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释义

§ 概述

戈,中国先秦时期一种主要用于勾、啄的格斗兵器。流行于商至汉代。受石器时代的石镰、骨镰或陶镰的启发而产生,原为长柄,平头,刃在下边,可横 击,又可用于勾杀,后因作战需要和使用方式不同,戈便分为长、中、短3种。商代已经有了铜戈,直到秦代作战时仍用戈。一般长戈用于车战,短戈用于步兵。戈的击法有勾挂、扎挑等。最早的发现的青铜铸的戈头,出土于河南省偃师县二里头遗址,截至2007年,距今约3500年。

§ 中文解释

名称:戈

声母:g

字头:戈

四笔号码:7034

注音:gē

笔画:04画

部首画:04

部首:戈部

释义

1.古代的一种兵器,横刃,长柄,用青铜或铁制成。后泛指兵器:反~一击|同室操~。

2.指战争;战乱:偃武息~。

3.姓。

戈壁:蒙古人对沙漠地带的称呼戈拼音。

§ 详细字义

〈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一种长柄兵器形。本义:一种兵器)

2. 中国古代的主要兵器 [dagger-axe(an ancient weapon)]

戈,平头戟也。从弋、一,横之象形。——《说文》。按,戈者,柲也,长六尺六寸,其刃横出,可勾可击,与矛专刺、殳专击者不同,亦与戟之兼刺与勾者异。

执戈上刃。——《书·顾命》

称尔戈。——《书·牧誓》

戈广二寸。——《考工记·冶氏》

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楚辞·屈原·国殇》

戈 3. 青铜制,盛行于商至战国时期,秦以后逐渐消失。其突出部分名援,援上下皆刃,用以横击和钩杀,勾割或啄刺敌人,因此,古代叫做勾兵或称啄兵。又如:戈殳(戈和殳。泛指兵器);戈甲(戈和铠甲。借指战争。又为兵器的统称);戈矢(戈和箭);戈矛(戈和矛)

4. 泛指兵器 [weapons]

左右军士,皆全装贯带,持戈执戟而立。——《三国演义》

能执干戈以卫社稷。——《礼·檀弓下》

5. 又如:戈兵(兵器。也指战争);干戈(泛指武器;喻指战争)

6. 战争;战乱 [war] [1]

§ 字形结构

异体字:隿

汉字首尾分解:弋丿 汉字部件分解:弋丿

笔顺编号:1534

笔顺读写:横折撇捺

戈的英文翻译

以下结果由译典通提供词典解释

1.a dagger-axe2.a halberd

§ 字体文化

戈虽是先秦时代最要兵器之一,但对后来兵器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这影响甚至超越兵器本身,渗透到古代文 化中。“干戈”是古代兵器的总称,甲骨文已有了干和戈字,“执干戈以卫社稷”是《礼记‧檀弓下》对干戈职位的总评述。干是分杈的树枝,用来抵御野兽与敌人的进犯是原始社会时人类的防御武器;戈则是在木杆上缚上刃状物,或收获,或狩猎,后来发展成兵器。它们一种用于防御,一种用于进攻,后来演变成矛、戟、殳、钺等兵器。古代的学者长期将干、戈分别作为防御与进攻两大类兵器的代表。

它们组合在一起为“戎”字。戎,又是关于战争的总称,“戎马一生”“兵戎相见”“国之大事惟祀与戎”,这些词汇今天仍被人们经常引用。而干、戈到了后代,甚至在戈已退出兵器行列后,仍然在社会上流传着,如:大动干戈、反戈一击、金戈铁马、化干戈为玉帛、枕戈待旦等等词汇,它们已融入民族文化之中。

§ 字体发展

戈最适于勾、扫和劈击。出现于商中期,是商周直至秦汉最常见的一种具有民族特色的青铜兵器。曾被列为车战中的五大兵器之首,故常作为兵器的统称。“枕戈待旦”是备战,“金戈铁马”即指战争了。

