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张謇 |
释义 | § 简介 张謇 张謇,1853年出生于江苏海门常乐镇。1869年考中秀才,1874年(同治十三年),前往南京投奔原通州(今南通)知州孙云锦。 1876年(光绪二年)夏,前往浦口入吴长庆庆军幕任文书,后袁世凯也投奔而来,两人构成吴长庆的文武两大幕僚。1880年(光绪六年)春,吴长庆升授浙江提督,奉命入京陛见,张謇随同前往。同年冬,吴长庆奉命帮办山东防务,张謇随庆军移驻登州黄县。 1882年(光绪八年),朝鲜发生“壬午兵变”,日本乘机派遣军舰进抵仁川,吴长庆奉命督师支援朝鲜平定叛乱,以阻止日本势力扩张。张謇随庆军从海上奔赴汉城,为吴长庆起草《条陈朝鲜事宜疏》,并撰写《壬午事略》、《善后六策》等政论文章,主张强硬政策,受到“清流”南派首领潘祖荫、翁同龢等的赏识。 1884年(光绪十年)随吴长庆奉调回国,驻防金州,袁世凯留朝鲜接统“庆字营”。不久吴长庆病故,离开庆军回乡读书,准备应试。 1885年顺天府乡试考中举人,1894年(光绪20年)慈禧太后六十大寿辰设恩科会试,考中状元,授翰林院修撰。1904年,清政府授予他三品官衔。1909年被推为江苏咨议局议长。1910年,发起国会请愿活动。1911年任中央教育会长,江苏议会临时议会长,江苏两淮盐总理。1912年起草退位诏书,在南京政府成立后,任实业总长,1912年任北洋政府农商总长兼全国水利总长,1914年兼任全国水利局总裁。后因目睹列强入侵,国事日非,毅然弃官,走上实业教育救国之路。1926年7月17日病逝,享年73岁。 § 人生经历 张謇 张謇兄弟五人,他排行第四,故海门民间称他为“四先生”。张家世代务农,到张謇父亲时,已置田二十余亩,并兼营糖坊。清咸丰六年(1856年)张謇4岁时,由父开始教识《千字文》。5岁时因背诵《千字文》无讹,父令随伯、仲、叔三兄入邻塾,从海门邱大璋先生读书。12岁时,謇父自辟家塾,延请西亭宋效祁先生授读其三子。14岁时,因效祁先生病故,父命謇负笈往西亭,从效祁先生的从子宋琳先生读书,膳宿其家。15岁起,间亦从效祁子、江南乡试举人宋琛先生问业。同治七年(1868年)16岁时,由于祖上是三代没有功名的冷籍,为了走上科举正道,经宋琛安排,謇冒用如皋县人张铨儿子张育才的名义报名注籍,经县、州、院三试胜出,得隶名如皋县学为生员。同治八年(1869年)张謇考中秀才。其后如皋张氏贪得无厌、索酬无已,后竟控诉于如皋官府,意在借官勒索,于是“冒籍案”发。自此连年缠讼,使张謇吃足了苦头,家道也转入困顿。幸赖通州知州孙云锦、江苏学政彭久余怜士惜才、曲为援护,屡费周折,才得以销如皋控案。 同治十三年(1874),张謇前往南京投奔原通州知州孙云锦。光绪二年(1876年)夏,应淮军“庆字营”统领吴长庆邀请,前往浦口入其庆军幕任文书,后袁世凯也投奔而来,两人构成吴长庆的文武两大幕僚,参与了庆军机要、重要决策和军事行动。光绪六年(1880)春,吴长庆升授浙江提督,奉命入京陛见,张謇随同前往。同年冬,吴长庆奉命帮办山东防务,张謇随庆军移驻登州黄县。 光绪八年(1882年),朝鲜发生“壬午兵变”,日本乘机派遣军舰进抵仁川,吴长庆奉命督师支援朝鲜平定叛乱,以阻止日本借机发动侵略战争。张謇随庆军从海上奔赴汉城,为吴长庆起草《条陈朝鲜事宜疏》,并撰写《壬午事略》、《善后六策》等政论文章,主张反抗侵略,对外持强硬政策,由此受到南派“清流”首领潘祖荫、翁同龢等的赏识。光绪十年(1884年)吴长庆奉调回国,驻防金州,袁世凯则留朝鲜接统“庆字营”。不久吴长庆病故,张謇离开庆军回归故里,继续攻读应试。 张謇从16岁录取生员起,中经18岁、21岁、23岁、24岁、27岁前后5次赴江宁府应江南乡试(俗称南闱)均未中试。