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戏曲音韵 |
释义 | § 戏曲音韵 § 正文 用于作曲 谱曲 度曲和舞台唱念的汉语音韵,简称曲韵或剧韵。戏曲语言是文学性与音乐性都很强的艺术语言。它不但要让人易懂,还要给人以美感,从动听、明义而至动情。戏曲唱词继承了民歌和古代诗歌的传统,讲究押韵,讲究平仄四声。戏曲音韵与古代的诗韵一脉相承,但又不同于诗韵,现存的完整的诗韵书为宋代大中祥符元年(1008)陈彭年等奉诏修的《广韵》,共206个韵部。1227年,南宋平水刘渊编《壬子新刊礼部韵略》,把《广韵》重新分类,合并成107部,计平上去声各30部,入声17部,称为“平水韵”。宋以后有人根据比刘渊稍前的王文郁的《新刊韵略》和张天锡的《韵会》,把上声减少一部,成为 106部,仍叫“平水韵”,是一直沿用的诗韵。自从唐宋两代的词发展起来后,押韵方法起了变化,即平声、入声独用,上去合用。每个词牌也各有不同的句法和平仄格律。但是并没有一部词韵书留传下来。号称宋编的《菉斐轩词林要韵》,现在公认是明人模仿曲韵编的。实际上,宋人填词是用诗韵而放宽通转的范围,而且不少词人甚至用方言语音押韵,并没有专为写词而编的韵书。现存的词韵书,都是清人根据宋词押韵的实况模仿曲韵编排的。戏曲中所用的曲韵,则是元、明以后逐渐形成的。 中原音韵与洪武正韵 1324年,即元泰定元年,周德清《中原音韵》一书问世。这是第一部曲韵,也是音韵学上划时代的变革。和以往所有韵书不同,它不是继承《广韵》的系统,而是根据当时实际生活中语言的变化,将声韵重新分合,自成系统。“平水韵”是四声分立的,周德清却根据金元北曲四声通押的实际情况,凡声韵不同的字,只要元音和韵尾相同,便算一部。当时北方的实际语言中,平声已分阴阳,入声则已消失,周德清便把入声字分别归入平上去三声,这就是所谓“平分阴阳,入派三声”。这个系统一直流传到现行汉语拼音方案。他把常用字分为19个韵部:①东钟,②江阳,③支思,④齐微,⑤鱼模,⑥皆来,⑦真文,⑧寒山,⑨桓欢,⑩先天,萧豪,歌戈,家麻,车遮,庚青,尤侯,侵寻,监咸,廉纤。其中③~⑥,~,各部,都收入声,归平上去。①部兼收“平水韵”中少数庚韵的字。部是周德清的新创,从家麻韵中分出一部分齐齿呼的字,所收入声字多于原来的平去上。、、部,说明当时北方语言中还存在着闭口韵。 明洪武八年(1375),乐风韶、宋濂、王僎等人奉旨编成《洪武正韵》。它是以唐代《礼部韵略》为基础编纂的,把“平水韵”的韵部重新分类合并,成为76个韵部。计平上去各22部,再加入声10部。但实际上,它的字韵是21部。虽然它是属于“诗韵”的性质,但由于它保留了南方语言中通行的入声,所以明人唱南曲时所用字音,是以它为依据的。故有“北準《中原》,南遵《洪武》”之说。 明代盛行南曲,北曲虽然衰微,但并未绝响,而是流入南曲之中,南曲传奇中每有北曲套数。而文人写南北曲曲词时,还是依据《中原音韵》,编写韵书也是继承这个体系,略加修订。明弘治年间,范善溱编的《中州全韵》,仍是按周德清的分类法,列为19韵部,只不过将去声字也分为阴阳。后来常说的“中州韵”,便是由此开始。“中州”一词似指河南,但中州韵实际上是斟酌古今,综合南北而成的。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王编《音韵辑要》,用《中原音韵》系统,参照《洪武正韵》,分为21部:①东同,②江阳,③支时,④机微,⑤归回,⑥居鱼,⑦苏模,⑧皆来,⑨真文,⑩干寒,欢桓,天田,萧豪,歌罗,家麻,车蛇,庚亭,鸠由,侵寻,监咸,纤廉。 