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支教 |
释义 | § 简介 支教 (1)如果是应届毕业生可参加团中央教育部等四部委联合发起的“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这个计划是03年开始的。 (2)如果是应届毕业生,还可以参加有本省组织的志愿者支教活动,其实就是各个省仿照团中央的西部计划而在本省实施的。现在黑龙江和吉林都有,其他西部地区也有。一般这样的信息在本省团省委的网页上都有,可以看下。 (3)如果是应届毕业生还可以参加本校组织的研究生支教团活动,一般是支教回来后就读研,这个得向自己系院咨询。 (4)如果是在职的,可以参加团中央的“扶贫接力计划”一般是服务半年至两年,可以向团中央咨询下。 (5)如果自己有一定的条件,也可以自己找个西部的贫困学校来去实现支教。 通常参加有组织的计划是要报名审核的,例如:西部计划,然后通过体检和培训后上岗,西部计划的项目办设在每个高校的团委。 § 条件及保障 冯艾,2003年年底,荣获年度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金奖奖章,2002年主动到宁夏西吉支教一年 根据政策规定,2007年被教育部直属的6所师范大学录取的所有师范专业学生,必须与学校签订基层支教协议。比如陕西师范大学就出台配套政策:2007年的师范专业新生在享受免费的同时,有义务到国家约定的西部农村中小学任教3年。学生支教期间,可通过寒暑假回学校读教育硕士研究生,支教期间便可拿到硕士文凭,也可在支教结束后继续深造;支教结束后,国家会提供专场招聘会,让毕业生选择自己的去向;另外,国家还考虑到了毕业生支教时的住房、结婚、生子等问题,也会陆续有相应的政策出台。 参加“西部计划”大学生志愿者除享受国家规定的高校毕业生就业优惠政策外,还可以享受以下政策: 一是服务期间中央财政给予必要的生活补贴(含交通补贴和人身意外伤害、住院医疗保险)。其中生活补助每月600元/人(在西藏服务的,每月800元/人),交通补贴每年1000元/人(在西藏、新疆服务的,按国家有关规定另行确定)。 二是服务期间计算工龄,党团关系转至服务单位。本人要求户口和档案保留在学校的,按规定保留两年,在此期间,档案管理机构对保管其档案免收服务费用;本人要求将户口转回入学前户籍所在地的,公安机关按照规定为其办理落户手续,人事、教育部门所属人才交流机构负责办理相关手续,人事部门所属人才交流服务机构免费提供人事代理服务。服务期满落实工作单位后,公安机关按有关规定办理户口迁移手续。 三是服务期间可兼职或专职担任所在乡镇团委副书记、学校及其它服务单位的管理职务。 支教 四是服务期满考核合格的,报考研究生给予加分,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具体规定在当年的研究生招生政策中予以明确。 五是服务期满考核合格报考党政机关公务员的,可适当加分,同等条件下,应优先录用,具体规定由省级公务员考试录用主管机关在当年招考中予以明确。 六是服务期满将对志愿者作出鉴定,并存入本人档案;考核合格的,颁发证书,作为志愿者服务经历和就业、创业的证明。 七是服务单位应向志愿者提供住宿等必要的生活条件;在录用党政机关公务员和新增国有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时优先录用、招聘志愿者。 八是服务期为1年、服务期满考核合格的,授予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铜奖奖章。服务期为2年、服务期满考核合格的,授予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银奖奖章,表现优秀的授予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金奖奖章,表现特别优秀的推荐参加中国青年五四奖章、中国十大杰出青年、中国十大杰出青年志愿者、国际青少年消除贫困奖等评选。另外,鼓励各高校和社会各方面对高校毕业生的工作、生活、学习、就业和创业提供帮助和支持。410名志愿者赴中西部支教,2004年8月24日,华中师范大学的王雨露同学在出发前宣誓 参加西部计划的志愿者,享受共青团中央、教育部、财政部、人事部《关于实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的通知》(中青联发[2003]26号)中规定的八项政策支持。