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摇星浦村 |
释义 | § 简介 据传,数百年前,该处原有1条自然引成的大浦,长约300米,宽20余米。逢晴天夜晚,潮涨盈浦,满天星斗倒映水面,海风吹处,水映群星,摇晃闪烁,故名摇星浦,村由此得名。1992年,全村共754户、2262人。拥有盐滩46副,2440亩,年产原盐10150吨;耕地425亩,林地402亩,其中葡萄园42亩,桔园80亩;海水养殖场70亩。 § 滩晒生产第一村 摇星浦村系著名盐村。村西百余米处有一盐坨群,总容量1.5万吨;盐坨外侧有盐运专用码头,泊位300-400吨,是岱山县原盐中转出运基地之一。至上海108海里、宁波46海里、乍浦64海里,海运便捷。 摇星浦村民世代营盐。唐乾元元年(758)起,岱山已有盐事活动。宋端拱二年(989),设盐政管理机构。其时,摇星浦村已是主要产盐区之一。历史上,制卤沿用刮泥淋卤法。制盐初为煎煮,又称熬波,延续800余年。清嘉庆间(1796~1820)创制盐板,易煎为晒。那时制盐劳作繁复,生产100斤盐,需挑水、泥、卤百担以上,俗称百斤百担。"鸡啼出门头碰檐,星齐归家矮三分",道出了盐民艰辛劳作的程度。由于终年超强度劳动,积劳成疾者颇多。盐民祖祖辈辈企盼有朝一日,能做到晒盐不用扁担。 1962年冬,村党支部带领盐民立志改革,率先以队建滩13副、784亩,占总盐田51.1%,次年续建告成,为舟山地区第一个滩晒生产村。滩晒是直接用海水蒸发制卤、制盐。从此结束了"盐民命如草、千斤扁担压到老"的历史。建滩期间,资金缺,盐民们不惜变买铜锡器皿、金银饰物,集资1万余元。口粮紧,大家倾其家中所有,调换萝卜、瓜菜代粮。劳力不足,起早睡晚,一天干两天的活;并采取"先建荒场,后建熟场;先建后半(滩)段,后建前半?quot;的施工法。凭这般热情,困难一一迎刃而解。建滩全工程,累计调运土石方13.1万余立方米,投工10余万工,劳动力人均300余工。1963年,亩产原盐4.98吨,比岱山县同期产量高87.80%,户均收入1254元,超过刮泥淋卤时的1倍以上。盐民由衷歌颂滩晒优越性。一首"三不防"民谣倾吐了当时盐民的喜悦之情:"一不防,海塘门锁龙王;二不防,千年扁担卸肩膀,七痛(指盐民职业病:眼痛、头痛、肩痛、腰痛、肚痛、腿痛、脚痛)疾苦一扫光;三不防,海水上滩变白银,盐民翻身,幸福生活全靠党!"滩晒喜获丰收,似一声春雷,震动了舟山地区的盐村。不久,舟山地区兴起了建滩热潮。其间,定海、普陀、岱山、嵊泗县部分盐村,先后邀聘数十名摇星浦村盐民,前往指导建滩,传授滩晒技术。这批土技术员不负众望,与当地盐民一道,建成一批又一批滩晒盐场,毫无保留地传授生产技艺,为舟山盐区实现滩晒生产作出了贡献。 滩晒后,摇星浦村适度扩大公共积累提留比例,累计提留300余万元。村以雄厚的经济实力,积极发展集体经济:1967~1968年,建海塘1条,长840米,高3.2米,围涂420亩,新建盐滩12副,工程总投资18万元,1966年始,投资10万元,造机帆船2对,新建1个渔业队。1963~1977年间,购置一批盐机设备,推广黑膜垫底结晶池16万平方米,总投资50余万元。 为实现盐田水利系统化,滩型合理化、滩田硬底化、工艺科学化、生产机械化,增强抗灾能力之目标(简称"五化一增强"),1979~1981年,投资15万元,重新调整滩、浦、渠、坨、路的布局与结构,并完成一项盐滩电气化工程。前后投工24.2万工,调运土方14.64万立方米。此举成功,为岱山县盐村树立了盐场电气化榜样。1987年3月,由省盐业公司核准,建设标准盐场,1988年春竣工,共建成16个项目,总投资51.25万元,其中国家投资21.78万元,自筹及贷款29.45万元。当年亩产原盐4.38吨,比全县同期产量高31%。标准盐场的建成,为建设"一优两高"盐业奠定了基础。 § 专业盐场出成果 摇星浦村盐场是最先兴办专业盐场的单位。本世纪80年代初,农业推行家庭联产承包制,盐业依然维持综合承包,集体经营。