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心理问题 |
释义 | § 解释 心理问题对心理问题,可以有几种解释: 第一,心理问题是指心理学中的问题,如心理是什么、心身关系、心理与实践、心理学的理论与应用等等,均为心理问题。 第二,心理问题是指心理学中研究的问题或心理学工作者研究的问题,如心理学研究什么问题、心理学研究的课题、某心理学工作者正在研究什么问题,均属心理问题。 第三,心理问题是指人们心理上出现的问题,如情绪消沉、心情不好、焦虑、恐惧、人格障碍、变态心理等等消极的与不良的心理,都是心理问题。(严格来说,心理问题无褒贬之意,既包括积极的,也包括消极的。) § 等级划分 心理问题心理问题等级划分从健康状态到心理疾病状态一般可分为4个等级:健康状态-不良状态-心理障碍-心理疾病。 一、心理健康状态 心理健康状态与非健康状态的区分标准一直是心理学界讨论的话题,不少国内外心理学学者根据自己研究调查的结果提出了多种心理健康标准。笔者在临床心理学实践工作中,总结了前人的理论与经验,提出了一简捷的评价方法。即:从本人评价,他人评价和社会功能状况三方面分析: 1.本人不觉得痛苦-即在一个时间段中(如一周、一月、一季或一年)快乐的感觉大于痛苦的感觉。 2.他人不感觉到异常-即心理活动与周围环境相协调,不出现与周围环境格格不久的现象。 3.社会功能良好-即能胜任家庭和社会角色,能在一般社会环境下充分发挥自身能力利用现有条件(或创造条件)实现自我价值。 心理问题二、不良状态 又称第三状态,是界于健康状态与疾病状态之间的状态。是正常人群组中常见的一种亚健康状态,它是由于个人心理素质(如过于好胜、孤僻、敏感等)、生活事件(如工作压力大、晋升失败、被上司批评、婚恋挫折等)、身体不良状况(如长时间加班劳累、身体疾病)等因素所引起。它的特点是: 1.时间短暂-此状态持续时间较短,一般在一周以内能得到缓解。 2.损害轻微-此状态对其社会功能影响比较小。处于此类状态的人一般都能完成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只是感觉到的愉快感小于痛苦感,“很累”、“没劲”、“不高兴”、“应付”是他们常说的词汇。 3.能自已调整-此状态者大部分通过自我调整如休息、聊天、运动、钓鱼、旅游、娱乐等放松方式能使自己的心理状态得到改善。小部分人若长时间得不到缓解可能形成一种相对固定的状态。这小部分人应该去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以尽快得到调整。 三、心理障碍 心理障碍是因为个人及外界因素造成心理状态的某—方面(或几方面)发展的超前、停滞、延迟、退缩或偏离。它的特点是: 1.不协调性-其心理活动的外在表现与其生理年龄不相称或反应方式与常人不同。如:成人表现出幼稚状态(停滞、延迟、退缩);儿童出现成人行为(不均衡的超前发展);对外界刺激的反应方式异常(偏离)等等。 2.针对性-处于此类状态的人往往对障碍对象(如敏感的事、物及环境等)有强烈的心理反应(包括思维、信维及动作行为),而对非障碍对象可能表现很正常。 3.损害较大-此状态对其社会功能影响较大。它可能使当事人不能按常人的标准完成其某项(或某几项)社会功。如:社交焦虑考(又名社交恐惧)不能完成社交活动,锐器恐怖者不敢使用刀、剪,性心理障碍者难以与异性正常交往。 4.需求助于心理医生-此状态者大部分不能通过自我调整和非专业人员的帮助而解决根本问题。心理医生的指导是必须的。 四、心理疾病 心理疾病是由于个人及外界因素引起个体强烈的心理反应(思维、情感、动作行为、意志)并伴有明显的躯体不适感。是大脑功能失调的外在表现。其特点是: 1.强烈的心理反应-可出现思维判断上的失误,思维敏捷性的下 降,记忆力下降,头脑粘滞感、空白感,强烈自卑感及痛苦感,缺乏精力、情绪低落成忧郁,紧张焦虑,行为失常(如重复动作,动作减少,退缩行为等),意志减退等等。 2.明显的躯体不适感-由于中枢控制系统功能失调可引起所控制人体各个系统功能失调:如影响消化系统则可出现食欲不振、腹部胀满、便秘或腹泻(或便秘-腹泻交替)等症状;影响心血管系统则可出现心慌、胸闷、头晕等症状;影响到内分泌系统可出现女性月经周期改变、男性性功能障碍……等等。 3.损害大-此状态之患者不能或勉强完成其社会功能,缺乏轻松、愉快的体验,痛苦感极为强烈,“哪里都不舒服”、“活着不如死了好”是他们真实的内心体验。 4.需心理医生的治疗-此状态之患者一般不能通过自身调整和非心理科专业医生的治疗而康复。心理医生对此类患者的治疗一般采用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相结合的综合治疗手段。在治疗早期通过情绪调节药物快速调整情绪,中后期结合心理治疗解除心理障碍并通过心理训练达到社会功能的恢复并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全球每年自杀未遂的达1000万人以上;造成功能残缺最大的前10位疾病中有五个属于精神障碍;推算中国神经精神疾病负担到2020年将上升至疾病总负担的四分之一。