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文化圈 |
释义 | § 概述 文化圈 是社会学与文化人类学描述文化分布的概念之一。它涉及的地域范围比文化区和文化区域更为广泛。 文化圈概念是由德国民族学家R.F.格雷布纳首先提出的。他在1911年出版的《民族学方法论》一书中使用文化圈概念作为研究民族学的方法论。他认为,文化圈是一个空间范围,在这个空间内分布着一些彼此相关的文化丛或文化群。从地理空间角度看,文化丛就是文化圈。奥地利学者W.施密特主张,文化圈不仅限于一个地理空间范围,它在地理上不一定是连成一片的。世界各地可以同属一个文化圈,一个文化圈可以包括许多部族和民族,是一个民族群。在一个文化丛相关的不同地带,只要有一部分文化元素是相符的,它们就同属一个文化圈,如东亚文化圈、北美文化圈等。文化圈是独立持久的,也可以向外迁移。一个文化圈之内的整个文化,包括人类生活所需要的各个部分,如器物、经济、社会、宗教等。向外迁移的不仅是整体文化的个别部分,也可能是整个文化模式。 文化圈理论被后来的文化人类学家接受。美国学者A.L.克罗伯和K.科拉克洪都认为,这个理论对于研究民族学和文化传播是很有价值的,人们可以从具有相同文化特质的那些民族中间,发现它们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渊源。北美学者在研究民族学时多用文化区域概念,而文化区域在时间和空间上过于狭小,文化圈包括较大的空间和经历持久的时间,使用这个概念便于作更深入的研究。 § 文字符号文化圈 文化圈 从文字字形来看,今天世界分为五大文化圈。 汉字文化圈,代表儒学文化和后来的佛教文化。包括中国、日本、朝鲜等国,以及以华语作为民族语言之一的新加坡。 印度字母文化圈,代表印度教和佛教文化。包括印度、孟加拉、缅甸、尼泊尔、斯里兰卡、泰国、老挝、柬埔寨等。 阿拉伯字母文化圈,代表伊斯兰教文化。包括阿拉伯国家(埃及、沙特阿拉伯等)以及信伊斯兰教的其他国家和地区(伊朗、巴基斯坦等)。 斯拉夫字母文化圈,代表东正教文化。包括俄罗斯、保加利亚、南斯拉夫(一半)、外蒙古等。 拉丁字母文化圈,代表天主教(以及新教各派)文化。后来突出科技文化,包括英美等世界多数国家。[1] § 世界三大宗教文化圈 佛教文化圈 佛教文化圈 最先兴起,它产生于公元前五世纪的古印度。印度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既有丰厚的文化土壤,又是一个宗教意识浓厚的地方。佛教产生于等级森严的“种姓”社会,它以反对维护“种姓”制度的婆罗门教而登上历史舞台,赢得了许多人的心。在婆罗门与非婆罗门的剧烈斗争中,思想异常活跃,产生了婆罗门“正统六宗”和众多的反婆罗门“沙门思潮”;佛教就孕育在这种哲学昌明的环境里。佛教哲学偏重于社会人生,它以“苦”为出发点,要求人民面对惨淡的现实,把生、老、病、死以及爱、憎、别离、贪欲都看成是一个苦难的历程,进而探求“苦”的根源,反复论证事物的因缘关系,从而劝告人们行“八正道”而进入不生不灭、无忧无虑的“涅”境界。佛教文化圈的根源在印度,但它的扩散却影响整个亚洲。八世纪后印度佛教衰落,而这个文化圈的中心转向中国和东南亚。对中国文化影响最深的莫过于印度文化,它以佛教为先导,把中国与印度两大文明古国联系起来,同时把印度人的智慧带到中国,与中国人的智慧碰撞出耀眼的火花。在佛教中国化的过程中,大乘佛教与中国社会和汉文化结合产生了汉传佛教,对中国的哲学、宗教、语言文字、文学艺术、建筑、科技乃至民俗产生了深远影响。以后,汉传佛教又把中国文化带到朝鲜、日本、越南及其他地方。密宗与藏传佛教(喇嘛教)对西藏社会和文化有极深的影响,并扩散到青海、甘肃、四川、云南藏区及蒙古、中亚、不丹、尼泊尔和锡金。小乘佛教与东南亚文化结合形成南传上座部佛教,把印度文化传到斯里兰卡、缅甸、泰国、柬埔寨、老挝等国。同时,中国的“西域”、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在历史上也曾是佛教盛行一时的地区。[2] 基督教文化圈 基督教文化圈 起源于公元一世纪的巴勒斯坦,形成于罗马帝国,四世纪被罗马帝国认定为国教,从此奠定了它在欧洲传播的基础。