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扒粪运动
释义

§ 简介

美国第26任总统西奥多.罗斯福,在他任期内,

通过了一系列打击政商勾结的法律,促成了

史称“进步主义”的改革。

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把当时从事揭露新闻写作的记者们挖苦为“扒粪男子”,记者们却把它接收下来,自称“黑幕揭发者”(muckraker,直译为扒粪的人)。这也是这场运动之名的由来。当时的揭黑幕斗推动了美国政府的一系列改革,给后世留下深远的影响。今天,众多记者、编辑仍遵循着先驱的脚步,为改良这个社会不懈地努力着。

19世纪末、20世纪初,经过南北战争后的美国经济迅速发展,由农业社会跃入工业社会,进入所谓的“镀金时代”。工业化、城市化迅猛发展,经济突飞猛进;社会财富在总量激增的同时,也快速向少数人手里集中,两极分化日益严重;劳动条件恶劣,工伤事故频发;社会矛盾尖锐化,在价值观新旧交替中有礼崩乐坏之势,拜金主义成为时尚,权钱之间的不正当关系造成的腐败现象不断恶化。

§ 背景

南北战争之后,被解放的黑奴和数百万移民投入到机器化大生产中,美国经济高速发展。经济的发展却未惠及大众,财富高度集中,资本家垄断市场,还与贪官污吏沆瀣一气。美国在创造财富的过程中,似乎正面临失去灵魂的危险。工业化促使大量农村劳动力涌入城市,旧城市管理体制无法适应大型城市的发展,带来许多新的问题。当时松散联邦政府体制下的中央政府软弱无力,对州政府和大型工业企业听之任之,企业纠纷、劳资纠纷、城乡矛盾得不到解决,最后,是那些有良知的知识分子对这些社会问题进行了无情的揭露。

报刊业给这些人创造了宽广的舞台。低廉、通俗的大众杂志报纸具有广泛的读者群,揭露黑幕的文章与民众休戚相关,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普通公民的关注、黑幕揭露者自身的责任感以及大众杂志所提供的宽松平台,催生了1903年至1912年这十年间轰轰烈烈的扒粪运动。

§ 阵地

运动的参与主体是新闻记者。大众报纸的经营者也起到推波助澜作用,如被认为是扒粪运动第一份杂志的《麦克卢尔》的创始人塞缪尔·S.麦克卢尔(1857~1949)。 麦克卢尔出生于爱尔兰,幼时随家人辗转移民美国的经历和林肯的遇刺,都给他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麦克卢尔》诞生于1893年。利用当年经济危机中失业劳工对低价杂志的需求,《麦克卢尔》以15美分的低价面市。麦克卢尔想出各种点子,他的朋友约翰·菲利浦斯则将其中有市场价值的付诸实践。每期杂志上必不可少的是“扒粪”工作者的黑幕揭露,许多著名的黑幕揭露文章都出自这本杂志,比如林肯·斯蒂芬斯关于城市腐败的系列报道等。麦克卢尔认为公众有权利甚至有义务去了解这些。对黑幕揭露者来说,扒粪运动作为民主权利的斗争,是“一场道德上的战争”。他们把自己的工作视为与父辈们对抗奴隶制相当。[3]

§ 人物

林肯·斯蒂芬斯 林肯·斯蒂芬斯,1866年出生,1901年担任《麦克卢尔》总编辑,而后转任记者,亲自前往第一线调查城市腐败的黑幕。 他连续在《麦克卢尔》发表的文章,揭露美国圣刘易斯、明尼阿波利斯、芝加哥等城市政府官员的腐败丑行,引起了强烈的社会轰动。他表示,“使每一座城市代表城市腐败中的某一类”,选择圣刘易斯是为了反映贿赂问题;明尼阿波利斯则揭露该城盛行的警察贪污;费城的整个市民都已堕落,以致他们甘愿放弃自己的投票权。斯蒂芬斯使用大量第一手数据,文掌也琅琅上口,紧凑而多具悬念,深受读者欢迎。大量读者追捧他的文章,在带动杂志热销的同时,也使市民对当时城市腐败的状况有了更多的认识,人们开始思考这些腐败的根源与危害。也正因此,人们将他视为黑幕揭露运动的“领头羊”,“揭开地狱盖子的美国新闻人”。

厄普顿·辛克莱厄普顿·辛克莱,1878年出生,后来成为一名活跃的社会主义者。1906年,辛克莱完成了小说《屠场》 (The Jungle),在《寻求真理》连载,把杂志的发行量提高到了17.5万份。该小说以立陶宛农民朱尔吉斯充满悲剧的人生为主线,以美国屠宰行业为基点,反映了20世纪初美国方方面面的风貌和社会问题。小说中反映出的食品行业及其糟糕的卫生状况激怒了民众。西奥多.罗斯福总统读完小说后,促成了《纯净食品及药物管理法》的通过。辛克莱更多的是一名社会主义者。在1906年后的30年间,辛克莱继续创作了许多揭露资本主义黑暗面的长篇小说,如科罗拉多州煤矿工人罢工的《煤炭大王》(1917)等。

