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戴树珊
释义

§ 简历

唐敖庆与他的8大弟子1965年在长春参加物质结构讨论班合影(右起:鄢国森,江元生,邓从豪,戴树珊,唐敖庆,张乾二,刘若庄,孙家锺,古正)

戴树珊,男,汉族,1928年11月生于江苏省扬中县,现任云南大学化学系教授,吉林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云南大学理科学术委员会主任,云南省化学化工学会副理事长,曾任第22届、23届中国化学学会理事。1953年北京大学化学系毕业,1956年吉林大学物理化学系研究生毕业后到云南大学任教,曾于1963-1965年在吉林大学参加由教育部举办的“物质结构学术讨论班”,1981-1983 年在美国哈佛大学、波士顿学院作访问学者;1984-1990 年任云南大学化学系主任,为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讲授过物质结构、物理化学、量子化学、统计力学和不可约张量方法等课程。1978年起指导硕士研究生,1991年起指导博士生,已有四名博士生获得博士学位。

在量子化学和微波化学方面做过一些研究工作,与唐敖庆等的合作研究成果“配位场理论研究”获得1982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与唐敖庆等合著了《配位场理论方法》《分子轨道图形理论》(科学出版社,1980年)和《GraphTheoreticalMolecular Orbitals》(科学出版社,1986年),与马忠新等合作的 “相对论量子化学理论与应用研究”获1992年云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量子化学方面的研究先后在国内外发表论文40余篇,近年还与洪品杰等合作开发微波化学的研究,在微波催化、微波法创备粉体材料等方面的研究已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十余篇。[1]

§ 唐敖庆8大弟子之一

新中国量子化学泰斗唐敖庆和他的 8 名学生组成科研集体,国内称“八大员”, 国际上称中国学派。他们是:

刘若庄、江元生、孙家钟、张乾二、邓从豪、鄢国森、戴树栅和古正,皆为国内知名教授和博士研究生导师,其中有 5 名是 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2]

这八个弟子中,鄢国森先生曾经担任过四川大学校长,江元生先生1991年成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刘若庄先生1999年成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张乾二先生1991年成为中国科学院院士,邓从豪曾任山东大学校长,1993年成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孙家钟先生1991年成为中国科学院院士。[3]

§ 人生感悟

关于如何走上化学理论领域的研究道路

己小时候是在江苏度过的,那时候正处在抗战时期,江苏沦陷,日本军队在中国的国土上横行霸道,到处压迫中国人,自己小学时期没有受到很好的教育,自小学五年级起就没的学上了 ,以后的功课完全是靠自学的 ,直到抗战胜利后才在上海完成了高中教育。中国只有国家富强了,人们才不会被欺负,国家要强大没有强大的工业是不行的,所以自己投入到了化学领域的研究中。

四年的北大学习经历有什么影响

北大是中国的最高学府,我有幸在北大学习了四年。在四年的北大学习中对我影响最大的就是北大自由的学风了。那时候我们青年学生特别喜欢辩论,常常七八个人聚在一起讨论问题,一谈就是半天常常忘记吃饭。通过激烈的讨论,大家的知识得到了升华,直到来到昆明工作后,几个老同学、老朋友还常常到翠湖边上喝茶讨论。当时教授我们课程的都是全国闻名的教授,不少人成为了新中国第一批院士。在课堂上教授们常常讲解半堂,下半堂就是自由讨论时间,这一良好的习惯我在教授学生们时一直保持着。

怎么看待文革这一特殊的历史时期

“文革”时期学校的正常教学被打破了,学生们不是去学习文化知识,而是每天去搞宣传、运动,教授们不去教书而是被下放到农村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特别是一些资深的教授被打成反动知识权威被拉出去游行。身边的朋友、师长不断受到批判,很多被关进了牛棚,进了“五七”干校教育。那时候我因为家庭出身好受到的批判少一些。那时候我就老是想不通,为什么自己老是成为批判的对象?难道自己真的有问题?只是可惜了那十年宝贵的时间都被浪费在无休止的运动中去了,如果安心搞研究的话一定会出更多成果的。

如何看待理论研究

选择了从事学术研究也就选择了清贫,这就要看如何保持平静的心境了,要处理好学术与生活的关系。那时候自己一门心思想着如何报效国家,也就没的心思去想学术之外的东西。特别是我们从事研究的那个阶段物质生活还没有现在这么繁荣,外界也没有那么多诱惑,也就更能静得住心了。现在物欲横流,很多搞学术研究的人都静不下心来,过分追求身份、地位、财富,把精力都分散了,在学术上的成就就不大了。

在学术界影响很大的前辈或同行

我在吉林大学完成的研究生教育,很荣幸的成为唐敖庆先生的学生,唐先生是新中国量子化学的奠基人,由于唐先生的无微不至的关怀和严格的要求我才有今天的成就。

如何西南联大人才培养

西南联大是中国教育史上一个特殊的时期,在短短的几年时间所产生的影响可以说是空前的,在这之前没有,在这之后也不会有。我认为其原因有以下两点:第一,时代背景; 当时中国面临着亡国灭种的危险,奋发图强是每个青年学生的理想,每个西南联大的学生都十分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宝贵学习时间,刻苦的钻研,这种精神是强大的动力。第二,联大具有强大的师资队伍和良好的学风;当时由于日本的侵略中国的高教事业遭到严重的破坏,许多高校被迫停办和西迁,许多教授和文化名人纷纷避难来到昆明,可以说当时西南联大聚集了空前壮观的教师队伍,这些教授的到来不仅带来了丰富的知识,也带来了各种自由的学风。这对联大的影响可以说是至为关键的。

对当代大学生的要求和建议

大学时代是人生中最宝贵的时代,是一个人的理想和价值观念的形成时期,并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上大学的,所以你们要格外珍惜这几年宝贵的时间。对知识的追求、对社会人生的感悟都是学习,这对你们以后的工作和学习都是具有很大指导意义的。[4]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19 3:59: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