戈的形状最初大体呈扁平的曲尺形,后来发展成略近似“丁”字形,春秋战国时期又作“丫”字造型。戈变化最大的部分是“胡”的出现和不断延长。“内”也逐渐从单一的固定、配重、装饰作用,发展成为明确的作战部位。

戈的柄称“柲”,顶端铜帽称“柲冒”,金属柄的又写作“铋”。根据考古资料记载,戈在商中期尚属于短兵器,“柲”的长度多在一米左右。商周之际才逐渐发展成长兵器,还出现了“柲”上同装三戈的情况。考古发现,戈作为钩杀的兵器,为了准确地掌握援的钩喙方向,戈柲的横截面通常是扁圆的。而经典的戈,是战国后期秦国军队大批使用的“吕不韦戈”。

汉代仍用戈作为长兵器。汉代的一种铜戈,形体较大,援与内均向上扬起,而且援、内胡上均带刺,是战国晚期的延续和发展,这种戈的造型像雄鸣昂首的翘尾、引颈长鸣状,通称鸡鸣戟或雄戟。

§ 历史记载

出现时期在商周,初期其戈文在援和内之间也没有明显的界限,但为了防止戈头掉落,在商以后加添了阑和胡。 所以在商后,直内戈很普遍。

在古代是一种主要的进攻性兵器,是用两面刃的勾兵进行钩杀。它盛行于商至战国,秦以后渐渐消失。其间形制虽有变化,但几个基本部位仍大致相同,分为戈头、木必、木必冒和木必末的木必。商代及西周木必冒大多为木质,青铜铸造的极少,尊的装置是东周时才发展起来的。考古发掘中发现的戈绝大部分只剩青铜铸的戈头(通称的“戈”即指戈头)。戈一般分为三种形式:直内戈、曲内戈和銎内戈。

现今出土在殷墟西区出土的二十一件直内铜戈中十一件有胡,从短胡一穿到长胡四穿都有。济南市博物馆收藏有一件銎内式有铭错金目纹铜戈,于废品仓库拣选而得,属商代晚期遗物。通长25厘米、宽9.02厘米,重593克。戈体宽厚,援部呈舌条状,基本对称,戈体呈等腰三角形,中间起脊,无胡无穿。銎部椭圆形瓦纹,内尾部等宽平齐,平齐处正反两面,各有一铭文和花纹。在戈的援末与銎内相接处,正反两面各有两个错金环形目状纹饰,灿烂夺目。

原收藏者为此器配一长方形布面盒,盒面左上角竖排书写“商句兵”3个字,右下一行中间的字迹已模糊,似是:爵斋所藏精品。这件铜戈弥足珍贵,纹饰华美,器物本身及形制、铭文都很有特点。原器物表面有很多划痕,但铜质非常好,距今虽已3000多年,器体锈蚀斑驳,刃一侧也有残缺,但错金处仍金光闪闪,熠熠生辉。

早在先秦时代,贵族们便用金银来镶嵌青铜器物,此种装饰工艺通称为“金银错”,又称“错金银”。“错”即 用厝石加以磨错使之光平,其工艺可谓精密细致。其制作工艺是,先在青铜器表面预铸出浅凹凸的纹饰或字形,再用硬度较大的工具錾刻浅槽,然后在浅槽内嵌入细薄的金银丝、片,用厝(错)石磨错,使嵌入的金银丝、片与铜器表面相平滑。最后在器表用木炭加清水进一步打磨,使器表更加光艳。被“错金银”工艺装饰过的器物的表面,金银与青铜的不同光泽相映相托,将其图案与铭文衬透得格外华美典雅。

