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徐聪佑 |
释义 | § 简介 徐聪佑 徐聪佑 (1902.12—1989.12) 。女。湖南长沙人。擅国画。别名徐慧,1921年毕业于尚义女子师范学校本科。同年加入北京中国画学研究会,师承金拱北,后任该画会评议。1949年后加入中国画研究会,1957年后被聘为北京中国画院专职画师。作品有《葡萄蜻蜓》、《紫藤双燕》、《秋葵》等。 [近现代]一九o二年生。女。湖南 长沙人。擅国画。北京画院。 § 人物生平 1921年在北京参加中国画研究会。曾在《艺林月刊》、《湖社月刊》发表作品,并在重庆、成都等地举办个人画展。曾任北京工笔重彩画会顾问、北京中国画研究会顾问、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徐聪佑自幼酷爱绘画,参加中国画研究会后,从师金城、陈师曾诸名家。早年作品曾得到章太炎、黄炎培、齐白石等人赞赏,1957年后被聘为北京中国画院专职画师,钓鱼台国宾馆珍藏的《梅花绶带鸟》工笔画一幅。 § 传承 前华兴会创始人徐佛苏本家侄女,毛泽东主席的老师徐特立侄女。 § 艺术评价 全国解放后,曾多次参加国内外重要画展,其作品被中国美术馆及其他博物馆等单位收藏。在她从艺的70余年中,精心研究工笔没骨花鸟艺术,继承发扬自徐熙、恽南田以来的优秀传统,取得了突出成就,对当代工笔画的发展具有积极影响。 § 市场润格 市场售价大约在2万元一平尺左右,瀚海,嘉德等拍卖行均由其作品拍卖,三裁工笔《菊花》民间售价约3.5万元人民币! 5、"芳熏百草,色艳群英"--特44菊花邮票 § 个人作品 中南海藏画 徐聪佑 11 徐聪佑 § 成就及荣誉 被赞誉为新中国特种邮票“五朵金花”之一的特44“菊花(第一组)”邮票分三次发行,发行日期分别为1960年12月10日、1961年1月18日、1961年2月24日,全套18枚,影写版,齿孔度数P11.5*11,邮票规格30mm*40mm,由著名邮票设计家刘硕仁根据洪怡、屈贞、刘硕仁、胡萦青、汪慎生、徐聪佑等菊花原画设计,北京邮票厂印刷。18枚套票分有4分、8分、10分、20分、22分、30分、35分、52分八种面值,最大发行量835万枚(分别是面值8分的“二乔”、“大如意”、“如意金钩”三枚邮票);最小发行量100万枚(分别是面值22分的“紫玉香珠”、“冰盘托桂”和面值30分的“墨荷”三枚邮票)。 特44“菊花(第一组)”邮票设计精美,18枚一组的“大套票”摆放在一起,18种菊花落落大方、雍容华贵,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让人爱不释手。所以从发行之初,这组菊花邮票就受到了广大集邮爱好者的喜爱。在当时,能够集全这18枚菊花邮票,是不少集邮爱好者的目标。时至今日,经过四十余年的通信消耗和社会沉淀,全新品相的特44“菊花(第一组)”邮票更是一票难求,2007年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票目录》中标价2100元。目前,中邮网上每套售价已达3800元。在人们的心目中,特44“菊花(第一组)”邮票堪称为新中国邮票中的精品。 § 社会评价 人们对特44“菊花(第一组)”邮票的青睐,除了因为其是新中国邮票中的精品这一直接原因以外,恐怕还要源于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对菊花这种花卉的推崇和热爱。 菊花,别名菊华、秋菊、九华、黄花、帝女花等,原产中国,是中国传统名花。菊花不仅有飘逸的清雅、华润多姿的外观,幽幽袭人的清香,而且具有“擢颖凌寒飙”、“秋霜不改条”的内质,其风姿神采,成为温文尔雅的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菊花也被视为国粹,自古受人爱重。菊花与中华民族的文化,早就结下不解之缘。 我国古代文人对菊花倍加称誉,菊花被称为花卉“四君子”(梅、兰、竹、菊)之一,就是明证。因为它高洁、韵逸、彩色缤纷,形质兼美,更由于它开放在深秋、傲霜挺立,凌寒不凋,因此,菊花成为历代文人墨客“感物发端”,“借物喻志”的重要题材。不少诗词把菊花人格化,当作安于贫穷、不慕荣华、有骨气的人的象征。我国最早写诗赞美菊花不屈不挠精神的是晋代大诗人陶渊明,他吟道:“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陶渊明爱菊成癖,曾广为流传。他写过不少咏菊诗句,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三径就荒,松、菊犹存”;“秋菊有佳色,更露摄其英”等名句,至今仍脍炙人口。当时上大夫慕其高风亮节,亦多种菊自赏,并夸赞菊花是“芳熏百草,色艳群英”。著名诗人陆游也曾赞吟菊花:“纷纷零落中,见此数枝黄。高情守幽贞,大节凛介刚。” 菊花品种繁多,仅我国就有8000多个品种。因菊花花型及花色丰富多彩,花期长,花量大,是布置花坛、花境及岩石园等的极好植物材料。所以菊花历来是人们喜爱的观赏花卉,赤、橙、黄、绿、青、蓝、紫等几乎所有人间的颜色都能表现在菊花上,人们欣赏它那千姿百态的花朵,姹紫嫣红的色彩和清隽高雅的香气,菊花的显著之处,在于它花姿多变,花型纷繁,出神入化。单看它的姿态:有的亭亭玉立,有的翩翩起舞,有的柔发飘拂,有的娇容半掩。红菊绽英,直如火焰喷涌;菊花山,更是银河飞旋。富贵者如牡丹,雍容大度;雅洁者如梅花,秀丽端庄;潇洒者如兰花,风姿舒曼……目前,我国已有30多个城市把菊花定为市花。每当金秋,许多城市都要举办各种形式的菊花展览,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往日,文人墨客眼中的“黄花”,已成为现代人心目中的繁华。欣赏、吟咏已不再是文人墨客的专利。 中国人对菊花有着自己独特的审美情愫。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谦恭气质、倔强精神都通过菊花的载体表现出来。中国人喜爱菊花就像西方人喜爱玫瑰花一样,是国情、人情的体现。历代文人笔下的菊花形象也是中国人文化内涵的体现。菊花繁多的品种、缤纷的色彩在人们的眼里已并不重要,人们关注的是菊花“发在林凋后,繁当露冷时”的精神;“春露不染色,秋山不改条”的气节和“澹极名心宜在野,生成傲骨不依人”的风骨。即或逸笔草草,也能感地惊天…… § 相关条目 历史 人物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