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心理断乳期 |
释义 | § 简介 心理断乳期 进入青春期前后的青少年,显著的特点是“变”。孩子开始发育了,生理上在变,心理上也有变。家长会发现,不知从什么时候起, 孩子不听话了,你要东,他偏要西。这种现象,心理学上称之为“逆反心理”。这个时期,心理学上称之为“心理断乳期”。 心理断乳期是指青春期到青年初期这一年龄阶段,是孩子从幼稚走向成熟的转折时期。从总体上讲,“心理断乳”期的各种心理现象,反映了少年儿童心理上的进步。从心理上依附于父母,到出现独立意向,这是重大的变化。当父母的要珍视子女的这一时期,正确看待这一时期,采取欢迎的态度。 随着中国经济、文化的发展,教育事业的进步,特别是近年来新课改的实行,应试教育逐步向素质教育的转轨,初中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引起教育各方面的关注。初中生心理的最大特点就是处于“心理断乳期”,这个时期的初中生在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的问题具有特殊性。本文结合教育实践中的实际情况,罗列出了初中生在“心理断乳期”存在的若干典型问题,通过剖析原因,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措施。重视关注“心理断乳期”初中生的心理健康,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时代所趋,也将有利于直接促进初中生心理健康,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青少年时期是身体、心理发生转变的一个重要阶段,他们正处于半独立半依赖、半成熟半幼稚的“心理断乳期”,其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则是多方面的,有内因也有外因,其中内因是变化的根本,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 产生的原因 心理断乳期 内因――身体与心理成长的错位 独立性与依赖性的矛盾 青少年要求独立的意识十分强烈,希望与成人获得同等的地位和权利。而事实上,青少年在认识、情感、行为上都缺乏必要的知识和能力,遇到困难又不得不去请教父母和老师。尤其今天,有些父母过分地保护和干涉,而对青少年的独立性、自主性、创造性鼓励不足,致使其依赖性较强,独立性差。 性早熟与性心理相对幼稚的矛盾 从生理上看,性成熟是青少年发展的显著特点,由此发生了相应的性意识,产生了对异性的好感及追求异性的要求。但是由于青少年认识能力和个性的限制,尤其是在性教育不及时、性知识缺乏的情况下,青少年性心理发展相当幼稚,不能正确处理和对待两性之间的关系。中学生中出现的早恋现象就是这个矛盾的表现。 此外,遗传及生理疾病因素,也是造成心理问题的原因之一。现在医学表明,青少年某些心理障碍与遗传有关。 外因――家庭与学校教育的缺失 不良的家庭教育环境 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孩子的教育和熏陶起着很大的作用。现在青少年大多都是独生子女,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但教育观念和方法简单落后。要么过分娇纵溺爱,有求必应,使孩子习惯于顺境;要么信奉棍棒之下出孝子,对孩子过分严厉,动辄教训或体罚,缺乏心理沟通。特别是一些离异的家庭缺少关爱和温暖,给孩子的心灵造成难以弥合的创伤。父母忽视了对孩子人格的培养和心理素质的教育,导致他们孤僻、自私、多疑和逆反等。 应试教育的弊端 目前多数学校仍以分数和升学率来衡量学生素质和教师教学质量,学生的学习压力很大,忽略了健康心理与健全人格的培养。另一方面,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滞后。许多校领导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重视不够,专业的心理教师人员数量相对不足。心理健康课程因无考核指标体系要求,大多流于形式。因而青少年心理健康知识缺乏,心理疏导和救治不足,造成一些青少年胆怯、自卑、承受力不强,当他们的心理素质解决不了现实的矛盾冲突时,就易产生心理问题。 