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心理原理
释义

§ 起源

心理原理意识的生物学基础是经过心理学、神经解剖学等多个领域专家、学者多年的不懈努力,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还没有彻底揭示意识之谜。2005年7月1日,在纪念美国《科学》杂志创刊125周年之际,科学家们总结出了125个未解之谜,“意识的生物学基础是是其中之一。研究虽取得了一些进展,但科学家还想知道一个更深层次问题的答案:它为什么存在,它是如何起源的。

对意识及心理默默探索了近二十年,早在1997年发现产生意识的核心器官是丘脑,由于意识的特殊性和复杂性,涉及的一些问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未被人们所承认。要透过现象说明本质,没有理论高度的建树,是不可能阐明意识机制的。意识涉及的人脑结构非常广泛,丘脑、大脑、下丘脑、心理原理杏仁核、纹状体、小脑、脑干等都与意识有关,每个结构又可分为不同的核团或功能区,每个核团、每个功能区、每个结构、每个环节乃至每个系统都会导致意识现象杂乱纷呈,单纯的意识现象是不存在的。为了说理透彻,经过近十年的理论完善、验证,总结出联结原理、分立原理、应动原理、优势原理,简明扼要地将极其复杂的意识、心理现象条理化,使之清晰明朗,初步阐明了意识、心理机制。

§ 分类

心理原理心理原理包括上、下两部分,上部包括分立原理、发放原理、互动原理、交换原理、联结原理五个原理。发放原理也称点亮原理,网友称谢健青定论,主要确定脑的功能和意识产生机制,在广大网友的共同努力下,是心理五原理中最成熟的;互动原理也称分立原理,主要对各个功能系统进行了划分,确定了心理的产生机制;交换原理论述各层次的神经结构的功能,样脑通过交换产出样本,实现各种信息的分析;联结原理阐述样本、点亮路径、功能系统的形成机制。下部从心理原理的角度具体论述各种意识、心理活动,涉及到心理特征、心理过程以及心理障碍、精神病症的各个方面,如感觉、知觉、思维、记忆、梦、情绪、欲望、动机、意志、性格、气质、嗜好以及悟性、智力、技能、能力等,从科学角度合理解释梦游、催眠、瘾症、强迫症、抑郁症、焦虑症、自闭症、疑心症、分裂症、迷失症等各种心理问题和精神病症。

§ 分立原理

心理原理分立原理即心理第二原理,是心理五原理之一。

分立原理阐述脑的结构及功能的分立机制,即从神经解剖学的角度定位意识、心理功能。脑由多个功能系统构成,每个功能系统都能独立产出样本点亮丘觉,各个功能系统分别产出样本点亮丘觉产生多个独立意识。功能系统、意识等各个因素相互作用是心理产生的基础。

脑分为多个功能系统,每个功能系统都能独立工作产生产出样本点亮丘觉产生意识。功能系统分为觉察系统、认识系统、感受系统,意识也分为觉察、认识、感受。我们正常意识状态是多个意识并存并且相互作用,是产生心理活动的基础。

§ 发放原理

心理讲座发放原理主要论述丘脑、样脑的功能以及意识产生的神经机制。脑有那些功能,意识是怎样产生的。到目前为止还是科学家们孜孜以求的研究对象,意识至今没有一个统一的概念,概念涉及范围广,在不同的学科、不同的领域都有不同的定义,可以用广、杂、乱三个字来形容。发放原理主要从生理学的角度论述意识的产生机制,简单的说就是论述意识是哪个脑器官产生的以及怎么产生的。

发放原理是一个经过长期论证、反复验证而确定的理论观点。这一定论是谢健青从1987开始,在1997年发现了丘脑的丘觉发放功能后,又经过10年的反复验证形成的最后定论。是以日常行为、心理现象、脑部病变症状、精神病症结合海量心理研究资料,经过20年反反复复的舍取、修改、升华,抽丝剥茧、筛选提炼出的精华。