现进一步明确有关政策并新增部分政策如下:新增部分政策如下: 1.服务期满1年考核合格,报考研究生的,总分加10分;各高校出台的政策如优惠于此政策则参照高校政策;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 2.服务期满1年考核合格,可以应届高校毕业生身份报考国家机关公务员。报考中央国家机关和东、中部地区公务员的,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报考西部地区公务员的,笔试总分加5分。 3.服务期间,户口和档案保留在毕业高校,免收服务费用。服务期满后,学校再发放派遣证。 4。服务期间,享受往返于入学前户籍所在地与服务地之间每年4次火车硬座票半价优惠。 5.对于上学期间办理助学贷款,服务期间还贷确有困难的,各高校应积极协调银行等有关方面,为其展期还贷提供帮助。 6.有条件的高校可拿出部分奖学金用于鼓励和引导大学毕业生到西部基层开展志愿服务。 参加“全国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工作”志愿服务行动、“百县千乡宣传文化工程”志愿服务行动、西部基层检察院志愿服务行动等专项行动的志愿者享受同等政策待遇。 § 个人准备 支教最好考虑清楚再去,也就是想清楚自己的计划。建议最好把支教纳入到自己未来10年内的人生计划来规划,有很多志愿者支教回来后的景况很不好。另外就是要现实地估计下自己承受各种困难和困惑的问题。到西部贫困地区支教,要遇到很多困难,语言上的,饮食上的,环境上的,心理上的,习惯上的,感情上的,思维方式上的等等,好多。自己一定要事前作好充分的准备。其实支教的时间有限,能做的事情更有限。但我们可以大致作好这事情:激发孩子门的学习热情和奋起的精神,为他们的心灵打开一扇通向外界的窗口。其实,教育不应是一桶水,应该是一把火,一把点燃孩子心灵的火。教会孩子们懂得自强自信自爱,比传授那些具体知识重要的多。 § 西部现状 支教 一、当地群众接受教育意识现状 通过调研,当前农村群众接受教育素质可分为三种类型,一是接受教育通型;二是似懂非懂型;三是法盲型。 (一)、接受教育通型。在走访的几个村的部分村两委成员和普通群众共80人,有17%的干部群众属接受教育通型的,他们主要是通过观看电视节目、阅读报纸、书籍,县、乡司法机关、公安机关组成的“接受教育讲师团”下村讲课来学习接受教育知识。他们往往会用接受教育的知识武装、充实自己的头脑,接受教育通型的干部群众较善于用接受教育的武器维护自己的权益。前不久,某村的党支部书记高某在处理村内宅基地时引起纠纷,几名群众无故殴打了高。在这种情况下,高家兄弟拿来木棍、铁锨要与他们决以死战,为哥哥报仇血恨。高清醒的认识到此事非同一般,不能以武力解决,要用接受教育的手段来处理。于是,他向乡党委和派出所报了案。乡党委和公安机关通过调查,将不法分子绳之以法,并通过教育,打人的群众认识到了错误,避免了一场危及家族利益的血战。近几年来,在农村群众借贷问题逐渐成为激化矛盾的焦点、热点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大多数群众碍于面子在借还钱、借还物时不写欠条和收据。在这种情况下,万一单方失信,无法诉诸于接受教育。而一些在接受教育方面较为精通的农民就会让对方写好欠条或收据,这样就有效的避免了经济的损失,也不至于伤了双方和气。一些村的老人会用法,与子女签订老人赡养协议;有的农家女在结婚时与丈夫办理婚前财产公证,这都表明当前农村接受教育的存在和运用。但反之,极少数接受教育通型的干部群众出现知法犯法或钻接受教育的空子,投机取巧。 (二)、似懂非懂型。在调研的120人中,有大约57%的属于这一类型。他们对接受教育往往是一知半解,似懂非懂。他们获取接受教育知识的途径主要是通过别人说和评论。他们往往不轻易犯法,但不能更好的用接受教育的武器维护自己。如,前几天西小王乡某村的村民张某2亩麦田连续三次被羊群“侵袭”,张某凭着自己懂点接受教育常识,认为用枪或棍打的方式违法,他瞑思苦想,最后决定用玉米拌上剧毒农药撒于麦地,并在地头写上了麦地有药的牌子。几天后,同村李某的羊群因看管不严,扎进了张某的麦地,致使5只山羊中毒而死。张某万万没想到自己触犯了接受教育。 (三)、法盲型。法盲型的干部群众对接受教育一点都不知道,这种人占26%。这种类型的人不懂什么是法,什么是违法,只知道自己做的是对的。