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德·西卡
释义

§ 个人简介

生于意大利索拉的德·西卡,早年家里让他考上一所当时在意大利不太著名的学校,他在那里学会计专业。这种枯燥的专业很不符合德·西卡的性格,他每次都能超前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从而导致他常常是无所事事,在校园里成了闲逛一族。于是他开始动脑筋怎么打发这多余的时间,当时的意大利正在兴起戏剧运动,德·西卡就动上了戏剧的脑筋,他组织了几个和他一样的闲逛一族,做起校园戏剧。没有舞台他们在草地上自己建,各种舞台上的道具也是他们自己做出来的。德·西卡的剧场终于落成了,来参观的同学还真不少。不过他知道这只是五分钟热气,过了新鲜劲,就不会有多少人来了,最主要的是话剧要精彩。从这时起德·西卡开始了他的戏剧钻研,为了写好、演好话剧,他把学校图书馆里有关戏剧的书都看个透。话剧上演了反响不错,竟然有那些社会上戏剧运动的先锋者来找他。这以后德·西卡迷上了戏剧,并且在他21岁时起正式登台演出,德·西卡在近40部电影中扮演过角色,深受观众喜爱。如果他不转做导演的话,说不定在世界明星里又要多一位天才演员了。

他导演和主演了第一部影片《紫玫瑰》。由于他的演员名气比较大,所以他导演的片子也被人们所关注,这部片子的效果还可以,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认可。为了让观众彻底改变对自己的看法,德•西卡与柴法梯尼合作拍摄了《孩子们注视着我们》。片子一出来就引起了轰动,电影评论者们极力推荐,被认为是新现实主义电影的先声,也标志着这对黄金搭档(德•西卡导演的30余部影片中,柴法梯尼编剧的占26部)合作的开端。在新现实主义的辉煌时代,维多里奥•德•西卡拍摄了一系列具有浓厚人道主义色彩、满怀正义和社会批判的影片,如《擦鞋童》、《偷自行车的人》、《米兰的奇迹》、《温别尔托D》等。 [1]

§ 导演经历

德·西卡的转折是在1939年,由表演转向了导演。他执导的最初四部电影是承袭当时意大利电影传统的产物。而他执导的第五部电影《孩子在看着我们》则是一部颇具洞察力的成熟之作,它深入地展示了成年人的荒唐行为对孩子们天真的头脑产生的不良影响。同时这部电影还是德·西卡与编剧恺撒斯·柴伐蒂尼之间的合作的开始。他们的伟大合作产生了意大利“新现实主义”运动的两部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擦鞋童》和《偷自行车的人》。由于缺乏资金,德·西卡在这两部电影中启用了当地群众和非职业演员参加演出。他采用实景拍摄和纪录片效果,真实客观地再现了社会底层人民的现实生活环境。这两部片子公映后马上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轰动,因为它们不但揭露了造成意大利贫穷落后的社会原因,而且还标志着对电影传统的一次根本性的突变和超越。1948年《擦鞋童》获得了奥斯卡的特别奖,奥斯卡组委会是这样评价的:“这部优秀的电影把我们带入了处于饱经战争创伤的国家中的悲惨生活,它向世界证明了创造精神可以取得对一切灾难的胜利。” 事实上,正是这部电影推动了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的设立。两年后,德·西卡凭借着被后人认为是影史上最伟大的电影之一的《偷自行车的人》,再次获得了奥斯卡的特别奖。

德·西卡跟柴伐蒂尼接下来合作拍摄的是1950年出品的充满讽刺与幻想的《米兰奇迹》,这部电影以一种摇摆于乐观和失望之间的态度对工业社会的困窘现状做了讽喻。1952年出品的《恩贝托·迪》是一阙以老年和孤独为主题的悲伤、烦扰的影像诗,同时它也是德·西卡的最后一部“新现实主义”风格的电影。这以后德·西卡的导演事业进入了低谷,除了1956年的《屋顶》和1960年的《战地两女性》(索非亚·罗兰凭借着它获得了奥斯卡女主角的殊荣),他接下来的一系列创作明显缺乏灵感和内涵。尽管他在1964年回光返照式地创作出了《意大利式婚礼和《昨天、今天和明天》,并凭借后者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批评家和观众仍然一致得出结论:这位年迈的导演已经失去感动观众的能力了。为了解决他导演事业的经费问题,德·西卡在他的从影生涯中一直坚持表演。在20世纪五十年代中后期,他把大部分精力转移到表演上来,并从中获得了无穷的乐趣。到了20世纪六十年代末,德·西卡眼看就要在平庸之中结束他的导演生涯了。但在20世纪七十年代初时他又闪现出一线余辉来:1971年,他的《悲惨的青春》再次获得奥斯卡奖。