同一生产集体里,盐农体制各异,其弊众多,最突出的是全村劳动力争吃盐业大锅饭,使生产发展受挫。1983年上半年,8个生产组相继试行"劳力分工,盐农分业,定产承包,以盐补农"的经营体制。这一尝试成效显著,盐民欢迎。是年冬,村委会总结经验,筹建专业盐场。建场10年,带来可喜变化:盐滩变化,质优产高。建场前,全村劳力轮流管滩,生产短期行为,产量徘徊不前。建场后,盐民人心稳定,视滩为家,积极增加物质投入。如今滩田扬水、提卤、压滩等工序实现了机械化、电气化。原盐亩产量由1983年的1.76吨提高到1992年4.57吨,增加1.6倍。产品质量优一级品率由50%提高到100%。 各尽其能,多业发展。1980年,全村1325个劳力,全部拥挤在盐滩上,结果生产不振,效益低下。1986年,盐场第二个承包期时,全村劳力增至1646人,安排从事盐滩劳力290人。村委会研究实施一系列促使劳力分流,多业发展的政策措施,解决富余劳力出路。从事农副业人员给予补劳、补副,使其收入与盐业劳力基本持平;设立开发基金,凡新开发产业者,经论证认可,给予无息贷款或补助,并在承包基数上给予照顾;抓住改革机遇,兴办企业,解决富余劳力就业。全村前后安排农业劳力298人(包括农田、桔园、葡萄园、养殖场劳力),乡镇企业208人,渔业140人,副业110人,建筑、运输、商业、服务业等77人,其他12人。并补助妇女剩余劳力年人均60元,支持发展家庭饲养业。 经济发展,收入增加。1979年,全村各业收入66.24万元,其中盐业占80.6%,农业7.8%,副业11.6%;劳动力人均收入约500元。1992年,全村总产值399.89万元,净产值248万元,人均收入1053元(不包括家庭副业收入)。 § 小康路上迈新步 摇星浦村随着经济的发展,初步走上了富裕之路。并正在向小康目标前进。教育事业长足发展。1984年,村委会拨出教育专款3.5万元,建设小学校舍390平方米。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为鼓励青年学习科学知识,培养人材,规定在校高中生享受助学金,考取大中专院校者,给予一次性奖学金,大专生每人300元,中专生每人200元。1985~1986年,两次被评为岱山县"尊师重教"先进单位。 生活显著改善。50年代初,全村189户,1055人,糠菜半年粮的有156户,其中冬春淡季经常断炊99户,占总户数52.3%。如今主食为米饭;鱼、肉、禽、蛋、油、糖等主要副食品消费量,达到县城居民水平。村民住房由次到好。50年代初,全村平房604间,草房8间,住房矮小,阴暗潮湿。据1988年普查,全村平房888间(由村里集体规划,补助建成的盐民新村),楼房431幢(多数二层,部分三层),人均居住面积31.8平方米。70年代前,全村道路皆系狭窄的咸土路,车压、牛踩,路面坎坷不平,遇雨积水成潭,晴天硬泥锋利如刀。盐民称为"牛轧路"、"尖刀路"、"阎王路"。而今村间道路拓宽,路面平坦,主要通道已铺设水泥路面。摇星浦村过去土咸、水咸,淡水奇缺。有民谣说:"摇星浦,摇星浦,挑水要走三里路,有女不嫁摇星浦。"由于饮用水少而不洁,患皮肤病、胃肠道病者颇多。80年代铺设10余里引水管道,家家用上自来水。1992年,全村有彩色电视机97台,黑白电视机321台,电冰箱91台,录音机258台,缝纫机518架,自行车924辆,摩托车2辆。 兴办福利事业。1983年起,村委会从实际出发,兴办了多项福利事业,并随着集体经济壮大,逐步提高福利标准。1992年对独生子女(从出生至16周岁),每人每年补贴45元。对现役军人家属,给予同等劳力补助。对男年满60岁、女满55岁村民分别每人每月发给25元和20元劳保费;对离职老干部(党支部委员、妇女主任以上干部,累计任职满20年)给予优待补助,村民病故给予丧葬费补助,对无劳动能力者给予生活补助。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