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张镰斧 |
释义 | § 基本资料 一张笑脸天人合一 图片 姓名:张镰斧 籍贯:山西忻县(今忻州)人 张镰斧,1921年3月出生于山西忻县。1937年参加八路军,次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八路军115师688团政治处组织干事、129师新一旅2团4连政治指导员,太行抗大六分校11连政治指导员、新一旅政治部和太行四分区政治部组织干事、太行四分区黎城独立团总支书记,晋冀鲁豫军区六纵17旅50团政治处主任、副政委、49团团长,二野第12军35师104团团长、师参谋长,志愿军第12军35师参谋长、师长。1957年在高等军事学院学习。1960年4月,任国防部五院一分院副院长兼导弹总装厂厂长。1965年6月,任七机部一院副院长。1979年后,任第七机械工业部副部长兼一院院长、一院代理党委书记。1999年3月离休。张镰斧1955年被授予上校军衔,1960年晋升大校军衔。曾荣获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一级国旗勋章、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他是第六、七、八届全国政协科技组委员。 张镰斧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11年6月11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0岁。 张镰斧同志病重期间和逝世后,胡锦涛、温家宝、习近平、李克强、王岐山、李源潮、张德江、朱镕基等领导同志和许多曾与他一起工作过的科学家王永志、任新民、屠守锷、黄纬禄、孙家栋、陆元九、梁思礼、谢光选、崔国良、张履谦、包为民、余梦伦、曾广商、龙乐豪、刘宝镛、陈福田、刘竹生等都以不同方式表示慰问和哀悼。 § 简历 《诞辰自述》 戎马倥偬指战员,九死一生幸存人。 航天科技门外汉,殚精竭力勤杂工。 二零零七年五月十五日 丁亥三月廿九日余庚满八十五岁 张镰斧 张镰斧 一张笑脸天人合一 镰开晋望 梭镖初血刃 阻击追歼 驱虎东溟 百仗八生惟尽忠 削平三山换人间 斧淬京中 武将再学研 谋定后动 亮剑西颠 一星两弹仅务实 笑越四海歌天圜 § 张镰斧同志生平 张镰斧同志(原名张继唐,参加革命后改名,取党旗中工农之意)1921年3月29日出生于山西省忻州市南湖村。 1937年10月参加八路军,1938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历任八路军115师688团3营12连战士、文书、营部文书、688团政治处统计干事、技术书记、组织干事、129师新1旅2团3营分支书记、太行抗大六分校11连指导员、支部书记、新一旅政治部和太行第四军分区政治部组织干事、太行四分区黎城独立团总支书记。解放战争时期,历任晋冀鲁豫军区第6纵队17旅50团政治处主任、副政委、代政委、17旅49团团长、第二野战军第12军35师104团团长、35师参谋长。抗美援朝时期,任志愿军第12军35师参谋长、师长。1955年被授予上校军衔,1960年晋升为大校军衔,他曾荣获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一级国旗勋章,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二级自由独立勋章。 1957年12月进入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等军事学院基本系学习。 1960年4月调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工作,任一分院副院长兼导弹总装厂厂长、1965年6月任第七机械工业部第一研究院副院长。1979年1月任第七机械工业部副部长兼一院院长,1983年1月兼一院代理党委书记。1984年10月退居二线。1999年3月离职休养,2004年2月经中央批准享受中央国家机关部长级医疗待遇。 曾荣立航天部“在发展航天事业中贡献突出”一等功奖,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 战争年代,张镰斧同志参加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大小战役战斗百余次,八次负伤。 