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拉手舞
释义

§ 舞蹈简介

拉手舞又名“蹋蹄”(即踏歌)。高山族民间群舞形式之一。三国沈莹《临海水土志》已载及该族之歌舞。《隋书·东夷传》云:“流求国(按:台湾之古称),……歌呼蹋蹄,一人唱,众皆和,音颇哀怨。扶女子上膊,摇手而舞。”今之蹋蹄,乃众人交叉携手,列队横排或呈大环形,推善歌者指挥,载歌载舞。各部落之蹋蹄有所不同,但都十分讲究步法。最流行的一种,是左足上一步而右足随之踏一步,右足退一步则左足后踏一步,腿部随节拍而屈伸,双手拉着,上步时齐上摆,退步时齐下摆。其“双脚齐跺半蹲”、“旋转半蹲”的步姿“逐队踏地,先作退步”,后“踊跃直前,齐声歌呼”的顺序酷似原始的围猎形式。清巡台御史范咸咏此舞云:“联臂相看笑踏歌,陈词道是感恩多。剧怜不似弓鞋影,一曲春风奈若何!”“妙相天魔学舞成,垂肩璎珞太憨生。分明即是西番曲,齐唱多罗作梵声。”

§ 舞蹈概述

因表演时舞者携手,且歌且舞得名,在台湾高山族聚居区厂泛流传,舞者人数不限,或三五人,或数十人乃至上百人之众。舞蹈队形多样,或成单排、双排,或围成半圆、圆圈沿顺时针方向进行,并根据祭礼的内容和目的,男、女分别成队,或男女相间交插排列。表演时,由一两名歌舞能手领唱,众人重复主要词句唱和,或以“阿依呀哦耶”“哦依呀”等衬词呼喊伴唱助兴。领唱者排在队列前面,或在场地中央指挥众人歌舞前进。歌词除各祭礼的传统唱词外,还可以即兴编唱。拉手舞

表演时的拉手形式有两种:一种是舞者相互间双手自然拉起,或以小拇指互相勾连,人们称之为“小拉手”;另一种是舞者和两侧间隔一人,于身旁一人的身前或身后交叉拉手,手臂相锁,此为“大拉手”。由于舞者拉着手,所以上身动作不多,而是侧重脚步的变化。步法有:“左右悠抬”“上步后撤”“单脚左跳”“双脚跳跃”“全蹲跃起”等。小拉手式:双臂多前后或上下不同幅度地摆动,身体前俯后仰。着盛装的男子深向前弯,使帽子上的长羽毛拂地而过,轻扬而起,很有特色。大拉手式:以队形排面的变化居多,或向两侧移动,或先向圆心密集,继而后撤散开。参加人数少时,歌舞清新;人数多时,舞蹈场面壮观,歌声如潮。

“拉手舞”是高山族的一种自娱性舞蹈。凡婚姻、喜庆节日之时,均跳此舞。台湾高山族地区在距今一千多年前,就已有这种歌舞活动了。

《北史·流球传》中记载:“歌呼踏蹄,一人唱,众皆和,音颇哀怨,扶女予上膊,摇手而舞。”这种一人领唱,众人相和,踏地为节的情形,与今天高山族“拉手舞”的特点是基本一致的。清代《台湾生熟悉图像》中画有一幅身着高山族服装的若干人,拉手而舞的形象。其独特的拉手方法及踏足环舞的姿态,亦与今日“拉手舞”相一致。其图题字为:“诸邑收成之后,各社齐集数日,歌舞赛戏名曰做田”,可知此图像反映的正是高山族人民在丰收之后,歌舞欢庆的场面,这与如今在“丰收祭”时欢跳“拉手舞”的习俗刚好相吻合。“拉手舞”男女均可参加,日常娱乐时,少则三、五人,多则数十人,盛大节日可达数百人之众。舞时,分别围成一圈或数圈,通常由一位歌舞能手担任领唱。歌词内容有歌颂祖先的、赞美英雄的、祝贺丰收的、鼓励生产的、歌唱团结的及见景生憎爱分明即兴而歌等。在歌词中往往有很多虚词、衬词,如“哪罗弯哪依哪哟”、“因乃哟嗬因海呀”等,有时一段歌从头至尾都用虚词,也有在开始或中间加入一。[1]

§ 详细介绍

舞蹈形式

拉手舞主要流行于中国台湾省高山族人聚居区,是高山族舞蹈中最有代表性的舞蹈形式。其主要特征是拉手而舞,高山语为“马利库拉”。拉手舞历史悠久,据《北史·琉球传》载:“歌呼踏蹄,一人唱众皆和,音颇哀怨。扶女子上膊,摇手而舞。”清代《台湾府志·番社风俗》载,“种粟之期群聚会饮,挽手歌唱,跳脚旋转以为乐。”拉手舞多用于祈年、婚礼等喜庆活动;这种风俗习惯流传至今,每逢节日、婚礼、丰收等喜庆之日,高山族男女皆盛装欢跳拉手舞,常常通宵达旦,以至连续数日。青年男女也经常通过跳拉手舞谈情择偶。

