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景云钟 |
释义 | § 简介 陕西省博物馆里陈列着一座雕铸着飞天、龙、狮、独角兽、蔓草和云朵的大铜钟---极为珍贵的唐“景云钟”。它是唐景云二年(公元七一一年)铸造的,距今已有一千二百七十多年,但至今敲起来仍声音清脆宏亮,音韵优雅浑厚,听了使人心旷神怡。现在,人们在除夕之夜听到的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放的“新年钟声”,就是景云钟的录音。 到博物馆去参观这座曾远涉重洋、在世界名钟大会上为祖国博得声誉的大钟,你会发现它身上有铸模弥合的痕迹。有人说,它是由二十五块铸模铸成的,这说明了当时冶铸技术的高超水平;通今博古的老先生却捋着银须说:“铜钟这弥合的痕迹里还藏着一个发人深省的传说故事呢……” § 故事 那还是唐太宗贞观年间的事了。那时候当然还没有景云钟出世,不过那时也铸了一座大铜钟,悬挂在太极宫外的钟楼上,作为皇帝早朝召集文武百官的音响讯号。 “噹——!噹——!噹——!……”天还没有亮,唐太宗早朝的晨钟就响了起来。文武百官匆匆地赶到太极殿站班。原来是突厥出兵犯境,占领了陇西,堵塞了唐朝通往西域各国的商道——丝绸之路。边关告急,急需派精兵勇将救援!但是太宗李世民连问了数遍:“哪位爱卿领兵前往?”满朝文武却没有一个人应声接旨!已经年迈的李世民长长叹,了一口气,说:“可借李靖、敬德、秦琼诸将都先朕而逝,可叹我大唐从此无人了!” “还有老臣在此呢!” 太宗定睛一看,出班答言的原来是老臣程咬金,便冷笑一声问道:“程爱卿要挂帅西征为朕解忧么?” 满头银发的程咬金笑嘻嘻地说:“启奏陛下,臣自来不是帅才,臣愿保举一顶呱呱的帅才替陛下解忧!——臣保举国舅张总管挂帅西征,必定能立奏凯歌,打通西域商道。 原来太宗晚年倨傲骄奢,新纳张总管的幼女为妃,沉湎于酒色之中,所以对张总管连升三级,言听计从。这会见程咬金保举张总管为帅,去边关吃苦,心中既不悦又不忍,便有意为难程咬金道:“程爱卿保举张爱卿为帅,想是要当先锋、三斧平突厥么?来来来,朕先拜你为征西先锋!”说着,做出要离开龙座的样子。 “陛下容臣禀完,”程咬金说,“陛下深知为臣的三斧在年轻时就不抵事,如今老了何能三斧平突厥?臣愿保举张总管的门婿——‘白袍将’为先锋,定能一根银枪定河西,三支翎箭平突厥的!躬请陛下准奏。” “躬请陛下准奏I”不少文武大臣出班站在程咬金背后帮腔道。 太宗心里虽不悦,但又无言可说,因为不久前,张总管曾向自己保举过‘白袍将’,说他在平定九姓突厥之役中立有盖世之功,曾‘三箭定天山’,自己还给这个连襟封官进爵了呢!于是他转向张总管,和颜悦色地问道:“如此,这次河西之役就有劳爱卿翁婿了?” 站在班内的总管张士贵恨得咬牙切齿,但又不能违旨,便出班奏道:“臣愿挂帅西征,只是恳求陛下命程总管做我的运粮官方可……” “启奏陛下!”程咬金抢在太宗应允之前大叫道,“臣愿孤身单骑去战突厥铁骑,也不愿在张士贵手下为将!” “这却是为何?”太宗不解地问道。 “臣怕忌贤妒能的奸臣张士贵把臣的战功全记在他门婿的功劳上,再把臣关在天牢中害死!请陛下快治奸臣张土贵欺君害贤之罪!臣……” 张士贵浑身一颤,赶紧嚷道:“程咬金血口喷人,诬陷为臣,陛下快治程咬金欺君之罪!” 到底是谁欺君呢?曾是一代明主的李世民也弄不清楚了!他只得向程咬金喝道:“程铁牛,你言张爱卿害贤欺君可有证据?你定要道出个子丑寅卯来,否则,就速向张总管负荆请罪!” 于是程咬金便侃侃禀道,那年平定九姓突厥时,银袍小将军薛仁贵,比武胜了张士贵之婿,夺得了先锋印,张士贵便恨上了这个出身农家的勇将,罚他做火头军不说,并让他单枪匹马前去冲阵,欲借九姓突厥之手杀害于他。谁知这薛仁贵勇不可挡,冲阵时,连连射死了九姓突厥的主帅、先锋和掌旗官,三箭定了天山!于是军中盛传‘将军三箭定天山’之歌谣。身为监军总管的张土贵却妒贤嫉能,把立了汗马功劳的薛仁贵网织罪名下到狱中,让其女婿穿上白袍、冒领陛封赏---这不是犯了欺君的弥天大罪了么?! 张士贵只听得脊背发凉,他仗着皇帝老子也是自己的“女婿”,便强词夺理地耍赖道:“程总管怕是老胡涂了!---臣军中只有小婿一员银袍小将,哪里有什么薛仁贵!哈哈哈!” 太宗也问道:“薛仁贵?他在哪里?” “薛仁贵就是那年单骑救驾的银袍小降军啊,难道陛下忘了?!