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扁嘴海雀 |
释义 | § 名称及分类 扁嘴海雀 中文名:扁嘴海雀 拉丁名:Synthliboramphus antiquus 英文名:Short-billed Guillemot, Ancient Murrelet 物种命名人及年代: (Gmelin, 1788) 物种分类: 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鸟纲->今鸟亚纲->->今颚总目->鸻形目->->->海雀科->->扁嘴海雀属 § 描述 体型略小(25厘米)的黑白色海雀。头厚,嘴粗短而色浅,形似企鹅。繁殖期的特征为头无羽冠,背蓝灰,下体白色,喉黑,白色的眉纹呈散开形。非繁殖期眉纹及喉部的黑色消失。飞行时翼下白色,前后缘均色深,腋羽色暗。 虹膜-褐色;嘴-象牙白,嘴端深色;脚-灰色。 § 叫声 低沉笛音及金属碰撞般的声音。 § 分布范围 繁殖于阿留申群岛、阿拉斯加、西伯利亚的东部沿海、日本北部及朝鲜。越冬于中国南部及美国西部的沿海。 § 分布状况 偶见于香港水域。 § 特征 扁嘴海雀 全长约25cm。雌雄羽色相似,夏羽与冬羽略有不同。夏羽头顶至后头黑色,后头部两侧至眼间有白条纹,颈侧白色;背及翼羽暗灰并具白纵纹,尾色似背;颊、喉黑色,颈以下大部为白色,仅胁部具长黑羽。嘴形粗短,黄色;脚铅黑色。冬羽大致似夏羽,但喉为白色,后头两侧无白纹。 § 习性 扁嘴海雀 沉水较低。下潜前先把水弄干净。飞行低且直,短距离后很快又落到海面。 据对山东大公岛繁殖地的调查,岛上的主要树种有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泡桐Paulownia fortunei、臭椿Ailanthus altissima、朴树Celtis sinensis、紫穗槐Amorpha fruticosa、酸枣Zizipus spinosa、蝙蝠葛Menis;permum dauricum等。岛上岩洞、峭壁众多,除扁嘴海燕外,尚有白额鹱 Puffinus leucomelas、黑叉尾海燕Oceanodroma monorhis等在此筑巢。扁嘴海雀每年10月下旬迁来,至1月上旬以前在岛屿周围海域漂泊,捕食鱼、虾及软体动物等,可集成100~200只的群体。1~4月筑巢繁殖,在岩洞内以草茎铺垫为巢;2月中、下旬开始产卵,每窝产卵2枚 ,间隔约10天。雌雄鸟轮流孵卵,雏鸟出壳后30个小时离巢入海。 § 致危因素 近海地区的石油污染以及渔民到岛上淘窝取蛋,是主要致危因素。 § 保护级别 《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鸟类》列为易危种 。该物种已被列入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1]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