在中国,目前保守估计,大概有有1.9亿人在一生中需要接受专业的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据调查,13亿人口中有各种精神障碍和心理障碍患者达1600多万,1.5亿青少年人群中受情绪和压力困扰的青少年就有3000万。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吴瑞华研究员认为,缺乏从事心理咨询的专业人才是造成我国自杀率相对较高的原因之一。心理咨询与压力管理专家郝滨老师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建议,当您遇到生活中的困扰,准备选择一位心理咨询师走入咨询室时,应选择具有心理学、医学或教育学等相关教育背景、接受过专业训练,有长期丰富的心理咨询与治疗经验,阅历比较丰富,得到专业心理治疗协会或社会认可的心理咨询师。 心理咨询与治疗行业中有着众多的流派,其中最常见的有“精神分析疗法”、“心理动力学疗法”、“来访者中心疗法”、“现实疗法”、“行为疗法”、“交互疗法”、“格式塔疗法”及“理性情绪疗法”等。据美国心理咨询协会的统计,现已记录在册的心理咨询与治疗的疗法已有300种之多,而且还在不断增加。美国心理学家朗敦(PerryLandon)认为,所有这些疗法可大抵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认知领悟”(insights)疗法,旨在通过改变提高人的认知方式来缓解其心理困惑和障碍。另一类是“行为矫正”(behavioralmodification)疗法,旨在以建立新的条件反射来矫正人的不良行为方式。其实,在具体实践中,人们常常是两者兼用,互为补充的。 § 男性心理问题 心理问题男性常见心理问题 1、对生活上的事情,大多取负面的态度,或者太在乎小事情。比如空调坏了,没有煤气了,别人从卫生间出来忘了关灯。这些小事也足以使他们产生不悦的情绪。 2、态度保守,拒绝新事物的发生。对任何家里要添置的东西都抱否定态度,不喜欢新的变化。对于工作上任何细小的变化也感到无所适从。 3、对别人的要求,不懂得说“不”。有些事情明知道自己做不好,但是还是碍于情面答应下来。使自己处于进退两难的地步。 4、非常刚愎自用,自己什么都说了算。有时候即便是错了也不愿意改正。 5、经常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不喜欢跟人接触。不关心除了自 己之外的任何事情。 6、约好的时间经常迟到。哪怕是跟女友约会,也要找出理由来说明自己迟到是有原因的。 7、把自己的痛苦无限放大,身体出现毛病,就重复地向不同人讲述入院经过,手术过程和病后生活。渴望别人照顾自己。 8、在听别人讲一件事或者一个笑话时,常常打断对方的话并说,自己已听过。 9、任何人谈论的问题,都表示知道。并且见解总是与别人不同。跟人争论时,显得气急败坏。 10、碰到一点困难就闷闷不乐,不能用一个常人的心态来对待问题。 处理方法 你如果在自己身上发现六个以上类似的情况就要注意,需要找一位心理医生去谈一下。有些是人的性格所造成的,比如内向。但是更多的情况是在后天的生活中形成的。我们知道,甚至每一个儿童都是快乐的,因此,如果不快乐,就一定要找出原因来。 在问题发生的最初,就努力解决它,可以下意识的处理。比如如果发现自己太在乎小事情,就可以做一些心理暗示:煤气坏了也没有什么大不了,我犯不上为此生气。可以省去做饭的麻烦,吃两天快餐不也很好吗。总之,要学会自己给自己一个正面的暗示。 § 女性心理问题 心理问题女性常见心理问题 除了疾病,职业女性最突出的一大生命指征就是精神压力。此次的体检结果显示,几乎所有女性都存在大大小小的心理问题,每个人都有心结。加了“职业”两个字的女性,似 乎多了些许无奈。所以,由职业衍生出来的心理问题也似乎多了几分特殊性。 年龄恐慌女人都担心衰老,所以由年龄而产生的恐慌正在女性中弥漫开来。她们面临随时被老板解雇的风险,又因年过35岁而被众多招聘信息排斥而沮丧。 心理疲劳随着阅历的增长,职业女性对工作的新鲜感逐渐减少,不少人出现了莫名的疲劳。她们担心这种来自心理的疲劳会降低工作效率,也会削弱自己的竞争力。 惧怕寂寞这也许是现代人为了获取物质上的富足而付出的代价。尽管生活和工作繁忙而紧张,可是,一旦闲下来,就会从内心渴望将心中的烦恼、幻想和情感向人倾诉。但是,又苦于找不到可靠的、有耐心的、能够沟通的听众。 缺乏自信事业发展不顺利的时候,很多女性会怀疑自己的能力,正是因为自信心不足,过多地消耗了她们的精力和时间,减弱了她们追求成功的动力。信息时代随时随地的知识更新,而这也正是许多职业女性所欠缺的,由此而产生恐慌。 目标游移许多职业女性爱跟别人比,总觉得自卑,处处不如别人。