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放射性核素检查
释义

§ 基本内容

放射性核素

应用放射性核素检查心脏

从静脉注入半衰期短的放射性核素,利用心肌细胞对某些核素或其标记物的选择性摄取作用可作心肌显像,协助判断心肌缺血及坏死;或利用核素标记的蛋白或红细胞等短期内不会透过血管壁的物质,可测心室大小及功能,这些都属于心脏放射性核素检查。

现在临床上常用的心脏放射性核素检查有:

(1)心肌显像又分:①心肌灌注显像,医学上也叫“冷区显像”,是利用心肌细胞对某些核素或其标记物如(^{201}Tl)、(^{99m}Tc)、(^{43}K)、(^{82}Rb)等有选择性摄取作用,使正常心肌显像,在血液灌注障碍或瘢痕状态时形成相应部位放射性缺损区判断心肌缺血或坏死。还可用运动核素来区别缺血与坏死。②心肌“热区显像”,则常用^{99m}锝-焦磷酸盐不浓集于正常心肌,但渗入梗死的心肌组织中,使心肌梗死局部形成放射性浓集区,称为热区显像。急性心肌梗死后12小时,坏死心肌开始摄取并持续7天左右,故只用于诊断急性心肌梗死。

(2)心血池显像:是利用核素标记的蛋白或红细胞等从静脉注入,因其短期内不透过血管壁,均匀地分布在心腔与大血管内,通过闪烁照相可显示心脏房室腔的形态、大小、心室壁与室间隔的厚度、大血管形态及其功能状态。常用的有二种方法:

1)门电路血池扫描:利用电脑装置的心电图门电路技术,将R-R(心电图R波)间期分为若干部分,获得心动周期各个阶段的心室容积,可以计算出心脏射血分数(代表心脏收缩功能)和观察区域性室壁运动,并可以作运动试验,观察运动前后的变化。在心脏正常时,运动后射血分数增加,心肌同步收缩,不产生室壁运动异常。冠心病的病为运动后射血分数下降,多数可见区域性室壁运动障碍。

2)首次通过技术:放射性核素首次通过心脏时,用高敏的多晶体γ照相可获得清晰的血池显像。心血池显像目前主要用来测定心脏功能。

§ 具体原理

放射性核素检查示意图1

利用放射性核素及其标记化合物对疾病进行诊断和研究的一类方法,是20世纪50年代以后迅速发展起来的现代医学重要诊断技术之一。在中国于1958年前后逐渐建立起这项技术,对临床诊断确有价值的项目已达百余种,放射性核素检查需要良好的放射性药品、竞争放射分析试剂药盒和医用核仪器。放射性核素检查主要分为三大类。

脏器功能测定 将放射性药物引入人体,然后测定有关脏器中或血、尿、便中放射性的动态变化,以了解脏器的功能。最常用的核仪器是各种功能测定仪,在体表测得放射性在脏器中随时间的变化曲线,通过计算机或手算对此曲线进行半定量分析或根据一定的数学模型计算出各种定量参数。这种方法已广泛而有效地应用于甲状腺、心脏、肾脏和肺脏的功能测定。口服放射性标记的蛋白质或脂肪,测定血内放射性的增长和经粪尿排出的情况,可以了解消化吸收功能。将放射性标记的各种血细胞注入静脉、测定放射性在血内消失的速度,可计算出血细胞的寿命;测定放射性在肝、脾等部位集聚的情况,可以观察血细胞破坏或被拦截的部位。放射性核素检查示意图2

放射性核素显像 将放射性药物引入人体后,利用脏器和病变组织对放射性药物摄取的差别,通过显像仪器来显示脏器和病变的影像 (图1[肝脏显像,肝内的库普弗氏细胞吞噬放射性胶体颗粒,肝实质得到显影]),根据病变部位摄取放射性药物是否高于或低于正常组织,分为热区显像和冷区显像。前者病变显示为放射性浓聚,后者病变显示为脏器影像中的放射性淡区 (图2[冷区显像,肝内占位性病变处放射性胶体颗粒不能聚集,形成][淡区])。按显像方式也可分为两类,一为静态显像,一为动态显像。静态显像是在放射性药物引入人体一定时间之后进行脏器或病变的显像,主要是观察脏器的形态、大小、位置和病变的有无、数量和大小。动态显像则是在放射性药物引入人体后连续地或多次间断显像,通过一系列的影像来观察放射性在脏器或病变部位聚集和排出的速度和量,据以了解脏器和病变的血流灌注、血容量、脏器功能等情况,并可通过计算机处理获得很多参数。这种动态显像把生物化学、功能、血流和形态的信息结合有一起加以显示,具有明显的特点,有助于很多疾病的早期诊断和疗效观察。现在常用显像仪器有扫描机、γ照相机和发射型计算机断层照相机,后者又分正电子类型(PECT)和单光子类型 (SPECT)它们不仅可以提供脏器或病变的二维平面静态和动态影像,并可给出三维图像或任选的断层图像,能显示深部组织和病变,进行真正的定量分析。放射性核素显像已广泛而成功地应用于各种肿瘤和转移灶的探测和性质鉴别,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的诊断和病变显示,心功能测定,局部脑血流、脑功能受体功能和密度的测定,肺栓塞诊断,分肾功能和尿路通畅情况的观察,和器官移植监测等方面,是目前核医学的主要内容。放射性核素检查示意图3

竞争放射分析 利用竞争结合的原理,将特异的免疫反应或受体配基反应等与灵敏的放射性测量技术结合起来形成的一种超微量分析方法。此法已可测定血、尿各种体液和组织内的 300多种激素、某些肿瘤和病毒的相关抗原、药物、受体等的含量,最小检出值一般可达ng至pg水平(10~10g),有的已接近fg(10g),较一般生物化学分析的灵敏度提高千倍至百万倍。因此本法已成为内分泌疾病诊断和研究、药物血浓度监测、某些肿瘤和传染病的诊断分型和受体研究为不可少的手段,应用广泛。

竞争放射分析无需将放射性物质引入体内。脏器功能测定和显像则需将放射性药物引入体内,但其量极微,现已基本上改用短半衰期放射性核素,故人体在一次检查吸收的辐射剂量很低,一般皆低于X射线常规检查,所以是安全的。

见 核医学技术。 参考书目 :

马寄晓、刘秀杰主编:《实用临床核医学》,原子能出版社,北京,1990。

潘中允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1 1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