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政治 |
释义 | § 政治的界定 政治在最广义上是人们制定、维系和修正其生活一般规则 的活动。政治也是一门学科(有时候用Politics——首位字母P 大写来突出这一点),它研究的显然就是这类活动。政治与冲突及合作的现象联系紧密。一方面,不同或对立的观点、期望、需求和利益,很可能使人们对生活规则并无一致的看法;另一方面,人们认识到,要想影响这些规则或确保这些规则得到维护,他们必须和他人协作——汉娜·阿伦特(Hannah Arendt)因此将政治权力定义为“协同的行动”(acting in concert)。也正因为这个原因,人们经常把政治的核心描绘为冲突解决的过程,对立的观点和竞争性利益在此过程中相互妥协。不过,我们最好将这种广义政治理解为寻求冲突解决的过程,而不是其最终解决,因为并非所有的冲突都会解决或能够解决。多样性(我们不会完全一样和稀缺性(资源从来都不够分配)不可避免的存在,使政治成为人类状况的必然特征。 任何厘清“政治”含义的尝试都须处理两个重要问题。第一,政治一词在日常语言中使用时使人产生诸多联想,换句话说,政治是个诱导性的术语。大多数人会认为经济、地理、历史和生物只是学术的科目,但要说到政治,却很少有人不会怀有先入之见。比如,许多人会想当然地假定研究政治的学者和教师必然带有某种偏见,而很难相信该学科能够以不偏不倚、完全客观的态度加以研究。更糟糕的是,人们还往往认为政治是个“肮脏”的字眼:它一方面使人联想到麻烦、混乱甚至暴力,另一方面又与欺骗、操纵和谎言纠缠不清。这些联想其实并不新奇。早在1775年,英国人塞缪尔·约翰逊(Samuel Johnson)就将政治斥为“不过是飞黄腾达的工具而已”,19 世纪美国历史学家亨利·亚当斯(Henry Adams)则将其概括为“仇恨的系统性安排”。因此,任何界定政治的尝试,都必须摆脱这些联想的约束。很自然,这意味着需要表明政治是一种有意义、甚至值得赞许的活动,从而使之丢弃原先的恶名。 第二个更为棘手的问题是,即便德高望重的权威学者们,对政治的含义也观点不一。他们从不同的角度界定政治,如权力的行使、权威的运用、集体决定的做出、稀缺资源的分配、欺骗和操纵的使用等等不一而足。本书所提定义——“一般社会规则的制定、维系和修正”——的优点,是能够包容大多数(若非全部的话)政治的界定,相较更显周延。但若仔细分析这一定义或进一步精确其内涵时,问题就出现了。例如,“政治”是指规则制定、维系或修正(即以和平的方式讨论)的特定方式,还是指所有整个过程?同样,政治是发生于所有社会场景和机构中,还是仅出现在特定场所(即政府和公共生活)?从这个角度看,我们可以认为政治有多种可以接受或者说合 理的含义,是个有“实质争议”的概念。另一方面,这些不同的看法可能纯粹是对同一(纵使必定有些模糊)概念的不同理解。不管我们讨论的是对立的概念还是不同的理解,关于“政治是什么”的争论都值得继续深究下去,因为它揭示了该学科研究中一些最深层次的知识和意识形态分歧。对政治的不同观点如下: ●作为政府艺术的政治 ●作为公共事务的政治 ●作为妥协和共识的政治 ●作为权力和资源分配的政治 § 政治的来源 不少西方语言中的「政治」一词(法语politique、德语Politik、英语politics),都来自希腊语πολις,这个词可以考证出的最早文字记载是在《荷马史诗》中,初指城堡或卫城,后同土地、人民及其政治生活结合在一起而被赋予“邦”或“国”的意义。后又衍生出政治、政治制度、政治家等词。因此,“政治”一词一开始就是指城邦中的统治、管理、参与、斗争等各种公共生活的总和。 中国先秦诸子也使用过“政治”一词,但在更多的情况下是将“政”与“治”分开使用。“政”主要指国家的权力、制度、秩序和法令;“治”则主要指管理人民和教化人民,指实现安定状态等。而将“政”与“治”两个词结合使用,则始于中国近代,代表人物是孙中山。他说:“政就是众人的事,治就是管理,管理众人的事便是政治。”[1] § 政治的哲学意义 100多年后的21世纪,首脑需要厘清的问题是:如何进行战略规划和战略性思考,为此,他要义不容辞地为他的国家和人民制定一个改变历史命运的战略,《博弈圣经》中说:“战略是寻找连续正理、科学的文明实体。