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思明区 |
释义 | 行政区划图思明区是厦门市的经济、政治、文化、金融中心,位于厦门南端,包括厦门本岛南部及鼓浪屿,北面与湖里区毗邻。辖区面积76平方公里,现有人口约86万人(其中户籍人口55.5万人),下辖滨海、中华、厦港、莲前、嘉莲、筼筜、梧村、开元、鹭江、鼓浪屿等10个街道办事处,设有95个社区居委会。 § 区位优势 作为厦门市的中心城区,在地理位置、人口比重、经济发展、社会事业布局、城市城区管理等诸多方面,都具有极其重要而独特的区位优势。尤其是东面与金门一水之隔,辖内和平码头为厦金海上直航线的起(终)点,在开展对台交流和承接台湾产业转移方面,具有特殊前沿优势。 § 历史沿革 思明区明末清初(1650年),郑成功为了抗清复明,驻军厦门时,把厦门改为思明州(蕴含“思念明朝”之意);民国初年,建制设“思明县”;新中国成立后,厦门市划分行政区域时,为了纪念民族英雄郑成功,设立思明区。现思明区系2003年根据国务院、省政府关于厦门市行政区划调整的批复,由原开元、思明、鼓浪屿三区整合而成。 § 人文荟萃 辖区旅游景点密布,名胜古迹众多,依山临海,厦门“二十景”中的“十五景”都在辖区范围内;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鼓浪屿、万石山风景区均在辖内,拥有10多公里长的海滨沙滩和天然海滨浴场。近年来,主要商业街和繁华地段LED夜景工程相继建成亮灯,绚丽多彩的夜景倍增独特魅力。 § 风光秀丽 辖区旅游景点密布,名胜古迹众多,依山临海,厦门“二十景”中的“十五景”都在辖区范围内;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鼓浪屿、万石山风景区均在辖内,拥有10多公里长的海滨沙滩和天然海滨浴场。近年来,主要商业街和繁华地段LED夜景工程相继建成亮灯,绚丽多彩的夜景倍增独特魅力。 § 经济发达 近年来,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经济综合实力已位居全省各县(区)最前列和全国十五个副省级城市中心城区上游位次,跻身“2007年度全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前20名。2007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80.5亿元,比增20.8%;财政总收入71.3亿元,比增21.3%,其中地方级收入45.3亿元,比增21.7%,区级收入17.2亿元,比增22.1%;合同利用外资3.9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8亿美元;引进内资总额108.0亿元;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85.0亿元,比增27.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工业总产值均首次超过200亿元。街道经济强劲发展,5个街道财政收入超过6亿元(其中2个街道超过7亿元)。 § 社会和谐 多年来,思明区在经济建设持续快速发展的同时,高度重视抓好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科技、教育、文体、社区建设等各项社会事业中,已经相继荣获了近二十项国家级先进荣誉。民生保障有力健全,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城区建设管理有序,辖区安全稳定,投资兴业环境良好;政府绩效建设突出,公共服务体系健全。 § 社会事业 思明区教育工作:教育投入持续增长,全年支出教育经费7.2亿元。大力推进义务教育项目建设,思明第二实验小学等3个项目投入使用,观音山学校、湖明小学扩建等6个项目实现封顶。落实各项教育惠民政策,为22797名农民工子女办理“义务教育减免卡”,接收16886名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就读公办中小学,免除义务教育阶段的公办学校学生学杂费1560万元。开通思明区教育城域网,逐步实现教育资源共享。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基础教育六年课程改革取得显著成效,扎实开展“师德建设年”等主题教育,提高师资队伍整体素质,教育质量整体水平稳步提升。重视学前教育和终身教育,深入开展科普活动,努力提高全民科技素质,学习型城区建设取得新的成效。 卫生、计生工作:全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部达省级示范中心标准,全面免除就诊挂号费,药品加成率比规定降低5%,全年共接诊50多万人次。在全市率先推行卫生监督分片管理、综合执法新模式,大力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活动,餐饮卫生水平有新的提高。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工作稳步发展。加强人口和计生工作,出生人口政策符合率达97.49%。利益导向机制进一步完善,在全市率先启动独生子女死亡伤残扶助制度和对落实长效节育措施育龄妇女(含流动人口)的奖励制度,拓展“幸福工程”项目。