发放原理的得出是脑研究的突破,从脑的生理机制上确定了脑的功能和意识、心理机制,科学阐释了各种意识、心理、精神问题,纠正了将丘脑功能定义为感觉中继站的错误认识,纠正了将意识、思维等功能以及心理、精神活动局限在大脑皮质的错误认识,纠正了心理现象解析、心理问题咨询、精神病症治疗的种种误区。

发放原理阐述脑的意识功能,即意识产生的神经机制,即丘觉发放产生意识。丘脑合成发放丘觉,样脑交换产出样本,丘觉自由发放或被样本点亮发放产生意识。第一,丘脑的功能是合成丘觉并发放丘觉,丘觉发放出来产生意识,丘觉的发放有两种方式,既可以是丘脑自由合成发放,也可以被样本点亮发放,自由发放的丘觉产生的是自由意识,也就是“想法”,样本点亮丘觉产生的意识是关于客观事物的客观意识;第二,样脑的功能就是交换产出样本,通过信息交换、样本交换的方式产出样本,样脑产出样本的目的就是点亮丘觉产生客观意识,样脑的功能是极其复杂而强悍的,在交换原理中具体阐述。

§ 互动原理

互动原理互动原理即心理第三原理,是心理五原理之一。

脑包括丘脑、样脑和脑干,样脑又分为大脑皮质、基底核、小脑、下丘脑、杏仁核等。丘脑是由众多的核团构成,主要有背内侧核、枕、前核、腹前核、腹外侧核、腹后核、背外侧核、后外侧核、板内核、中线核、网状核等。大脑皮质以中央沟为界分为前后两部分,大脑前部为额叶,后部有顶叶、枕叶、颞叶,大脑前额叶、大脑后部联络区与丘脑核团的背内侧核、枕有着至关重要的功能联系,是意识、心理活动的主要发源地。科学家发现,边缘系统主要包括丘脑前核、下丘脑、杏仁核、扣带回等,与内脏活动、情绪反应、记忆关系密切。基底核、小脑的神经纤维投射到丘脑的腹前核、腹外侧核,腹前核、腹外侧核的神经纤维又进一步投射到大脑皮质的运动区,是与运动相关的系列结构。

§ 交换原理

心理原理交换原理即心理第四原理,是心理五原理之一。

交换原理阐述样本的产出机制,阐述样脑各层次结构(神经元、神经元群、核团或功能区、脑)的功能,是根据经典神经元学说、经典反射理论接合大量的实验研究资料,深入研究,经过长达数年的反复验证,证实神经元具有交换信息的功能,为揭开意识、心理奥秘打下了坚实基础。

交换原理阐述各层次脑结构的功能(意识、心理的发生机制),即意识、心理是通过交换实现的。交换是样脑各层次结构的普遍功能,样脑通过多波次的交换产出各种样本,点亮丘觉产生对事物多个方面的认识。交换是各个功能系统的样脑、样脑各层次结构的普遍功能,各功能系统的样脑,每个样脑各层次的结构包括神经元、神经元群、核团,通过多次的信息交换或样本交换实现样本的交换、产出,点亮丘觉产生意识,并形成复杂的心理活动。

1、交换的类型。交换分为元交换、样本交换,我们把单个神经元的交换称为元交换,神经元群的交换称为样本交换,我们一般所说的交换为样本交换。神经元以上层次的样脑功能,即神经元群(或柱)、功能区(或核团)、脑的交换功能,是以神经元的交换功能为基础,各个神经元之间联合作用共同实现的。信息或样本是各个神经元遗传信息的集合,样本交换是集合之间的交换,是各个元交换组成的集合之间的交换。