战术是达成局部真理 、文明的文化性质。” 主题文化战略是什么?具体文明战术是什么?国家怎样才能强盛?人民怎样才能富裕?共产党执政的国家为什么称为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到底是什么结构?《博弈圣经》中认为,这些问题归根结底就是一个实体与众多性质的关系,它是哲学的结构,是非绝对对立的博弈属性。 《博弈圣经》的哲学思想给出了政治的定义:.我们把统治者模仿大自然博弈实体的秩序,外在于个体的一个整体结构,称为政治。 政治是知识论的母体——博弈实体。它构成了一个社会,人们用国正论对实体与性质的区分,统称为博弈知识论。 § 政治的概述 政治根源于经济,由经济决定。作为社会的上层建筑,政治的产生、本质、具体形态以及政治的发展变化,从根本上来说,都是产生于社会的经济基础,是由社会经济基础的本质、形态和发展变化决定的。政治对于经济具有反作用。在与社会经济生活的相互作用过程中,政治并不是消极被动的,而是对于社会经济具有巨大的反作用。它能够以巨大的强制性力量,保护、推动或者破坏特定的经济关系,从而极大地保障、推动或者阻碍、甚至破坏社会生产力的发展。[2] 政治是一种社会现象。政治的前提基础是利益,政治的作用是整合社会,协调矛盾,政治的性质特点是特殊公共权力的设置,政治的目的是社会的稳定和发展。由于人们在不同时代面临的历史任务不同,需要政治发挥作用的侧重点和着力点不同再加上不同历史观的影响,所以在解释政治概念时所强调的内容也就不同,于是就产生了对什么是政治的各种各样回答,形成了众多的关于政治的定义。 K.马克思、F.恩格斯、V.I.列宁“一切阶级斗争都是政治斗争”,“政治是经济的最集中的表现”,“政治就是各阶级之间的斗争”,“政治就是参与国家事务,给国家定方向,确定国家活动的形式、任务和内容”,“政治是一种科学,是一种艺术”。这些论述概括反映了政治的本质、属性、基本内容和特征,是研究政治现象和为政治下定义的指导思想。 西方的政治学家为政治下过许多定义,例如:①认为政治是国家的活动,是治理国家,是夺取或保存权力的行为。②认为政治是权力斗争,是人际关系中的权力现象。③认为政治是人们在安排公共事务中表达个人意志和利益的一种活动,政治的目标是制定政策,也就是处理公共事务。④认为政治是制定和执行政策的过程。⑤认为政治是一种社会的利益关系,是对社会价值的权威性分配。 20世纪80年代,中国政治学界对“政治”概念的主要看法有: ①政治是各阶级为维护和发展本阶级利益而处理本阶级内部以及与其他阶级、民族、国家的关系所采取的直接的策略、手段和组织形式。 ②政治是一定阶级或集团为实现其经济要求而夺取政权和巩固政权的活动,以及实行的对内对外全部政策和策略。 ③政治是主要由政府推行的、涉及各个生活领域的、在各种社会活动中占主要地位的活动。 ④政治是阶级社会的产物,是阶级社会的上层建筑,集中表现为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之间权力斗争、统治阶级内部的权力分配和使用等。[1] 我们把政治定义概括为:政治是一定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为实现其利益和目标,运用特殊公共权力(国家,政权),根据一定的原则,整合和协调各种社会关系,使社会纳入一定的秩序,并得到稳定和发展的社会现象。[3] 上述权力观的支持者包括女性主义者和马克思主义者。现代 女性主义者对“政治的”观念特别感兴趣,这是因为传统的政治在政治生活之外。女性在传统上被禁锢在“私人”生活领域,忙 于家庭和家务责任。相形之下,男性则支配着传统政治和其他“公共”生活领域。激进的女性主义者因此抨击“公共/私人” 的划分,换而主张“个人的就是政治的”。这个口号简洁地概括了激进女性主义者的信念,即认为居家、家庭和个人生活中发生的事情具有高度的政治性,并且事实上是其他所有政治斗争的基础。显然,还有一种更激进的政治观念支撑这种立场。凯特·米莱特在《性的政治》(Sexual Politics, Kate Millett, 1963:23)中概述了这种观念,她将政治界定为“一群人借以控制另外一群人的按照权力组织的关系和安排”。