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德新社
释义

§ 简介

德新社(Deutsche Presse Agentur,DPA)德意志新闻社或德意志通讯社(德语:Deutsche Presse Agentur)简称德新社,是建于1949年的德国国家通讯社。其总部位于汉堡,使用德语、英语、西班牙语和阿拉伯语发布新闻,涉及包括新闻出版、电台、电视、网络及移动电话等诸多领域。 目前,德新社是世界第四大新闻通讯社,仅次于美联社、路透社和法新社。

§ 基本情况

德新社,全称德意志新闻社或德国新闻社(德语:Deutsche Presse Agentur,简写为DPA),是世界大通讯社之一。德意志新闻社,1949年在西德成立,两德统一后,成为德国全境的官方通讯社。为私营股份有限公司,下设报纸、广播和电视新闻200多个部门,属于世界大通讯社之一。总社在汉堡,图片新闻编辑总部在法兰克福。在波恩设有一个联邦分社,在国内其它50多个城市设有分社或编辑部,在80多个国家派驻记者或聘用撰稿人。是德国大众传媒的主要消息来源。德新社通过卫星、电传等通讯手段用德语、英语、西班牙语和阿拉伯语每天发稿,涉及包括新闻出版、电台、电视、网络及移动电话等诸多领域,内容包括国内外的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等各个领域,在德国日报中的采用率达99%。

§ 提供服务

德新社

德新社每天播发约6万字的基础服务,内容涉及国内外政治、经济、科技、社会、文化和体育等各方面的新闻,其中1/3左右为政治新闻。几乎所有德国报纸都接收德新社播发的基础服务,其中1/3的日报靠德新社获得跨地区性的政治新闻,基础服务在日报中的采用率达99%以上。除报纸外,德国的大多数杂志,以及政府各部门、工会和大型企业也接收德新社的基础服务。

德新社还通过电传、卫星和短波等各种渠道向外国播发基础服务。除了基础服务以外,德新社还把新闻分门别类,为各种专业领域提供特别服务。特别服务的专题有:文化政策、社会德新社

政策、环境保护、研究、科学和技术及大众媒介和媒介政策等。接收特别服务的主要是政府部门、工会、高等院校、研究所和各种专业协会。德新社设有图片服务中心,并在德国各主要城市派有摄影记者。德新社还与合众国际社建立了业务联系,接收和处理来自世界各地的照片。图片服务中心拥有一个存放着数百万张各种题材照片的资料库,供用户检索。

德新社播发的新闻主要有:对国内新闻、对外新闻和图片新闻。其中对国内新闻又分为基础新闻、对州广播的新闻、电话新闻和新闻专稿。

德新社的报道和经营由一个17人组成的监事会监督管理,监事会由持股人选举产生。

1974年,德新社与新华社正式签订了交换新闻和合作协议。1996年2月新华社与德新社签订了新的交换新闻和合作协议。[1]

§ 编前会议

会议时间很短,只有几分钟。赫利再次抡起小木槌,大家在笑声中散去。兰尼格后来对我说,大家只是想把气氛变 德新社 得轻松一点儿,德国人并不总像大家印象中的那样缺少幽默感。

因为我来自通讯社,德国的国际记者交流项目官员玛蒂娜.约翰斯女士特别安排我到德新社工作访问。

首先在柏林集中培训一周,时差还没有倒过来,我就坐上高速列车,经过两个小时的旅行到达了汉堡。手里的一张纸上写着:星期一上午8:45分在新闻路38号与德新社副总编辑托马斯.冯.默里阿德先生见面。

到汉堡已是星期天的下午,可我对这个城市一无所知,守时又是一种必要的礼节。放下行装,我立刻就向房东克里斯蒂娜打听去德新社该怎么走。

从我提供的地址看,她只知道一个大概的方位。于是,友好的她主动提出开车带我去找。新闻路是汉堡的一个黄金地段。还好,我们没费多大功夫就找到了。事实上,德新社的牌子是那么得不起眼,以至于我们第一次经过那里时居然没注意到。后来从门牌号上发现已经错过了,才又倒了回来。