基督教渊源于犹太教,但一开始就与犹太教分道扬镳,打破了犹太民族“特殊宠论”的狭隘观念,宣布凡信上帝的人都是“上帝的选民”而可以得救,对一切苦难的人产生极大的吸引力。 基督教有三个重要观念被继承下来,其一是“至高一神”的信仰,其二是“救世主”的观念,其三是信仰“先知”及其“启示”,所以一开始便是“绝对一神的宗教”。犹太教的经典也被继承下来,成为《圣经》的《旧约》部分,“安息日”演变为“礼拜日”,“愈越节”演变为“复活节”,教会组织形式和祈祷、唱诗、读经、讲道等礼拜仪式都沿袭下来。 基督教产生于东方,它通过犹太民族的历史传统,吸收了巴比伦、埃及、波斯文化,又在“希腊化”的背景下充分吸收了希腊、罗马文化,从一开始便建立在东西文化兼容的台阶上,是东西方文化交融的产物。古巴比伦《创世史诗》与《吉加美士史诗》中,有关创世和洪水的传说,后来成了《圣经》中的“创世纪”、“伊甸园”、“洪水记”之类。古埃及的许多传说,如奥西里斯死而复活以及死后审判、阴间冥府的描写,都被纳入基督教的神学体系。波斯的善恶二元论、末世观念及天使、魔鬼,对基督教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形成基督教意识形态的重要因素是希腊哲学,特别是毕达哥拉斯的“灵魂轮回”和数字神秘主义,苏格拉底关于知识和善德的学说,还有柏拉图的“理念世界”、回忆说“灵魂不灭论”及“世界等级模式”。古罗马的文化也为基督教的诞生提供了温床,新柏拉图主义的“流溢说”直接对基督教思想观念的形成起了作用,新斯多葛派的禁欲主义和宿命论也为基督教所采纳。将希腊、罗马文化与基督教思想结合起来的是犹太哲学家斐洛,集其大成者是罗马帝国后期的奥古斯丁。罗马帝国狄奥多西一世正式宣布基督教为国教,东、西罗马分裂后形成了以罗马为中心的西方教派(天主教)和以君士坦丁堡为中心的东方教派(东正教),对整个欧洲产生深远影响,它的异端如景教还一度传入西亚及中国。宗教改革后出现基督新派,影响波及欧美及世界其他地方。[3] 伊斯兰教文化圈 伊斯兰教文化圈 兴起于七世纪的阿拉伯半岛,是宣扬“服从真主意志”的宗教,《古兰经》就是“先知”穆罕默德的“启示”,而《圣训》便是穆斯林思想言行的规范和行教的重要依据。伊斯兰认为今生短暂、后世永存,死亡只是连接今生和后世的桥梁,到了世界末日,一切都将毁灭,死者将被复活,在真主面前受审,或进天堂或入地狱,这便是“信后世”。“信前定”的思想,就是相信现实的一切都是事先安排好的。因为信后世而重今生,十分重视实践,所以在行动上有严格要求,必须履行“念词作证、谨守拜功、完纳天课、封斋节欲、朝觐天房”的五功。伊斯兰教宣布“在真主面前平等”,既不放弃今生的努力又给人予未来的希望,因而易于为人接受。 伊斯兰文化是一种特殊的文化体系,它以阿拉伯文化和波斯文化为原质特色,兼取希腊、罗马、印度文化和犹太教、基督教思想而形成,内容不仅包括宗教、哲学、政治、法律、教育、道德等方面的思想理论,而且包括语言文字、天文历法、数学、医学、文学、艺术等等,同时还包括以《古兰经》、《圣训》为准则的各种社会规范、行为模式和价值观、人生观、宇宙观。伊斯兰文化是在地中海孕育形成的,和基督教文化一样兼有“东西合璧”的特征。首先,埃及、巴比伦、叙利亚、波斯都是世界文化较早发展的地区,阿拉伯帝国建立后,把这些文化囊括起来并纳入伊斯兰文化体系,同时推广阿拉伯文。八世纪至九世纪中叶是阿拉伯帝国最强盛的时期,控制了整个地中海,由于农业、手工业和商业、海上航运的蓬勃发展,促进了文化繁荣昌盛,在首都巴格达创建了智慧宫(包括研究院、图书馆和翻译馆),在数学、天文、物理、化学、医学各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文学、史学、哲学、法律、地理等方面也有不少成绩,而且将希腊的、罗马的、波斯的、印度的古典著作大量翻译成阿拉伯文,使伊斯兰文化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与此同时,中国的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火药等也通过阿拉伯传入欧洲,对沟通东、西方文化起了积极作用。