因此,女性主义者可以说对“日常生活的政治”颇有兴趣,在她们看来,丈夫和妻子、父母与孩子等家庭内部关系,与雇主和工人或政府与公民的关系并无二致,都具有政治性。 马克思主义者在两个层次上上使用“政治”一词。第一个层次,马克思在传统意义上使用政治,指的是国家机关。他在《共产党宣言》( [1948]1967)中称政治权力“不过是一个阶级用以压迫另一个阶级的有组织的暴力”(p.105)。对马克思来讲,政治与法律、文化是“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不同于作为社会生活真正基础的经济“基础”,但是他并不认为经济“基础”与法律和政治“上层建筑”完全分离,而是“上层建筑”产生于并反映经济“基础”。在另一较深层次,马克思主义者认为政治权力源于阶级制度,如列宁所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马克思主义者不同意政治仅限于国家和狭隘的公共领域的观点,可是说他们相信“经济的就是政治的”。马克思主义者因而认为以阶级斗争为特征的市民社会是政治的核心所在。 上述观点多以消极字眼描绘政治。简而言之,政治就是压迫和征服。激进女性主义者相信社会是家长制的,女性彻底地从属和臣服于男性权力之下。传统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认为,资本主义社会政治的特征,是无产阶级受到资产阶级的剥削。另一方面,政治也被视为挑战非正义和支配的手段,从而抵消了政治的负面意涵。例如,马克思断言,阶级剥削将会被无产阶级革命所颠覆,而激进女性主义者也宣称有必要以性的革命来重组两性关系。不过,当政治被描绘成权力和支配时,它也就不一定被看成社会存在的必然特征了。女性主义者希望通过建立“非性社会”(nonsexist society)来终结“性的政治”,从而根据个人价值而不是以性别来对人们进行评价。马克思主义者相信,随着无阶级共产主义社会的建立,“阶级政治”将走到尽头,传统意义上的政治也将不复存在。 § 特征 政治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和社会的上层建筑,出现在产生阶级对立和产生国家的时候,并总是直接或间接地同国家相联系。政治同各种权力主体的利益密切相关。各种权力主体为获取和维护自身利益,必然发生各种不同性质和不同程度的冲突,从而决定了政治斗争总是为某种利益而进行的基本属性。经济、社会生活、文化方面和意识形态方面的利益,权力的追求以及某些心理满足等,对于各种权力主体来说,都是政治运行的基本动力。政治作为权力主体维护自身利益的方式,主要表现为以国家权力为依托的各种支配行为和以对国家的制约性权力为依托的各种反支配行为,如统治行为、管理行为、参与行为、斗争行为、领导行为、反政府行为、权威性影响、权力竞争等。这些行为的共同特点是都以利益为中心,具有不同程度的强制性、支配性和相互斗争性。政治作为权力主体之间的关系,主要表现为上述特定行为的相互作用。如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管理与参与的关系、权威与服从的关系、相互斗争的关系等。这些关系又基本上取决于社会经济关系所具有的必然性。[1] § 发展 政治随着社会从低级到高级的进程而发展,社会成员参与政治生活的深度和广度也随之向前发展。历史上,政治一开始就是围绕国家权力展开的,表现为人们攫取、维护、建设、执行、制约国家权力的全部活动。政治现象产生之后,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已高度成熟。在现代,政治是牵动社会全体成员的利益并支配其行为的巨大社会力量。政治现象还将在人类社会长期存在,只有当人类的政治生活发展到从根本上改变少数人管理多数人的政治模式,实现社会的自我管理时,原来意义上的政治现象才会转化为一般社会现象而最后消亡。[1] § 关于政治体制 政治体制指国家政权的组织和管理形式以及有关国家政治活动的制度。