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总台山烽火台遗址 |
释义 | § 构造 烽火台始建于明朝洪武二十年〈公元1387年〉,当时称三塔山台。清朝沿用,升总台,下辖高山,土泽,观山,梅山和虾广束等五个烽火台。总台山台建筑结构独特。台基呈梯形,上边7米,下边8米,高3.7米;用沙土夯成,十分坚固。其上建石屋,高1.8米,面宽2.8米,进深2.5米,硬山顶,条石盖铺,石柱和石梁采用榫卯结合;四壁乱石垒筑,开南门。目前,保存基本完整。 § 相关文献 据民国《镇海县志》载:“(总台山台)设旗军以了望声息,昼烟夜火,互相接应。……所望独远,故设总台。”历史上,北仑人民抗倭、抗英、抗法等反侵略战争的狼烟大多从这里燃起。总台山烽火台遗址是北仑区人民不畏强暴,英勇抗击外敌入侵的见证,是进行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活教材。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