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徽州古民居 |
释义 | § § 说明 墙高,山区空间的逼仄,盖大檐必然为整体格局和地理条件所不充许,单看这小檐的用意,无疑是“积善”意识的延伸和格局调剂。而官宦人家则可能利用其势力和地基的相对优裕,将门而修成朝外开的八字状,因为“门八字朝南开”。门枕则修成石鼓状,击鼓升堂也。当然也有人这样开门,在西递正街建于清康熙三十年的“大夫第”, 临街彩楼正处于街角,门就在其下,主人想到街角人来人往,担担挎篮什么的行走十分不便,于是便把门朝后凹进去一块,把墙角一人高以下砌成圆角,主人在门楣上这样写着:“作退一步想”。退一步天宽地阔,而圆角呢,意即做人处处都要与人方便,可又不能毫无“原则”,于是一人高以上部分便仍成直角。 大门后有三扇门,中门是红白喜事或来了尊贵客人才打开的;左右两门,左文右武,仿宫延样式。在此商家可就有讲究了,那时,商人社会地位不高,为了自尊,他们将门上横梁做成倒过来的元宝状,像现在过年将福倒过来贴之意,但他们决不只是要这口彩,因为他们有的是钱,而这样一来,整个门就成了个缺“口”的商字了。不论你是什么人,只要你来到我门下,从我这门下过,商字就成了登堂入室的必然之道,而且你还成了商字一个部件,成了我这商字的一张“口”,这不正像眼下我们这个商品社会中每个人的生存处境么。 徽民居都设有天井,最大的往往是“三十六个天井,七十二个槛窗 ,一百多个门庭”,它们起着通风透光的功用。宏村承志堂,位于上水圳,是徽商汪宝贵1855年修造的,占地面积2100平方米,正厅和后厅均为回廊式的。同别人家正厅与天井关系的有所不同的是,它的二楼靠檐处呈弧状弓上去。当时我猜想了是不是力学上弓上去承受压力小些 ;看到对面二楼护栏有“僚望孔”,又猜想是为了小姐相亲的方便,都不完全对 。原来二楼住着女眷,有客人来了,这边正厅正聊着,那边女人在楼上头顶处走来走去,多不雅观,这样一弓,全避免了。当然天井的设计也有一层深意。经商之人,总怕财源处流,就造天井,使屋前脊的雨水不致流向屋外,而顺枧纳入天井之中,名之曰:“四水到堂。”图个吉祥。 在正厅,一般都有供桌,供桌上往往摆着这两样东西:一面镜子,两方笔筒状的瓶子。如果你认为这一 是用来装笔,一是用来整理衣冠,那就错了。首先那瓶是用来放主人帽子的,帽子放在瓶上,主要在家,反之则表示主人处出。而两者谐音是什么,平、静,近代出现了自鸣钟以后,则将它放在中间。三者合起来,终生平静也。中堂上供的是祖宗,供桌上摆这三样东西,难道不是把这种“含义”当作对祖宗的最好告慰,当作对下一代的最好告诫,当作自己终生奋斗最好的生活境界。中堂两侧是对联,这些对联不是歌功颂德或炫耀门庭的,而是教化式的。比如“世事让三分天宽地阔,心田存一点子种孙耕。”“几百年人家无非积善,第一等好事只是读书。”“快乐每从辛苦得,便宜多自吃亏来。”有的就直接刻到厅柱上。为了突出训导,在重点词上,他们还不惜多刻一些笔画来加强你的注意 。就拿后一联来说,辛字下面多加了一横,快乐需要你付出加倍的辛苦。在亏字上多了一横,为了你所追求的,多吃一点亏有什么了不起。这些对联活泼道出了古徽州的人生态度。这儿还是徽雕的集萃之所 。再拿承志堂来说,正厅对面的额枋上两边是渔、樵、耕、读,中间是百子闹元宵;正厅的额枋上两边是甘露寺、定军山、郭子仪献寿、八仙过海,中间是唐肃宗宴官图 ,桌边簇拥着官员,弹琴,下棋,看书,作画,东边佣人浇茶,仆人扇火,炉上茶壶,烟气袅袅,西角剃头匠,服侍椅上官员,理发挖耳正忙乎着。30多人各行其事,姿势各异,神态不一,音容可掬。如果说一般人家的心声过于浅白,那这里则流露出了一个商人在大富之后的一种微妙心态,希望后代不忘扎实的努力,更有着超越这种大富达到大贵的激励。而在两厢儿子们学习生活的房间,窗上的花完全是直线的不规则交叉,人们解释说是碎冰,这就是寒窗,有的在上面加上几朵梅花图案,意为梅花香自苦寒来。一边为六,一边为四,合为十,十年寒窗。而在桃李园的正厅,两边干脆就取消了壁挂古画,相对而开的两扇门,左为这种碎冰状,右为一大蝙蝠套四小蝙蝠,谐为福,而两扇门之间你如果脚抵脚走上一回,正好十步,更为时刻地叫你记住只有熬过十年寒窗才能换来圆满的幸福。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