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揭开鱼儿生活之谜
释义

鱼儿喝不喝水

无论是在烟波浩渺的海洋,还是在江河湖泊中,人们都可见到许多鱼儿总是口一张一闭,很有规律。有人认为这是鱼儿在喝水,错了,这是鱼的呼吸动作。

那么,究竟鱼儿喝不喝水呢?

根据鱼类对盐分调节的原理,认为海产硬骨鱼是要喝水的,这是因为海水浓度比硬骨鱼类的血液和体液浓度高,由于渗透作用,鱼体内的水分不断散失到海水中去,鱼体血液中的酸碱平衡遭破坏,必须喝一部分海水来调节。海水既咸又苦,人不能喝,但鱼可以喝,因为鱼类鳃上具有一种独特的氯化物分泌细胞,可以把进入体内的多余的盐分排出体外。

然而,海洋中的软骨鱼类如鲨、鳐、(鱼工)等因为它们血液中含有很多尿素,使体内渗透压比海水大,海水可以从鳃膜不断渗透进鱼体中,因此,它不但不要喝水,相反,还需经常排尿,才能维持体内的酸碱平衡。

与海水硬骨鱼类相反,淡水硬骨鱼类是不喝水的,因为其血液和体液的浓度与淡水的浓度大致平衡。

鱼儿变性为哪般

鱼类王国趣事多,鱼类雌雄可互变,如日本海有种求仙鱼,到了性成熟时,雌鱼会排卵,卵排出后,卵巢萎缩,精囊鼓起,便可排出精子,为卵子受精,这是一种雌雄同体鱼。

红海有种红鲷鱼,该鱼以20条为一群,其中以一夫多妻组成“鱼家庭”,若其中的雄鱼意外失踪或死亡,其中的一条身强力壮的雌鱼便会变成雄鱼,维持这个“鱼家庭”。

澳大利亚裂唇鱼,好斗的雄鱼也以一夫多妻组成,该雄鱼不准其他雄鱼问津,当这条逞强的雄鱼死后,数小时后,另有一逞强的雌鱼潜居王位统帅其它雌鱼,担任雄鱼的角色,一个月后,这条潜居王位的雌鱼就变成地地道道的雄鱼了。这种雌雄鱼性反转的现象比较普遍。

雌鱼为什么会变成雄鱼呢?科学家们认为,鱼体内同时存在着雄性的基因,当他们生活到一定阶段(如求仙鱼)或受到一定刺激(如红鲷鱼),神经系统就会发出信息,促进雄性基因增强活力,分泌出大量的雄激素,从而使性别发生了逆转。

在自然界,有的鱼雌鱼比雄鱼长得快,而有的种类恰恰相反。如我国各地沿海大量人工饲养的非洲鲫鱼,幼鱼饲养2-3个月后,雄鱼比雌鱼重一倍左右,为了增加鱼产量,有关科研部门用性激素对非洲鲫鱼幼鱼进行处理,使95%以上的雌鱼变成雄鱼,这既提高了鱼的产量,又抑制了鱼的过渡繁殖。

鱼儿会睡觉吗?

鱼类是最低等的脊椎动物,仔细端祥鱼的眼睛是颇有趣的。鱼的眼睛一般较大,这可能与水中的光线较弱有关,故所有鱼类都是近视眼。鱼类没有真正的眼睑,眼睛完全裸露而不能闭合,有人因此认为鱼总睁着眼睛不睡觉。其实不然,鱼也和其它脊椎动物一样,每天要睡眠的,只是它们都睁着眼睛睡觉。

有些鱼在白天睡,有些鱼在晚上睡。在夜间,人们打开水族馆的灯光,可看到鱼睡觉的姿势是不同的。鲻鱼的头朝着不同方向,停止游动,开始入睡。有些河豚鱼静伏水底一动不动地进入睡眠状态。平时爱动的绿鳍鱼、鲨鱼也爬伏在池底静止不动进入梦乡。比目鱼平时爱静伏水底,有趣的是当它们需要睡眠时反而漂浮在水面上。更为有趣的是在热带海洋的珊瑚礁上,有一种奇特的鹦嘴鱼,每天黄昏时,皮肤分泌出大量粘

液,把整个身体包围起来,好似穿上一件薄的上衣。睡衣前后端有一个开口,可通过海水,供它呼吸,便可放心地睡上一夜,待黎明来临,立即脱下睡衣,进入活动状态。有的海鳗白天躲藏在海底的洞穴睡觉,夜间才钻出洞穴,四处游戈,捕食小鱼小虾。