这种精细的错金银工艺,目前,学术界一般认为始于春秋中期,盛行于战国中晚期至西汉。这件商代晚期错金目纹铜戈,就目前所知,全国仅存一件,它将错金工艺出现的年代提前了600多年,实为罕见。由此,单从艺术欣赏角度来说,青铜时代神秘浪漫的艺术风格和创作灵性,在兵器制作工艺方面与其他青铜器一样,具有夺人魂魄的震撼力量。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有一件错红铜的直内戈为商代遗物。现存中国历史博物馆的晋栾书缶,全素面,盖上环纽饰有错金的斜角云纹,器腹外表并有错金铭文40字。作器者栾书卒于公元前573年,所作缶为春秋中期偏晚的器物,那么晋国使用金银错工艺的时间就不会晚于春秋中期;济南长清岗辛战国墓出土4件铜豆,其几何连云纹是由黄铜丝和绿松石镶嵌而成。这些被镶嵌金银的青铜器物,秀丽壮观,是不可多得的古代青铜工艺品。

这件商代错金铜戈銎内式,使用时安木必比较方便,直接将上端穿入銎中即可,此种安木必法可以避免戈头的松动与戈援后陷,但戈在钩杀时,戈头易从木必上脱出。所以这种形制的戈虽在西周早期仍存在,但已较少,尔后更是零星散见。在殷代晚期与西周早期均有配以短胡一穿的有銎戈,这是用穿缚绳以辅助銎来安木必,但亦只存在一时。

铜戈的发现数量很大,形制在不同时期和地区不尽相同。它是铜兵中用途最广的勾兵,是步骑佐战用于钩杀、啄杀战马和敌兵首级的致命武器,其造型曾让人产生无尽遐想,极具吞噬之力。我们现在所见到的这件商晚错金目纹铜戈,虽已锈迹斑斑,但当时完全有可能曾在两军对垒中一展风采。[2]

§ 戈的构成

戈宽2寸,内长七寸,胡长6寸,援长8寸,重1斤14两。柄长6尺6寸。但实际上戈的尺寸并不一律。标准的戈,由 戈头、柄、铜尊三部分组成。

戈头,分为援、内、翻三部分。援:就是平出的刃,用来勾啄敌人,是戈的主要杀伤部。长约8寸,宽2寸,体狭长,多数体中有脊棱,剖面成扇菱形。援的上刃和下刃向前弧收,而聚成锐利的前锋。内:位于援的后尾,呈棒状,用来安装木柄,有直的,也有末尾向下弯曲的。内上面有穿绳缚柄的孔,称为“穿”。为了邀兔在挥杀时向后脱,有的在援和内之阔设有突起的“阑”。朗:戈援下刃接近阑的弧曲下延,并沿阑侧增升缚绳的穿孔,这部分称为胡。开始时,胡只是为了增加穿孔而设,龋越长穿孔越多,柄和戈头缚绑得更宇圃,所以胡部就越来越长。两周时期将胡身加刃,增加了戈的勾割能力。瑚的长度一般为戈刃的三倍,即6寸,到了战圃时期,胡的长度又有所增加,成为长胡多穿式戈。

柄:即木柄。为了便于前砍后勾,多用扁圆形柄,以利于把持。戈柄的长度不一样,根据实战需要,步战用的柄短,车战用的柄长。

3片尊:早期的锤9只是为了便于使戈在不用时插在地上,不致斜,所以在柄的尾端加上一个铜制蹲,并不能杀伤敌人。也可能用于刺击。戈盛行于中国商朝至战国时期,具有击刺、勾啄等多种功能。它的缺点是易掉头,转头。使用不够灵活。随着兵器和战术的发展,戈被逐渐淘汰,后一度成为仪仗兵器。

