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普渡寺
释义 普渡寺

普渡寺始建于明代,原名为皇城东苑,又名“小南城”,占地近10000平方米,是太子居住的地方。清普渡寺初为摄政王多尔衮的府邸,乾隆20年(1755年)重新修葺扩建,乾隆赐名普渡寺,这也是历史上最后一次修建,距今已有247年。普渡寺建筑非常独特:建在高台之上,而且窗棂低矮。古建专家介绍,这样典型的满族风格文物建筑在北京就这一处。

§ 修缮 半新半旧存古风

普渡寺1984年即被确定为北京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但是由于历史原因,建国以后,普渡寺地区自然形成一个高密度居民区,普渡寺大殿变成了学校的教室和仓库,普渡寺破损严重,四周的配殿更是不复存在。普渡寺的修缮引起了许多部门和人士的关注,被列入北京市3年“3.3亿元文物抢险修缮工程”项目,并于去年9月启动。东城区财政投资4000多万元,搬迁了普渡寺台上的186户居民,撤并了占用普渡寺大殿的南池子小学,拆除普渡寺周边破旧民房和违法建筑近5000平方米,彻底腾退文物,进行修缮。

腾退后,普渡寺的修缮完全按照古建传统工艺及文物整旧如旧的原则进行修缮。殿内的彩画穹顶看起来半新半旧,这是因为在维修时要首先使用旧建筑构件,只有当旧件缺损、数量不够时才用仿制的新件代替。

§ 文物 有个谜团待您猜

修缮过程中发现的所有文物也都被保留在原地,其中一对文物石墩还被园林专家设计为可以喷泉的水井,摆放在寺外园林之中,颇具意味。据专家介绍,普渡寺在修缮时还意外地发现了一个结构造型罕见的明代构筑物。该构筑物位于殿内,距地面0.4米,被没有夯实的回填土掩埋着,由12块刻石、砖券、坑内图形等组成,“史籍并无记载,名称、用途均为历史之谜”。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3:2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