直至光绪十一年(1885年)33岁,因孙云锦官江宁府尹,子弟依例回避,转赴顺天府乡试(俗称北闱),才取中第二名举人,俗称“南元”(南人列北榜名次最先者),声名渐著,成为“清流”着重延揽的对象,但此后张謇四次参加会试均遭失败。 从1885年起,翁同龢、潘祖荫等对张謇就有了提携之意,特别是“期许甚至”、“荐而不中”,几次误把他人卷子认作张謇而取中会元,更说明了提携心情之迫切,因而才有甲午恩科试时翁同龢的志在必得。(张謇34岁应礼部会试不中;37岁赴会试,试卷为无锡孙叔和所冒,孙中而张落;38岁应会试,场中误以陶世凤卷为张謇卷,陶中“会元”而张落第;40岁赴会试,试卷又被武进刘可毅所冒,刘中会元而张又落第。) 光绪十三年(1887年)张謇随孙云锦赴开封府任,协助治河救灾,并拟订《疏塞大纲》。光绪十四年(1888年)以后,又应聘主持赣榆选青书院、崇明瀛州书院、江宁文正书院、安庆经古书院等。 光绪二十年(1894年)慈禧太后六十大寿辰设恩科会试,张謇奉父命再次进京参加礼部恩科会试。二月,礼部会试,取中第六十名贡士;三月,礼部复试时中一等第十名,“初定十一,常熟师改第十”;四月二十四日殿试时翁同龢命收卷官坐候张謇交卷,然后直接送到自己手里,匆匆评阅后,竭力加以拔擢。翁同龢不但做了其他阅卷大臣的工作,把张謇的卷子定为第一,还在光绪帝引见时,特地介绍说: “张謇,江南名士,且孝子也。”,张謇得中一甲一名状元,循例授六品翰林院修撰。 不久,中日甲午战争爆发,民族危机促使帝后两党矛盾有所激化。以翁同龢为首的“清流”拥戴光绪帝,好发主战议论,其主要抨击目标为畏日如虎的李鸿章,实际上都是借以冲击主和的后党,企图为虚有“亲政”其名的皇帝争取若干实权。名噪一时的新科状元张謇,由于历史渊源和政见相近,很快就成为“清流”的佼佼者,是“翁门”弟子中的决策人物。然而正在主战、主和两派斗争激烈之际,张謇因父丧循例回籍守制。 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初,署理两江总督张之洞奏派张謇举办通海团练,以防御日本海军随时可能对长江下游的侵犯,由于清政府在中日战争中落败并签订了《马关条约》,通海团练半途而废。同年底,加入康有为组织的上海强学会。 § 实业之路与大生纱厂 张謇 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初,张之洞奏派张謇、陆润庠、丁立瀛分别在通州、苏州、镇江设立商务局,张謇与陆润庠分别在南通和苏州创办了大生纱厂与苏纶纱厂。 大生纱厂最初确定是商办,张謇试图通过官招商办、官商合办来集股筹款,但收效甚微,筹集资金十分有限。张謇无可奈何,只得向官府寻求援助,1896年11月,张謇通过曾任两江总督兼南洋商务大臣的刘坤一,将光绪十九年(1893)张之洞搞“洋务”时用官款向美国买来办湖北织造局搁置在上海的一批已经锈蚀的官机40800锭,作价50万两入股,作为官股,恰在此时,以官督商办及官商合办形式垄断洋务企业的盛宣怀也正要买机器,便把这批机器与张謇对分,各得20400锭,作价25万两官股,另集25万两商股。官股不计盈亏,只按年取官利,因而变成“绅领商办”性质。 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大生纱厂正式在通州城西的唐家闸陶朱坝破土动工,次年大生纱厂建成投产。经过数年的惨淡经营,大生纱厂逐渐壮大,到光绪三十年(1904年),该厂增加资本63万两,纱锭2万余枚。光绪三十三年(1907)又在崇明久隆镇(今属启东县)创办大生二厂,资本100万两,纱锭2.6万枚。到宣统三年(1911年)为止,大生一、二两厂已经共获净利约370余万两。