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文武庙 |
释义 | § 简介 文武庙文武庙,文庙设“学宫”,武庙设“武宫”,是祭祀孔子和三国时蜀汉大将关羽以及办官学的地方。在中国,有好多处文武庙,下面重点介绍香港文武庙。香港文武庙位于荷李活道与楼梯街交界,建于1848年英人统治时期,是香港最古老的、最著名的庙宇之一。据说在清朝期间,在这里举行的斩鸡头和烧黄纸式誓愿,仍然是香港政府所承认的。是香港古文物建筑之一,文武庙是港岛历史最悠久的寺庙。 § 香港文武庙 香港文武庙位于荷李活道与楼梯街交界,文武庙即鹿港文开书院,就是文昌帝君祠,简称文祠,也是武庙,是鹿港文教的发源地;这种书院、祠、庙并肩而筑的组合,是非常罕见的。文开书院建于清道光年间,为纪念明末大儒沈光文(字文开)而命名,后因火灾而重建,但已失去原来的风味;文祠主祀文昌帝君,曾设过鹿港最早的诗社“拔社”;武庙供奉关圣帝君,香火鼎盛。两帝掌管人间文事武功,即现代人所谓的学业及事业,故庙内长年香火不绝,吸引很多善信及内地游客到此参拜及游览。每年考试前夕,会看到很多学生到此庙参拜,以求考试能名列前茅,而很多青年人找到工作后亦到此祈福,望事业能一帆风顺,可见文武二帝在善信心中的影响力。 文武庙此庙虽经多次修建,仍保持旧貌,香火鼎盛。它代表着佛教与道教的折衷组合,两者在香港皆有广大的信众。这里奉有两尊神祇,一个是文昌帝(手执毛笔者),主宰「文艺」方面的事情;另一个是武帝(或称关圣帝君,身穿绿袍,手持长剑者),主掌「武艺」方面的事情。庙内的布置别具特色,有精细的神像木座,以前巡游时就是把神像安奉在这些木座上。及以铜和白镴铸造的香炉均可见庙宇当年之气派。中殿挂有大型塔香,回旋向上,代表健康、财富和快乐的祈愿。 文武庙是典型的古式建筑,四周建有围墙,以保持庙宇的清静。庙内采用对称布局,中轴两旁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正门入口,第二部分是露天庭园及偏厢,第三部分是大殿。这里到处弥漫着悠闲的气氛:猫儿四处游晃,有些人抽签问神卜运势,有些人则备妥素果香烛供奉神明。文昌帝君及关圣帝君的金装极尽奢华。此庙还供奉其它的神祇,如门边较次要的神祇,还有在两尊主神旁边代表正义的包公,和保护这个城市的城隍爷。庙里每有祭神仪式时,皆会击鼓响锣,热闹非凡。 文武庙位于大埔区富善街的文武庙,是新界首座保护的建筑物。1984年被列为香港法定古迹。[1] 由来 文武庙 据文献资料记载:中国的文庙起源于唐朝唐玄宗封孔子为文宣王那年(公元739年)。“旧时祭祀孔子的庙”,(《现代汉语词典》)即文宣王庙简称文庙。中国的武庙也起源于唐朝,“武庙同文庙相对”。(《辞海》)“旧时供奉关羽的庙,也指关羽、岳飞合祀的庙”(《现代汉语词典》)。“关羽的事迹被封建统治阶级所宣染,并加以神化,尊为‘关公’、‘关帝’。”(《辞海》)文庙设“学宫”,武庙设“武宫”,是祭祀孔子和三国时蜀汉大将关羽以及办官学的地方。[2] 相关相片 文武庙文武庙 文武庙文武庙 文武庙文武庙 1.丹棱文武庙 是丹棱县现存的古建筑精品之一。而文庙和武庙建在一处,这在全省乃 § 丹棱文武庙 丹棱文武庙是丹棱县现存的古建筑精品之一。而文庙和武庙建在一处,这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是稀有的。丹棱文武庙是风水宝地,古代是办官学的场所,解放前后是培养人才的好地方,是办学校的理想之地,也是丹棱县古代八景之一的风景地。它是三苏故里人民赞颂的苏东坡的启蒙学校。 据文献资料记载:北宋(960-1125)赵匡胤一即皇位,就开辟儒馆,下令各州县设立官学乡校,兴办教育,改革科举制度。扭转了重武轻文的风气。北宋和南宋时代,是丹棱文化、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高峰时期。