它首先指国家政权的形式,包括国家的政体形式(如君主立宪制、议会共和制、总统共和制及委员会制),结构形式(如单一制、联邦制与邦联制)以及国家政权机构的组织与活动原则(如三权分立原则);其次它还包括与国家政权相联系的其他组织和政治行为的制度(如政党制度、选举制度)。现代西方政治体制的典型形式是资产阶级民主制。20世纪70年代中期,随着西班牙、葡萄牙和希腊的政权更迭,资产阶级民主制成为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通行的政治模式。[1] § 与其他社会现象的关系 § 定义和理解 § 名人论政治 政治人物政治是一种科学,是一种艺术。(列宁)政治就是参预国事,指导国家,确定国家活动的方式,任务和内容。(列宁)政治中最本质的东西即国家政权机构。(列宁)政治就是各阶级之间的斗争。(列宁)今后最好的政治就是少谈政治。(列宁)政治两字的意思,浅而言之,政就是众人的事,治就是管理,管理众人的事便是政治。(孙中山)在政治中,实验即意味着革命。(迪斯累利)在政治上宽宏大量总是最明智的。(埃·伯克)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列宁)政治的后台老板总是金钱。(罗曼·罗兰)政治同经济相比不能不占首位。(列宁)我相信在政治中有这样一条神圣的“马雅维里”定律:“为了一部分人的利益,另一部分人就要作出牺牲”。(斯威夫特)政治不过是社会沿着自己最实用,最方便的途径,有秩序地向前发展的一门科学。(伍·威尔逊)政治是处理紧急事变的科学。(西·柏克)[1] § 政治价值本质 政治是以各个生产要素的可持续发展为直接目的,实现对于各个生产要素的配置规则。政治以权力对比为导向,通过调整和控制各种生产要素的配置规则,以缓解社会矛盾,降低社会内耗,协调各方关系,平衡各方利益,以调动各阶级、各民族、各团体的积极性,充分利用有限资源,以达到财富可持续的价值增值的目的。政治领域对于财富的间接作用所产生的增值量,通常是按照各种政治主体对于各种生产要素配置规则的影响权数(即权力大小)来进行分配的,它实际上实现了新增社会财富的第二次分配。 生产要素的配置规则主要包括:劳动力的配置规则,如劳动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义务教育法等;自然资源的配置规则,如矿产资源法、森林法资源、水法、国土资源法等;知识产品的配置规则,如知识产权保护法、专利法、著作权法等;危险及有害产品的限制规则,如药品管理法、化学危险品安全管理条例等;人员健康安全性规则,如食品卫生法、国境卫生检疫法等;生产过程的限制规则,如环境保护法、安全生产法等;协调利益和解决矛盾的刑法、民法通则、婚姻法、合同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还有各种条例、法规和规章等。此外,还需要建立为创立、实施、监督和评价各种经济规则的组织机构以及相应的法律法规,如兵役法、国家赔偿法、行政诉讼法、组织法等。 政治通常是以政治行为的主体(主要是集体或阶级)自身的利益最大化为客观目标,而不是以整个民族或整个人类的利益最大化为客观目标,因此政治行为的价值效应相对于经济行为具有较大的全局性、长期性和高价值层次性等特点,但相对于文化行为具有较大的局限性、短期性和低价值层次性等特点。它是实施对各个生产要素的发展速度的控制,即“速度控制” 总之,所有政治事物的根本目的在于决定和控制各种生产要素的配置规则。显然,生产要素的不同配置规则将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不同社会阶层、不同行业、不同性别、不同民族、不同年龄、不同文化层次、不同地域的人们之间的利益分配比例,因而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和制约着社会各种矛盾的现实状态和发展方向,也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整个社会的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低层次物质利益和高层次精神利益等方面的关系,它能够间接地改变社会财富的增长速度,因而是一种广义的社会生产领域。