这种来自内心的干扰,容易使职业女性被外界的目标所迁移。 薪水少大多数的职业女性还处于工薪族,但来自家庭的压力却让她们时刻感到薪水缺乏,囊中羞涩。 紧张中年职业女性徘徊在工作和家庭之间,处于承上启下的角色。她们承受着各种压力,诸多的社会心理因素,常常使她们处于莫名的紧张状态。 不平衡同样的学历、工作经验甚至能力的人,会下意识地互相比较,但这种比较往往会造成心理不平衡,心态很 容易出现紊乱。 处理办法 心理问题 全面安排,量力而行。首先要正视自己的精力,能力有限,凡事不要勉强,把所有事情尽量进行全面安排,分清轻重缓急。同时,要正确、客观地评价自己,对自己的期望值不要过高。 讲究方法,寻求支持。在学会合理地安排生活、工作时间的同时,要相信家人和朋友、同事,不要事事亲历亲为,而是要发动大家共同把事情做好。 生活有序,忙里偷闲。无论生活、工作再紧张再繁忙,也要保持有规律的生活,有张有弛,尽量避免做过多的事情。重要的是,要尽量挤时间和家人在一起,约上朋友去郊游,彻底放松自己,享受自己的时间。 注意饮食,合理调节。日常饮食要特别注意,一定要定时定量,别因为忙碌而放弃正常的饮食。营养不良只会影响精力,不仅不利于工作,还会影响身体健康。 及时宣泄,找人倾诉。心理压力最好的排解方法就是宣泄。当感到有悲伤、愤怒、急躁、烦恼、怨恨、忧愁、恐惧等情绪时,可以大声地喊出来或哭出来,同时要勇于向亲友倾诉,或是向心理医生唠叨,在他们的劝慰和开导下,不良情绪便会慢慢消失。 § 大学生心理问题 心理问题第一个问题:不能面对和接纳现实 由于他们涉世尚浅,理想往往脱离客观条件。在择业过程中并未深入地思考自己的知识、能力、性格、爱好、气质与以后从事的职业是否匹配,没有深入考虑所选择的单位是否有利于自己的发展。一旦遭遇挫折,很容易产生不安或不满的情绪,失去竞争勇气。 个人价值的实现是必须以社会认同为基点,如果不能在工作中通过相应的职务、职责的实现来达到认同,初入职场的大学生往往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心理矛盾和心理不适,不能正 确面对现实和接受现实。 第二个问题:缺乏脚踏实地的敬业精神 很多同学对自我的期望值很高,希望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一番事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但他们往往缺乏艰苦创业的心理准备,希望一毕业就进入好单位,在较短时间里一举成名,沉溺在对未来的设想中,却不能从小事做起,从基层做起,从现在做起。殊不知,万丈高楼平地起,没有日积月累的经验沉淀,怎么可能成功。 大学生刚步入工作岗位,单纯地攀比薪资、工作环境和频繁跳槽,不仅不利于自己正确的职业心理素质培养,同时,工作经验和知识也得不到积累。在职场中没有核心竞争力,职位总是处在一种最低且没有安全保证的级别上,更容易造成心理落差。同时,也不利于健全的社会职业人格的形成。 第三个问题:缺乏一定的心理承受能力 大学生一入社会,就面对就业的不景气和择业的困惑,使得应届毕业生在经历了短暂痛苦的职业历程后,往往会选择继续深造。有的人对自己的信心不足,迎合社会热门需求,盲目追求“本本”,借考证来缓解对社会就业竞争压力的恐惧。 解决办法 如何克服这些问题呢?首先要客观评价自己,树立良好心态。大学生之所以在进入社会后,遇到职业困惑会频繁的跳槽,是因为他们面对工作压力时,初期进入社会的激情不持久,所以容易在重复无绪的工作状态下产生职业厌倦。只有在对于自身的性格和专业方向上有明晰的认识,把握住正确的职业方向,才能够有一个很好的心态来迎接工作中的挑战。 其次要正确认识社会,寻找适合自己的最佳位置。 对于大学生而言,他们需要一个环境来培养增强社会竞争力,工作的初期对于所选择的行业必须有个清楚的认识,针对目标企业的有明晰的职务分析,并结合自身的资源做一个最佳的匹配,这样才能胜任工作,找到自己真正的社会角色。有一个为自己活的最高价值的问题。那么,终极关怀就是你所关心的东西了,所以必须实现终极关怀,使个人具有更高的人生价值。 § 参考资料 http://health.sohu.com/83/47/harticle17394783.shtml http://www.xinlixue.cn/xgwz/html/health/career/20071008/1461.html http://campus.chinaren.com/20051214/n240960346.shtml § 相关词条 偏好、情绪、希望、相信、想象、记忆、记忆术、心理剧、心理平衡、失恋心理、心理疗法、心理描写、忧郁心理、心理效应、自卑心理、心理暗示、心理变态、心理测量、心理定势、心理负荷、心理痕迹、心理健康、固执心理、逆反心理、叛逆心理、心理经济学、心理分析学派、心理分析疗法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