抗日战争期间,1937年末,他先后参加板山、温塘、张店、町店战斗。在冻烂脚指露出骨头的残酷环境下从不掉队,硬是在与日军的白刃战中,用梭镖捅死了几个鬼子,表现出勇敢顽强的革命意志,经受了第一阶段战火考验,参加革命7个多月即在火线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38年,在冀鲁豫地区的南宫、清风、道口、滑县、曹州、威县、高唐一带参加抗日反顽斗争,开辟根据地。1939年,参加著名的河北香城固诱伏战中最惨烈的正面阻击战。1940-1941年,参加百团大战。在太行根据地斗争最残酷的岁月,他一次次机智勇敢地完成艰险任务。1942-1945年春,参加新1旅和4分区历次对日军的反扫荡、反顽斗争,保护129师、政府机关杨家山突围,林南战役,在晋城、高平、陵川、焦作、济原地区开辟八分区,带队智取晋东南石屹节煤矿日伪据点。解放战争时期指挥员张镰斧 解放战争期间,1945年8月,张镰斧参加了解放战争第一仗—上党战役。接着先后参加平汉战役、峭河战役、陇海战役、定陶战役、滑县战役、拓城战斗、毫州战斗等。1947年参加解放汤阴,活捉孙殿英的攻坚战斗,鲁西南战役、千里跃进大别山(曾二次率部警卫刘邓首长和指挥部机关)。1948年6月,他参加襄樊战役,率三营登上城墙,吊着负重伤的胳膊打退敌人反扑。部队全歼襄阳守敌,活捉康泽。1948年11月,他参加淮海战役,围歼黄维兵团。当时,被围困的黄维兵团孤注一掷,最后以其主力王牌第 18军第 11师三个团的兵力在飞机大炮和11辆坦克掩护下,以 9倍于我的兵力连续攻击,企图从马小庄突围。张镰斧率一个营的兵力机智布阵,顽强恶战,坚守马小庄阵地,保证了全歼黄维兵团,再次身负重伤,为全歼黄维兵团做出重要贡献。1949年4月8日,在渡江战役中,他率领突击营,在安徽枞阳地区攻打夹江与长江之间蒋军铁板洲阵地,仅用35分钟全歼守敌300多。此战被二野首长上报中央军委和总前委,为百万雄师提供了渡江作战经验。4月21日,他率104团从枞阳强渡长江,继之飞跃西箬岭,直插徽杭路,开始千里追击。解放淳安、建德、金华、义乌,武力接受敌110师整师起义。他机动、果断,成功率领104团取得徽杭路上追歼战的胜利,共俘敌师长以下7018人,被高等军事学院作为优秀战例写进教材,多部影视片引为素材。1949年10月,进军大西南。张镰斧率团以每日近200里速度急进,率先在重庆东部白马山与敌激战取胜,打开了解放重庆的东大门。接着占领綦江,巧渡长江,占领江津渡口,迫使蒋介石仓皇飞离重庆,提前无战解放重庆,为打破蒋介石组织西南反共堡垒的计划提供了条件,为重庆解放做出了重要贡献。后担任江津、巴县、綦江3县联防剿匪总指挥,警卫重庆和野司的任务。 抗美援朝期间,1951年3月,他参加了抗美援朝第五次战役和金城防御作战。11月,他与全师创造性运用了的“坑道作业”,在防御作战中挖成坑道与交通沟共长231065 米、与美李军战斗400多次,歼敌近两万。1952年10月,35师 103团向敌据守的栗洞东山阵地发起进攻,他于前敌指挥各种火炮打击目标,仅4分钟即夺取了主峰,10分钟占领全部阵地,被中国人民志愿军编为我军营级步炮坦克结合积极防御进攻战的典范。1953年,参加夏季反击战。11月初,他奉命参加上甘岭战役,身负重伤,险些致命,身体内一直残留数枚弹片,是上甘岭战役师级干部重伤者。他为抗美援朝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张镰斧荣获的朝鲜人民共和国一级国旗勋章 张镰斧在23年的军事生涯中,历经多种类艰难困苦、生死搏斗的战争环境,从老红军部队、老首长、老战友们那里学习和继承了光荣的革命传统和情操,培养出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革命事业的坚定信仰、坚强意志、坚硬作风,始终拼杀在战斗第一线,被老部队的战友们誉为12军一只“虎”,成为人民军队中一名英勇善战、文武兼备的优秀指挥员。为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立下了战功。1961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2军党委为张镰斧作出《鉴定》:“他有为党为人民事业奋斗到底的决心,经受了长期战争的考验;他执行战斗命令坚决,指挥决策果断;作战机动灵活,积极勇敢顽强;抓紧业务学习,善于思考问题;有全盘工作经验,组织计划性强;工作作风深入,密切接近群众;个人生活简朴,待人处事热情…。” 