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护卫舰
释义

§ 概述

护卫舰

护卫舰,是以舰炮,导弹,水中武器(鱼雷,水雷,深水炸弹)为主要武器的中型或轻型军舰。它主要用于反潜和防空护航,以及侦察,警戒巡逻,布雷,支援登陆和保障陆军濒海翼侧等作战任务,又称为护航舰。在现代海军编队中,护卫舰是在吨位 和火力上仅次于驱逐舰的水面作战舰只。护卫舰和战列舰、巡洋舰、驱逐舰一样,也是一个传统的海军舰种,是世界各国建造数量最多、分布最广、参战机会最多的一种中型水面舰艇。[1]

§ 战舰起源

护卫舰早在16世纪,西班牙和葡萄牙等国就曾把三桅武装船称为护卫舰。然而,真正具有现代意义的护卫舰恐怕要算19世纪40年代英国建造的“阿姆菲翁”号。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国潜艇神出鬼没,使用鱼雷等连连击沉英、法等国的运输船只;同时封锁其基地、港口,给协约国造成很大的威胁。而当时各国所拥有的护卫舰吨位小、续航力低,于是各国开始注重建造1000吨以上、能够远洋作战的护卫舰。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德国再次沿 袭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使用潜艇袭击盟国战舰和运输船队的故伎,击沉了大量舰船。为此,英、法、美等国迅速调整策略,加紧建造1000吨--l500吨的护卫舰。在短短的3年时间里,海上便出现1800余艘各级护卫舰,参与保卫海上交通线、两栖登陆战及海上机动战等。特别是70年代之后各级护卫舰普遍装备了导弹。此时护卫舰满载排水量均在2000吨--4000吨,个别的还超过5000吨;航速为30节--35节,续航力在5000海里--6000海里;一般均装备有反舰、反潜、防空等各型导弹,以及火炮、鱼雷、深水炸弹、干扰火箭等武器,相当数量的舰只还搭载有l架--2架直升机。此外舰上装备有性能优良的探测设备、指挥控制设备等。

§ 功能特点

护卫舰

护卫舰可分为近海护卫舰和远洋护卫舰两大类;按使命的不同,可分为对海型、防空型、反潜型和多用途型。一些吨位较大的(3000吨以上)护卫舰还将受到诸多国家青睬,个别护卫舰吨位可能突破7000吨;1000吨左右的护卫舰也不会受到冷落,会继续受到重视和发展。

舰载武器种类将增多,而且性能会进一步提高;特别是护卫舰的防空武器的性能将会出现质的突破,护卫舰将普遍配备直升机,用它来担负反潜、反舰、探测、电子干扰等任务。舰上的探测装置,包括雷达、声纳等将有较大的改进与提高;探测距离远、灵敏度高的拖曳线列阵声纳将普遍装设。指挥控制系统性能也将得到明显的提高。全燃动力和柴燃交替动力两种动力形式今后仍会被各国海军有选择地采用。

护卫舰的特点是:轻快、机动性好、造价、适宜于批量生产。其排水量一般为1,000-3,000吨,航速为25-30节,其动力装置以采用中速柴油机者居多,也有采用汽轮机和燃气轮机联合动力装置。护卫舰根据其排水量的大小不同,可以是多用途的,也可是单用途的。因此,其上武备可分别配有舰对舰导弹、舰对空导弹、火炮以及反潜鱼雷、大型深水炸弹和火箭式深水炸弹等反潜武器。有的护卫舰还带有反潜直升飞机。现代护卫舰上的各种电子设备也在不断地得到改进和完善。

§ 承载能力

初期的护卫舰排水量为240吨~400吨,装备舰炮主要是为了对付潜艇。有时甚至使用舰体去冲撞敌方潜艇。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护卫舰满载排水量为800吨~1300吨,航速12节~20节,以深水炸弹和鱼雷、水雷为主要武器,并装备了声纳和雷达、炮和高射炮。护卫舰可参加海战和两栖登陆作战。20世纪70年代以来,护卫舰装备了各种导弹,大大提高了防空反舰能力。现代护卫舰满载排水量达2000吨~4000吨,航速30节~35节,续航能力500海里~600海里,采取封闭式结构,具备“五防”能力,装备武器全面。还配备有多种类型雷达、声纳和自动化指挥系统、武器控制系统,以及及舰载直升机,担负远程反潜警戒、导弹中继制导等任务。

现代导弹护卫舰是一种能够在远洋机动作战的中型舰艇,满载排水量一般为2000~4000吨,个别已达4900吨,航速30~35节,续航力4000~7500海里。主要武器是导弹、鱼雷、火炮等,一般均可携1~2架反潜直升机。根据武器配备情况及所执行任务的不同,护卫舰可分为多种类型,如防空型、反潜型、反舰型等。在20世纪0年代世界上最大的护卫舰是英国的22型“大刀”级护卫舰的第3批舰,达4900吨,比一般驱逐舰还要大。“大刀”级装有8枚“鱼叉”反舰导弹、1座115毫米主炮、4座30毫米防空炮和1套“守门员”近防武器系统。此外还装有2座六联装“海狼”舰空导弹发射装置、2座三联装反潜鱼雷发射管和2架“海王”反潜直升机。

