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数学模式论 |
释义 | § 数学模式论 § 正文 运用数学方法,即建立一定的有关学习的数学模式,对学习过程进行研究的理论。 关于学习过程的数量分析的理论,在美国心理学家C.L.赫尔的著作中已有某些纲领性的叙述。但是,数学模式论则是20世纪50年代初期由美国W.K.埃斯蒂斯等人所创立的。1951年,埃斯蒂斯发表了关于刺激样本理论的第一篇文章,以后又继续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一般认为,埃斯蒂斯是数学模式论的代表人物。 数学模式论只是用来探讨学习的理论结构的一种特殊方法,并非一种新的关于学习的基本原理。具有不同观点的心理学家均可运用数学的方法来研究他们的理论。 在学习的研究中运用数学方法,可以发现实验数据之间的丰富联系。数学模式既可用来简洁地表示关于学习过程的资料,又可用来解释这些资料。因此,在一定的条件下,运用数学模式可以精确地预测学习的进程。例如,我们可以预测对复合刺激物的反应。如果我们以S1表示复合刺激物中的一组要素与反应A1相联系;S2与A2相联系;S3表示第三组要素,其中,任意的1/2要素与A1联系,1/2要素与A2联系。这样,如果考查由S1中的n1要素,S2中的n2要素,S3中的n3要素组成的复合刺激,那么,预期A1反应的比例是 。斯科弗勒尔(Schoeffler)在1954年用实验检验了这一预测。他在一次测验中分别从S1、S2、S3中提取 8、2、8个要素,这个预测值是 与观察所得值0.67相同。因此,有些主张在学习的研究中运用数学方法的人认为,某些学习的数学模式的精确性甚至可以与最佳的物理理论相比。 但是,当前所采用的数学模式也有一定的缺陷。现在还没有一个在任何情况下都能适用的模式。往往是在A情况下所得到的数学模式不适合或不完全适合情况B;而且,现在所得到的模式是杂乱的,不连贯的,缺乏一个全面的联结系统用以控制众多类型的模式。 但是,在心理学中运用数学模式已经渗透到许多研究领域之中,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运用数学模式这一潮流还将继续下去。 参考书目 G.H.Bower, E.R.Hilgard, Theories of learning,Prentice-Hall Press,London,1980. § 配图 § 相关连接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