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李东英 |
释义 | § 人物简介 李东英院士 李东英是中国稀有金属工业创始人之一。主持研究成功钛、锆、铪、锂、铍、钽、铌等30余种稀有金属的生产方法,保证“两弹一星”等军工和大规模集成电路等尖端技术所急需的新材料;主持钛应用推广工作,经济效益显著;并长期从事中国稀土的开发和应用的科技工作;率先提出并组织实施稀土微量元素用于农业生产实际的科学研究和应用推广,获得普遍增产、优质和抗逆效果。 1984年中国稀土开发应用领导小组专家组成立,李东英作为中国稀土开发应用领导小组副组长兼任专家组组长。组织全国各方面稀土专家开展调研,先后五次组织编写了《专家组调研报告》(共五卷),为中国主管部门制定稀土发展规划和有关政策提供了参考依据。李东英参与和主持了“白云鄂博矿第二流程工艺”、“离子型稀土矿原地浸出工艺”和“四川凉山稀土采选冶联合项目”等中国重大稀土课题的研究和评审。在稀土应用科学方面,他从稀土在钢铁、有色金属和玻璃陶瓷等传统应用领域到稀土永磁材料、稀土荧光粉、稀土催化剂等功能材料,涉猎很广。 李东英院士多次获得中国国家及省部级奖励,“中国十二个重要领域技术政策的研究”、“1986~2000年中国科技长远规划前期研究”分别获1987年、1989年中国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主编大型丛书《有色金属进展》40卷。他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主编大型丛书《有色金属进展》40卷。曾获1987年、1989年中国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 人物生平 李东英院士在会议中发表讲话 1949-1951年任沈阳选矿剂工厂厂长,当时曾研究解决了生产固体黄药(选矿捕收剂)的工艺和设备,一直沿用至今。1951-1953年和1956-1958年,曾两次在苏联进修有色金属选矿及稀有金属冶金。1953-1979年先后任北京有色金属研究院(原有色金属综合研究所)担任副院长、副总工程师、革委会副主任、总工程师和党委副书记。 北京有色金属研究院是中国从事有色金属和稀有金属冶炼、材料制备与应用研究的权威机构。李东英在这里从事科研和负责科技管理工作长达26年,使他成为中国稀有金属工业创始人之一。上个世纪60年代以来,他长期从事钛和稀土的开发应用研究。参与主持“第三金属”钛的科研、生产和应用推广,使中国钛业迅速发展,成为与美国、俄罗斯、日本并列为拥有完整钛生产体系的国家。 1979-1983年任冶金工业部科技办公室负责人。1980年12月中国稀土学会成立大会上,李东英当选为中国稀土学会第一届理事会副理事长兼任秘书长,成为中国稀土学会的创始人之一。并于1981年成为全国稀土推广应用领导小组成员。1983年曾兼任全国稀土推广应用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同时还参与了钨、锡、铝等重要有色金属行业开发方针和政策研究工作。 1983-1985年任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常务董事、科技部主任。曾任国家计委稀土专家组首席专家、中国有色金属学会和中国稀土学会的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钛分会顾问、有研稀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顾问和“中国铜发展中心”名誉理事长等。1986年先后受聘于江西省和甘肃省,为省人民政府经济技术顾问。1988年受聘于国务院稀土领导小组为稀土专家组(后归国家计委领导)组长,国家计委稀土办公室机关刊物《稀土信息》顾问至今。1994年受聘于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为专家委员会委员。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 社会贡献 李东英主持研讨会 李东英是中国稀土农用工作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之一。早在1972年,他率先提出并组织实施稀土微量元素用于农业生产实际的科学研究和应用推广,获得普遍增产、改善品质和提高抗逆性效果,使中国在世界上率先实现了稀土农用的产业化。1981年国家科委批准建立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稀土农用技术开发中心(全国稀土农用中心),李东英担任理事长,主持了稀土农用科研、技术推广、卫生毒理、稀土农用对环境影响等大量课题研究。20多年来经全国各方的努力试验和推广,使稀土已成功地在农作物、经济作物、蔬菜、水果、林业、牧草以及养殖业方面获得广泛应用,产生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1990年李东英和国务院稀土领导小组顾问徐驰联名向中央领导提交了《赣南稀土工业考察报告》,提出了四点建议,有力地推动了中国宝贵的离子型中重稀土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1998年,他向国家领导提交了题为“大力推广稀土农用,促进农林牧业增产”的建议,促进了国家领导对稀土农用工作的重视。他还积极参与了许多重大稀土软课题研究,如国家计委专项软科学基金研究课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加强和改善国家对稀土行业的宏观管理”和“国家稀土产业发展战略研究”等。2002年他和周廉、王震西、才鸿年、张国成等中国工程院院士联名向中共中央、国务院有关领导提交了“关于(在包头)建设“中国稀土谷”的建议”。 自60年代至今,长期从事稀土和钛的开发和应用推广工作。特别是于1972年首先倡议并组织实施将稀土用于农业增产,获得成功。20多年来经全国各方的努力试验和推广,已在农作物、经济作物、蔬菜、水果、林业、牧草以及养殖业得到广泛的应用,获得巨大的效益,属世界首创,现居领先地位。七、八十年代从事中国重大资源(攀枝花、包头、白云鄂博、金川)综合利用和重要有色金属(钨、锡、铝)行业的开发方针政策的研究。80年代初受国家科委之命,领导制订了国家的“材料技术政策”,主持编写了《有色金属进展》大型产业丛书。李东英在研究讨论会中 李东英在关于《建设节约型社会》一文中提到: 1、发展国家材料产业,应强调开源、节流、保护生态。首先要做到节流,努力的方向是贯彻高效、节约、防污,而节约是重中之重。节约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节约;二是材料利用的节约。把节约资源放在第一位,决不能在高消耗、高污染的情况下搞建没。 因此,应采取措施,尽快提高产业素质。 2、国家已探明的矿产资源赋存分配极不均衡,非金属矿尚称丰富,金属矿除钨、稀土、锑的储量在世界上居领先地位外,量大面广常用的金属,如铁、铜、铝则缺大矿和好矿,重要的战略物资钴和铂族金属更是奇缺。在材料科学界建立节约意识,尽速提高产业素质,首先要限期根绝滥采乱挖、大矿小开、整矿分开等浪费资源、破坏生态的违法行为。其次,要优化产业结构,完善立法,加强执法,科学制定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技术经济标准,提高准入门槛。再次,要加强资源利用研究工作,科学规划、保护和合理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包括提高矿石回采率、选矿实收率、冶金实收率等。第四,要进一步研究包括复合材料、纳米技术在内的提高材料性能的技术。第五,要研究节约原材料的制造工艺。最后,要健全循环经济,充分利用再生金属。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