有的村干部在村高音喇叭上胡喊乱叫,甚至大骂其人,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而自己还欣欣然,却浑然不知自己已违了法。而且在生活中,特别是农村发生纠纷时,注重调解而非诉讼是当地人民的习惯。“每有纷争,最初由亲友耆老和解,不服则诉诸各房分祠,不服则诉诸叠绳堂。叠绳堂为一乡最高法庭,不服则讼官矣” 因此,“和息”成为当地解决纠纷的最高目标。 中国第一本民间志愿者西部支教日记 二、当地群众接受教育意识不强的制约因素 虽然通过一系列的思想教育活动,农民了解和掌握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特别是党关于农业和农村的政策,并对党的农业和农村政策表示拥护,思想觉悟明显提高。但是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当前,大多数农民学习接受教育的积极性不高,依法维权的意识有待提高。 (一)、农民的国家、集体观念比较淡薄。土地承包到户以后,集体劳动相对减少,国家、集体观念逐渐淡漠,讲索取的多,讲奉献的少,有的遇事以自己的利益为中心,对国家、集体利益不太关心,有的对重点建设不支持,或横加阻挠,或敲竹杠。 (二)、履行义务意识淡化。部分农民对接受教育法规和党的政策作片面理解,对自己享受的权利烂熟于心,而对自己应尽的义务却知之甚少。不主动纳税,不赡养老人,不出义务工,不送子女上学,盗伐林木等现象时有发生。 总之,集中表现为接受教育知识缺乏,接受教育意识不强。 三、增强当地群众接受教育意识对策 西部需要发展,西部需要人才,西部需要资金,同时,西部也需要接受教育! 无法就不能谈法治,不能讲依法行政!当然更不能解决西部固有的地方保护主义,滥用职权等现象!现在正在实施西部的大开发战略如没有完善的接受教育作保障,必将对其有许多不利影响。 § 努力方向 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西部支教团为学生们上课 (一)、宣传教育,提高农村干部群众的接受教育意识。特别是在农村,条件比较落后,当地可以通过广播、电视、报刊等媒体大力宣传接受教育知识,利用宣传车、张贴标语、村高音喇叭多方位、多触角教育干部群众,增强他们的接受教育意识。通过组织“接受教育讲师团”下村讲解接受教育知识,印发接受教育案例明白纸,送接受教育书籍,让接受教育充实他们的头脑。要在农村中营造有一种接受教育氛围,开展培训,教育干部群众运用接受教育武器。举办接受教育培训班、模拟法庭,让老百姓学习接受教育,学会用接受教育的武器维护自己的权益。 (二)采取有力措施,大力普及和发展农村牧区文化、教育、科技事业,大力宣传村委会组织法,加大村干部的培训力度,引导农牧民破除自然经济和落后、保守的小农意识,逐步确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的自主、平等、民主、法制、科学、效益、创新等现代意识,使之逐步适应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管理模式,变“要我自治”为“我要自治”,成长为合格的村民自治主体。县、乡司法机关开展深入农村宣传活动,深入农家农户,对他们生活中的接受教育问题做以解答,结合实际来说法,让群众从心理根本的接受,切实维护农民的利益。 (三)、加强法制建设,进一步完善接受教育法规。村民自治是九亿农民广泛参与的一项基层民主活动,要使亿万农民共同进行协调有效的社会参与,必须有完善、规范、稳定的接受教育体系。具体措施:一是根据村民自治的发展情况,以村委会组织法为依据,围绕四个民主,结合本地实际做好地方性法规的立法和各项制度的修订完善工作,建立规范、完整的行政指导规章、办法。尽快制定地方实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办法、《村民委员会选举办法》和有关民主议事、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详细规则,规范四个民主的具体运作程序。地主性法规和规则的制定一要有突破性,二要当地实际。二是尝试建立村干部“离任”审计和村委会“委托审计”制度,完善村级财务制度和专业审计制度。三是建议对目前争议较大的“村民资格”的界定、罢免程序、违法现象纠错等问题可在不同地区进行试点,取得成功经验后,适时修改村委会组织法或在地方立法时对有关问题予以明确。