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龙泉校区 |
释义 | § 概述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龙泉校区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龙泉校区(即原四川统计学校)位于“四季花不断,八节佳果香”的国家级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高科技示范园区和花果山旅游风景区龙泉驿同安镇。学校占地500亩,建筑面积12多万平方米,固定资产达1.5亿元,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500多万元,藏书近20万册。 § 历史 四川统计学校源起于1949年底在重庆开办的西南军政委员会工业部干部训练班,次年11月定名为西南军政委员会工业部干部学校,由时任工业部副部长的万里(曾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任学校第一任校长。1953年8月,重庆市第一、二、三财经学校、江津财校、宜宾财校等部分或全部并入干部学校,更名为重庆工业会计统计学校。1954年,改由国家统计局管理,更名为重庆统计学校。1958年8月,下放给四川省人民政府,由省政府委托省计委、省统计局管理,并将学校由重庆迁至成都光华村,更名为成都计划统计学校。1963年4月,省政府决定将学校迁至内江桐梓坝,更名为四川省计划统计学校。1980年11月,国家统计局决定收回四川省计划统计学校,更名为四川统计学校。1981年9月,国家统计局确定学校实行国家统计局和四川省人民政府双重领导,以国家统计局领导为主,由四川省统计局代表省政府协助国家统计局管理的领导体制。1994年11月,国家统计局党组批准学校为地、师级单位。1999年9月,经国家统计局批准,学校启动由内江迁回成都的迁建工程。2000年2月,国务院决定学校下放四川省管理。2001年2月27日,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四川统计学校整体并入成都信息工程学院。2001年8月,四川统计学校迁建项目竣工,学校从内江整体迁回成都,同时完成并校工作,四川统计学校新校区改建为成都信息工程学院龙泉校区。 在办学的52年中,四川统计学校曾连续三次被国家教育部评为国家级重点中专。其中,在1999年的评估中,办学水平达到优秀。到1999年,学校开设有统计、会计、财税管理、审计、市场营销、计算机、经济法律事务、公关与文秘等18个专业或专业方向,面向全国24个省市区招生,在校生规模最高达5000余人。五十多年来,学校为全国各省市区培养毕业生和培训各类干部共3万余人。其中:从1981年到1999年,为国家统计局举办市地州统计局长培训班19期,培训全国市地州统计局长1000余人。1985年4月,根据我国政府与联合国人口基金组织签署CPR / 85 / P44项目要求,在学校建立“四川人口统计与分析培训中心”,先后共举培训班6期,共培训我国南方19省人口统计干部200余人,先后有6批次的联合国专家、学者前来学校考察指导培训中心的工作或讲学。1985年9月,学校与中国人民大学计划统计学院合办的干部专修科内江班为全国统计系统培养干部102人。在毕业和培训的校友中,有一批已经走上各级领导岗或成为业务骨干,并且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 现在发展情况 1988年和1992年,学校统计理论教研室和四川统计学校分别被国家统计局评为全国统计系统先进集体。1996年,周鼎权等编写的《统计学原理》、刘全等研制的《计算机辅助模拟工业统计实务实习系统》和《全国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统计专业评估方案》分别获得国家统计局第一届教学成果一、二、三等奖。 学校曾先后同法国南希第二大学、香港公开大学、德国黑森州教育学院、俄罗斯莫斯科经济统计信息大学等学校建立了合作办学关系。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龙泉校区具有结构合理,教学水平较强的一支师资队伍,副高以上职称的教师占整个教学人员的40%,拥有一批学术带头人。近年来,共出版专著、教材 62部,发表学术论文 250余篇,获奖科研成果93项,其中有11项获国家、省部级奖励。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龙泉校区具有良好的基础设施,完全按高校的建设标准进行建设,设计新颖,布局合理,现代化水平高。校区建立了千兆校园网和电视教学制作编播系统,电教中心和计算机中心,建有语音教室、多媒体教室、计算机室、电工电子实习室、网络工程实习室、电子商务实习室和统计、会计、经济信息管理等多种实习室。 校区拥有完善的教学和生活服务设施。学生公寓内设有书桌、书架、衣柜、储物柜,设有4人间和8人间两种类型,每人拥有网络接口,房内设有闭路电视,直拨电话,有线广播,电扇、卫生间、盥洗室,实行公寓化管理。校区为广大师生提供了优美、舒适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环境。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