社会压力和不良影响 一方面青少年要面临升学、就业等激烈的社会竞争带来的压力;另一方面,青少年思想活跃,喜欢标新立异。面对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青少年因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定型,辨别是非的能力不强,容易受到不良的影响。 多渠道――全方位施加影响 对于可塑性很强的青少年来说,高雅、健康的人文环境能够滋润其心灵,升华人们的精神境界,使青少年心理问题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相反,粗俗、腐朽的环境则使青少年滋生不良的心理倾向,甚至将其引上歧途。因此,要重视良好的社会环境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 每位家长都应意识到自己不仅是孩子的衣食父母,更是孩子的教育之师。父母要加强自身学习,多读些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书籍。所谓身教胜过言教,父母自身的行为和教育方式改善了,才可能带来孩子的进步和健康成长。 学校教育占了青少年的大部分时间。每位教师都应意识到,自己处理问题的态度和方法中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很大的影响。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教师心理素质的发展程度影响着青少年的心理发展。 教育系统应注重建设一支专业的心理教师队伍,为青少年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同时开办心理咨询室,开通学生倾诉的渠道,方便及时地为学生解决心理问题。[1] § 情感发展的特点 心理断乳期 这个时期的孩子,最主要表现是独立活动的愿望变得越来越强烈,但由于缺乏生活经验不能正确理解自尊,只是强烈要求别人把他们看 作成人。如果这时家长还把他们当孩子来看待,他们就会厌烦,就会觉得伤害了他们的自尊心,就会产生反抗的心理,萌发对立的情绪。 这个时期的孩子,尽管自我意识发展了,但自我控制能力还很差,常会无意识地违反纪律。他们喜欢与人争论,但论据不足;喜欢发表见解,却又判断不准;喜欢批评别人,但又容易片面;喜欢怀疑别人,却又缺乏科学依据。 1、诤友型。交诤友是正确选择朋友的一个重要方面。“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有了错误。能有朋友及时指出来以帮助改正,或是打打预防针以防患于未然,这实在是人生的一大幸事。 2、导师型。在人生道路上,如果能得到导师型朋友的指点和帮助,就能使你少走不少弯路。这种朋友常为困境中的友人指点光明之所在,常为在学业和事业上作最后冲刺的友人送去呐喊和力量。 3、异性型。由于性别上的差异,男女在心理上也存在着迥然不同的特点。一般说来,男性刚强勇敢,女性细心温柔。因此,异性之间的友谊,常具有同性友谊所不具备的特殊的“文武合璧,相得益彰”的特点。 4、患难型。黄金炼于熔炉,友谊见于患难。患难之交相逢于危难和困苦之中,相助于困难和受挫之时。相同的命运和遭遇铸造了强有力的友谊链接,使友谊牢不可破。 5、娱乐型。许多娱乐活动需要两人以上才能开展,于是,便产生了娱乐型朋友。健康的娱乐活动能陶冶人的性情,有益于人的身心健康,娱乐型朋友之间同样能建立真挚的友谊。[2] § 择友的标准 感情与心理因素做到和谐 1、交志同之友。郑宏说:“同师日朋,同志日友”。因此,志同,乃是交友标准的第一要义。只有志同道合的人,才能结成牢不可破的友谊。 2、交德高之友。孟子说:“友也者,友其德也。”意思是,交朋友,是因为朋友的品德高尚才去交他。 3、交知心之友。汉人杨雄的《法言·学行》讲:“朋而不心,面朋也;友而不心,面友也。”意思是, 交朋友而不能真诚相待,以心相见,就是貌合神离的朋友。 4、交可靠之友。要结交那些能够指出自己过失、患难与共的人,而不要结交那些只知道吃喝玩乐和背叛友谊的人。 5、交强己之友。清人申涵光在其《荆园进语》中讲:“凡弈棋与胜己者对,则日进;与不如己者对,则日退。取友之道亦然。”意思是,与棋艺胜过自己的人下棋,就能天天进步;与棋艺不如自己的人下棋,就会日见退步。交友之道也是如此。 6、交学问之友。《学记》中说:“独学而无友,则孤陋寡闻。”