2、交换的传递与分析、条件反射。交换又分为许多层次,从信息传入脑区域开始,样本交换呈波浪状一波一波的向外传递,这就是分析,也是条件反射的实质。

3、承载样本交换的样脑主要是大脑皮质。

§ 联结原理

心理原理联结原理即心理第五原理,是心理五原理之一。

所有神经系统的功能,从神经元、神经元群、核团到脑的所有活动都可以说都是对样本的运作,主要有联结、交换两种运作方式,我们各种意识、心理活动都是样本的联结或交换。

联结是从神经元中获得需要的遗传信息,当这些遗传信息能够表示事物时就是样本。通过联结可以从无到有在脑中建立表示客观事物的简单样本,通过简单样本的联结可以建立表示复杂事物的复杂样本;只有通过联结,神经元、神经元群、核团才能在功能上联成一体,实现各种各样的样本交换功能。意识、心理活动最终是通过样本交换功能来实现的,当交换的样本达到一定的复杂程度,形成意识、心理活动。

§ 测谎仪心理学原理

测谎仪测谎仪是检测人是否说谎的工具,但测谎仪本身会不会说谎呢?这个问题自测谎仪问世以来,争论就始终没有停止过。

一方认为,测谎仪的记录是对被测者在回答相关问题时情绪变化的生理反应,只要测谎条件齐备,专家经验丰富,测谎结果就值得相信。美国曾经研究测谎仪长达 15年的专家麦克·奥凯利声称自己的测谎结果准确率可达96%。美国测谎协会说得更玄,合格的测谎准确率可达到百分之百。联邦调查局的一份文件也指出,测谎仪除了发现犯罪行为外,还可以“清除怀疑、核实目击者证词、确证所提供的情报和确定原告讼词的准确性”。

另一方则认为,测谎仪只记录主观的反应,在某些情况下它也会弄错。例如当一个无辜者的表现看来像个犯罪者的时候,由于害怕而使得他在供述时显得十分紧张,这样极可能被误认为是在说谎。也就是说,若是没有任何说谎的理由,而又出现说谎的反应时,有可能是其他的原因所造成的。测谎仪看似客观,但在客观的表面下往往会犯下不可原谅的错误。曾有研究报告指出,测谎仪的准确率很低,仅为35%。即使在最符合实验室要求的条件下,准确率也只有64%到71%之间。

§ 情绪心理原理

心理原理情绪产生于生命的一个古老的机制,它的性质可以归纳为两种:快悦的和不快的。我们知道,简单的生物没有知觉能力,更没有思维和生物学知识,但它们却有生物学意义上的“趋利避害”的本能行为,这种本能是靠什么得以实现的呢?只能是“趋悦避痛”的情绪机制,即:趋向快悦的情绪状态,逃避不快的(或痛的)情绪状态,并依此实现了自体保护和生存。“趋利避害”是生物本能行为的外显表现,“趋悦避痛”是这一行为表现的内在本质和原因。其实,“趋悦避痛”是从最简单的动物体到最高级的人类共有的最基本的本能和生命原则,情绪是一切生物体(动物和人类)价值判断的依据,是生物一切行为原因的渊源。

虽然人的情绪现象显得很复杂,但它简单的一面,并且是能够使它的其它方面不再显得“极为复杂”的,就是情绪的心理机制。这是心理学对情绪的研究应该首先去认识的,也是较容易认识的,却因为没有重视而至今还未认识的一面。

需要说明的是,我这里的“情绪”在概念上有所深入和拓展。首先,它指的是本质意义上的情绪,或是指所有情感和情绪中所包含的会引起我们喜爱或回避的主观态度的因素。从个体体验方面来说,它是构成人的各种感受和通常意义上的情绪的基本元素,与我们通常对情绪的概念相比,它还包括包含在诸如“饥饿”、“快感”、“痛感”等等一些感觉之中并作为其主体的情绪成分,与“恐惧”、“悲伤”、“愉快”等通常意义上的情绪一样,它们的情绪性成分是同源的。这是概念范围上的拓展。从内部过程上来说,它是指发生在脑内的与网状系统活动密切相关的一切情绪性神经反应及其上传。