[1] § 政治文化 政治 政治文化 是指一个民族在特定时期内形成的一套政治态度、信仰和情感,是政治关系在人们精神领域内的反映。政治文化是一个民族在特殊的历史发展进程中逐步形成的,它对维持一个国家的政治制度,指导人们的政治行为,推动国家的政治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任何一个政治系统内的社会成员都有其特定的政治行为模式,这种政治行为模式是由该政治系统的政治文化所决定的。一般来说,一个政治系统中决定人们政治行为模式的政治文化的主要因素包括三个方面:(1)认知取向 即人们对政治制度的功能、这些功能的执行者、政治制度对政治信息的处理能力(输入输出)和反应能力的基本态度。(2)情感取向 即人们对政治制度、政治制度的作用、执行者和执行过程的情感倾向。(3)评价取向 即人们根据自己掌握的知识信息、价值观对政治系统的基本判断和评价。 政治文化的产生和发展离不开特定社会的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这里的物质生活条件是指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各种社会关系。政治文化是在社会物质条件基础上产生的观念形态,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和能动性:一方面,政治文化不是机械地随着特定的政治关系的改变而改变,而是能以一种意识的方式保留在人们的大脑中,在心理上和精神上影响人们的政治生活;另一方面,政治文化可以通过特定的途径,即通过家庭、学校和社会而得到延续和传播,从而一代一代地积累政治文化的内容。 特点 第一,政治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由于社会生产方式、历史经验等方面的差异,不同民族的政治文化表现出不同的特点,譬如传统农业社会的人在政治态度、政治信仰以及政治情感等方面显然不同于生活在现代工业社会的人。第二,政治文化具有深刻的阶级性。在阶级社会中,人们的社会生产关系常表现为一定的阶级关系。作为政治文化主体的人所具有的阶级性,使得政治文化本身具有了阶级属性。政治文化作为国家政治生活中政治行为的取向模式,必然要体现一定阶级的利益和要求,因而不同阶级有不同的政治文化。统治阶级不仅在政治经济领域占统治地位,而且其政治文化也必然占据主导地位,其他被统治阶级的政治文化则处于从属的亚文化的地位。一个社会中政治文化的冲突,实际上反映了阶级之间的矛盾和斗争。为了维持统治地位,每个社会的统治阶级都将本阶级的政治文化宣扬为整个社会的政治文化,使主导的政治文化具有社会性。 第三,政治文化具有深远的历史继承性 政治文化作为一种观念形态,产生于一定的社会生产方式之中,政治文化的变动落后于政治制度的更替,是滞后的不同步的。这就是说,社会生产方式的更替必然会引起政治制度的变革,旧的政治制度因为失去其赖以存在的经济基础而瓦解,但是旧政治文化不会随着政治制度的瓦解而消失,它还会继续以观念的形式长期滞留在人们头脑中,积淀在人们心理中。新政治文化的形成发展,可从旧政治文化中吸取合理的成份,所以任何政治文化都有其历史继承性。 类型 根据政治文化主体的社会地位,可分为精英型政治文化和大众性政治文化。精英型政治文化是指一个政治体系内政治统治阶级政治文化,主体是该社会的精英分子。他们一般受过良好的教育、经济收入较高、政治能力较强,有参与政治活动的积极性,并获得较高的政治职位。大众型政治文化是指政治体系内一般社会成员的政治文化,他们大多数没有受过良好教育,经济收入较低,生活在社会的底层,对政治参与冷淡。协调精英政治文化和大众政治文化之间的关系,是各国政治发展面临的共同问题。 根据政治文化主体的政治态度,可分为参与型政治文化和服从型政治文化。这是美国政治学家阿尔蒙德和维巴在调查了五个国家大约5000人的政治态度以后而划分的政治文化类型。在参与型政治文化体系中,公民普遍具有参政的愿望、能力和要求,对自己的权利和义务有明确的认识,自由、平等、民主是参与型政治文化的主导观念。