1790年,清乾隆五十五年,沈乘编《韵学骊珠》,它的特点是注意到介韵母,也分为21韵,但把《洪武》中入声10部改分为 8韵。这部韵书影响较广,至今仍为昆曲唱家普遍使用。1791年,周昂编《新订中州全韵》,又把上声字分阴阳两类。近代吴梅《顾曲麈谈》与王季烈《螾庐曲谈》所载的曲韵,分部和韵目都与《音韵辑要》一致,但平上去皆分阴阳,并且指出,入派三声时,只能作阳平、阴上、阳去。以上是中州韵发展的情况。它继承了周德清的系统,却又参合南方字音,把阴阳上去四声发展为平上去入都分阴阳的八声。虽然字分八声只适用于吴语地区与谱唱昆曲,但“中州韵”对其他剧种却有极大的影响。 十三辙 近代、现代流行较广的曲韵。由于汉语不断发展变化,曲韵也随之发生变化。18世纪,花部乱弹(即清代地方戏)逐渐兴盛,曲韵发展为十三辙。虽无专门的韵书,但习惯上如此分部:①中东,②江阳,③衣期,④灰堆,⑤姑苏,⑥怀来,⑦人辰,⑧言前,⑨苗条,⑩梭波,发花,乜邪,由求。这是根据官话地区的语言实际,把中州韵的21部加以合并而成的。衣期辙合并了支时、机微韵;姑苏辙合并居鱼、苏模韵;人辰辙合并真文、庚青、侵寻韵;言前辙合并寒山、欢桓、天田、监咸、纤廉韵。虽然有些韵部的归并不完全合理,如京剧以 n收音的真文韵与以ng收音的庚青韵并为一辙。但作为舞台语言,听众并不感到逆耳,而且早在宋词中就有真文与庚青、侵寻通押的例子。 十三辙在全国各剧种中影响很广,除京剧这一全国性大剧种外,凡属皮簧系统及梆子系统的各剧种,也都采用十三辙,只是韵目名称不同而已。梆子系统把庚青韵归入中东辙而不归人辰,较为合理。可以说,凡是官话地区基本上都通用十三辙。皮簧、梆子系统的唱词,都用七字、十字的上下句体,上句一般用仄声,少数可押平声或不押韵,下句必须押平声,这和律诗一致,而和南北曲所用的长短句四声通押则不同。 京剧唱词虽然改用了十三辙,但唱念还是要用中州韵21部的反切来纠正方言语音。昆曲用苏州音读中州韵,不适用于官话地区。京剧采用湖广音读中州韵,因湖北地区语言和中州韵较接近,用它作为舞台腔调,容易收到字正腔圆、明白易懂的效果。因此,京剧有“上口字”,保留着与北京话不同的若干古音;又严格区别尖团字,以避免与北京方言语音混淆。 地方戏音韵 由于地方戏是用方言唱念的,有的用方言语音押韵,这就使地方戏所用的音韵较为复杂。大体说来,十三辙是为很多地方戏曲剧种所采用的,但或多或少都有所变通,以适应当地方言的要求。例如越剧用十六韵,十三辙中的言前辙,在越剧中则分为翻阑、天仙、团诸韵。也有分得更细,把它分为二十韵的。苏州方言语音分为八声,平上去入各分阴阳,所以苏剧所用的就有十九、二十、甚至二十一韵。同属吴语地区的沪剧、锡剧也有类似情况。粤剧、潮剧的语音分为九声。除四声各分阴阳外,还有闭口音。这些方言中还保存一些古汉语读音,声母中也有如v、n、嬜等浊音,因而在音韵上又有一些普通话或韵书中所没有的韵目。潮剧唱词中将持、笠、挟、起、截等字通押,这也是很特殊的现象。宁波方言中除入声字多外,还有江、张不分,蒋、丈不分的情况。 南方各地语言中因多用入声字,这些地区剧种的入声韵也分得较细、较繁。《韵学骊珠》把入声韵分成八部:屋读、恤律、质直、拍陌、约略、曷跋、豁达、屑撤,对南方语言来说,有一定道理。南方许多剧种的入声韵,基本是在《韵学骊珠》的分类基础上增减的。 § 配图 § 相关连接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