§ 人物影响

德·西卡影片的主要内容都是关于社会或政治动荡对普通人命运的影响。他的影片始终对人充满友爱和柔意,让人们心境通明,也许这正是他把哲学的爱融入了其中吧!意大利的导演不再是哲学浅薄者。电影和文章的目的其实是一样的,都是为了记录,记下人们不愿忘记的故事、人物、感受、情绪,或是一个时代的风貌。记忆也许让人们恋恋不舍,或是痛恨无比,或是尴尬得要命;但无论如何,首先愿意记住,是否愿意面对,又是另一回事了。记得有本书上曾经对《偷自行车的人》有这样的评论,“影片的主题始终未被特意点明,一系列事件既有逼真感,又保持着轶事性。”“影片没有编造现实,而是保留了现实的完整性……使电影成为现实的渐近线,生活本身变成有声有色的场景。”

故事片,是梦幻的工厂,是普罗大众宣泄情感的一种方式,真实发生,现场记录,可以成为一种创作手段,但不应该是电影的全部。如果人们一味追求所谓客观真实,而忽略了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基本命题,那么人们会将电影引向死胡同。德•西卡的这种探索是值得人们尊敬的,不管他以后会怎么样,他所带给人们的突破早已推动了世界电影史的发展。在商业桎梏的压力下,德•西卡转而拍摄一些在商业上成功、失去他原有精神和艺术追求的影片。但在《两妇人》、《最后的审判》和《向日葵》等影片中依然显示了他的才华和气质。1971年,随着《芬齐•康蒂尼花园》的问世,德•西卡再度作为一名异常完美和才华横溢的导演重返影坛。影片深刻地描写了墨索里尼和法西斯分子上台初期一个犹太人家庭的社会悲剧,把异乎寻常的真实感与一种抒情的美结合在一起。该片荣获西柏林电影节金熊奖和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 [2]

§ 作品

1939年:成为导演,拍摄《紫玫瑰》。

1940年:《品行不端的玛德兰》。

1941年:《德肋撒的礼拜五》,《女修道院里的烧炭党人》。

1942年:《孩子们在注视我们》(编剧:柴伐梯尼,主要演员:伊莎·葆拉美)。

1946年:《天国之门》(导演于1944—1945年,编剧:柴伐梯尼,摄影:阿尔多·汤蒂)。

1946年:《擦鞋童》(编剧:柴伐梯尼、阿尔台依等,主要演员:弗朗科·英戴尔朗奇,玛丽亚·康普)。

1948年:《偷自行车的人》(编剧:柴伐梯尼,摄影:蒙杜奥利,苏索·达米科等,主要演员:朗培尔托·马齐奥拉尼等)。

1951年:《米兰的奇迹》(编剧:柴伐梯尼,苏索·达米科等,主要演员:艾玛·格拉玛蒂卡,弗朗切斯科·加利沙诺,宝拉·斯托巴)。

1952年:《温别尔托·D》(编剧:柴伐梯尼,摄影:A.格拉齐蒂,主要演员:卡尔洛·巴蒂斯梯,M.P.卡西里奥)。

1953年:《终点站》(主要演员:M.克利夫脱,J.琼斯)。

1955年:《那不勒斯的黄金》(编剧:柴伐梯尼,马罗泰等,根据马罗泰原作改编,摄影:阿尔多·汤蒂,主要演员:索菲娅·罗兰,德·西卡,西尔瓦娜·蒙迦诺,托托等)。

1956年:《屋顶》(编剧:柴伐梯尼,摄影:蒙杜奥利,主要演员:G.贝洛塔,G.里斯特利齐)。

1960年:《乔恰拉姑娘》(主演:索菲娅·罗兰)。

1961年:《最后的审判》。1962年:《七○年的薄卡丘》。

1963年:《阿尔托那的被监禁者》

1964年:《昨天、今天与明天》

1965年:《意大利式的结婚》。

1966年:《一个新的世界》

1968年:《情侣》。

1969年:《葵花》。

1970年:《芬齐—孔梯尼家的花园》。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19 3: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