§ 技术特点

护卫舰

大型化

由于载机直升机、导弹武器和电子设备的大量使用,护卫舰排水量超过3000吨。进入21世纪以来,不少国家建造的新型导弹护卫舰已经超过了5000吨,如挪威的南森级、西班牙的巴赞级、荷兰的德泽芬省级、德国的萨克森级,以及法国和意大利共同研制建造的多功能护卫舰。曾作为20世纪90年代主力舰的佩里级导弹护卫舰现已不能满足美国海军发展的需要。

智能化

新技术革命成果和人工智能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广泛应用,使武器操作系统和作战指挥平台逐步融为一体,雷达的精度、可靠性以及电子 对抗能力均有大幅提高,使护卫舰具备了可在近岸水域全天候执行反潜、水雷对抗、布雷、反舰、监视、巡逻和远洋深海作战能力。

模块化

在舰体设计上,预留了直升机平台,采用新型的燃气轮机,舰体外形不断的变化,将逐步完善成为最为理想的舰体结构。世界各国正在发展的新型护卫舰将会利用新一代船体线型,定制、模块化的作战系统设计将会使护卫舰能够满足在各种情况下有效地执行海上作战任务。

§ 主要种类

反潜型

通常装备有多联装反潜鱼雷发射管2座,多管火箭深水炸弹发射装置1~2座,多联装反潜导弹发射装置1座,反潜直升机1~2架,以及中、小口径舰炮、反舰导弹和近程舰空导弹,以兼顾反舰,增强防空、反导能力。装有性能先进的舰壳声呐、拖曳变深声呐或线列阵声呐,具有由远及 近2—3层的探测和攻潜能力。反潜护卫舰分为远洋反潜护卫舰和轻型反潜护卫舰。远洋反潜护卫舰主要用于为战斗舰艇编队、两栖编队和运输船队护航,担负搜索和攻击敌潜艇的任务;轻型反潜护卫舰主要担任近海防潜警戒和为运输船队护航。

20世纪70年代起,反潜护卫舰开始装载导弹、直升机等。美国、苏联、英国等纷纷设计建造装有各种现代武器的远洋护卫舰,排水量和战术技术性能接近驱逐舰,已成为驱逐舰的补充力量。如苏联从1970年开始建造远洋反潜型导弹护卫舰克里瓦克级,满载排水量3650吨,航速32节,采用4台燃气轮机,先后有I、II、ITI三个型号。I型装备有双联装76毫米舰炮2座,四联装反潜导弹发射装置1座,四联装鱼雷发射管2座,多管火箭深弹发射装置2座。Ⅱ型装备有100毫米舰炮2座,四联装反潜导弹发射装置l座,四联装鱼雷发射管2座,多管火箭深弹发射装置2座。发展到Ⅲ型则装备SA—N一4型双联装近程舰空导弹发射装置1座,四联装鱼雷发射管2座,100毫米舰炮1门,6管30毫米舰炮2座 ,12管火箭深弹发射装置2座和卡一27反潜直升机1架。

20世纪90年代初,由德国设计建造的MEK0200出口型,因采用模块化设计概念而成为当代护卫舰家族中令人耳目一新的成员。以出口葡萄牙海军的伽马级反潜导弹护卫舰为例,满载排水量3300吨,采用柴一燃联合动力装置,航速32节,装备有三联装鱼雷发射管2座、四联装“捕鲸叉”舰舰导弹发射装置2座、八联装“海麻雀”舰空导弹发射装置1座、20毫米“密集阵”近防炮l座、100毫米炮l座,20毫米炮2座,“超山猫”反潜直升机(设有机库)2架。还装有舰壳声呐和拖曳声呐,有较先进的电子设备。满载排水量4900吨的英国海军大刀级曾是20世纪80年代大型护卫舰的代表,受到许多国家的青睐,先后出口巴西、智利、罗马尼亚等国。 护卫舰

防空型

防空导弹护卫舰,仍分为轻型防空型护卫舰和远洋防空型护卫舰两类,前者装备有近程舰空导弹系统和“密集阵”近防系统,主要用于为小型舰艇编队和运输船队护航,以增强对空防御力量;后者装备中程舰空导弹系统和近程舰空导弹系统,主要用于担任编队区域防空任务。20世纪80年代建造的赫姆斯科克级防空导弹护卫舰满载排水量3750吨,装有“标准一IMR”中程舰空导弹发射装置1座,八联装“海 麻雀”近程舰空导弹发射装置1座,7管30毫米“守门员”近防系统1座,四联装“捕鲸叉”舰舰导弹发射装置2座,双联装鱼雷发射管2座,并有作战指挥系统。进入21世纪,随着护卫舰的大型化,以及电子技术的进步和先进武器系统的小型化,包括近、中程舰空导弹垂直发射装置的普遍采用,于2002年服役的新型防空护卫舰德泽芬省级满载排水量达6048吨,舰首主甲板上装备1座t27毫米炮,其后设置1座Mk41垂直导弹发射装置,主要发射“标准II”和“改进型海麻雀”防空导弹,2座30毫米“守门员”近防炮和2座12.7毫米炮;同时装有“捕鲸叉”反舰导弹发射系统,以及2座鱼雷发射管。当初这一超大吨位和强大功能设计方案问世时,英国《简氏战舰年鉴》称其为防空驱逐舰,后统一归类护卫舰。

