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手足口病
释义

§  概述

手足口病(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 HFMD)是一种儿童传染病,又名发疹性水疱性口腔炎。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可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疱疹,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个别重症患儿如果病情发展快,导致死亡。该病以手、足和口腔粘膜疱疹或破溃后形成溃疡为主要临床症状。[1]

§ 名称来源

手足口病

1957年,新西兰首次报道该病。

1958年,该病分离出柯萨奇病毒。

1959年,针对患者病发时,手、脚、和口会出现水泡或红疹,提出以“手足口病”命名。

§ 病原

肠道病毒中的柯萨奇病毒是手足口病的病原,以柯萨奇病毒Cox A16和肠道病毒71型最为常见。

柯萨奇病毒柯萨奇病毒Cox A16型

柯萨奇病毒是一类常见的经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人体的病毒,感染后人会出现发热、打喷嚏、咳嗽等感冒症状。

肠道病毒71型

肠道病毒71型于1969年首次从加利福尼亚患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婴儿粪便标本中分离出来。这些病毒可被培养在恒河猴肾脏细胞(rhesus monkey kidney cell;RhMK)及人胚二倍体细胞(human fetal diploid cell)中。若检体取自病人粪便及组织即以人胚肾二倍体细胞(diploid strain of human fetal kidney cell;HFDK)培养;若为咽喉拭子检体则选用人胚肺二倍体细胞(diploid strain of human fetal lung cell)培养。经由这些细胞培养后纯株化病毒分析,发现会出现典型由肠病毒所致的细胞病变(cytopathetic effect;CPE)现象,由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其形态(morphology)及物理化学(physicochemical)特性都与当时已知的其他肠病毒类似,但进行中和抗体试验(neutralization test)或免疫扩散试验(immunodiffusion test)后,却发现其彼此间并不会有交互作用的现象,因此推测当时所发现的病毒为一种新型的肠病毒,故将该病毒株命名为肠病毒71型。[2]

§ 流行病学

传染源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的传染源是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流行期间,患者是主要传染源。患者在发病1~2周自咽部排出病毒,约3~5周从粪便中排出病毒,疱疹液中含大量病毒,破溃时病毒即溢出。带毒者和轻型散发病例是流行间歇和流行期的主要传染源。

传播途径

该病传播方式多样,以通过人群密切接触传播为主。病毒可通过唾液、疱疹液、粪便;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等引起间接接触传播;

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飞沫传播;

如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水源,亦可经水感染;

门诊交叉感染和口腔器械消毒不合格亦是造成传播的原因之一。[3]

易感人群

人群对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普遍易感,感染后可获得免疫力。由于不同病原型别感染后抗体缺乏交叉保护力,因此,人群可反复感染发病,成人大多已通过隐性感染获得相应抗体,因此,手足口病的患者主要为学龄前儿童,尤以≤3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据国外文献报道,每隔2~3年在人群中可流行一次。

流行特征

手足口病分布极广泛,无严格地区性。四季均可发病,以夏秋季多见,冬季的发病较为少见。本病常呈爆发流行后散在发生,该病流行期间,幼儿园和托儿所易发生集体感染。

家庭也有此类发病集聚现象。医院门诊的交叉感染和口腔器械消毒不严格,也可造成传播。[4]

§ 潜伏期

该病的潜伏期为3~7天。

§ 临床表现

手足口病表现

急性起病,发热。

口腔黏膜出现散在疱疹,米粒大小,疼痛明显。

手掌或脚掌部出现米粒大小疱疹,臀部或膝盖偶可受累。疱疹周围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

部分患儿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头疼等症状。

该病为自限性疾病,多数预后良好,不留后遗症。

§ 诊断依据

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确诊时须有病原学的检查依据。

1、好发于夏秋季节。

2、以儿童为主要发病对象,常在婴幼儿集聚的场所发生,呈流行趋势。

3、临床主要表现为初起发热,白细胞总数轻度升高,继而口腔、手、足等部位黏膜、皮肤出现斑丘疹及疱疹样损害。

4、病程较短,多在一周内痊愈。

§ 鉴别诊断

与口蹄疫的区别

口蹄疫与手足口病是截然不同的两种传染病,主要有以下区别:

疾病名称与疾病分类不同

口蹄疫(Aphthae epizootic),在《国际疾病分类》(ICD)中,列为ICD-10B08.802。

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在《国际疾病分类》(ICD)中,列为ICD-9074.3和ICD-10B08.401。