在路边一棵开满串串白色小花的橡树下,静静地立着一块灰褐色的牌子,DPA三个字母只有成人的拳头大小,甚至没有门牌号“38”写得大。没有特别的大门,灌木矮墙和传达室之间的距离形成一个门,控制车辆出入的栏杆横于其间。仅仅因为它的不招摇,我对德新社的第一印象就已很好。

这就是德新社的总部了。与我们一般的认识不同,德新社的总部不是设在首都柏林,而是在被誉为“新闻之都”的汉堡。据说,德国一半以上的媒体都驻在汉堡。

星期一早上出发前,我已经弄清楚要坐哪路公共汽车去上班了。房东顺路带了我一程。搭上公共汽车,坐三站,一座安放在草坪中的黄色奶牛雕塑映入眼帘。这是我头天探路时记住的标志,见到它就意味着再步行一段就到德新社了。   德新社的院子不大,用不足一人高的铁栏杆围着,紧贴着栏杆的是灌木形成的绿色“院墙”。一座仅三层的白色小洋楼在蓝天、绿叶的映衬下显得明净、端庄。后来我才从默里阿德先生那里了解到,这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是巴伐利亚驻汉堡的使馆,约有120年的历史。现在是DPA最古老的办公楼,其它的楼都是后来修建的现代建筑。

8:35,我想可能需要几分钟向看门人解释我是来做什么的,然后问清楚默里阿德先生的办公室在哪里,以便能够准时见到他。和蔼的看门人示意我进来。他也可以讲英文,对我无疑是一个小小的惊喜。我向他出示了那张打印着我与副总编约定的纸。他马上打了一个电话。

“他会马上到门口接你,”他指了指那座白色的小楼告诉我。

小白楼的门包着古典的、很西洋的铜质纹饰,非常重。没有思想准备的我第一次居然没有推开。刚进门,坐在一侧玻璃办公室里的一位秘书模样的中年妇女便向我问好,我也用新学的德语“早上好”回应。没几秒钟,副总编出现了。   不用问,他知道我是谁,一张亚洲脸就是明摆着的答案。默里阿德先生的头发和胡子都已花白,个头不高但很精干。他带我进了办公室,这是在一楼的一间不大的扇形办公室,弧形部分都是玻璃窗,看得见风景。

连说了几遍“欢迎”之后,默里阿德先生问我的名字该如何发音,然后解释说他将邀请我参加马上召开的德新社编前会,在会上向大家介绍我。

开会的地方也不大,摆设也很简单:一张长方形的桌子,靠墙摆了一排椅子,一面墙上还嵌着一块大屏幕,上方有一个摄像头。

9:00整,身着西装和牛仔裤的总编辑威尔姆.赫利先生拿起一个小木槌,用力向桌上的一个小木垫敲下去,木垫立即歪到一边。一位同事开玩笑地把手中的报纸铺在木垫下面,让他再试一遍。这一回,木垫没有飞:会议开始了。

在进入正式议题之前,默里阿德把我介绍给大家,我们隔着桌子互相点头、微笑。我趁机向他们简单介绍了新华社,大家都来自通讯社,所以“一点即通”,不似我向一位奥地利自由撰稿人做自我介绍时那么费口舌。

参加会议的共有12位,其中一位是总编辑,两位是副总编辑。其他人都是各部门的负责人,包括我的新“头儿”──德新社英文部负责人托马斯.兰尼格。他已经在德新社工作了20年,其中15年在伦敦、罗马和新加坡工作。

当天的要闻包括马其顿的紧张局势、教皇的中东之行等,形式与国内媒体的编前会大致相当。这其实是一个电视电话会议,大屏幕上出现了在柏林负责报道德国国内新闻的两位编辑。他们的声音通过桌上一个像海星的黑色电话传到汉堡的会议室,而汉堡总部的声音也以同样方式传到柏林。

这个负责国内报道的编辑部曾经也在汉堡。后来由于相关记者都在柏林,为了工作上的便利,不久前刚迁到了柏林。

后记:这是2001年5、6月间,我参加中德青年记者交流项目,到德新社工作两个月期间的一些见闻。因为不懂德语,我这个文盲反而有了很多静静观察的机会。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9/21 20:3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