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朱子清
释义

§ 生平概况

安徽桐城朱子清,别名镜心,1900年10月17日出生于安徽省桐城县一书香世家,父亲在农村半耕半读。1907年他在乡村私塾就读,酷爱古典诗词、经史著作和书画。1917—1921年他先后在安庆六邑中学和安徽省立第五中学学习。其间他曾作为学生会代表,多次参加反对帝国主义的游行、请愿、演讲等爱国活动,为此,他曾被警察打伤,乃至被校方开除。1921年他考入东南大学理学院化学系学习。大学时期,在恽代英等进步人士的影响下,朱子清的爱国热情更加高涨。1925年,他积极参加“五卅”运动,与日本侵略者浴血奋斗。1926年他大学毕业,获理学士学位,留校任教。不久,在东南大学的“易校长学潮”中,他与国民党反动派发生了激烈的冲突,结果被辞退。

1927年上海发生“四•一二”反革命事变,面对反动政府腐败堕落,中华民族灾难深重的现实,朱子清抱着“科学救国、教育救国”的良好愿望,毅然于1929年远涉重洋,前往美国伊利诺大学研究院求学。1931年,国内发生了“九•一八”事变,他作为伊利诺大学中国留学生会会长,在当年的“双十节”庆祝会上慷慨陈词,痛斥中国反动政府的不抵抗政策,对祖国在日本侵略者的铁蹄下惨遭践踏表示了极大的愤慨,显示了崇高的民族气节和爱国情操。1933年他获哲学博士学位。同年由伊利诺大学研究院化学系主任亚当斯推荐,赴德国明兴大学从名师维兰德继续进行有机化学研究。1934年转赴奥地利格拉兹大学,跟随微量化学的首创人、诺贝尔奖金获得者普雷格尔学习微量分析。1935年朱子清学成回国后,立即投入研究和教学工作。历任南京应用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北平研究院药物研究所研究员、代理所长,暨南大学化学系教授兼系主任,中央研究院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同济大学教授。在此期间,朱子清除了出色地完成教学任务外,在马钱子碱、钩吻素、贝母素的研究方面也做了突出的贡献,主要成果发表在美国化学会志上。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朱子清深深感到中国有了希望,于是一心致力于科学和教育事业。他先后执教于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并兼任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研究员。1955年,为了改变中国西北地区的落后面貌,他携带全家老小及主要助手,由条件优越的上海来到“马路不平、电灯不明”的兰州。在兰州大学,他克服了各种困难,带领助手们因陋就简,土法上马,于1956年在祖国大西北的黄土高原上建立了第一间有机微量分析实验室。同时,他还率先在兰州大学建立了生物碱实验室,把自己的聪明和才智无私地奉献给科学和教育事业。朱子清曾先后担任甘肃省药学会第一届理事会理事长,中国化学会理事、《化学学报》编委、甘肃省科协名誉主席等职。此外,他还是甘肃省政协第四、第五、第六届常务委员会委员、1956年加入九三学社并当选为九三学社甘肃省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常年为祖国的繁荣富强积极参政议政。

朱子清在有机化学,尤其在天然产物有机化学方面造诣精深。他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为有机化学领域的科学和教育事业呕心沥血,取得了累累硕果。先后在《美国化学会志》 、德国《来比锡化学年报》 、 《中国科学》 、 《化学学报》 、 《科学通报》 、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等国内外近20种学术刊物上发表研究论文100余篇,在国内外有机化学界享有盛誉。特别是关于贝母植物碱的研究,曾居于国际领先地位。

