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李剑萍 |
释义 | § 李剑萍 现为山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院长兼教育系主任、教授、硕士生导师,兼任中国教育学会中青年教育理论工作者专业委员会理事,1997年被遴选为“山东省普通高等学校中青年学术骨干、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 § 著作 李剑萍教授的主要研究领域是中国近现代教育史,迄今已经出版学术专著1部,合著及主编学术著作、教材8本,在《历史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孔孟学报》等海内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20余篇。其代表著作《康有为教育思想研究》(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系全国教育科学“八五”规划国家教委重点研究课题成果,受到专业人士的好评。我国著名教育史学家张瑞教授认为,此书“坚持了历史唯物主义,史料翔实,思路开阔,剖析细腻深入,文字亦流畅,很有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博士论文评定意见);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杜成宪教授评价该书“是迄今所见关于康有为教育实践和教育思想最完整、最系统的研究”,“很有学术价值”(1999年5月15日《中国教育报》)。 近年来,李剑萍教授致力于“20世纪中国教育问题”、“中国教育现代化”的研究,目前正主持承担省社科规划重点课题“20世纪中国教育的基本矛盾问题研究”和校学科工程重大项目“20世纪中国教育问题研究”,并在研究中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研究思路和特色:一、注重对20世纪中国教育现代化走向的整体把握。他认为,19世纪后半叶是中国现代教育的萌生和准备时期,20世纪则是中国现代教育的确立和发展时期,在100余年的嬗演历程中,具有自身内在的矛盾运动规律与逻辑演绎关系。这种规律、关系不因政治转型、朝代更替而割裂断绝。所谓断代研究,主要是方便研究。为了更加准确、完整地把握中国教育现代化的历史脉络、发展态势,必须以断代研究为基础而又突破其藩篱,对20世纪中国教育做全景探索,进而潜入教育内部结构进行理性思考与哲学阐释。二、力求以教育科学“大”学科作为理论背景和研究支撑。他认为,20世纪中国教育问题及中国教育遭遇代化研究,不单局限于教育史范畴,而是史料与史论、历史与逻辑、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的多重对立统一。因此,必须以教育史、教育哲学、教育管理学等多学科理论作为研究支撑,并广泛吸收、借鉴历史、哲学、社会学、文化学等学科知识和研究成果,尤其是现代化理论等社会发解释框架。三、强调教育史、教育学研究的多元价值。他认为,教育史、教育学研究除了个有以史为鉴、指导实践、促进学科发展等价值以外,对于研究主体来说更具有个体生命意义,而后者相对前者才是内觉的、本体的价值。在研究者的人生旅程中,研究行为应该时时成为理性自觉、通达世事最终提升人生智慧、领悟人生真谛的津梁。在这种思路指导下,李剑萍教授近年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1998年以来先后获得山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多项奖励。 李剑萍教授坚持科研与教学相互促进,教学相长,活跃在教学工作第一线,相继为本科生、研究生及各类教师继续教育讲授“中国教育史”、“教育管理学”等专业课5门,目前已指导硕士研究生4名,其中一名考取博士研究生。他同魏薇主编的《教育学导论》(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一书,被5省13地市的有关院校选作公共课教学或教师继续教育教材。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