心理原理一、制约性情绪反应

情绪的一个主要心理机制就是情绪的学习,即个体对信号刺激的情绪性反应。虽然加涅早就提出信号学习包括随意反应和情绪反应,但在已有的心理学研究和我们的所有教材中,对这点却完全地忽视了。而情绪的信号反应恰恰是认识情绪现象的关键,我们一直对复杂些的社会性情绪的不解,原因就在于对此的忽视。

情绪反应按其反应的形式可以分为两种,套用现成的词汇可称为“自然情绪反应”和“制约情绪反应”。由信号刺激引起的情绪反应就是制约性情绪反应,它占据着我们人类情绪表现的绝大部分。

“自然性情绪反应”很直观易识,它是我们的生理基础所决定的对生理刺激的直接反应。例如我们在夏天口渴时喝下一杯清凉的饮料,生理上的适宜和满足自会通过对网状系统的激活而引起快悦性质的情绪性反应,并由其和相关感官信息向皮层的上传形成我们对此快悦情绪和相关感官特征的意识,这种情绪反应的形式表现为它是由刺激物的直接刺激而引起的生理反应所产生的。

“制约性情绪反应”与情绪的“学习”有关。我们知道心理学的学习理论中有“非制约刺激(自然刺激)”和“制约刺激”以及它们所产生的“自然反应”和“制约反应”。而在动物和人的情绪反应现象中,制约性情绪反应也普遍存在,即在一些情境下,当遇到某一可以产生某种生理性情绪反应的条件时,在还未受到该条件的真实刺激之前就产生了该条件真实刺激后所会产生的情绪反应。例如我们在炎热的夏天正口干舌燥时突然得到一瓶冰镇的凉饮,在喝入之前我们已立刻非常高兴—— 即我们的脑中已产生了快悦性质的生理性情绪反应,这种快悦的情绪是怎么产生的呢?其实这就是我们以往的在解渴后因生理适宜而在脑中产生的快悦性质的情绪状态的重现(由于特定情境往往还会增加了它的强度),或称之为对以往相关情绪的记忆。这就是制约性情绪反应的基本形式和内容,只是这里还需要与认知有关的情境的作用,比如在不渴或者见到的是自己得不到的凉饮的情况下,制约性情绪的产生在强度上就会大大降低,甚至引起相反的情绪。

认识了制约性情绪反应现象的存在,那么对各种复杂的情绪现象我们就会不难理解。再例如,“小孩看见护士就联想到打针,从而就产生恐惧”,其实这里的“恐惧”的主体就是重新出现的、包含在他以往打针时的“痛”之中的不快性质的生理性情绪反应,这里的护士就是信号刺激。这一恐惧的产生就是制约情绪的简单形式,而古典制约学习理论中的“类化”、“辨别”等现象在制约情绪中都有对照,尤其在人的较为复杂的社会性情绪和情感中更是如此。人的再高级的情感也不是无源之水,它们都是由情绪的制约刺激物所产生的以原初的生理性情绪为基础的制约情绪,只是这里的“联想”大多数情况下不是随意联想,而是在潜思维活动下进行的潜联想,因而表现出这些情绪产生的直接性和原因的曲折性。

心理原理比如在我们见到要好的朋友时会油然产生一种非常愉快的情绪,这是由于彼此之间曾有过很多交往,一起有过很多美好往事、很多理解和很多支持,再想起或见到他时这一情境的刺激就会制约出你曾在那些美好往事、那些理解和支持中所获得过的快悦情绪的重新出现,并成为现实的情绪反应,这种现象与“望梅起液”的生理反应一样,都是神经活动的制约反应现象。