埃达·塔贝尔 埃达·塔贝尔,1857年出生,因父亲从事石油开采业,她从小就熟悉行业中的各种事件,后来应邀加入《麦克卢尔》。 在《美孚石油公司史:1872年石油战》中,她揭露了美孚公司在石油垄断战争中的间谍乃至恐怖主义行为,包括控制竞争对手输出石油的铁路并提价、课以重税,妨碍乃至破坏对手的产品装船出货,胁迫对手的卖家取消订单等等。塔贝尔的文章数据翔实,充满感染力,她花了5年时间调查,只写了15期报道,最后汇编成《美孚石油公司史》,最终使得美国政府根据1880年的反托拉斯法起诉美孚石油公司及其下属的七十个相关企业,而后最高法院于19l1年5月判决起诉有效,美孚石油帝国解体。1922年的《纽约时报》将埃达·塔贝尔列为“美国在世的12个伟大女性”之一。

§ 成就

越来越多的知识分子纷纷加人揭露黑幕运动,并写出许多影响深刻的文章,如1906年3月号的《世界主义者》上,戴维·格雷厄姆·菲利普斯在其《参议院的叛国罪》中指名道姓揭露了纳尔逊·奥尔德里奇等20多位参议员政治腐败的罪恶,该篇文章手法极其辛辣,通篇尽是“叛国”、“无耻”、“强盗”等字眼,最后打破了参议院的铜墙铁壁,一些参议员在下届选举或几年之后失去了席位。1912年一项宪法修正案成功通过,直接选举参议员的权力最终还给了人民。

黑幕揭露者的触角遍及生活的方方面面,指责详尽而直接,毫不留情,他们发现的问题形形色色,《人人》曾列举黑幕揭露者的成就:“保险业运行机制更为健全,银行正在增加新的防范措施,广告基本真实,食品和药物掺假受到抑制,公共交通运输公司更为关注人的生命安全。政治老板的风光不再,各州和各城市都在致力于廉政建设。弱势群体得到保护。”历史学家把黑幕揭露时代称为一个打扫蜘蛛网和破旧家具上尘土的清扫门庭的时期。

§ 影响

1906年后,这场运动的旗帜性刊物先后被保守的企业集团购买,事实上揭黑运动就此灭亡。但是到六七十年代,黑幕揭露报道的变种——调查性报道大行其道,其中最大的成就是《华盛顿邮报》对水门事件的报道。1985年,“普利策新闻奖”设立了调查性新闻奖。 轰轰烈烈的黑幕揭露运动虽然无疾而终,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和积极的社会作用。它不仅促成了美国公民意识的觉醒,更把舆论监督的观念深入人心,最终造就了现代意义上的调查新闻界。[1]

§ 事件延展

扒粪运动

在舆论监督的旗帜下,六七十年代在美国流行过的“扒粪”运动,也开始在中国盛行。在传媒界吹起“调查性报道”(investigative journalism)风潮的时候,记者不再只是个记者,也当起了侦探,壮起胆子、冒着风险,一再挑战高难度的明查暗访。掀开黑幕的行动往往能发掘到好新闻,如近期中央电视台节目《经济半小时》记者孙菁以普通游客身份参加香港三日游旅行团时,偷偷拍摄在香港购物的陷阱:万元的“钻石手表”没有钻石,只有玻璃。不过,也有不少时候,记者因为操作上不够纯熟,在挖掘新闻的过程中栽了跟斗,吃了亏。“独家”与“不实”、“大出风头”与“大祸临头”之间仅隔了层薄纱,随时可能倒向另一边。

2007年4月6日,央视《经济半小时》记者到河北秦皇岛市暗中查访违规生产的高污染企业时,被二十多名不明身份的暴徒袭击,拍摄器材被抢走,一名女记者更差点儿被推到河里淹死。暴徒在殴打过程中边打边喊:“弄死一个是一个。”

2006年8月,台湾首富郭台铭拥有的富士康科技集团旗下子公司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起诉《第一财经日报》两名编辑记者所做有关集团存在“超时加班”的弊端报道不实。富士康先是向两人索赔3000万人民币,并冻结两人的私人财产,之后把数额改为象征性的人民币1元。最后,富士康与《第一财经日报》发表联合声明:富士康同意即日起撤销诉讼;双方互致歉意。《第一财经日报》的总编辑秦朔后来承认,报道最后一段所描述的富士康员工的生活“干得比驴累,吃得比猪差,起得比鸡早,下班比小姐晚,装得比孙子乖,看上去比谁都好,五年后比谁都老”源自网上流传广泛的话语,确实有夸张之嫌。

2005年9月,河南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的《河南商报》因为一篇关于480名“记者”集体去发生矿难的煤矿领“封口费”报道,被当地有关部门认定是“不实”新闻,被令停刊一个月。知情者说,《商报》的这篇报道不会是假新闻,只是在河南,有不少半真半假的记者,专门去出事的煤矿敲诈,加上报道负面影响太大,所以当局决定这样处理。

还有一则“茶水发炎”的调查性报道更是在中国舆论界引发轩然大波,也牵出新闻伦理的争议。某媒体的记者乔装成患者,将事先准备好的茶水当作尿,送到杭州十家医院检测,结果有六家医院检测出患者有炎症,五家医院配了消炎药,总计药费1300元左右。“茶水发炎”的奇事马上引起网民关注,有人甚至评论,“茶水发炎”的实质是医德的发炎,医生乱开药,把患者当成摇钱树。

相关文献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从"扒粪运动"到"水门事件"——论调查性报道在美国的兴起-滁州学院学报-200810(5)万方数据期刊论文网络揭丑与美国的“扒粪运动”-新闻爱好者(上半月)-2011(7)万方数据期刊论文"躲猫猫"的"扒粪运动"才刚刚开始-新西部-2009(3)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3 16:4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