通用型

自20世纪70年代后,护卫舰排水量增大,普遍装备有舰舰导弹、舰空导弹、舰炮、鱼雷、深水炸弹、反潜直升机等武器系统,使护卫舰可以遂行多种任务,出现了多用途护卫舰。具有代表性的如美国海军现役唯一一级护卫舰佩里级,服役近30年间,其满载排水量从3638吨增N4100吨,可发射“捕鲸叉”反舰导弹和“标准”舰空导弹,主要装备有单管76毫米舰炮1座,6管20毫米“密集阵”近防炮1座,对空/对海导弹发射装置1座,三联装鱼雷发射管2座,中型反潜SH一60B直升机2架,以及舰壳式和拖曳线列阵式声呐等先进电子设备。作为一种通用型导弹护卫舰,在 动力、武器、电子等方面具有世界先进水平,具有多种战术用途,其主要使命任务是为航母编队、两栖特混舰队、海上补给编队和军事运输船队提供反潜及对空、对海防御。至1989年该级舰建成51艘,现役30艘,成为20世纪90年代美国护卫舰的主力。该级舰还向7个国家和地区出口,转让技术,其中澳大利亚6艘、西班牙6艘、台湾8艘、土耳其8艘、埃及4艘、波兰2艘、巴林1艘。 英国的公爵级(23型)、法国拉斐特级、荷兰卡雷尔·多尔曼级、意大利西北风级、西班牙侦察级等护卫舰,除了担负传统护航使命外,作为当代大中型护卫舰,它们普遍具有较强的对海、反潜、防空能力和良好的机动性,适于担负海上突击、护航、巡逻警戒等多种任务。

§ 可畏护卫舰

新加坡共有6艘“可畏”级护卫舰,是由法国DCNS负责设计、制造的新一代导弹作战舰。每艘“可畏”级护卫舰的造价为1.67亿美元,第一艘命名为“可畏”号,由于参照了“拉斐特”级护卫舰的成熟设计,并在其基础上进行了全面升级和改进,“可畏”级不仅隐身性能突出,而且具备更为完善的防空、反舰和反潜能力。虽然“可畏”级护卫舰由法国舰艇建造局设计,但新加坡也参与研制“可畏”级舰的舰上战斗系统、战场管理系统的研发、安装与整合。 “可畏”级护卫舰

可畏级护卫舰全长114.8米,舰宽16.3米,舰高6.0米,满载排水量3200吨。该舰采用全柴联合动力配置,全舰采用模块化设计,具备高度自动化功能,含空勤人员的舰员编制仅有70名。“可畏”级的推进系统,主机为4台10996马力的柴油机,最大航速超过25节,巡航速度18节,续航力达2000公里。

可畏级护卫舰的舰体舷墙与上层结构的整合度很高,整体结构呈10度内倾。舰上的舷侧栏杆,将起锚机、导缆器、绞缆器、消防与救生装置、海上补给设备以及主炮、飞弹垂直发射器、反舰飞弹发射器、鱼雷发射器都被内倾的舷墙包围,配合全封闭式桅杆和尽量减少外露的天线与传感器的设计,雷达隐身性极佳。

“可畏”级护卫舰的对空、对海监控能力也不可小觑。舰上装备的泰利斯公司生产的“赫拉克勒斯”多功能相控阵雷达,可有效监控并跟踪250公里以内的海空目标,并能引导“紫苑”导弹进行拦截。先进的舰载雷达和防空导弹使“可畏”级护卫舰有能力充当新加坡海军的“一线尖兵”,在远离本土的海面进行长期部署或巡逻,一旦发现可疑目标,就可提前预警,或者直接拦截。

“无畏”级护卫舰装有法国泰利斯公司的大力士型相位数组雷达,使得此舰成为世界上配备相位数组雷达吨位最小的作战舰。舰上还装有两具TS2001型对海搜索与监视雷达、RDO980型低频主动拖曳式声呐和先进电子作战系统。值得一提的是,“无畏”级配备新加坡研制的DSTA/ST综合作战系统,这套系统采用了便于升级的开放式设计,并且高度自动化以精简人员,同时这套系统还运用Link-11、Link-14、Link-16数据链路与机、舰进行联系,执行联合作战任务。舰上配备的整合式舰桥管理系统与船舰管理系统,提升该级舰的运作效率与安全性,具有良好的自动化功能。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1 9:2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