其实,人的所谓社会性情绪和情感,不论是正面的(快悦的)还是负面的(不快的),都是制约性情绪反应的产物。另外,在制约性情绪反应中还有“反制约”现象,比如,当你突然接到了一所名牌大学的录取通知,由于你联想(或潜联想)到种种它所意味的事情,所以在你头脑中引起了非常快悦的制约性情绪反应,即遇到了能产生快悦情绪的条件而引起了当前的快悦情绪,这是正制约。而如果你此时知道的是你没考上大学的消息,你十分失望,并且确实非常痛苦,在这“痛苦”的内容中,除了你因联想到一些社会性压力而产生的内容外,还有一种更直接而深刻的内容,这就是这一消息所意味的你曾经或所能联想到的那些会制约出你的快悦情绪的事情的失去,而这一“失去”的意味却制约出了那些反之该有的快悦情绪的相反的情绪,即“反之”的快悦有多大,现在的痛苦就有多深,这是真正的“失望的痛苦”。这种现象在小孩身上的表现更易于我们理解。比如给很小的小孩一个苹果,他在还没吃到嘴里就引起了吃到嘴里后由味觉等反应而在脑内引起的快悦性质的生理性的制约性情绪反应,而使他表现出非常高兴。可是这时苹果突然掉进了路边的下水道里,他一般会大哭起来,显然他很痛苦,并说明在他当前的脑中产生了现实的不快情绪,这种不快情绪是怎样产生的呢?只能是与刚才引起了他的快悦性质的制约性生理情绪的过程和机制一样,此时因“失去”的刺激而引起了相反而现实的脑内情绪反应的生理过程。这里也看到,虽然我们的任何情绪和情感都是一种心理过程,但它们必然伴随着脑内相应的与情绪有关的神经生理上的反应。

二、情绪的对象化

情绪本身并非不可感知(有的心理学理论说它本身不可感知),它只是没有空间特征,因此情绪的对象化也是情绪过程的一个主要心理机制。

由于情绪自身没有位置特征,在皮层对之的反映中,总是把它与其它内部或外部事物的一些特征联系在一起,使其感官化或客体化。

“情绪感官化”是在皮层过程中把对情绪反应的反映与来自感官上的信息建立联系,也就是说,大脑在对此情绪进行反映的过程中附加了一些对来自感官上的信息的知觉。例如把之与某处皮肤上的内部变化和位置等特征或者对心脏跳动的变化以及其它内部感觉联系在一起。比如饥饿感,它的主体就是与其它任何不快情绪一样的单纯的生理性痛苦情绪,只是在对这一情绪反应的皮层过程中伴随着对胃壁内部变化和位置等特征的反映。这种现象还使我们在感到或谈论饥饿时,往往只注意到胃的位置与内部变化等特征,而忽视了它的情绪主体。再比如,当你突然接到了一所名牌大学的录取通知,在你头脑中引起了非常快悦的制约性情绪反应,而这一快悦情绪本身只有强度特征没有位置特征,但由于它引起了心跳速度和强度的明显增加,当这种心脏的变化与位置特征被皮层与当前快悦情绪一同反映,这时我们感到的就是“心里好快活”、“心里真高兴”。当情绪被感官化时我们体验到的是快感或痛感。

“情绪客体化”是皮层在反映过程中把某一情绪性反应与外界事物联系在一起,尤其是那些由外界对象的刺激直接引起的情绪性反应。比如一只癞蛤蟆形象的物理的和形式的刺激引起了我们不快性质的情绪性反应(与一些线条流畅,色彩鲜明的形象的刺激往往会引起我们的快悦情绪相反,癞蛤蟆之类的满身凸凹,色彩灰暗的形象的刺激往往会引起我们的不快情绪,这与视觉反映它们时的内部运动是否顺畅和接受到的物理能量是否充分有关),当这一不快情绪与癞蛤蟆的形象一同被大脑皮质所反映,我们就在癞蛤蟆的形象上看见了“丑”,即,我们就在癞蛤蟆的形象上看见了自己的不快情绪。“丑“作为一种视觉事物,简单地说,它是由情绪客体化现象所引起的、个体在外界对象上看见的自己的不快情绪。