唐代大诗人李白与杜甫这两位诗坛泰斗一见如故,情同手足,同游山川,诗词唱和,对唐诗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此外,诸如“竹林七贤”、“扬州八怪”等,都是学友之明证。 § 处理方法 处理方法 1、不要轻易责备孩子 常常不讲方式、场合地批评孩子,是父母的通病。有些批评十分尖锐,却不完全正确,伤了孩子的自尊心,渐渐引起孩子内心的愤恨、埋怨,甚至记仇。所以批评孩子前先要弄清缘由,不要乱批评;需要批评时,要注意语气、场合和方式;批评时要循循善诱,使他心甘情愿接受。 2、尊重孩子的自尊心 对有问题的孩子,可以用启发、引导的方式,不摆父母的架子。只有自尊自爱的人,才会奋发向上,成为有作为之人。再者,爱顶嘴的孩子很有见识、内涵和智谋,只要正确引导,他们会早日成才的。 3、孩子有理时可以申辩 对顶嘴的孩子,不要谩骂、不要体罚。要在家庭中发扬民主,鼓励孩子申辩。这可使孩子感觉到无论做什么,只有“有理”才能站稳脚跟,这对发展孩子个性极为有利。孩子有时可能会狡辩,这时你可正确引导,与孩子充分摆事实、讲道理。这是一种锻炼,可使孩子学会从各种困境和挫折中摆脱出来。 4、允许孩子拥有更多自由 孩子到了学龄时期,不妨适度给他一些空间,教他为自己负责,例如:可以骑脚踏车去同学家,到了先打电话回家报平安等等),等他渐渐长大,才会懂得如何安排更多的自由、接受更大的挑战。过度的保护或管束只会阻碍他的成长和能力的养成。 5、订立明确的范围 如果孩子要求更多的自由,在答应他的同时,要让他明确地知道自由的范围。例如:“你可以去朋友家玩,可是我要知道你去谁家,什么时候网来,还有,到了以后要打电话回家。”这样,你比较放心,也可以观察孩子是否负责任,做到你所交待的事情。 6、适当对孩子进行惩罚 如果孩子滥用某项自由,没有遵守事先的约定,剥夺他的自由和权利一段时间以为惩戒,然后再给他机会,看他是否有所改进。例如:“我事先已经告诉过你,脚踏车不可以骑到大马路上去。现在罚你这个星期不准骑脚踏车。下个星期再骑的时候不要忘了这个规则哟。” [3] § 存在的问题 心理断乳期 根据抽样调查及和学生交流,发现本校的初中生心理健康方面也普遍存在着很多问题。主要表现为喜怒无常,情绪不稳,自我失控,心理承受力低,意志薄弱,缺乏自信,学习困难,考试焦虑,记忆力衰退,注意力不集中,思维贫乏,学习成绩不稳,难于应付挫折,青春期闭锁心理等,并在行为上出现打架、骂人,说谎,考试舞弊、厌学、逃学,严重的出现自伤或伤人现象。以上表现总的来说可以归类为以下问题。 1、学习类问题 因学习而产生的心理问题是现在初中生心理问题的主要部分,占到了55%,表现为: 1) 学生学习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造成精神上的萎靡不振,从而导致食欲不振、失眠、神经衰弱、记忆效果下降、思维迟缓等。 2) 考试焦虑,特别是遇到期中、期末等考试中焦虑更为严重,甚至出现焦虑泛化现象,考前综合症,像失眠、拉肚子等屡见不鲜。 2、人际关系问题 校园是一个小社会,人际问题仅次于学习问题,占到30%左右,其中主要有三种关系: 1) 师生之间的问题。本校为寄宿制学校,师生之间是朝夕相处,误会不可避免,这些摩擦和矛盾解决不好,往往会留下很多隐患。 2) 同学之间的问题。初中生除希望得到老师的理解与支持外,也希望在班级、同学间有被接纳的归属感,寻求同学、朋友的理解与信任。由于寝室或和班级其他同学关系不融洽,甚至关系紧张,很多同学往往会流露出孤独感,想恢复与同学的关系,而又不知该怎样去做,从而开始恋家,试图逃课。 3) 亲子之间的问题。寄宿制学校学生虽每周只回家一次,但亲子矛盾或隔阂也普遍存在,这些矛盾不仅会使子女在成长道路上平添很多烦恼,也使他们的父母也忧心忡忡,影响家庭的和睦团结。 3、青春期心理问题 1)青春期闭锁心理。其主要表现是趋于关闭封锁的外在表现和日益丰富、复杂的内心活动并存于同一个体,可以说封闭心理是青春期心理的一个普遍存在而又特殊的标志。初中生在消极情绪控制之下,封闭与外界的任何心理交流,是一个值得注意的征兆。 2)情绪情感激荡、表露而又内隐。初中生情绪大多丰富而强烈,起伏变化很大,很不稳定,同时开始善于伪装。 3)与异性交往。出现两种极端表现,一是不与异性交往,把自己封闭于异性之外,二是过早与异性建立亲密关系,影响学习和生活。这个问题也占到将近15%。 4、挫折适应问题 初中生的挫折是多方面的,包括上述的学习方面、人际关系方面等,此外还有兴趣和愿望方面的以及自我尊重方面的。其原因有客观因素、社会环境因素以及个人主观因素。