公民是政治参与主体,选举制度、政党制度、议会制度是公民参政议政的主要途径。在服从型政治文化中,政治是少数人的专利。社会大多数成员既不能也不愿意参与政治,即使政治体系提供了参与政治的途径,普通民众也会因为他们的参政能力低下而难以实现政治参与的目的。 根据特定政治文化中不同亚文化之间的关系状态,可分为冲突型政治文化、协调型政治文化和混合性政治文化。在冲突型政治文化中,阶级对立、民族矛盾、利益冲突、大众与精英的文化差别等十分突出,这些都是形成冲突性政治文化的主要原因。在协调型政治文化中,社会各阶级、各阶层、各集团,民众与领导,在政治观念和政治信仰方面没有根本的利害冲突,他们之间的利益和矛盾可在政治体系内通过协调而得到解决。在混合型政治文化中,社会各阶层、各集团,民众与领导之间有一种相容型,政治关系、血缘关系、种族关系、宗教关系相互交织,这种现象在发展中国家比较多见。 根据政治文化与社会发展阶段的联系,可分为传统型政治文化和现代型政治文化。传统型政治文化与自然经济及相应的社会结构相联系,这种政治文化以专制主义和等级观念为核心内容,社会成员大多数用宿命的观点看待一切问题,缺乏主体意识、竞争意识,崇拜领袖,信仰宗教。人们向往过去,体现保守,缺乏创新。现代型政治文化是商品经济、市场经济及相应的社会结构相联系,自由、平等、民主等观念是现代型政治文化的核心内容,广大社会成员进行着广泛的政治参与,他们有主体意识、竞争意识,有理性和创造性,不是听天由命,而是自己主宰自己的命运,面向未来是大多数社会成员的价值取向。 根据政治文化与社会经济基础的关系,可分为奴隶社会政治文化、封建社会政治文化、资本主义社会政治文化和社会主义社会政治文化。 奴隶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政治文化是奴隶主阶级政治文化,其主要特点是政治思想与伦理道德思想相结合,其核心内容是伦理观念和等级观念。封建社会政治文化的特点是以专制主义为核心,政治思想与宗教神学思想相结合,以“君权神授”为表现形式。资本主义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政治文化是资产阶级政治文化,这种政治文化是在反封建的斗争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主要表现出争取自由、平等、民主、权利等特征。 社会主义社会政治文化 社会主义社会占主导地位的政治文化是无产阶级政治文化。 结构 政治文化的主要载体是阶级。一定阶级的政治文化就其内容而言,包括三个相互联系又各自独立的基本组成部分:政治意识形态、政治心理和政治价值观。(一)政治意识形态 政治意识形态是特定阶级的成员关于政治生活、政治制度、政治过程在政治体系中的地位、作用及其相互关系的基本看法。政治意识形态代表着政治文化的属性,规定了政治文化的本质,影响着其他意识形态的变化,在政治文化结构中处于核心地位。(二)政治价值评价 政治价值评价一般是指人们对政治世界的看法,它包括人们看待、评价某种政治体系及其活动的标准,并由此形成政治主体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的选择标准。 (三)政治心理 政治心理通常指政治行为主体在特定社会条件下所形成的政治情感、政治态度、政治动机、政治信念等因素的总称。政治心理是人们的社会心理在政治生活领域的反映。产生政治心理必需具备三个条件,即政治社会化过程、社会和政治环境以及民族因素。其中,政治社会化过程是形成政治心理的基本条件,人们通过在政治社会化过程,可以形成某种气质、性格、能力、意志和品格等;社会和政治环境主要指社会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政治制度、政治思潮、文化生活、经济形势、社会风气等;民族因素包括民族历史、民族文化、民族风俗、民族习惯等。简而言之,政治心理是政治社会化的结果,是政治环境长期作用的产物。[4]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