病原体不同

口蹄疫的病原体为口蹄疫病毒,属人畜共患病原体。

手足口病是由数种肠道病毒感染所致,各地流行中常见病原是柯萨奇病毒A组16型(即CoxA16)等。

传染源不同

口蹄疫病毒只引起偶蹄类动物如牛、羊、猪、鹿、骆驼等发生,成为人患口蹄疫的传染源。只有先出现兽疫,才有可能使人患病。

手足口病的传染源是患者和隐性感染者,属于人类疾病。

传播途径不同

口蹄疫是通过接触病畜口腔、蹄冠部的溃疡烂瘢,经皮肤黏膜感染的;偶尔也有食用了病毒污染而又未加热(巴氏消毒)的奶感染的。因此,人患口蹄疫是极为散在发生的。

手足口病是由于接触病人,通过日常生活用品、食具、不洁牛奶、玩具的污染经口感染的,也可通过呼吸道传播。因此,可出现不同规模的流行。

发病人群不同

人患口蹄疫取决于与病畜的接触,发病人群的年龄广泛;

手足口病主要是幼儿和儿童传染病,3岁以下患儿占绝大多数。

症状体征不同

口蹄疫、手足口病虽患病部位均在口腔、手指间、足趾端,有相似之处,但症状体征各有不同。口蹄疫起病后主要表现为发热等全身中毒症状和局部疱疹损害两大特征。

手足口病大多无发热或低热,仅有呼吸道感染和口腔黏膜疱疹及手指、足部、臀部、膝部丘疹。

诊断依据不同

口蹄疫需先有当地牲畜口蹄疫发生或流行,并有与病畜接触机会,或饮用病畜污染而未加热的奶等感染关系。

手足口病,患儿传染性明显,呈流行性传播,且临床表现有区别。口蹄疫、手足口病都可在临床基础上诊断,必要时分离病毒做出病原学确诊。

§ 并发症

极少病人可有病毒性脑炎、小儿麻痹症、心肌炎、肺水肿、弛缓性麻痹等并发症,极个别的危重病人可因多种原因导致死亡。

§ 治疗

1、到医院诊治,并按医生的嘱咐服药,并卧床休息。

2、必要时可服用中成药,如小儿咽扁冲剂、清开灵口服液、板兰根冲剂等口服药物。

3、取西瓜霜或思密达涂搽口腔患处,每天2-3次。

4、注意口腔皮肤清洁,每天用生理盐水清洁口腔,同时注意看护病人,防止其对皮肤疱疹进抓挠,以防破溃感染。

§ 护理

1、避免让孩子与患儿或有可疑症状者接触,吃东西前一定要洗干净手,不要随意使用别人的餐具或其他生活用品,尽量少去人口密集的公共场所。

2、如果孩子被感染,一定要很好地卧床休息,发热时多喝温开水,宜吃清淡稀软的饮食,患儿嘴痛时注意给吃低温食物,疼痛厉害不能进食时要及时去医院输液,补充身体所需的能量。

3、注意患儿卫生,对于粪便应马上进行处理,便盆、衣裤要及时注意消毒,保护手、脚部的皮肤及衣物、被单的清洁,避免污染破溃的疹子,勤给患儿洗手,并且将指甲剪短,以防抓疹子而造成皮肤感染。[5]

§ 预防

手足口病传播途径多,婴幼儿和儿童普遍易感。做好儿童个人、家庭和托幼机构的卫生是预防本病染的关键。

个人预防措施

预防1.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给儿童洗手,不要让儿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避免接触患病儿童;

2.看护人接触儿童前、替幼童更换尿布、处理粪便后均要洗手,并妥善处理污物;

3.婴幼儿使用的奶瓶、奶嘴使用前后应充分清洗;

4.本病流行期间不宜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

5.儿童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居家治疗的儿童,不要接触其他儿童,父母要及时对患儿的衣物进行晾晒或消毒,对患儿粪便及时进行消毒处理;轻症患儿不必住院,宜居家治疗、休息,以减少交叉感染。

家庭预防

家庭预防手足口病重在勤洗手、加强居室内空气流通;经常彻底清洗儿童的玩具或其他用品,勤晒衣被;尽量少让孩子到人群拥挤的公共场所;如有不适,及早到正规医院就诊。由于肠道病毒种类较多,若小孩曾患过手足口病也不能掉以轻心,有可能在一段时间内再次感染另一种肠道病毒,再次发病。

集体单位的预防控制措施

1.本病流行季节,教室和宿舍等场所要保持良好通风;