§ 演化过程

三种不同装柲方式的戈头

一般认为是由镰刀类工具演化而来。新石器时代的石戈头,只有援和内,至今仅在福建、广东的一些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出土过。到了青铜时代,戈成为军中必备的主要兵器。已发现的年代最早的青铜铸的戈头,出土于河南省偃师县二里头遗址,至少是距今3500年以前的制品。在商朝,青铜戈的使用已极普遍。为了使戈头和柲结合得更牢固,克服在战斗中易于脱落的缺点,出现了三种不同装柲方式的戈头,即銎内、曲内和直内的戈头。由于直内的戈头,援和内之间有阑,并增加了胡,与柲结合得最牢固,因此得到发展;而另两种不如直内戈头牢靠,商朝以后被淘汰。西周时期的青铜戈头,基本上沿袭商朝传统,但都是直内式样的。为加强其勾击效能,戈头与柲由垂直相交,逐渐加大角度,改成大于90°的钝角。从西周末到春秋时期,还流行一种尖锋呈等边三角形的带胡青铜戈头。以后由于青铜戟的使用日渐普遍,戈的地位有所下降,但仍是主要格斗兵器之一。例如《荀子•议 兵》中讲,魏国步兵的标准装备是戈、弩、剑、盾。河北省易县燕下都出土的大量铸有燕王名的铜戈,可以视为这一时期铜戈的代表。戈柲有长有短,依据不同战术要求而定。一般说来,车战用的戈柲很长,步战用的戈柲较短。在湖南省长沙市浏城桥出土的春秋晚期铜戈中,长柲的戈全长达314厘米,短柲的戈全长仅140厘米。

此外,在商周时期也还有玉石制造的戈,其中有些是可供实战使用,但大多数是仪仗用具。例如河南省安阳市妇好墓中出土玉戈39件,制工精巧,都是仪仗用具。

战国晚期,铁兵器的使用渐多,铁戟逐渐取代了青铜戟,同时也逐渐淘汰了青铜戈。因此戈这种盛行于青铜时代的兵器,到西汉以后已绝迹。

§ 种类简介

二里头遗址铜戈 曲内戈

中国迄今为止出土最早的青铜戈。在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发现,据考古学家测定,截至2007年,距今约3500年。

曲内戈

中国商周时期的一种戈。其援和内之间没有明显的分界,没有阑,装上柄以后,容易脱落,商以后被淘汰。

直内戈

中国商周时期的 一种戈。它开始在援和内之间没有明显界限。商以后,为了防止脱落,增添了阑,后来又增设了胡,不容易掉头。商以后。直内式的戈很流行。在殷墟西区出土的21件直内铜戈中,11件有胡。

商勾兵

中圈商代青铜戈。解放蔚传说保定出土。也有说出于易县或平幽县的,也称“易州三勾兵”。三戈都是直援,内端饰樊纹。援上铸铭文,分别列祖辈、父辈、兄辈的名字,顺读时戈刃向上。从铭文内容和读法看,这种铸 铭的戈应是商代仪仗,不是实用兵器。

§ 青铜戈真伪辨

戈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特有带柄兵器,可用于勾、啄、割等。它有横刃前锋,垂直装柄,其内刃用于勾割,外刃可

以推杵,而前锋用来啄击对方。在古代,戈和干合称“干戈”,是各种兵器的统称。

戈由“援”和“内”两部分组成。“援”上下两刃,前有尖锋,“内”上有用以穿绳的孔用来装柄。为了防止勾啄时勾和柄脱落,又常在援内之间设“阑”,援下近阑处下延成“胡”,胡上亦有“穿”。

该戈胡为三穿长胡,内上一穿,援之上下皆有锋刃,前部尖若剑。内末斜刃成刀状,亦锋利。戈身有隆脊,向两侧作斜坡状延伸。

该戈造型挺秀,是战国中晚期青铜戈的典型款式。细审该戈呈铜黄色,坚硬锋利,戈身表皮锈蚀不多,少许斑驳绿锈,亦浮于表面,余则是铜黄色和灰黑色,此乃铜锡含量较高的缘故,应是当时铜戈的精品。

仿品体形厚而短,其铜质是用黄杂铜制成,色黄中略带红。扣之声音清越,手感较重。其造型臃肿,线条虽清晰,但缺乏挺秀感。锈斑呈统一的绿色,且浮于戈身表皮,也就是说锈不是由内向外生出,而是由外向内做成。

因此,锈色无变化,更没有层次。戈之“内”下部镌有一个“公”字,字形结体及铸口生硬、笨拙,不似战国时期的风格。[3]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1 11:4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