而“美是什么”之所以至今不被人们认识,就是因为对大脑在情绪的反映中出现的情绪客体化现象缺乏了解。现在我们应该看到:在视觉对象中作为与“丑”相对应的“美”,它就是我们在外界事物的形象中所看见的自己的快悦情绪。那么“美的事物”,它就是那些具有能够产生或引发我们快悦情绪并使之发生对象化之条件的客观事物。立的事物。而“美感”,可以说它是我们在把快悦情绪客体化以后对其的感受。它的主体就是我们的快悦情绪本身。当快悦情绪与来自某个感官的信息复合在一起时,形成“情绪感官化”,这时我们经验到的是快感性质的体验;当快悦情绪与来自某个外界事物的各种客观信息复合在一起时,形成“情绪客体化”,这时我们经验到的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美感。

情绪对象化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是“情绪的表征化”。比如我们在遇到某件高兴的事情时,在这一过程中我们总是把脑内的快悦情绪与当前的人和事的形象或意象表征复合在一起,使我们把对自身快悦情绪的喜爱理解为是对当前人物或事物的喜爱,再比如我们在回忆某件往事时通常也会引起情绪反应,由于情绪本身没有位置特征大脑就把它们与当前在记忆中出现的人物、事物的形象表象或情景表征复合在一起,从而构成一段幸福的回忆或忧伤的回忆。再比如我们看一本喜爱的小说,当我们被故事情节或里面的哲理引起快悦情绪时,我们会把这些情绪与随着文字内容而产生的形象、情节和意蕴等想象内容复合在一起,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在文学作品中所获得的美感。也正是由于在我们的这类情绪中总有这些对象化的内容,使我们感到我们的情感内容很“饱满”很“具象”,因此它明显地区别于由情绪的感官化而产生的一般快感和痛感,也区别于由单纯的生理原因引起的简单的快与不快的情绪(虽然对于有了一定心理内容的人严格来说不存在既没客体化也没表征化的情绪,有的只是在一些情况下这种对象化感觉的程度轻微一些)。

现在我根据以上的对制约情绪和情绪的对象化现象心理机制的介绍,对几种情绪情绪的内容进行一些解释。

“恐惧”——是一种对将要出现的悲惨后果的制约性情绪感受,它的内容包括对当前环境的知觉和对自身情绪反应的体验。比如看见一条无人看管的凶猛的狗向你冲来,这一刺激激起了你所能想象到的(这一想象过程一般都是潜意识过程)被它咬后的生理上的惨状,并因此而引起包含在相关的“痛”之中的制约性不快情绪反应,当你的大脑把这一不快性质的情绪反应与当前的知觉内容复合在一起,就形成了我们通常所说的“恐惧”的感受。“恐惧”的主体是不快情绪,然后加当前对象的形象或当前事物的表征、加躲避的愿望和逃跑的念头、加无计可施再加对生理的一系列内部应急反应的感觉(虽然此时逃跑的念头没有实现,但现实的奔跑所会引发的相应身体上的生理变化——如肌肉的高度紧张和能量的供给等——已经因心理制约而成为现实的反应)。

“害羞”是对自己外部或心里缺点被暴露的恐惧。它的主体是经验或预想中缺点暴露后带来的不良后果所产生的不快性质的制约情绪。

“喜爱”是个体内部对快悦情绪趋向的外移。主体是快悦情绪,还包含对内部快悦情绪的趋向转化为的对当前事物的钟爱。

心理原理三、情绪作为动机的唯一基础和根源

各种心理学理论都认为情绪是人的动力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情绪、情感是动机的源泉之一(之二是什么?)。而事实上,情绪过程是所有心理动机的唯一基础和根源!