§ 植物碱化学

植物碱朱子清毕生从事天然产物的研究。众所周知,植物碱有着很强的生理活性。1888年德国弗拉格纳最早开始贝母植物碱的研究,在以后的半个多世纪里,日本、中国、苏联等国家也陆续开展了这方面的研究工作,但这些研究大都滞留在实验式或功能团的测定上,其化学结构一直是个谜。从50年代初起,朱子清领导其研究小组,对贝母植物碱进行了比较深入、系统的研究。他们克服了测试手段落后、设备条件差等重重困难,基于前人在单独使用锌粉蒸馏或硒脱氢未能将贝母素分子充分打开的失败经验,开创了把锌粉蒸馏和硒脱氢两种方法联合并用的新途径,终于在1955年首先确定了该类植物碱的基本骨架为变型甾体。该项研究成果在《化学学报》上发表后,引起了化学界的重视。1956年朱子清应邀参加德国科学院主办的“国际生物碱会议”,报告了贝母植物碱的研究工作,博得了国际同行的赞誉。随后又应邀赴匈牙利和苏联讲学。同年荣获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并被聘为国际有机化学杂志《四面体》的荣誉编辑。1977年加拿大化学家人工合成贝母素甲成功,进一步证明朱子清等当年确定的基本骨架正确无误。

继贝母植物碱之后,1961年,朱子清等研究了国产钩吻中的植物碱,确定了新植物碱“钩吻素子”的结构。70年代以后,朱子清等又陆续从百部、藜芦、乌头、麻黄、南蛇藤等植物中分离到20余种植物碱,发现了10余种新的植物碱,并阐明了它们的化学结构。丰富了植物碱化学的内容。

§ 雪莲成分

水母雪莲在朱子清之前,雪莲化学成分的研究工作未见文献报道。80年代初,朱子清在国内开展这一课题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填补了雪莲化学成分研究的空白。荣获1985年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

朱子清等对新疆雪莲和甘肃水母雪莲中的14种单体进行分离、提纯、结晶,最后通过紫外、红外、核磁共振、质谱、晶体结构分析等手段,做了深入的分子结构测定工作,揭示了5种倍半萜类化合物和8种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他发现了3种新的陪半萜类化合物,其中1种新的倍半萜葡萄糖苷经水解、酰化、氧化等化学转化后,得到的苷元为一种新的倍半萜,并命名为大苞雪莲内酯。另外,还从雪莲中鉴定出26种挥发油成分,并全面分析了其微量元素的组成,氨基酸的含量等。

与此同时,朱子清等对雪莲中所含2种黄酮成分进行体外抗癌细胞筛选,发现其中1种黄酮类化合物具有良好的抗癌活性,为进一步扩大动物试验奠定了基础。该黄酮可望作为抗腹水肝癌的新药。

§ 皂苷研究

皂苷皂苷是苷类中结构比较复杂的化合物。它们广泛存在于植物体内,种类繁多,组成复杂。国际上对皂苷的研究十分活跃,80年代已进入一个新的高潮。不仅一些结构复杂的皂苷的结构得到证实,而且纠正了以往结构鉴定中的某些错误,他们系统研究了不少重要中草药中的皂苷。

80年代初,朱子清及其合作者对中药竹节香附中的皂苷成分进行研究。他们从竹节香附中分离鉴定了8个皂苷,其中6个为新化合物。药理试验表明:其中1个化合物有显著的抗癌活性;另1个化合物不仅没有抗癌活性,反而能促进癌细胞的生长。这些现象对于研究皂苷的抗癌机理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成果荣获1985年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

此后,朱子清等还对棘豆中的皂苷成分进行了研究。棘豆广泛分布于中国的西北高原,有毒,对家畜危害极大。为.了研究其毒性机理,国内外学者很重视棘豆属植物的化学成分研究,其中黄酮、植物碱、蛋白质、氨基酸、微量元素等研究均有过报道,但都未得出中毒问题的答案。该属植物中的皂苷研究尚属空白。80年代后期,朱子清等分别从黄花棘豆和小花棘豆中分离鉴定了10个皂苷成分,其中6个为首次发现;同时研究了2种三萜皂苷元的化学转变。不仅充实了皂苷化学的内容,而且对于综合利用植物资源、化害为利,寻找棘豆的有毒成分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朱子清一生从事天然产物的有机化学研究,所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除上所述外,他还先后对西北药用植物、沙生植物的多个科属的数十个品种的化学成分开展研究,做了大量的开拓性工作,得到了许多重要成果。为开发和利用中国西北地区的天然资源,发展有机化学理论,促进有机化学、药物化学、植物化学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 人才培养