“文艺复兴”时期,欧洲各国学者纷纷来到西班牙,把大批阿拉伯文著作译成拉丁文,这对欧洲的自然科学、哲学和文化艺术创新具有重要意义。伊斯兰教扩散到世界许多地方,自然把这种有世界意义的文化传播开来,并且与游牧文化圈、佛教文化圈发生接触碰撞,在某些地区挤压了佛教文化圈,如巴基斯坦、孟加拉、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及中国的“西域”。[4] § 汉字文化圈 汉字文化圈 汉字文化圈,是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限于汉族,而且影响国内许多民族,并辐射到朝鲜、日本、越南及东南亚华人地区,具有重要意义。汉字文化圈的内涵极其丰富,它以汉字为重要标志,用汉字来表现各种特有的文化现象,包括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科学技术、制度文化乃至风俗习惯等等。汉字既是文化载体,同时又是文化传播的媒介。这一区域的共同文化根基,源自萌生于中国而通行于四邻的汉字。站在世界的高度看,汉字文化圈既是中国的,又是世界的,它源远流长,影响深远。 这个文化圈产生于中国是必然的。在世界历史上,中国文明的起源并不算最古老,但是,新巴比伦王朝在公元前536年被波斯吞并后便销声匿迹,埃及虽然延续了三千年最终却沦为波斯治下的一个行省,印度在贵霜王朝极盛一时之后便渐渐衰落。曾经放射奇光异彩的古希腊在公元前338年竟被“马其顿方阵”踏平了,雄峙地中海大约6个世纪的罗马帝国也在公元395年分裂后一蹶不振。世界上古老的文明都相继没落,惟有中国文化,绵延五千年而不衰,至今仍然生机勃勃。汉字文化圈可分为三个层次:汉族、汉字和汉文化的形成为“本圈”;由于它的主导作用而影响国内其他民族形成“内圈”;而它在国外的扩散则构成“外圈”。 汉族是世界上最大的民族,人口超过10亿。她的形成与别的民族不同,融合了许多民族成分,吸收了多种民族文化,逐渐成长壮大。考察汉民族的形成,无论如何不能脱离“多民族国家”的历史背景。历史证明,她是民族融合的产儿,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逐渐壮大。汉族是一个开放的民族,可以接纳各种不同的血缘成分的人,包容国内外多种文化,具有很强的融合能力。她的形成和发展主要靠文化,文化是她的基因,她的灵魂,是维系这一族群的纽带,并通过文化传播来扩大群体,因而民族的认同感来自共同的文化而不是血缘。在汉族和汉文化形成中,汉语和汉字起了积极推动作用。有了汉字,有利于知识的积累;有了汉字,文化可以世代传承,积淀目益深厚;有了汉字,汉文化方可得到充分发展,拓开许多领域;有了汉字,汉文化便可传播到遥远的地方。因此,汉字是汉文化的核心,是汉文化远播的根源,是形成“汉字文化圈”的传媒工具。 汉族的优势之一就是人口多,分布广,与所有民族都有接触,就像是一种极强的粘合剂,把整个中华民族团结起来。汉族的另一个重要优势,就是经济处于领先地位,中国的封建社会事实上是以汉族地主制为中心建立起来的,并在这个中心的强力作用下,把周边各民族先后纳入封建化轨道,形成一个多民族、多层次、多类型的结构。中国文化是由多种民族文化构成的,汉文化始终是中国文化的主旋律。随着汉族人口的播迁,以人为载体把这种文化带到边疆少数民族地区,造成多方面的影响,从而使汉文化成为“中国精神文明的旗帜”,南方民族绝大多数的语言属汉藏语系,均为孤立语,且惯于具象思维,因而造字方法大同小异,文字多属方块字类型,如东巴文、哥巴文、水书、彝文。汉藏语系民族其语言与汉语有某种亲缘关系,且因与汉族长期交往,比较容易接受汉字。阿尔泰语系不是孤立语而是粘着语,不便直接借用汉字,于是在使用过程中逐渐由表意向表音方向转化,形成拼字文字,如契丹文、女真文。许多民族原先没有文字,明清以来,随着汉文化的传播,到近代已有21个民族通用汉字。在清代,满文与汉文并用,至清末满人即多习汉字了。藏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蒙古族、朝鲜族都有自己的文字,但自近代以来,由于与汉族交往渐多,而且学校、报刊、图书、广播、电视、电影都使用汉字,因而汉字也成为沟通各种民族文化的工具。