2.每日对玩具、个人卫生用具、餐具等物品进行清洗消毒;

3.进行清扫或消毒工作(尤其清扫厕所)时,工作人员应穿戴手套。清洗工作结束后应立即洗手;

4.每日对门把手、楼梯扶手、桌面等物体表面进行擦拭消毒;

5.教育指导儿童养成正确洗手的习惯;

6. 每日进行晨检,发现可疑患儿时,要对患儿采取及时送诊、居家休息的措施;对患儿所用的物品要立即进行消毒处理;

7.患儿增多时,要及时向卫生和教育部门报告。根据疫情控制需要,教育和卫生部门可决定采取托幼机构或小学放假措施。[6]

§ 疫情

国际

1972年EV 71在美国被首次确认。

1972~1973 年、1986年和1999年澳大利亚均发生过EV 71流行。

20世纪70年代中期,保加利亚、匈牙利相继爆发以CNS为主要临床特征的EV 71流行,仅保加利亚就超过750例发病,149人致瘫,44人死亡。

1994年第4季度,英国爆发了一起由Cox A16引起的手足口病流行,监测哨点共观察到952个病例,为该国有记录以来的最大一次流行。

日本是手足口病发病较多的国家,历史上有过多次大规模流行,1969~1970年的流行以Cox A16感染为主,1973和1978年的2次流行则由EV71引起,1997~2000年手足口病在日本再度活跃,EV 71、Cox A16病毒均有分离。

20世纪90年代后期,EV 71开始肆虐东亚地区。1997年马来西亚发生了主要由EV 71引起的手足口病流行,4~8月共有2628例发病,仅4~6月就有29例病人死亡,死者平均年龄1.5岁。

2012年2月,越南全国63个省和直辖市中有60个省市出现手足口病疫情,确诊的手足口病病例达6300多例,其中死亡病例9例。[7]

中国

中国自1981年在上海发现本病,以后北京、河北、天津、福建、吉林、山东、湖北、广东等十几个省(市)均有报道。

1983年天津发生Cox A16引起的手足口病爆发流行,5~10月间发生了7 000余病例;

经过2年散发流行后,1986年又出现了以托儿所及幼儿园为主的爆发。

1995年武汉病毒研究所从手足口病人中分离出EV 71病毒。

1998年深圳市卫生防疫站从患者分离出2株EV 71病毒。

1998年EV 71感染在中国台湾省引发大量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在6月和10月两波流行中,共监测到129 106病例,重症病人405例,死亡78例,大多为5岁以下的儿童。

2000年5~8月山东省招远市小儿手足口病爆发,市人民医院接诊患儿1698例,其中男1025例,女673例,年龄最小5个月,最大14岁;3例合并爆发心肌炎死亡。

2006年,全国共报告手足口病13637例(男性8460例,占62.04%;女性5177例,占37.96%),死亡6例(男性4例,女性2例)。除西藏自治区外,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均有病例报告。报告发病数居前十位的省份依次为山东(3030例)、上海(2883例)、北京(2210例)、河北(1133例)、浙江(793例)、广东(670例)、黑龙江(576例)、四川(335例)、江苏(287例)和福建(240例)。

截至2007年5月21日,全国共报告手足口病5459例,死亡2例。与2006年同期(2488例)相比,报告病例数上升119.41%。[8]

截至2010年6月22日,全国累计报告手足口病病例987779例,其中重症病例15501例,死亡537人。[9]

2011年,卫生部统计报告显示,全国(不含台港澳)因手足口病死亡3人。

2012年2月,卫生部统计报告显示全国(不含台港澳)手足口病死亡11人。2012年中国手足口病发病数上升,布病、出血热等人畜共患传染病处于高发水平,尽管全国法定传染病疫情形势总体平稳,但手足口病发病数、重症数和死亡数较2011年同期上升明显,局部地区流感样病例聚集性疫情常见。[10]

2012年4月,广东省卫生厅通报,一季度(1-3月),全省累计报告手足口病例31635例,同比去年增幅355%。韶关上报一起死亡病例。聚集性病例(10例及以上)4起,均发生在韶关(2起)、广州(1起)、中山(1起)的托幼机构。据悉,手足口病逐渐进入高发季节,5-7月将达到高峰[11] 。

2012年5月,湖南永州千名儿童患手足口病,当地家长称该地定点医院收治患儿数量已饱和,患者挂号、诊治都需排长队[12] 。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9/22 1:37: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