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扑朔迷离话“绿林” |
释义 | 新莽末年,广大农民在王莽暴政的逼迫下,无法耕桑,难以自存,不得不挺而走险,起而反抗。新市(今湖北京山)人王匡、王凤组织荆州饥民,发动了声势浩大的农民起义。由于起义军曾以“绿林”为根据地,以后遂有绿林军之称,中国历史上也将聚集山林、打家劫舍的起义者习称为“绿林好汉”。 “绿林”一词,虽在历史上已沿用了近两千年,但围绕着绿林起义,还有不少疑问亟待解答。其一,绿林起义究竟爆发在哪一年?据司马光《资治通鉴》载,王莽天凤四年(17),是起义发生之年。但以《汉书·王莽传》为据,并考之《后汉书·刘玄传》等史籍,起义则发生在王莽地皇元年(2O)。两者相差三年,孰是孰非,难以定论。 其二,“绿林”应作何解?大多数学者以《后汉书·刘玄传》李贤注所云“绿林,山,在今荆州当阳县东北也”等史料为依据,认为“绿林”是山名,于是径称“绿林”为“绿林山”。但是有人指出,《史记》、《汉书》中凡是提及“绿林”时,仅书“绿林”二字,从不见有“绿林山”之称,考之有关史籍,在当时农民起义军的活动范围中,根本没有一座名为“绿林山”的山脉,所谓“绿林”,只是“绿色的山林”之意,别无他指。上述二说,一时也难以统一。 其三,即使绿林是山名,此山在何处?刘昭在《后汉书·郡国志》中注云:绿林属南新市。南新市即新市,在今湖北省京山县。《后汉书》李贤注云“绿林,山,在今荆州当阳县东北也”,也就是在今湖北当阳县内。于是形成京山、当阳二说。长期以来,李贤的“当阳说”颇居上风,《水经注》和《当阳县志》皆有史料为之提供有力的证据,现代史学家翦伯赞、白寿彝也持此说。在此基础上,有人到实地作了考察。据说,在今当阳县城东二十公里处,有一片丘陵地带,其间一峰酷似香炉,当地人称香炉峰,这一地区应是当年的绿林山。“京山说”亦有许多史籍可资佐证,范文澜、郭沫若的通史著作中,即采此说。今人实地踏勘的结果是,绿林山应在今湖北省京山、随县一带大洪山中的许家寨大山。此山在西汉称绿林,后改称太阳山,清代改为今名。山方圆百余里,树林茂密,物产丰富,且有泉水潺潺,足能屯兵数万。《后汉书·刘玄传》载王匡、王凤“举兵于县……藏于绿林”,故乡的山林出能攻、退能守,是最合适的根据地,何必远走他乡藏身?何况当阳的绿林山是一处丘陵,无法长期隐藏千军万马。目前,支持“京山说”者日益增多,但是否能最终取代“当阳说”,还难以预料。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