1960年4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等军事学院以优异成绩毕业后,张镰斧同志转调我国初创的航天诞生地国防部第五研究院一分院工作,担任副院长兼导弹总装厂厂长。 到任时,中国的航天事业还处于开创阶段,正在仿制前苏联的地地近程导弹(即东风一号,代号为1059),他担任总装配套指挥组总指挥。8月,前苏联撤走了全部在华专家,他依靠技术人员和工人,边干、边学、边调查研究,自力更生克服种种困难,为我国第一枚近地导弹的研制生产付出了心血。11月5日,他在现场发射试验,中国第一枚导弹东风一号获得圆满成功。接着,他组织带领技术人员和全厂职工完成了改型设计和独立研制东风二号、东风三号导弹的试制生产任务, 并于1964年6月发射东风二号中近程火箭(导弹)成功。踏青三线基地 1965年3月,张镰斧积极参与制定1965-1972年中国发展火箭(导弹)技术的规划,也称“八年四弹”规划。他负责全院生产和器材供应工作。1966年10月27日,他参加并确保了中国第一枚运载原子弹的“两弹结合”现场飞行试验成功。1966底,东风三号中程导弹首发试验成功。1966年,“文革”骤起,七机部成了全国闻名的老大难,一院领导班子和他受到严重冲击,处于瘫痪状态。1967年5月,军事管制委员会进驻一院。在军管会的领导下,张镰斧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临危受命,主持业务组负责全院的科研生产工作。1969年底,经他建议,一院与北京市联合组织705大会战,成立“705”会战指挥部,组织了技术队伍和178个合作单位,大大加速了东风五号远程-洲际火箭(导弹)的研制进程。1970年1月,东风四号中远程运载火箭(导弹)试射圆满成功。1970年4月,中国第一枚三级运载火箭长征一号成功地把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送入预定轨道。1971年9月,远程洲际火箭(东风五号导弹)首次低弹道试验基本成功。1975年11月,长征二号运载火箭把中国第一颗返回式遥感卫星送入轨道,并成功返回地面。张镰斧组织这些科研活动时,生活和工作环境都极其艰难。一方面要接受群众组织的批判、游斗、抄家,甚至一度还被诬为“破坏科研生产的黑手”;另一方面,还要为实现“八年四箭(弹)”规划精心组织基层的科研生产,承担主要领导责任。他为“两弹结合”试验的圆满完成、为“八年四弹”规划的实施,为长征一号火箭成功发射东方红一号卫星做出了宝贵贡献。 1970年文革中,研究院还承接了固体燃料火箭的研制任务。在党和国家领导人的直接关怀下,张镰斧殚精竭虑,重新组织并充实这支研制队伍,请来了在12所任所长的黄纬禄挂帅,进一步完善研制机构、设计方案和试制试验设施。到上世纪70年代末,这一任务交给七机部二院时,已结束初样阶段,进入试样研制。 中国的火箭事业在周总理的直接关怀下,中国火箭(导弹)的研制生产不仅没有因为“文革”而停滞不前,反而取得了显著进展。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与张镰斧同志坚持对党和国家的坚定信念和顽强意志,恪守在中国火箭事业的一线岗位上不顾个人安危,忍辱负重,出谋划策,身先士卒,奋力拼搏分不开的。张镰斧在发射动员大会上作动员报告 粉碎“四人帮”前后,张镰斧不惧任何干扰,一心一意扑在科研生产上,迎来了中央批准的向太平洋发射远程火箭、发射静止轨道通信卫星、从水下发射固体燃料火箭的三项任务(统称“三抓任务”)。1979年2月,七机部任命他为东风五号远程-洲际火箭总指挥。为了确保圆满完成我国第一枚远程运载火箭的全程飞行试验,他严密组织,精心指挥,着重抓了国内靶场的7次飞行试验,抓全程试验火箭的投产和技术关键的解决,带领实验队亲临现场,于1980年5月,圆满完成向南太平洋预定海域发射远程(洲际)运载火箭全程试验任务。随后,他受时任部长的委托,关注长征三号运载火箭三级新研制的氢氧发动机的进展。1983年,他受命卫星通信工程试验大队大队长率队出征。1984年1月,长征三号首次发射通信卫星没有进入预定轨道,他心急如焚。在设计师系统提出三项改进措施后,他在70个日日夜夜中闪电式组织设计、试制、试验、改装,并于1984年4月,再次组织发射,中国第一枚定点通信卫星进入了预定轨道,受到国际同行的高度赞誉。