我们知道,动机是构成人类一切有意行为的基础,包括身体行为和思维、回忆等等心理行为,它是由外部或内部原因引起的、激发和维持个体各种有意活动的心理动力。我们也都确信,动机源于需要。这里我想强调的是:一切动机都产生于心理需要,都是从心理层面的需要中直接产生的,虽然心理层面的需要很多都是为了满足生理上的需要,并都有其生理根源。真正的自动行为不需要动机,引起自动行为的那叫生理反应。动机只是专对心理需要而言。而心理需要什么呢?或者说,心理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呢?显然,为了认识动机的根源,我们要先认识一下需要的本质。

需要反映有机体内部的不平衡状态,但它还包含一种对超平衡状态的倾向。正如生理需要不直接产生动机(动物下丘外侧区损伤导致不食等实列证明,生理需要必须转化为心理需要才会引起动机),生理的缺乏也不能直接产生心理的需要。需要是一种心理活动,在它与它所反映的生理需要(暂不说精神需要)之间还有一个媒介。比如血液中水分的缺乏会产生渴的感觉,胃液侵害胃壁会产生饥饿感等等,是这些感觉或感受的形成才产生对喝和吃的需要。这可以表示为:生理需要——饥饿感——需要。这里“需要”的直接原因是饥饿感的作用(味觉的作用暂不说),心理所直接需要的是对饥饿感的消除(或躲避)。而饥饿感是什么,前面看到,它就是一种以不快情绪性为主体的痛感,因此,心理在这里最直接的需要是对此痛感的解除,是对痛感的主体——不快性质的情绪性反应的回避。

回避不快情绪是饥饿引起的需要的本质,但至此还不能使我们认清需要本质的全部。在心理学中一直是把生理上的匮乏状态作为研究需要的主要对象,而对需要的另一面,也许对人来说是更重要的一面却很少涉及,这样显然有碍于对需要本质的深入认识。再回到前面的例子:饥饿产生进食的需要,是什么产生停食的需要?“饱中枢”的说法显然没经思考,如果真有这样一个中枢,许多被撑死的动物是否都是“饱中枢”出了问题?象“记忆系统”、“过滤系统”等等一样,硬造出来的东西太多必然会妨碍科学认识。若不用知识来控制,显然不是饱而停食而是撑而停食。而饱是快感,撑是痛感。在这里,当两种性质的情绪在一种行为中相遇时,就看谁的强度高了。如果该行为的继续所带来的快感大于痛感,就会继续此行为,反之则停止。味觉的降低对停食的影响只起次要作用(显然味觉一般不会降为零),当通过饱感与味觉所带来的快感(香、甜等感觉都属于以快悦情绪为主体的快感)都不敌撑的痛感时,就产生停食的需要。在没有知识影响的前提下,如果没有饥饿感、饱感与味觉的推动和引诱,生理再需要我们也不会去吃什么。这同时也说明,我们吃的直接原因是消除不快情绪和追求快悦情绪的需要,而消除不快情绪也是追求快悦情绪的方向之线上的一极,心理真正需要的是追求快悦情绪。

情绪任何情绪和感受都相对着脑内的情绪性反应,这种反应的特征就是它的情绪性。所谓情绪性,就是在大脑对此反应的感知过程中包含着一种拒绝或者趋向的倾向性,即包含着喜爱或者厌恶的“态度”。情绪产生需要,需要产生动机,在需要和动机的参与下情绪的趋向性就表现了出来。从宏观角度上,我们可以说情绪本身就包含着趋向性,需要和动机只是情绪机制的一部分,这样也许更便于对一些心理现象的理解。而情绪性反应又必然相对着某种心理状态。人们所说的不平衡状态都意味着痛感状态,意味着负面性质的情绪性反应。而通常所说的平衡状态其实只是一种维持状态,显然这种状态并不反映个体的真正满足和需要,也并不是“当出现新的不平衡时”才“又会产生新的需要”。生命永远需要那种超越于平衡的快悦状态,这种需要反映在心理的内部过程中就是对一种神经激活状态的“渴望”。与平衡状态相比,那种身心愉悦、满怀好心情的状态更是我们向往的状态。生命真正需要的是超越于平衡状态之上的快悦状态(也许那才是有机体的真正平衡)!也正是这种需要在使生命不断向前。