1901年起在两江总督刘坤一的支持下,在吕泗、海门交界处围垦沿海荒滩,建成了纱厂的原棉基地--拥有10 多万亩耕地的通海垦牧公司。随着资本的不断积累,张謇又在唐闸创办了广生油厂,复新面粉厂,资生冶厂等,逐渐形成唐闸镇工业区,同时,为了便于器材,机器和货物的运输,在唐闸西面沿江兴建了港口──天生港,以后,天生港又兴建了发电厂,在城镇之间,镇镇之间开通了公路,使天生港逐步成为当时南通的主要长江港口。19世纪末近代经纺工业的出现,使南通的城市功能由交换为主转为生产为主,南通成为我国早期的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基地之一。 § 兴办教育 张謇 发展民族工业需要科学技术,这又促使张謇去努力兴办学堂,并首先致力于师范教育。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二月,张謇应两江总督刘坤一电邀赴江宁讨论兴学之事,刘坤一赞成,而藩司吴、巡道徐、盐道胡阻挠。张謇叹息不已,乃与罗叔韫、汤寿潜等同人筹划在通州自立师范,计以张謇从任办通州纱厂五年以来应得未支的公费连本带息2万元,另加劝集资助可成。同年7月9日通州师范择定南通城东南千佛寺为校址开工建设,翌年正式开学,这是我国第一所师范学校,它的建设标志着中国师范教育专设机关的开端。 1905年,张謇与马相伯在吴淞创办了复旦公学,这就是复旦大学的前身。 1907年创办了农业学校和女子师范学校,1909年倡建通海五属公立中学(即今南通中学)。 1912年创办了医学专门学校和纺织专门学校、河海工程专门学校(河海大学前身),并陆续兴办一批小学和中学。 1909年,张謇创办邮传部上海高等实业学堂船政科,因地处吴淞,曾一度称“吴淞商船专科学校”。解放后,学校改组为上海航务学院。1953年,上海航务学院、东北航海学院、福建航海专科学校合并成立大连海运学院,也就是今天的大连海事大学。 1912年,张謇在老西门创办江苏省立水产学校,1913年全校迁往吴淞,故称’ 吴淞水产专科学校”, 今天上海海洋大学的前身。 1917年,张謇支持下,同济医工学堂(同济大学的前身)在吴淞复校。 1921年,上海商科大学在上海成立。上海商科大学前身是南京师范高等学校,后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扩展为国立东南大学,张謇是国立东南大学主要创建人之一。为了给各项企业提供技术力量,张謇非常重视职业教育,师范学校的测绘、蚕桑等科发展成为十几所职业学校,其中以纺织、农业、医学三校成绩显著,以后各自扩充为专科学校,1924年合并为南通大学。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他在通州建立了国内第一所博物馆——南通博物苑。1915年建立了军山气象台。此外还陆续创办了图书馆、盲哑学校等。 1911年任中央教育会长,江苏议会临时议会长,江苏两淮盐总理。1912年南京政府成立,任实业总长,1912年任北洋政府农商总长兼全国水利总长。后因目睹列强入侵,国事日非,毅然弃官,全力投入实业教育救国之路。 1918年10月23日与熊希龄、蔡元培等人发起组织了“和平期成会”。 § 书法大师 张謇乃科甲出身,状元及第,书法自有根底,楷、隶、行、草兼擅,沉稳深秀,传世以行楷为多,隶书绝少见,然此副一则为隶,另则长言龙门,笔法瘦硬,纵横飞动,妙得《礼器碑》,《石门颂》精髓,偶参篆书体势,古雅清新,更是绝品中之精品。[1] § 人物纪念馆 张謇纪念馆位于江苏海门市常乐镇状元街东首,是一所灵秀的江南园林式建筑。占地面 积为33亩,园内建筑古朴凝重、曲径深幽,具有小桥流水的诗意。园内珍藏的上千件珍贵图片和事物,从各个不同侧面反映了张謇先生艰苦创业、实业救国的一生。