中国运载火箭技术进入了世界先进行列。 为此,张镰斧同志屡获殊荣,曾在1984年荣立航天部“在发展航天事业中贡献突出”一等功奖,名列第一人。1985年,获得战略武器及运载火箭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名列第十四完成人。张镰斧是获得该一等功奖和特等奖殊荣的唯一一位行政管理人员。 作为一名从军队转任航天事业工作的行政管理指挥干部,张镰斧与他这一代老同志们一起,在中国航天事业的开创过程中,带来了人民军队的好思想、好作风、好传统,为中国航天事业的大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他从第一颗仿制导弹开始到成功发射第一颗定点卫星,直接组织和指挥了各种型号的导弹、火箭、导弹与原子弹的结合、火箭推送卫星和返回式卫星等研制、生产、试验和发射的任务,二十余次亲赴发射场执行发射试验任务,始终学习、生活、工作在第一线。1986年出版的《当代中国的航天事业》一书中,他被誉为“老干部的优秀代表”,对他在航天事业的工作做出了实事求是的评价:“原第七机械工业部副部长、中国火箭技术研究院院长张镰斧,这位在革命战争硝烟烈火中锻炼出来的军事指挥员,在组织指挥火箭研究生产发射试验中,深入实际、熟悉情况、尊重专家、关心部属、镇定果断、敢于承担责任,在他身边工作的专家和工程技术人员深受鼓舞。” 张镰斧同志具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和坚强的党性。在他70多年的革命生涯中,始终对党忠心耿耿,对人民无限忠诚,对共产主义事业充满信心,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为人民军队的现代化建设、为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无私奉献了毕生精力。在艰苦的革命战争年代,他革命意志坚定,不怕流血牺牲,机智勇敢,是人民军队中一名英勇善战、文武兼备的优秀军事指挥员,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他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旗帜鲜明地维护党和人民的利益,恪尽职守,勤奋工作,为我国国防现代化建设和航天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努力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决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他具有较高的领导素质和系统管理的领导才能,思路清晰全面,思维严谨深入,决策果敢负责,组织慎密周到。他在长期的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军事、政治工作和从事高新技术组织管理的经验,敢于面对矛盾,知难而进;敢于面对问题,大胆管理,具有大无畏的改革进取精神。他知人善任,任人唯贤,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爱护干部,关注和调动广大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特别注重发挥科学技术人员在火箭研制中的作用。他具有强烈的事业责任心,实事求是,深入基层,勤奋工作,任劳任怨。他具有高尚的中华民族优秀品德,为人正直,光明磊落,严于律己,廉洁奉公,作风民主,识大体、顾大局,心胸豁达,平易近人,待人宽厚,从不计较个人恩怨,能团结人,关心群众生活,注重为群众办实事,在广大干部职工中享有很高的威信,深受广大员工的赞誉和敬重。他善于学习,勤于钻研,干一行、钻一行,学一生,由一名优秀的军事指挥员成长为一位深谙科学技术管理的研制火箭的总指挥。他不为名利,不计得失,先人后己,不宣传个人,始终保持着普通一兵艰苦奋斗的政治本色。离休后,他仍然关注着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关心老一代航天人和他们的遗孀,帮助老职工解决历史遗留问题。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