从历史发展来看,以汉字为核心的汉文化逐渐扩大范围,影响国内各民族。联结整个中国文化,加强中华民族的内聚力,意义十分重大。[5] § 游牧文化圈 文化圈与其他文化圈相比,“游牧文化圈”显得格外独特。它不同于佛教文化圈、基督教文化圈和伊斯兰文化圈,因为这三个文化圈的传媒手段是宗教,通过宗教进行文化传播。它也不同于汉字文化圈,这个文化圈植根于农业社会,通过汉字传播文化。游牧文化圈则不然,它的主角是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经济是它的社会基础,他们以“尚武”的姿态出现,其活动常常伴随着迁徙、贸易和战争,引起急风暴雨般的激变,因而文化传播的手段始终离不开迁徙、贸易和战争。 “马背上的文化”,风貌与农耕民族迥然不同。首先,游牧、狩猎、贸易、作战构成了生活的基调,栖息、迁徙、雄踞形成一条滚滚的长河,因而人们具有一种勇武、浩荡、豪迈、潇洒、开阔、进取的特有气质,不畏艰险,取于开拓创新,文化风貌显得独特。其次,由于经济起伏、社会动荡、政权更迭频繁,文化总是处在不断破坏与重建过程中,因而文化积累远不如农业民族,文化随时变迁,很难形成世代相承文化传统。其三,人口大幅度流动,各民族、各部落相互对流穿插,文化的传播大于文化传承,故同多于异,轻裘,宝马,骑射,歌舞,毡房,肉食成为普遍的习尚。其四,游牧民族四海为家,视野特别宽阔,能够接纳各种文化,对任何外来文化都不排斥,时有改变或几种文化相兼。其五,游牧民族的群体意识特别强烈,一遇战争便迅速集合为一个整体,步调一致。力量集中,为了群体利益不惜牺牲自己,因而战斗力极强,堪称“金戈铁马”。 随着游牧民族的兴衰,“游牧文化圈”时有盈缩,突然放大又突然收缩,极盛时越出中亚,进入中国、西亚、南亚及欧洲,使整个世界天翻地覆。长期影响中国历史的是游牧民族,匈奴与秦汉的对峙,魏晋时“五胡”进入中原,进而造成南北朝对立的局面,隋唐时期周边存在许多游牧民族政权,接着是宋与辽、金、夏的纷争,元朝统一中国,清代是满洲人的天下。西亚是游牧民族南下的大通道,从公元前3000年起就不断有游牧民族进入这一地区,如雅利安人、波斯人、塞种、阿拉伯人等。深入南亚的雅利安人对印度文化有过重要影响,大月氏建立的贵霜帝国和蒙古人建立的莫卧儿帝国更是煊赫一世。在欧洲,匈奴西迁推动了“蛮族”大迁徙,颠覆了东、西罗马帝国,蒙古人西征更成为震惊世界的特大事件。游牧民族的马蹄声震撼欧亚大陆,在世界古代及中世纪的历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游牧民族是国际贸易的先驱,他们长途跋涉,穿越戈壁、沙漠、草原和高山开辟国际交通线,打破国界进行物资交流。中国历史上的“茶马贸易”和“草原丝绸之路”,就是游牧民族的壮举,通过他们把中国的丝绸传到遥远的欧洲。中亚的粟特人,是往来于欧洲、西亚及中国之间的国际商旅,不但进行长途贩运,而且使粟特文成为一段时期较为通用的“国际通商用语”。游牧民族介入其他各个文化圈,联系范围最为宽广。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波斯帝国、贵霜帝国、阿拉伯帝国和蒙古大帝国起了重要的桥梁作用。波斯将巴勒斯坦、两河流域、埃及、北印度纳入版图,使这些古老文化相互交融,逐渐形成地中海文化的雏形。长达40多年的波希战争,打开了东、西文化交流的大门。与此同时,“丝绸之路”成为波斯与中国联系的一个重要纽带,中国的丝绸、瓷器通过波斯传到西方,“西域”的许多物产也传入中国,并从波斯传来了祆教、摩尼教和景教。贵霜帝国建都犍陀罗,促使希腊、罗马文化与印度文化交融,产生了犍陀罗艺术,而佛教东传对中国又产生重大影响。阿拉伯是“世界之桥”,它控制了整个地中海,使之成为东西亚文化的大熔炉。阿拉伯人又发展了海上贸易,把阿拉伯与印度、东南亚及中国联系起来。蒙古人西征,打通了欧亚大陆,文化交流范围空前扩大,中国的“四大发明”传入欧洲,伊斯兰教也大量传入中国。元代,基督教的景教、天主教再次传入中国,统称“也里可温”。不但如此,“西域人”大量流入中国,以后逐步形成回族、东乡族、撒拉族和塔吉尔。[6]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