义乌下西后金村桔农-朱子清朱子清不仅是一位成果卓著的科学家,而且是一位诲人不倦的教育家。他几十年如一日,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并为之倾注了自己的毕生心血。他教学态度认真,重视培养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强调对学生进行基础理论教育的重要性,主讲过有机化学、有机分析、生物碱化学等课程。他反对照本宣科,讲课从不拿讲稿;他一再宣称给学生讲课不仅是传授知识,更要启发学生的思维,传导学术思想。他极善于通过自己的经验和见解,引导、启发学生的思路。他为国家造就了一大批中、高级专业人才,他们中的不少优秀者,如今已是国内外知名的教授、研究员,成为一些重要的科学研究机构或高等院校的中坚力量。

朱子清学识渊博,思路敏捷,治学严谨,一丝不苟。担任《化学学报》编委期间,对于每一件来稿,他总是仔细审阅,正谬补缺,使文稿更加翔实准确;书写论文,讲究精益求精。他常说:“长文好写,短文难工。”由他撰写的论文,言之有物,叙之成理,内容充实,精炼好读。他十分注意文献信息,对国外几种权威性的化学刊物,他几乎每期必读,及时掌握国际科学的发展动态。并经常告诫学生,要读原著,读第一手资源,从中领会作者的思路,把握结论的来龙去脉。他一贯认为化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自然科学,要想在化学事业上有所建树,除了需要熟练掌握基础理论之外,还应当具备娴熟的实验技术和勇于吃苦的精神。

朱子清一生崇尚民主,积极追求科学真理。他为人正直,襟怀坦荡,不畏权势,刚直不阿。1957年,他由于对工作提出意见,蒙受了不白之冤;“文化大革命”期间,他又被作为“反动学术权威”遭到迫害,可是他心中始终没有放弃对事业的追求。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年近八旬的朱子清异常兴奋,他并不计较多年来的个人恩怨,只是为国内落后的科学面貌而担忧。1978年,他出任兰州大学有机化学研究所所长兼天然产物有机化学研究室主任。1985年9月,兰州大学为纪念朱子清从事教育和科研工作60年举行了隆重的学术报告会。开幕式上,朱子清满怀激情地说:“中国的教育和研究工作要赶上世界先进水平,青年教师和研究生将是一支相当关键的队伍。”“我们国家目前急需一大批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科学工作者。”此时,朱子清已是病魔缠身,但他依然承担着多项研究课题,坚持指导青年教师和博士研究生,为提高中国天然产物有机化学的研究水平,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 人物简历

朱子清与妻子1900年10月17日生于安徽省桐城县。

1926年7月毕业于东南大学理学院化学系,获理学士学位。

1926年8月—1929年7月任东南大学理学院助教。

1929年9月—1933年6月赴美国伊利诺大学研究院深造,获哲学博士学位。

1933年8月—1934年赴德国明兴大学深造。

1934年—1935年6月赴奥地利格拉兹大学深造。

1935年8月1937年7月任南京应用化学研究所研究员。

1937年8月—1946年6月任北平研究院药物研究所研究员、代理所长。

1946年8月—1949年7月任暨南大学教授兼化学系主任。

1947年7月—1950年6月兼任中央研究院化学研究所研究员。

1948—1199年兼任同济大学教授。

1949年10月—1952年8月任上海交通大学教授。

1952年10月—1955年8月任复旦大学教授兼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研究员。

1955年9月1989年3月任兰州大学教授,甘肃省药学会第一届理事会理事长,中国化学会理事,《化学学报》编委。

1956年受聘为《四面体》荣誉编辑;

1978年—1982年当选为中国化学会第20届理事会理事。

1978—1988年任兰州大学有机化学研究所所长兼天然产物有机化学研究室主任。

1989年3月11日在兰州病逝。[1]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9 11:07: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