纪念馆自开馆以来,共接待社会各界群众30多万人次,1988年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被江苏省委宣传部命名为"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 众人悼联 讴歌淮海三千里; 关系东南第一人。 ——福建省厦门大学教授王毓祥挽张謇 一老不遗,失恸岂唯吾党; 万方多难,招魂怕望江南。 ——梁启超挽张謇 张謇铜像 厚殖善亡,愿散资财及当世; 中天胪唱,尚留文采殿前朝。 ——国民政府监察院院长于右任挽张謇 弦野遗规,声闻赫赫人间世; 负舟大方,神理绵绵墨者儒。 ——清·吏部主事陈三立挽张謇 承濂亭薪火之传,能以文章弇科第; 载端木胡连之器,岂因货殖损清名。 ——章炳麟挽张謇 仕隐系兴亡,居然成邑成都,代养万民光上国; 安危存语默,堪叹先知先觉,未完七策奠新邦。 ——黎元洪挽张謇 许吾为金石,精神自媿衰年,有道乃先书墓碣; 救世曰棉铁,政策纵更变世,此语可长恋国门。 ——吴昌硕挽张謇 成败由天,毁誉由人,一生经济文章,都从实地做起; 细行不矜,大德不逾,盖世功名事业,何堪浊浪淘来。 ——钱昌照挽张謇 是实业大家,是教育专家,中外咸钦,岂但鸿胪传第一; 有文章翼世,有道德淑世,江淮共仰,永怀国士叹无双。 ——程登科挽张謇 遗书在箧,常称法护僧弥,奈五山偕隐未谐,元祐忍题居士集; 往事如潮,莫问浮云苍狗,但千古寸心相印,成连终是伯牙师。 ——孟森挽张謇 为地方兴教养诸业,继起有人,岂惟孝子慈孙,尤属望南通后进; 以文学名光宣两朝,日记若在,用裨征文考献,当不让常熟遗篇。 ——蔡元培挽张謇 士农工贾,公皆堪称大师,国故况多劳,且宜教郡邑镌碑,湖山配祀; 成住坏空,人固难逃此例,天涯频洒泪,忍追忆论文假榻,问政书绅。 ——北洋政府国务院审计院院长庄蕴宽挽张謇 以弘教育立德,以拓实业立功,以学问文章立言,出处系苍生,一代伟人能有几? 从魁多士得名,从翊中枢得位,从颐养林泉得寿,荣哀照青史,千秋崇祀孰如公。 ——林修竹挽张謇 务财训农、通商惠工,开中国实业基础,频年导兴水利,朝野咸钦,何异汉廷崇贾鲁; 道德文章、科甲经济,为当代第一名流,此日正值时艰,老成遽谢,如闻江右失夷吾。 ——陶家瑶挽张謇 望乡范中邦,可谓愿宠于事,即对政本对教化,怀才小试,已见万派朝宗,门高海曲; 狂澜奔北陆,或云死得其时,但为国家为地方,来日大难,不禁同声掬泪,哀满江南。 ——凌文渊挽张謇 受知于五载以前,烽火满京畿,间关万里,侍教几时,绝笔示先机,病榻授书增激励; 勉学以六经为本,慎旃游海外,致力千秋,训言在耳,樗材蒙特遇,重瞻遗墨倍伤心。 ——杨令茀挽张謇 如坡公奎宿,效文翁创巴蜀学堂,未比及三年,此后遮莫推诸先植培,最先乃传厥子; 有嵩友鼎名,继瓶叟属亚洲贵器,不慭遗一老,以上无宁为天下悲痛,在下当哭其私。 ——孙锦标挽张謇 物则棉铁,地则江淮,盖其自任天下之重如此。远处着眼,近处着手,凡在后生,宜知勉矣; 早岁文章,壮岁经济,所谓不作第二人想非耶?孰非有我,孰是我有,晚而大觉,尚可憾乎。 ——黄炎培挽张謇 岂徒旧学,为斯文北斗,可称名世,可称十九纪发明家,昊天胡不慭遗,竟于此时夺民望; 曾溯大江,请实业南针,告以决心,告以廿五年经过史,愧我终无成就,空言救国负公期。 ——刘盥训挽张謇 吴下陶朱,功高越绝山中弘景,望系苍生,是硕德、是通儒,遗泽溥河乡,环海咸知郑公里; 三千多士,早占龙头第一名流,群推凤阁,有文章、有经济,大年跻杖国,西风忽失鲁灵光。 ——张竞仁挽张謇 七十年兄弟孔怀,经营合趣患难同扶,造成一地方民治雏型,模范博虚名,毕世心情瘁矣; 廿一日阴阳为沴,直到弥留犹提时局,此不仅吾姓家庭气运,纵横弹老泪,他生缘份何如? ——张詧挽张謇[兄挽弟] 海陬备交通,实业学校垦殖诸端,公用心独苦,公亨名独高,当时即论文章,已觉群贤难抗手; 水利擅舟楫,鱼盐沟洫蒹葭之美,我愧无其才,我谬膺其责,此后若探兴革,请从令子溯前型。 ——陶家瑶挽张謇 惟我公位望俱崇,允无愧色,百年感衣被溥惠闾阎,方期缔造艰难,传业大成,真是天生为社稷; 念小子飘零失所,雅意优容,十载赖维持仰承荫庇,讵料风云变幻,惊传噩耗,朅来何处哭长城。 ——褚德黻挽张謇 往三年荷书招游屐,世谊视犹子,濠阳小住胜景,重探每于教诲之馀,话到家国艰难,能知公意; 先一日尚电问起居,和缓竟无灵,天上使迎人间,星陨留此功业不朽,为惟江淮呜咽,岂竟人悲。 ——吕美荪挽张謇 南州千百人中,有王谢功名,兼擅陶朱事业,论文章、论经济、率才望勋猷,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通籍三四年后,以世界眼光,经营模范区域,若教育、若农桑、若市政水利,公之真魄力,公之真精神。 ——黄艺锡挽张謇 学术在三百年魁儒巨士以上,曰新民,曰生财,重实行不重清谈,勋业显江淮,宜得蔡邕作碑,马迁作传;经济著亿万里英雄豪杰之间,若保邦,若济世,尚古道兼沿新法,声名驰湖海,应与安定比德,文正比功。 ——王书杰挽张謇 综廿四代数中国贤豪,是儒林大师、是名臣奏议、是逸民孝友,行义风标,货殖辟专门,青史伊谁堪合传;遍五大洲较南通物望,似培根学理、似奈端智慧、似亚丹斯密,经济策略,先生今祭社,苍生属望更何人。 ——徐兰墅挽张謇 能文章以大魁天下,筹帷幄以威振殊方,兴学校以创导东南,重农商以开通海峤,缅怀先正,体用兼赅,上下三千年独成伟业;瞻外患则蛮貊连衡,瞻内忧则烟尘扰攘,论国计则库藏困乏,言民生则杼柚空虚,环顾时艰,仔肩谁任,纵横九万里痛失斯人。 ——李中一挽张謇 § 科举之路 张謇的科举之路仿佛是《儒林外史》中的一个片段,其中不乏荒诞之处,但他的确继承了儒家知识分子的理想和自尊。 1853年7月1日(清咸丰三年五月二十五日),张謇出生于江苏通州(今南通)海门常乐镇。张謇兄弟五人,他排行第四。张家世代务农,直到张謇的父亲张彭年时,才在务农之余兼营一个制糖的作坊。 张謇4岁时起,父亲张彭年开始教他学习《千字文》。到5岁,张謇已经可以完整无误地背诵《千字文》,于是父亲将他送进私塾读书。但是张家祖上三代没有人获得过功名,也就是所谓“冷籍”。当时科举规定“冷籍不得入试”。为了取得应试资格,张謇15岁时由他的一位老师宋琛安排,结识了邻近如皋县的张家。张家同意张謇冒充自家的子嗣报名获得学籍。16岁,张謇考中了秀才。 但是从此如皋县张家开始用冒名一事来要挟张謇,连续索要钱物,最后索性将张謇告上了公堂,要求得到一笔高昂的酬金。这一场诉讼延续了几年,令张謇十分狼狈,家道也因此困顿下来。幸而张謇的老师们爱惜他的才华,为他四处斡旋。当时的通州知州孙云锦也出面为他调解,将此事上报给江苏学政,继而上书礼部。直到张謇20岁时,此案终于告终,礼部同意张謇重填履历,撤销控案,恢复通州原籍。 “冒籍案”结案后第二年,孙云锦调往江宁(今南京),邀请张謇入幕同往。在江宁,张謇认识了孙云锦的世交,淮军“庆字营”统领吴长庆,此后成为吴的幕僚。吴长庆对张謇有不可忽略的提携之功,所以张謇一直敬重吴长庆。 1880年吴长庆奉命督办山东海防,张謇随同到了山东登州。第二年,科举不第的袁世凯来到登州投奔吴长庆。吴长庆认为袁世凯学识疏浅,命他在营中读书,由张謇教导他。因此袁世凯当时对张謇行的是弟子之礼。袁世凯初到的时候,因为不得吴长庆重用,颇为郁郁不得志。后来张謇向吴长庆举荐袁世凯,此后张袁二人成为吴长庆的文武两大幕僚。[2]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