鱼儿为何要群集

群集又叫成群或群游,是鱼类的一种特殊行为,在大约4000种鱼中,每种鱼都能很有规律地组成集团游泳,这些集团就叫做鱼群。鱼群是鱼的社会,其中每一条鱼都影响到其它鱼。鱼群内每条鱼彼此保持固定的距离,本行前进,前后、左右、上下鱼的数目大致相等,无论缩紧、散开或再度集合都能保持队行。这主要是依靠鱼的视觉器官和侧线感觉器官协调完成。

鱼类为什么要群集呢?群集可抵御敌害的袭击。因为群集的鱼通常都有十分鲜明或艳丽的色彩,敌人,会被它们成群的流动线条或闪烁的颜色搞得眼花缭乱,很难将注意力集中到某一条鱼身上,鱼群通常跟着游在最前面的那条鱼,如果全群的一侧受到威胁,整个鱼群便会受影响而掉头离开,即使敌害攻溃了鱼群,它所能吃掉的鱼也很有限。

不仅如此,鱼类群集对觅食、繁殖等都有利;群集也有利于找配偶、产卵、授精和保护好幼鱼。

引起鱼类群集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外界条件,如水深、底质、海流、温度、盐度等。还有内部因素,如鱼类性成熟可导致生殖集群;为抵御严寒又可导致越冬集群。研究鱼类集群可用探鱼器、卫星观察等方法,对捕捞和保护鱼类都有重要意义。

小鱼如何吃大鱼

人们常说“大鱼吃小鱼,小鱼吃小虾”,然而,在浩瀚无际、弱肉强食的海洋世界里也有例外。有许多弱小的小鱼,由于身体具备某些特殊的器官,却能以小胜大,使得大鱼不得不甘拜下风。这些小鱼常常采用其特有的杀手锏,或发电击伤或分泌毒液,真是闻所未闻,充分展示了海洋鱼类的谋生术。

形如鳗鲡的七鳃鳗,其吸盘状的口内长满了角质齿,它能吸在大鱼身上,将大鱼皮肤咬个洞,然后吸大鱼的血。它一边吸血,一边分泌出一种防止血液凝固的物质。大鱼由于失血过多,不久便死亡了。

与七鳃鳗同属无颌类的盲鳗,口周缘有三或四对触须。它往往采用孙行者钻入铁扇公主肚内的办法,在大鱼皮上咬个洞或从大鱼鳃孔直接钻入大鱼肚内,先吃内脏后吃肉。它能把一条好端端的大鱼吃得只剩下皮和骨头。人们曾发现、在一条鳕鱼体内竟有123条盲鳗。由于盲鳗的这种可恶的习性,人们便称它为“鱼盗”。

在全世界350多种鲨鱼中,有一种体型很小的鲨鱼,它身长只有40厘米,但牙齿却很厉害。这种小鲨鱼极其凶猛,甚至敢于向体重达七八百千克的大鲨鱼发动进攻,它咬破大鲨鱼的皮肤,进入大鲨鱼体内,使大鲨鱼丧生。

生活在海洋中的电鳐,身体虽小,却能从头部与胸鳍之间的肌肉纤维特化成的电板发电,把处在它形成的电场中的大鱼击伤。海洋中不少巨大的凶猛鱼类见到它后都要“退避三舍”,敬而远之。

有人发现一种头上长着两只尖角的鱼,它的嗅觉特别灵敏,能闻到好几千米以外的血腥味,然后赶去“就餐”。当它被大鱼吞食后,它也毫不在乎,待进到大鱼腹中后,它就运用又硬又尖的双角钻破鱼腹,转眼之间便可从大鱼肚子里钻出,逃之夭夭,而那条大鱼却在疼痛中慢慢死去。

在红海,人们发现有一种扁平的小鱼——豹鳎,它能分泌一种乳白色的毒液,这种毒液只需一小滴,就能使大鲨鱼暂时瘫痪,如果我们把这种毒液提取出来,那真是再好不过的驱鲨剂了。

在深海中,食物缺乏。为了生存,那里的许多鱼都长着尖尖的牙齿,它们的口能像蛇的口一样张得很大,这类鱼有蝰鱼、叉齿鱼等。身体仅有6厘米长的叉齿鱼。却能吞下13厘米长的鱼。进食后,它的胃胀得很大,腹部呈现出所吞食的鱼的形状,之后,这条大腹便便的叉齿鱼便可一连几天不用寻觅食物了。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19 7:55: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