面对挫折造成的困难与痛苦,初中生们的反应方式基本有两类:消极的反应与积极的反应。消极的挫折适应方式一旦习惯化、稳固化,在一定的情境中挫折状态即使有所改变,其行为却仍以习惯化的适应方式如影随形地出现。于是,消极的挫折适应方式也就转化为较严重的、需要长期耐心教育的心理健康问题了。这个问题学生普遍都有不同程度的表现。 § 对策研究 教师要正确引导 针对以上问题,建议多渠道——全方位地施加影响。初中生各方面发展都还不成熟,但可塑性很强。高雅、健康的人文环境能够滋润其心灵,升华他们的精神境界,使初中生的心理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相反,粗俗、腐朽的环境会使初中生滋生不良的心理倾向,甚至误入歧途。因此,要重视良好的社会环境对初中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一)进一步建设和谐的校园环境 校园环境既是指学校内的文化环境,也是学校按照心理健康教育的要求创造的“人化自然”。良好的校园环境,不仅为教育、教学活动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而且可以陶冶情操,增进知识,有利于师生的身心健康。在营造校园环境时要处处体现优雅和谐,全校师生也要共同参与到创造绿化、美化、净化的校园中来。 1、学校领导还要持续重视心理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在我国才刚刚起步,尤其是它很强的科学性尚未被许多学校领导和广大教师所了解,还没有被充分意识到开展这项教育活动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因此,学校领导必须持续重视,不能让心理健康教育流于形式。 2、全员参与心理健康教育 培养心理健康的学生必须首先有心理健康的教师。一个乐观活泼充满爱心的教师培养出来的学生也必然是乐观开朗的;相反,一个冷漠尖刻的教师也不可能培养出大度热情的学生。教师是学生的榜样,教师的个性心理品质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着直接的影响。为了提高教职工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水平,学校要求全体教职工都积极参与心理健康教育,并把能否转变教育观念,注重与学生平等地交流、沟通作为考核教师的一项重要标准。 3、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当然也是落实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与方法、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学生间的学习交往都成了学生心理发展的主要外部环境。学生中许多心理问题都同教师的教学过程中不良行为,不当方式有关。所以,只有每一个教师掌握了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与技能,运用心理学、教育学的原理指导教学,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每一门学科、每一节课堂之中,心理健康教育才真正得到了体现。 4、在班级管理中结合心理健康教育 班主任是学生的“心理健康师”。心理学是教育学的基础,教师,尤其是班主任,他们的人格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一个威信的班主任,在学生的心目中总是“可敬可亲”的楷模,学生不仅会听从他的教导,甚至会处处模仿他的举止和风格。如果教师没有威信,加上教育方式不当,则会导致学生成绩下降,与教师产生隔膜,并在心理上受到各种伤害或严重打击,从而使学生丧失对班级和学校的亲和感及归属的认同。班级管理结合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做到:在班主任工作中充分运用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和手段,做到“关心爱护班内每一位学生”、“多与学生平等交流,在交流中注意诱导”、“多给学生鼓励和表扬”等。