开展流动人口“生育关怀”活动,实现流动人口计生市民化服务,被国家计生委评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信息系统先进单位。打击“两非”和创建“三优”工作取得新成效。积极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宣传作品荣获中国人口文化奖。 思明区文体工作:加快完善公共文体设施,完成前埔北区老年门球场建设,开工建设区综合图书馆。积极推进节庆文化、社区文化活动,广泛开展“思明之声”周末温馨广场大家唱、“温馨厦门·魅力思明”夏季周末广场文化等群众性文体活动。成功举办海峡两岸闽台文化交流活动、元宵灯会、中秋搏饼文化节、鼓浪屿沙滩文化节、全区首届老年人运动会和首届社区工作者运动会,区老年气排球队荣获全国比赛亚军。开展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系列活动,成功申报3个市级和2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依法规范文化市场管理,发挥行业自律作用,推动文化产业健康发展。 妇儿侨台老等工作:积极支持区关工委和工青妇等群团组织开展活动,全国实施“两纲”示范工作交流会在我区成功召开。区老龄、双拥、残疾人、台侨、人防、武装、民族宗教、编制、档案等工作均取得较好成绩。对外交流取得新突破,与美国萨拉索塔市签订友城协议并成功互访,成为省内首个与美国城市缔结国际友好城市的城区。《思明区志》编纂工作全面启动。 § 代表建筑 南普陀寺南普陀寺 南普陀寺位于市区五老峰下,面对龙海市南太武山,南面是厦门大学。南普陀寺是厦门著名古刹。建于明代永乐年间(1403-1424年),明末(1628年)毁于兵火。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靖海侯施琅将军重建,因寺院是奉观音菩萨为主,又位在我国四大佛教道场之一的浙江舟山普陀山之南,故称南普陀寺。 南普院寺规模宏大,总占地25.8公倾,建筑面积21270平方米。从南到北主轴有天王殿、大雄宝殿、大悲殿和藏经阁四座,加上左右庑廊,钟楼鼓楼、功德楼、海会楼、普照楼、太虚图书馆、佛学院教室、养正院等。所有这些建筑依傍山势,层层托高,庄严肃穆。近些年来,在天王殿南面有放生池、两座新建的万寿塔和两个凉亭以及荷花池等,在两池之间有七座由释迦牟尼佛、迦叶佛等七尊佛像组成的七佛塔,万寿塔高11层,富有南亚佛教建筑的风格,使南普陀寺风景更加美丽。 天王殿 也称弥勒殿,弥勒佛慈眉笑眼,耳垂双肩,袒胸露脐,笑容可掬,似乎对每一位游客都表示恭候光临。 弥勒佛在印度是一尊头戴王冠、身体不胖的坐像,而在我国则成了手拿布袋体貌肥壮的光头和尚。据说他云游各地,无忧无虑,自由自在,人们怎么逗他,他总是眉开眼笑、和善待人。后来他在岳林寺磐石坐化,口中念念有词:"弥勒真弥勒,分身千百亿,时时示世人,世人不自识"。 天王殿两侧是魁梧高大、英俊威武的四大天王。全身显得金碧辉煌。屋顶的剪瓷艺术,耐人欣赏。 南普陀寺大雄宝殿是转逢和尚于1932年重建的,一座重檐歇山顶建筑,琉璃石柱,雕梁画栋,庄严肃穆。主要供奉过去、现在、未来"三世尊佛",中间是释迦牟尼,东边是药师佛,西边是阿弥陀佛。 释迦佛两旁,还有两位尊者,东边是大弟子迦叶尊者,西边是堂弟阿难陀尊者,前面是千手千眼观音。民间传说:古时有个老人,养了三个女儿,一天老人病了,需要人眼做药引子。大女和二女都不管,而小女自愿献出自己的眼睛,治好老人的病。此事感动了释迦牟尼,便创造了一个千手千眼观音来纪念她,并站在自己的面前。 大雄宝殿建筑,体现了"闽南佛殿"四大特点:一、墙上有"清影摇风"、"楚江秋吟"等山水花鸟画,和"神河沐浴"、"六年苦行"等释迦牟尼诞生故事的连环画。二、屋脊是弯月起翘、紫燕凌空,显得轻巧灵动。三、构造精巧,技艺讲究,屋脊嵌有"九鲤化龙"、"麒麟奔走"、"凤凰展翅"等图案,都是剪瓷镶嵌而成。四、建筑材料取材本地花岗岩、青斗石,所有梁、柱、础、斗拱、栏干都独具特色。 大悲殿建于清初,被火焚烧。1930年太虚和尚重建,1962年重修。大悲殿内奉祀观音,其余三面为48臂观音,掌中各雕一只手眼。手上持多种法器,姿态不一,各臻其妙。 大悲殿为八角三重飞檐,全以斗拱架叠建成,殿内藻井,全用木料斗拱,不用一支铁钉。仰视藻井,别致美丽。 藏经阁为两层文物楼。建于1936年。楼下是法堂,是僧人讲经说法的地方。 南普陀寺二楼是玉佛宝殿,有缅甸玉佛28尊,并珍藏中外佛典经书数万卷。其中较为珍贵的有宋代《碛砂藏经》,明代《大藏经》 、《佛说阿弥陀经》、血书《妙法莲花经》 、《日本大藏经》等,还有唐代铜佛、宋代铜塔、明代观音菩萨施甘露像,以及高僧大德的墨宝。 1924年,南普陀寺由临济宗转逢和尚改为十方丛林选贤制,会泉法师任第一任方丈。寺内有1925年创办的为国内最早的佛教学府--闽南佛学院。1934年,弘一法师又增办佛教养正院,迎来了南普陀寺建寺以来前所未有的兴旺时期。1937年,佛学院因抗战而停办。十几年间佛学院共培养学生200余人,不少人为马来西亚、新加坡、菲律宾等东南亚国家的佛教事业做出巨大贡献。1985年,佛学院重新办学,现设养正院、预科班、正科班,各为两年制,1992年起又增设二年研究班,在国内及东南亚地区有着广泛的影响。南普陀寺与厦门大学仅一墙之隔,却两种意境;"古朴与摩登并存,小和尚和大学生为邻。" § 参考链接 http://www.siming.gov.cn/smgk/lyjd/200807/t20080701_15617.htm http://www.siming.gov.cn/smgk/qqjs/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