术馆举办“先宪民摄影展”,并先后在济南、郑州、长春、大连、台北等地巡回展出。 1987年人民美术出版社编辑出版《中国摄影家朱宪民作品集》。该书于1989年获“莱比锡国际图书博览会”作品奖,国际著名摄影大师亨利•卡蒂埃―布列松为该作品集赠言“真理之眼,永远向着生活”。1988年调到文化部中国艺术研究院,创办《中国摄影家》杂志。1991年由现代出版社与台湾合作出版《黄河中原人》、《草原人》两部朱宪民摄影作品专集。 1992年4月“朱宪民摄影作品展”在台北展出。1993年8月“朱宪民摄影作品展”在日本东京展出。1994年中央电视台制作并播出的《东方之子――朱宪民》专题节目获广播电影电视部颁发的银牌奖。1995年10月“朱宪民摄影作品展”在美国旧金山展出。1996年5月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朱宪民摄影专集《躁动》。1996年5月德国埃利森匹科特艺术博物馆收藏朱宪民摄影作品16幅。 1997年8月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朱宪民的摄影专集《中国黄河人》。1998年9月朝华出版社出版朱宪民的大型摄影专集《黄河百姓》。1998年由美国斯科拉电视台和中国黄河电视台联合制作的电视专题片《摄影家朱宪民》在美国和中国同在美国和中国同时播出并荣获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广播电影电视部颁发的第四届“金桥奖”一等奖。2006年,获终身摄影成就奖并出版摄影专集《百姓》。 § 居所 干面胡同——左家庄——亚运村——昌平[4] § 语录点滴 朱宪民 作品 朱宪民老师说,现在是影像时代,是网络时代,摄影家要与时俱进,跟上时代的步伐。以前北京有二三千家图片社,现在只剩下了几十家,说明什么?数码时代到来了,摄影不是必须用胶片机,1:1画幅,全画幅的单反相机成像质量完全可以,我自己用的就是5D。 朱宪民老师说,摄影创作没必要跑到西藏,跑到新疆,跑到九寨沟,跑到坝上,没必要去拍元阳梯田,没必要去拍坝上草原,没必要去拍胡杨林,因为这些地方这些东西早被别人拍烂了,每次摄影大赛,总有很多这种东西,作为外地人,去拍这些东西,永远也拍不过本地人,摄影创作还是立足当地好。 朱宪民老师说,摄影成功有三点:勤奋、爱心、极致。我的理解,只有勤奋才能抓住更多的机会,纪实类作品要和人打交道,所以要有爱心,要懂得感恩,懂得回报,懂得怜悯;极致是一种态度,对待摄影的态度,去做就要用心做到最好。 朱宪民老师说,每次摄影比赛,80%的片子都是风光片,纪实类的很少,但摄影最有价值的还是纪实,记录生活的现状和时代的变迁,时间越久,越有价值,此话深入我心,感受深刻。 § 评论 朱宪民的时代影像 2006年1月,著名纪实摄影家朱宪民在北京和广州两地几乎是同一时间举办了他的个人摄影展“北京·1980年代”和“时代影像——朱宪民摄影”。朱宪民是中国当代摄影史中具有特殊地位的摄影家。朱宪民作为一个职业摄影家,一方面因为工作原因拍摄了许多为意识形态服务的模式化图片,另一方面又拍摄了在那个年代极为少见的百姓生活的自然状态,为那个时代多少填补了一点百姓日常生活影像的空白。这些不多的图片为历史留下了可贵的真实记录。[5] 策展人李媚就曾评论说:在中国当代摄影史中,在这个年龄段的摄影家中,少有像朱宪民这样,在1970年代初期就在有意无意之间关注百姓日常生活,以朴素、自然、忠实于生活的态度纪录平民百姓生活的。他的特殊之处在于他早于他的同代人,本能地为表达自己情感深处关注和倾心的人们而按动快门。他的特殊之处还在于,他是这个年龄段的摄影家中具有平民姿态并强烈表达了这种姿态的摄影家。 批评家杨小彦说:“我相信当年,也就是1977年前后的朱宪民,大概并不关心许多旁人看来属于重大的理论问题,可这丝毫也不影响他的影像行为。当他手持相机穿梭在与自己完全相异的人群中时,他本能地把自己定位在一个旁观者与见证者的立场上。他不回避底层人的场景与表情,并不表明他也要加入‘伤痕大军’去怒喊什么。对他来说,他只是看到了,然后拍下来。他用偶然的瞬间建构自己的镜头。于是,旁观就成了见证,旁观者就成了见证人,所有的旁观也由此获得了历史的价值,定格住那永远也不会再出现的瞬间,并存留到今天。” 日本著名摄影家黄金树先生对他的评价:“写实大师”。他镜头中表白的语言,就是大师的语言。随着他的镜头,让我们慢慢品味他带给我们的北京人的生活吧。 自己的注解 “虽然这些图片是摆着姿势拍出来的,缺少摄影家自己的想法,但是多少填补了一点那个时代老百姓日常生活影像的空白,留下了一些真实的历史资料。”[6]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