班主任尽力做“民主型”的教师,在组织班级活动和个别教育学生时注意运用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原则,如“尊重”、“倾听”、“同感”、“耐心”、“助人自助”等。班主任要充分利用好班会课,试上“心理导向”活动课,以帮助班主任和学生构建一种民主、平等的关系等。 (二)创设一个和谐的家庭教育环境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巨大而长远。为了强化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应该利用好家长学校这个平台,注意让家长也来亲身感受一下学校里的这种育人氛围。把初一新生的父母双方请到学校来,请心理辅导专家给他们作心理辅导讲座,探讨初中生身心发展的特点;研究如何看待孩子学习成绩;如何看待孩子的逆反心理等,以提高家长对子女教育的水平,扩大营造和育人环境的效果。 § 专家提醒 心理防御机制 首先我们先谈一谈遇到心理挫折时我们采用的心理防御机制。心理挫折,每个人都会碰到,当我们碰到挫折时总是不自觉地采用一定的心理策略竭力维护自我心理平衡,这种不自觉的心理策略就是自我心理防御机制。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逐步学会用各种态度与方式对心理挫折做出反应。这些反应经过强化和重复,逐渐成为对待心理挫折的一定的习惯表现方式,也即自我心理防御机制,是指一个人在生活中,遇到了挫折时能自觉或不自觉地解脱自己的烦恼,减轻内心的不安,恢复自己情绪的稳定,维护心理平衡的一种防御机制。我们常用到的自我心理防御机制主要分为两类: 1.积极的心理防御机制 (1)升华作用。升华是指遇到挫折或打击时,不悲观失望,不气馁,把它变成动力,并升华到干一番事业上来。遇到困难,不但不灰心丧气,反而把它看成是前进的力量,不干出成绩来誓不罢休。一位有强烈妒忌心理的学生,看不得别人比自己强,但理智又不允许他将这种心理表现出来,于是他可能通过发奋学习来试图超过对手;一个犯了错误的学生,他可以用洗刷自己的污点的方式来创造美好的前途;一个生活上受到过打击的人,他可以用在事业上的成就来加以补偿。孔子遭受厄运却写出了《春秋》,司马迁被人残害却创作出《史记》,这些都是升华作用的范例。平时讲的“化悲痛为力量”,也是一种心理上的升华作用,这是一种积极的心理防御机制。 (2)补偿作用。补偿作用是指,人们因其生理或心理缺陷,而企图用种种方法来弥补这些缺陷,以减轻挫折感。正所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就是这种补偿作用。有些人觉得自己的身体素质欠佳,不能在运动场上骁勇称霸,于是在学习上拼命用功,在考场上夺冠摘桂。有的人功课不好,便在社交场合大出风头。再如,盲人的触觉和听觉异常敏锐,自幼瘸腿的人却心灵手巧等等。这里有一个有意思的外国小故事,说有一个男孩子,突然以各种方法想表现出他是个男子汉。为什么呢?原来,他生活在一个充满女性的家庭里,有6个姐姐,平时他因扭扭捏捏像个小姑娘,被学校里的女同学嘲笑,便企图以行动表明自己是个真正的男子汉。从而产生了补偿心理。补偿心理也是一种积极的心理防御机制。 (3)幽默作用。当一个人处境困难或陷于尴尬境地时,有时可使用幽默来化险为夷,度过难关,或者通过幽默间接表达潜意识意图,在无伤大雅的情形中,表达意念,处理问题。我们将这种心理防御机制称之为幽默作用。 (4)理智。就是在遇有挫折和心理冲突时,强迫自己冷静下来,理智地去分析挫折和心理冲突的性质、原因和发展趋势,确定自己的态度和处理方法。 (5)宣泄。是指心情烦躁,用理智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时,改用语言宣泄。如,可及时找学校领导、老师或好朋友,尽情倾诉一下自己的苦衷、愤怒和不平,获取别人的理解和同情,以解脱或减轻自己的烦恼,还可以大叫几声,痛哭一场,把自己内心破坏性的能量都释放出来,再冷静地处理问题。但要注意场合,时间和尺度。 (6)转移。是指挫折太大,心理冲突太强,一时难以排解,而采用转移大脑兴奋中心的方法。即在挫折、心理冲突过强时,扔下这些不去理睬,转移去做自己最喜欢的、最有可能成功的事,以此来缓解自己的不良情绪。或者脱离现有环境,进入新环境,来达到缓和情绪的目的。 2.消极的心理防御机制 (1)退行作用。退行作用是指回复到原先幼稚行为的一种心理防卫术。我们知道,随着年龄的增长,一个人的人格是以循序渐进的方式逐步走向成熟的。因此,人在长大以后,应付事情的方式会有很大改变,变得比较成熟。