---他如今被张士贵关在天牢里受罪,只怕已是九死一生了! 太宗象是记起来了似的微微点了点头:“嗯,有这么回事!不过张总管说救驾的就是其小婿。” 程咬金趁机说:“陛下何不宣薛仁贵进宫,一辨便明曲直?” 张土贵怕太宗宣薛仁贵,连忙说:“待为臣回去查查,看有没有薛仁贵其人……” “慢!”程咬金粗中有细地制止住他说,“只怕你一回去,薛仁贵便要人头落地了!…… 正在此时,执事太监呈上刚从边关飞报来的十万火急边报。太宗一看,脸色大变:原来突厥骑兵已连破数重关城,顺着河西走廊直向京都长安杀将而来!他顾不得再护张士贵了,急不可待地问道: “程爱卿,薛仁贵在哪里?” 程咬金奏道:“陛下治了张士贵的欺君害贤之罪,老臣便会舍了这张老脸去天牢搬薛仁贵挂帅出征。” 太宗只得令羽林卫士锁了张土贵。 程咬金在去天牢的路上,寻思了一条治奸臣扶忠良的妙计,想到得意处,他不由得笑了。 程咬金向被关在天牢里的薛仁贵说明了来意,薛仁贵便立即表示,愿立即率兵去突厥,毫不计较个人的恩怨,这使程咬金大受感动,热泪满面。他俯在薛仁贵耳边说了一阵,薛仁贵点了点头,突然变脸道:“不斩奸贼张士贵,我薛仁贵宁死不挂帅出征!”程咬金假意劝慰了几句,便回殿复旨。 当程咬金把薛仁贵出征的条件一说出来,张士贵便瘫跪在地上了,又是向太宗叩头,又是向程咬金作揖,恳求饶自己一条狗命。 程咬金说,薛仁贵只有在看到张士贵的首级后,才肯挂帅出征;否则,宁死不从! 这一说,太宗也觉得左右为难了:杀张士贵吧,于心不忍;不杀又不行!这事怎了呢?他向程咬金陪笑说:“老爱卿,还是请你想个两全之策吧。” 程咬金假意推脱了一番便答应了。 他走近御案向太宗密奏了几句什么。太宗便对张士贵道:“你随程爱卿去吧,他会救你的。” 张士贵随程咬金刚一出宫门,便听到满街上的士兵和行人都在呐喊:“不要放走了奸贼张土贵!”“杀了张士贵,为屈死的将士伸冤”只吓得他两腿发软,要不是前后左右都有程咬金的卫士掺扶,怕是早瘫倒在路上了。一行人来到钟楼上,程咬金命令卫士们放下挂着的一万二千多斤重的大铜钟,将张士贵扣在钟内。“张总管,你在里边千万别声张,等骗走了薛仁贵,我便放你出来;你如声张被人搜出来杀了,我可不管!”程咬金嘱咐完毕,忍住笑,率领卫士们走了。 躲在大钟内的张士贵总算松了一口气,钟底是弧形的,能透气。一天过去了,他肚子饿的难忍,想喊,又怕引来薛仁贵,只得咽口唾沫强忍着。直到第三天晚上,他饿得实在忍不住了,又寻思薛仁贵也该出征走了,便张嘴欲喊,这时突然人声嘈杂,象是有不少人搬东西上来往大钟旁一堆又下去了,这是做啥?他从钟底的缝隙处伸手一模; “啊一—,堆的是柴草?!莫非要烧死老夫!”想到这里他又一次吓瘫了,便扯开嗓子喊起来:“陛下救命畦——!程铁牛要谋杀老夫!救命哇——!……” “别嚎了,奸贼!我程铁牛为了大唐江山,为了替被你枉杀的将士伸冤,为了薛仁贵等忠贞将士不再为你所害……宣布对你执行火刑,点火!” 张士贵在钟内狂喊乱嗥,却被外边隆隆的炸雷声遮住了!火熊熊地烧起来了——嫉贤妒能、残害忠良的奸臣张士贵得到了他应有的下场!长安城里人们奔走相告,无不称快。 这时,薛仁贵正率领唐军在追击闻风丧胆的突厥兵哩。 薛仁贵都凯旋而归了,还不见张土贵的影子,太宗急了,向程咬金要人,程咬金却笑吟吟地说:“回禀陛下,只因张国丈一生乐善好施,不欺君、不害贤,一心为国为民,因此躲进大钟后,遭到炸雷击、天火烧,霎时间便变作火凤凰飞升成仙了!真是可喜可贺哪!” 太宗虽心知有异,却也不好再追究了。 只是可惜那座大铜钟,经奸臣的狼心狗肺污染后,敲起来声音沙哑了,还带有奸臣呼救的哭音儿,要多难听有多难听!程咬金说大钟中了邪,抡起金雀开山斧“咣!咣!咣!”三斧,把大钟砸了,碎成了二十四块!从此,这一堆铜钟残骸便堆在钟楼脚下被人们忘掉了。 直到唐睿宗李旦登基后,要给景龙观的钟楼铸钟了,才找出于这堆铜绿斑斑的铜钟遗骸。这堆铜钟遗骸被填进造钟场的熔铜大炉中,在熊熊的炉火中。熔成翻滚的铜汁,去掉了七、八十年前沾染的邪气,铸成了一座新钟。这便是大名鼎鼎的景云钟。 “噹!噹!噹……”清脆、宏亮、悠扬的景云钟声中,文武百官在赶往太极殿早朝,驮满丝绸的驼队踏着钟声的节奏,走出安远门,踏上了西去波斯的万里丝路……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