拉手舞队形以圆形为主。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移动。其动作以下肢步法变化为主,有向两侧横移或前后进退及抬腿、勾脚、踏足、跳跃等,贯串于始终的动作是重拍向下的膝部颤动。舞者相互拉手,与相邻人拉手称小拉手,与相隔人拉手称大拉手,此外也有双臂向左右或上下摆动,及叉腰、甩腕等动作。舞时不用乐器伴奏,一人领唱,众人相和或同声齐唱。内容多是歌颂祖先、庆贺丰收、赞美英雄或即兴编词。歌词中常夹有虚词或用整段虚词。音乐旋律优美,节奏多为娺或嬋拍。

参考条件

拉手舞

“拉手舞”男女均可参加,日常娱乐时,少则三、五人,多则数十人,盛大节日可达数百人之众。舞时,分别围成一圈或数圈,通常由一位歌舞能手担任领唱。歌词内容有歌颂祖先的、赞美英雄的、祝贺丰收的、鼓励生产的、歌唱团结的及见景生憎爱分明即兴而歌等。在歌词中往往有很多虚词、衬词,如“哪罗弯哪依哪哟”、“因乃哟嗬因海呀”等,有时一段歌从头至尾都用虚词,也有在开始或中间加入一些虚词的。当成百上千的人拉起手来引吭高歌,整齐地变换着舞步,统一地抬脚、顿足时,那壮观的场面是可以想见的。在热烈的欢舞中,有些男子会兴奋地弯下腰去用雉羽扫过地面,再起身继续向前跳动,身体不断的一起一伏,甩得羽冠上下飞舞,欢腾的人群、如潮的歌舞,不断地翻卷着,忘情的围观者随时都可能被卷入歌舞的海洋中去。

动作特点

拉手舞“拉手舞”的动作主要由“上步”、“撒步”、向各方面的“抬腿”、“踏脚”等步法组成,由于节奏、组合的变化,舞步颇为丰富。男子还有大幅度的向前跳跃、全蹲,继而直立起等较激烈的动作。拉手的方式可分为两种:一种是与两旁人相拉,通常称“小拉手”其中又有手拉手及用小拇指互相勾连等不同方式。一种是隔一人相拉,形成互相交叉的连臂拉手,通常称“大拉手” 。“小拉手”时,双臂可前后、上下大幅度甩动或屈于身体两旁。“大拉手”则不便甩动手臂。“拉手舞”多沿圆圈或面向圆心进退,此外亦有单排、双排、螺旋、龙摆尾等队形。[1]

§ 所属民族

高山族拉手舞高山族是居住在台湾省的少数民族。主要居住在台湾省台湾本岛的山地和东部沿海纵谷平原以及兰屿上。台湾当局称之“山地同胞”,简称“山胞”。因地区、语言的差异,内部有阿美人、泰雅人、排湾人、布农人、鲁凯人、卑南人、曹人、赛夏人和雅美人等之别。此外,尚有10多万已被汉化的平埔人。平埔人历史上包括10个族群。他们散居在台湾西部、北部、西南部平原与沿海,长期与汉族杂处、通婚,较早接受汉族文化,至19世纪以后已基本与汉族融为一体。据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还有4461人散居祖国大陆东南沿海。高山族有自己的语言,属南岛语系印度尼西亚语族,无文字。不同地域的高山族使用不同的语言。主要从事农业和渔猎业。

泛指早期即已居住在台湾的原住民族。就惯例讲,原住民族系针对迁徙而来的民族而言。属於南岛语系或者马来-玻里尼西亚语系。该民族确实早於汉人、荷兰人、西班牙人在17世纪以前就已居住于台湾,他们的确有资格被称为台湾的原住民族。

虽然历史语言学者不认为台湾是南岛语言的发祥地。而就台湾的考古学和民族学研究也还无法将这两者关联在一起,但在大部分原住民族的神话中,可发现他们已把台湾视为其民族的发祥地。

在与外人发生接触以前,他们以刀耕火种的技术种植粟(小米)、芋头、甘藷等农作物,或饲养猪、鸡、犬等家畜家禽,兼营打猎和捕鱼。他们没有文字、货币,亦未建立城市,更无类似国家的组织。但有自己的政治制度、土地制度、经济与宗教体系等。拉手舞根据学者的研究,台湾的原住民族可分为两大类︰1.住在西部平原与外界接触较早的平埔诸族,多已融合于台湾汉人社会中;2.住在山区或东部平原的诸族,尚能保持其固有风俗与语言。後者目前共有泰雅、赛夏、布农、邹、邵、鲁凯、排湾、卑南、阿美、雅美、噶玛兰等11族,总人口约436,131(2003)。

高山族地区处于台湾中部山区、东部纵谷平原和兰屿岛上,海拔500至2000米,属热带和亚热带气候,森林覆盖面积大,素有"森林宝库"的美誉。

高山语属南岛语系印度尼西亚语族。各地区高山语差别较大。目前起码有15种语言,大致可分为"泰雅"、"曹"、"排湾"三大语群。没有通用的民族文字。散居于大陆的高山族通用汉语文。

§ 相关荣誉

文化部公示了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项目名单,华安县高山族拉手舞(传统舞蹈)榜上有名。

拉手舞是高山族同胞在节日、婚礼时的一种自娱性群体舞蹈。参加人数少则几人,多则数十人至数百人,舞者手拉手,相附相随,在一位能歌善舞为首者的带领示范下,随着不同节奏,上步、退步、抬腿、踏脚,载歌载舞。整个舞蹈形式活泼、气氛热烈。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19 2:4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