比方说,小孩一旦有了排泄的欲望,就会随地大小便,而成人则会考虑到适当的地点或时间;小孩一遇到不如意之事,就痛哭流涕,而成人则会因需要懂得“饮泣吞声”或“强抑悲痛”,甚至强颜欢笑,即既要考虑到这会是社会可接受的行为方式,也要考虑怎样的反应才好且合适。不过,有时人们在遇到挫折后,会放弃已经达到的比较成熟的适应技巧或方式,而恢复使用原先较幼稚的方式去应付困难,或满足自己的欲望。这就是退行作用或退行现象。 这种退行现象,是在遭受外部压力和内心冲突不能处理时,借此退回到幼稚行为以使自己感到舒服、安慰的一种心理防卫法。这种现象各年龄阶段均可看到。由于环境的刺激,儿童会放弃已经养成的习惯而恢复到更小时候的水平。例如有一5岁孩童,本来已经学会了自行大小便。后来突然开始尿裤子、尿床。为此,他母亲烦恼异常。经过仔细分析,才了解到这家人近添了一个婴儿,母亲把全部精力都放到了小弟弟身上,整天“端屎端尿”,而无暇顾及“不惹麻烦”、“能自己照顾自己”的“乖哥哥”。这个男孩子发觉不能像从前一样获得父母新的照顾,乃改为退行。 事实上,人一生中,难免有想重回到未成熟时代的表现以重温旧梦获取满足的时候,只要无伤大雅,均可用退行作用来进行心理调节。比如,父亲与孩子捉迷藏,像个小孩子似的爬在地上玩。这种短时间、暂时性的退行现象,不但是正常的,而且是极其需要的。可是假如一个人遇到困难时,常常退行,使用较原始而幼稚的方法应付困难,或利用自己的退行来获得他人的同情和照顾,以避免面对现实问题或痛苦,就成了心理问题了。因为退行作用毕竟是一种逃避行为而不是面对困难解决问题,况且不成熟的行为几乎无法避免地把困难加重得愈发不可收拾。假如一个学生在小时候,遇到困难时,常发生头痛、肚子痛、手脚麻木等现象,且一头痛就可不去上学,肚子一痛就不去考试,手脚一麻父母就会特别照顾。到长大以后,遇到不能应付的困难时,就易退行,采用同样的方法处理,“产生”头痛、肚子痛等现象,以此逃避现实的困难,这就有问题了。 (2)幻想作用。幻想作用是指一个人遇到现实困难时,因无法自理而利用幻想的方法,使自己从现实中脱离开或存在于幻想的境界中,以其情感与希望任意想象来如何处理其心理上的困难,以得到内心的满足。它是一种与退行作用十分相似的心理防御机制。它可以说是一种部分的、且为思维上的退行现象。例如,一个在现实中备受欺凌的女孩,她可以想象自己有一天会碰到一位英俊的王子,帮助她脱离苦境带来幸福……,这是西方童话中的“灰姑娘幻想”。如果一个男孩子处处受大人限制时,往往会沉浸在“孙悟空式”的白日梦中,认为自己如果有七十二变的能耐,那就好了。对能力弱小的小孩子说来,以幻想方式自理其心理问题,是正常的现象。但如果一个中学生仍然常常采用这种方式应付实际问题,就是毛病了。特别当他将现实与幻想混为一谈时,就沦为病态了。 (3)逆反心理。逆反心理是当一个人感觉到他的自由被剥夺时而唤起的一种企图恢复自由感的动机状态,以对抗任何一种外部控制措施为表现形式。越是意识到有外部威胁的存在,逆反心理也越强烈。用通俗的语言来讲,就是“你要我向东而我偏要向西”。我想这一点同学们肯定有同感的。平常所说的“变本加厉”也是属于逆反心理。处于初中阶段的中学生朋友这种心理防御机制是比较常见的。 (4)合理化作用。合理化作用又叫文饰作用,是指个人遭受挫折或无法达到所要追求的目标,以及行为表现不符合社会规范时,用有利于自己的理由来为自己辩解,将面临的窘迫处境加以文饰,以隐瞒自己的真实动机或愿望,从而为自己进行解脱的一种心理防御机制。合理化作用是人们运用得最多的一种心理防卫机制,其实质是以似是而非的理由证明行动的正确性,掩饰个人的错误或失败,以保持内心的安宁。 这里面存在两种心理,一是“酸葡萄”心理,吃不到葡萄便说葡萄是酸的,也就是说认为自己得不到或没有的东西就是不好的现象;二是与此恰恰相反的合理化作用,称之为“甜柠檬”心理,具有这种心理的人,不说自己得不到的东西不好,却百般强调凡是自己所有的东西,都是好的。如果他得不到葡萄,只有柠檬,就认为柠檬是甜的,这样也可以减少内心的失望和痛苦。我们通常说的,“傻人有傻福”、“破财消灾”都是指的这种心理。考试不及格的学生,可能会说这是由于题目出得不合适,或者埋怨老师不公正,而不是自己没有好好学习或者自己没有细心做题。在校运动会上失败的学生,可能会说,“重在参与”,或者怀疑别人作弊。有位学生买了一辆自行车,与其他同学买的车一比较,发现自己的车价钱又贵,式样又老,十分后悔,但总说自己的车好,“一分价钱一分货嘛”。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