无论在文学,还是史学、书法等方面都是人才辈出,如繁星璀璨,雄视天下。北宋时期丹棱文武庙没有“儒学教授”,“武学教授”,举办官学,培育文武双全的学子。三苏乡的“三苏场中苏祠是苏东坡父子的老家”(《眉山县志》“三苏乡在北宋、宋时是丹棱县的辖区。”(《史话丹棱县疆域的变迁》)“相传苏洵二十七岁始发愤读书始于丹棱文武庙”,“相传丹棱文武庙是苏东坡的启蒙学校”,“相传三苏父子都到过丹棱县文武庙读过书”,“丹棱文武庙是三苏父子的母校”。(北京《发现》杂志)丹棱文武庙是三苏成才的风水宝地。例如苏东坡“我梦入小学”时,在此读2年小学;“相传苏东坡十几岁(11-12岁)读中学时,又来丹棱文庙官学里学习”。(北京《发现》杂志)相传苏东坡在丹棱文武庙内共写出六篇作品:丹棱《白鹤寺记》、《石榴》诗、《槐》诗、《鹤叹》诗、《秀兰》(文学随笔)、《秋日寄友人》诗等。时传:“三苏才名天下扬,丹棱文武庙献力量”的口头弹。 § 台湾文武庙 台湾文武庙 台湾文武庙建于民国21年,是日月潭的周边景点之一,位于日月潭的北山腰上,因祭祀孔子、关公而得名。 文武庙位于日月潭北边山腰处,其由来与日月潭兴建史有关,公元1932年,日月潭建坝储水后,当时潭畔有龙凤宫,北吉巷有益化堂两庙,有鉴于潭水过高将漫淹二庙,于是决议迁庙,在地方人士的奔走下,于公元1934年将两庙合一,即为文武庙的前身,公元1969年文武庙重建,以“北朝式”格式建筑,这也就是今天文武庙所见之辉宏建筑格局。 文武庙形势陡峻,依山势而筑,愈后愈高,庄颜雄伟。正门面临环湖公路,为墨绿色大理石牌坊,正面书曰“文武庙”,左右分题“崇文”“重武”,两边梁柱有黄杰先生题书对联一幅“道贯古今德参造化”“惠昭日月义薄云天”。 拾阶而上,为庙的广场,一对枣红色巨型狮子抱球呼应,格外醒目。 庙的方位采“坐东向西”背山面湖,大有尽揽江山的磅礡气势。主要建筑为“一埕二庭三殿”;台湾著名寺庙大多采此布局,是等级很高的庙宇布局。进入庙埕视觉随即被壮观的前殿所吸引。 前殿为楼阁式建筑,主要作祭祀之用,故称“拜殿”;楼阁称“水云宫”,祀奉文武庙开基诸神。 正殿主祀武圣关羽故名曰“武圣殿”,正殿位居全庙正中,是文武庙群筑中最大的建筑,高度达21公尺,为正方型的殿堂,此布局乃是为彰显帝君之神威。 后殿主祀孔子,名为“大成殿”,故依儒教古制构筑,与前两殿有诸多的不同,其特色是屋顶采用非常罕见的重檐庑殿式,是宫殿式建筑的最高等级,以表征孔子的至圣高贵。[3] § 香港特区大埔区文武庙 香港特区大埔区文武庙 该文武庙位于大埔区富善街的文武庙,是新界首座保护的建筑物。1984年被列为香港法定古迹。文武庙即鹿港文开书院,就是文昌帝君祠,简称文祠,也是武庙,是鹿港文教的发源地;这种书院、祠、庙并肩而筑的组合,是非常罕见的。文开书院建于清道光年间,为纪念明末大儒沈光文(字文开)而命名,后因火灾而重建,但已失去原来的风味;文祠主祀文昌帝君,曾设过鹿港最早的诗社“拔社”;武庙供奉关圣帝君,香火鼎盛。 文武庙是典型的古式建筑,四周建有围墙,以保持庙宇的清静。 庙内采用对称布局,中轴两旁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正门入口,第二部分是露天庭园及偏厢,第三部分是大殿。大殿里供奉著两位道教帝君,战国时代(公元前403年至公元前221年)的文昌帝和武帝关云长。 文武庙仍旧保持着中国传统建筑式样,布局对称,庙四周有围墙,保持着文武庙的清静,与香港拥挤、喧闹与繁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文武庙建于1891年,由七约乡乡民集资建成,最初是乡公所办事处,在1954年乡公所迁出后,改为文武庙。1984年被香港政府列为法定古迹而进行保护。[4]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