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日军云龙级航空母舰 |
释义 | 日本海军舰队航空母舰 ——云龙号(Unryu) § 【简介】 云龙级是日本海军最后建造的快速舰队航母,但主要设计目标是用来攻击美国的护航舰队而非作战舰队,通常和重巡洋舰队一起使用。1941年,日美关系持续恶化,日本海军为对抗美国太平洋舰队而筹备的战时紧急建造计划(简称“急”计划)中,加入了云龙级航空母舰。因属紧急建造的舰种,几乎没有新增任何设计而直接使用稍稍修正的“飞龙型”设计图。<script language=javascript>document.write("");ad_dst = ad_dst+1;</script> 原计划建造15艘,因战局恶化导致资源和生产力不足,只有三艘(云龙、天城、葛城)完工,在建的三艘(笠置、阿苏、生驹)被暂停建造,战后分别解体。其中天城和笠置使用重巡最上级的主机,葛城和阿苏则使用两艘阳炎级驱逐舰的主机,所以比前几艘的速度慢,阿苏以下各舰和前几艘都有些不同,云龙级如果仔细区分可能就不只有2-3种等级了。 § 【舰体结构】 在设计上,云龙级基本上沿用飞龙级的蓝图,不过舰桥的位置与形状有所变化。鉴于飞龙级的舰桥在左舷中部而引起湍流的情况,云龙级将舰桥设在右舷前部,舰桥之后紧接着是侧向烟囱。 舰桥包括飞行田板一层在内共4层(飞龙型为5层),其各层配置情况如下: 最上层是露天甲板。从飞行甲板到顶部甲板为6.9米,四周围以薄钢板。这里设有防空指挥所,装备有12厘米和8厘米双筒望远镜,以进行对空对海观察。 防空指挥所稍前是操舰指挥所;稍后是雷达警戒指挥所,在圆筒状的雷达室上面架设有雷达天线。防空指挥所的下面是罗经舰桥,比飞行甲板高4.6米。在该层甲板上,前面是罗经舰桥,后面是传令所,最后端是露天部分,设有舰载机起降指挥所。该层舰桥的两舷侧,各有一部红外线敌我识别器。 再下面是下部甲板舰桥,高出飞行甲板2.3米,其前后向外伸出部分均遮盖。此层舰桥设有操舵室、作战室兼海图室、舰桥配线室、中波测定室和飞行员待机室。左右两肤侧装有94式高炮及60厘米信号灯。此外,在首伸的突出部位装有25毫米机关炮、雷达天线、测距仪和探照灯等,在后伸的突出部位装有25毫米单管机关炮和信号灯等。 舰首为双曲线状,适航性能良好。舰首干舷9米,比前、型航母的干舷高出不少。日海军当局接受第4舰队事件的教训,在建造中加强了舰体结构。所谓第4舰队事件发生在1935年9月26日。演习时,该舰队在岩手县以东250海里处遭暴风(风速;50米/秒)的袭击,有多艘大、中型舰艇受重创,54人死亡。有鉴于暴风造成的惨重损失,日海军重视了舰体结构的强度,新造航母最上一层甲板一直延伸到舰首,除甲板的钢板增厚外,船体肋骨的间距,前后端600毫米,中部1200毫米,从而使整个舰体,尤其舰首尾的结构得到加强。 舰首分6层甲板:最上层甲板、上甲板、中甲板、下甲板、最下层甲板和船舱甲板。在这些甲板上分布着舰员舱室、军言舱室、仓库、油舱和锚链舱等。舰尾是仿效飞龙级的,后部干舷颇高,目的是提高适航性能。舵是采用苍龙型的,由中央部支持约半衡舵,向外侧倾斜。 飞行甲板的大小与前型航母的一样,长216.9米,最大宽度27米,从吃水线到飞行甲板2.7米。飞行甲板前后各装有升降机一部(比飞龙级少一部中升降机),均大型化(14米×14米),以适应不断增大的新式舰载机的需要。装备了三式10型油压式着舰拦阻装置,共4部,12条横索。最大拦阻距离45米,最大减速度2.5G(过载),最大拦阻速度40米/秒,最大飞行重量6吨。此外还装备三式10型油压式滑跑拦阻装置3部。最大拦阻距离12米,最大减速度4.5G,最大拦阻速度23米/秒,最大飞行重量6吨。 此外,飞行甲板上有前后2部升降式扬弹筒。前部为大型,主要用来输送鱼雷及航弹;后部为较小,主要用来输送航弹。全舰共装有800公斤航弹72枚,250公斤航弹288枚,60公斤航弹456攻,91式改六型鱼雷36条(可同时调试鱼雷6条)。 计划搭载的舰载机为零式战斗机15架,97式攻击机20架,99式轰炸机30架,共65架。因机库收容不下这么多飞机,便决定将其中11架系留在飞行甲板上。云龙级还接受海战的经验教训,改善机库的防火与通风条件。机库分上下两层,上层分4个区,下层3个区,上下两层每隔3米设有一个灭火喷射头。机库内侧壁上配置了泡沫式灭火装置。为防止因汽油或瓦斯外泄而引起的火灾,改善了机库内的通风换气条件。以往航母的通风换气时间为10一15分钟,该级舰仅需半分钟。此外在航行中,还能从舰外吸进空气,机库前后端均有通气。升降机的开放也可进气,改进了与外界进行空气交换的条件。 § 【各舰战史】 “云龙”号,1942年8月1日在横滨海军造船厂开工建造,1943年9月25日下水,1944年8月6日完工。1944年12月菲律宾战局告急,“云龙”号被指派从事紧急运输任务,于12月18日从吴县军港出发,运送樱花特攻机及陆军部队到马尼拉。19日在上海附近海域被鲑鱼号潜艇用鱼雷击沉,舰上官兵1240人全部阵亡。 “天城”号,1942年10月1日在三菱公司长崎船厂开工建造,1943年10月15日下水,1944年8月10日完工,编入第一航空战队。1945年3月19日于吴县军港遭到空袭,被命中一枚炸弹。7月24日的空袭中再度被命中三枚炸弹而翻覆搁浅在港内。1946年12月被解体。 “葛城”号,1942年12月8日在吴县海军船厂开工建造,1944年1月19日下水,1944年10月15日完工,编入第一航空战队。1945年3月19日、7月24月和7月28日的三次空袭中,“葛城”号先后被直接命中4弹,丧失了机动能力。但“葛城”号仍然是日本投降时现役最大的海军舰船,战后经修复,充当了人员输送舰,接运缴械投降的海外各地的残兵败将,1947年被解体。 “笠置”号,三菱公司长崎船厂建造,1943年4月开工,1945年4月因战局恶化而中止建造工程,战争结束时工程仅达84%,1946年9月被解体。 “阿苏”号,吴县海军船厂建造,1943年6月开工,1944年11月下水后即停工,工程进度约60%,1945年7月日本所谓的本土决战前夕被充作樱花特攻机的靶舰而损坏搁浅,1946年12月被解体。 “生驹”号,神户川崎造船厂建造,1943年7月开工,1944年11月下水后也停工了,进度只达60%,1946年6月被解体。 【性能数据】 排水量 22,400吨/22,800吨 飞行甲板长 748.3英尺 航速 34节 动力 152,000马力 续航力 8000海里/18节 火炮 127mm12座、4.7英寸6座、25mm51座、13.2mm22座 雷达 21型13式 标准舰载机 60架,可搭载到70架 舰员 1595人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