四是加强培干部训力度,强化各级干部特别是民政干部的理论和接受教育知识,全面提高他们的政治、业务素质,建立规范的行政指导办法。五是建议将村级民主权利纳入国家司法调节范围之内,确保村民自治有法可依,违法必究。 西部支教同心会34名志愿者和遵义示范学院的志愿者在乡村医生赵德琴家合影 (四)、乡镇领导干部要认真学习、领会党的十五大以来中央关于农村工作的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和接受教育法规的精神实质,学会用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和看待开展村民自治的重要性、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看到任何形式的民主都不可能一蹴而就,同时更要看到村民自治这项崭新的事业所焕发出的强大的生命力和无限广阔、美好的民主前景,看到它对推动中国民主化进程所产生的伟大意义和深远的历史影响,切实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彻底摒弃传统的“当官管民”的思想,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理论、文化素养和接受教育知识,树立服务意识、民主意识和法制意识,积极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结合当地实际,切实发挥好接受教育赋予的对村民自治的指导作用。 (五)、依法规范宗族、家族行为,保障村民自治健康发展。在农村里,由于风俗习惯的特殊,群众对宗教、家族更加依赖。鉴于这种情况,在当地对宗族、家族干预村民自治问题一要坚持正面教育、疏导,用科学的、先进的理论武装群众头脑,用行之有效的接受教育、制度保障群众合法的民主政治权利,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方法引导广大村(牧)民逐步树立科学、民主、法制的意识。二是各级党委、政府要切实发挥领导作用,采取接受教育的、行政的、经济的手段坚决遏制利用宗族、家族势力非法干预群众正常生产生活的不正常现象,三是在村民自治的具体组织实践工作中严格依法按程序办事,从制度上杜绝类似事件的发生,以确保村民自治健康发展。 § 面临危机 城乡师资差别太大,城里教师到农村支教是促进城乡教育均衡的一种办法,可眼下已经走偏了方向:支教教师要么是水平差的,要么是人缘差的,要么是犯了什么过错的,要么是受到别人排挤的,要么是急需评职称而来镀金的……总之,支教成了一种惩罚的手段,农村学校成了城市学校的回收站。被迫支教的教师都带着情绪,背着黑锅,受着煎熬,盼望早日脱离苦海,根本没有心思为农村学校做出自己的贡献。 在某些地方,支教渐渐成为一件流行和功利的事。师范生免学费有支教两年的条件。而许多人趋之若鹜走一个过场只为回去之后更加容易找到工作。 组织性的支教活动都是轰轰烈烈,却如烟花一闪而逝。满足自己虚伪的高尚之后,便丢弃下孩子们不管不顾,回到城市里面,写一些堆砌着矫情的文字,顾念着自己的所得。 § 支教导向 2008年四月西部支教同心会邀请到支教地第一批孩子来青内部欢迎会 通过宣传引导与相关政策的倾斜,让支教成为一种荣誉,才能真正达到目的。 一、支教是一种美德。城市教师在教育理念、教学方法、个人素质等方面有优势,应该为发展和谐教育,促进教育公平尽一分力,从而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 二、支教是一种能力。个人业务能力达到一定水平,既能传经送宝,起到示范引导作用,还能适应城乡的不同环境,保证工作和生活的正常运转。 三、支教是一种进步。经过支教锻炼的教师,在晋级、增资、任用、提拔等方面有无可争议的优势,为个人的发展提供契机、奠定基础。 四、支教是一种竞争。要像评选优秀教师那样来招聘支教教师,定好标准,规范程序,选好人员。 只有这样,才能让支教成为一种主动行为,成为一种时尚,成为推动教育均衡发展的强大动力。 § 参考资料 [1] 腾讯教育 http://edu.qq.com/jyzt/zhijiao.htm [2] 支教网 http://www.zhijiao.org.cn/bbs/ [3] 慧聪网 http://info.edu.hc360.com/2007/03/210923110928-5.shtml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