心理的直接和根本的需要是快悦性质的情绪状态,这种需要直接产生于对情绪的直接体验和对其的经验,快悦情绪使心理满足、喜爱和向往,这些体验和经验产生要获得它们的需要;不快情绪使心理厌恶、拒绝,这些体验和经验产生回避的需要。没有情绪就没有需要和动机,所以情绪过程是需要和动机的唯一根源。这里可以表示为:情绪——需要——动机。

意志对动机的影响完全是借助意识对情绪的经验实现的,个体的一切计划和目标都是以回避某种痛苦或者获得某些快悦为对象(谁见过另外的计划和目标呢?)。实际上,意志的动机功能就是在思维和潜思维活动的参与下,通过对某种情绪的预见和“期待”而起作用的。

快悦合乎需要,但它不是需要本身。需要也是一个独立的过程,有它自身的心理机制。对人来说,心理通过情绪产生的需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因直接的情绪体验产生的需要,比如痛感需要消除、回避,悲伤需要发泄、哭泣,好吃的苹果引诱我们一口再一口地吃,优美的艺术品或表演使我们留恋忘返,友情使我们欢欣,我们即刻付出自己的友谊以为获得更深的友情等等,这些都是由当前而现实的自然情绪和制约情绪直接引起的需要;二是由意识系统依据其观念中所包含的对情绪的经验而产生的需要,比如对信念、理想、道德、正义等等的需要。虽然它们所遵循的都是趋悦原则,但在表现上仍有方式和模式上的区别。前者方式直接或较直接,通过对制约情绪的了解都已显得简单易识。后者曲折,并有其自身的模式。从意志对动机的作用上我们可以看到,意识系统是以它自己的方式通过情绪来形成和选择需要的。在意志活动这里,意识系统是依据词语或意象引起的制约情绪的经验来产生需要的,同时,在我们的大脑里还有许多潜含着情绪的成型观念,即由对事物的情绪经验形成的习惯态度,它意味着已基本定型的制约情绪。通过思维活动,一些观念进入意识,这些观念中包含的定型的潜在情绪也会因受到情境刺激同时引发,并对动机的形成与选择形成直接影响,即使那些浮到近层的潜观念没被具体意识,它们所容含的定型情绪由于受到制约刺激也已形成现实反应并被意识。由于这些原因,才表现出意志的特性。这里可以表示为:对情绪的预见——需要——动机。

§ 相关书籍

心理原理《现代心理学原理与应用》

作者:朱宝荣著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2-03

版次:1

开本:32开

页数:367

本书系高等学校非心理学专业文理科学生学习现代心理学原理与应用知识的教材。本书介绍了个体的心理过程和心理特征,也介绍了社会团体的心理现象,从而进一步介绍了应用心理学的主要分支学科,其中包括犯罪心理学、环境心理学、消费心理学、管理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成果。作者在10年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反复修改,充实完善,将现代心理学原理与应用有机结合,反映了现代心理学最新研究成果。

心理原理《赢得人心的36条心理学原理》

者: 邱丽丽,庞建春 编著

出 版 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1-1

ISBN:9787111230762

本书从社会心理学和人际关系心理学角度阐释了36条可以帮助我们赢得人心的心理学原理,展现了人际交往中印象管理、攻心策略等多方面的对人处世方法。

为了提高对读者的实际指导,本书在内容上既充分阐释了各条人心定律背后有趣的、深刻的心理原理,同时也指明了在“赢得人心”这一问题上可以产生最大效果的各种行动方式,以及规避不利于“赢得人心”的各种负面情况。为此,本书在内容中增加了很多实战的行动技巧,这些技巧可以切切实实让你的行动产生更大成效。

§ 相关条目

爱情心理学

变态心理学

猜疑心理

超心理学

穿针心理

失恋心理

心理经济学

心理原理

忧郁心理

自卑心理

自私心理

犯罪心理学

禁果心理

逆反心理

心理健康

心理换位

§ 参考资料

《广告的心理学原理》

《现代心理学原理与应用》

《赢得人心的36条心理学原理》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1 9:0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