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尚勇 |
释义 | § 简介 尚勇 尚勇,男,汉族,1957年1月生,山东梁山人,1981年1月入党,1973年3月参加工作,研究生,工学博士,副教授。历任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研究生部副主任,国家科委办公厅调研室副主任,国家科委办公厅副主任、政策法规与体制改革司司长,科技部政策法规与体制改革司司长,2001年4月起先后任科技日报社社长(副部长级),科技部党组成员、副部长,2008年8月起任江西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现任江西省委副书记、省纪委书记。十七届中央纪委委员。[1] § 简历 1973.03——1974.07,山东省郓城县搪瓷厂工人。 1974.07——1975.12,山东省郓城县仝老家生产队插队知青。 1975.12——1978.02,山东省郓城县水利建设指挥部工人。 1978.02——1982.02,在山东矿业学院机电系煤矿机械制造专业学习。 1982.02——1984.12,中国矿业学院北京研究生部矿山工程力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获工学硕士学位。 1984.12——1989.02,中国矿业学院北京研究生部力学研究室教师(其间:1985.01—1987.10中国矿业学院北京研究生部矿矿山工程力学专业博士研究生,获工学博士学位)。 1989.02——1991.04,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研究生部副主任(其间:1990.09—1991.04借调到国家科委办公厅工作)。 1991.04——1991.10,国家科委办公厅调研室干部。 1991.10——1992.09,国家科委办公厅调研室副主任。 1992.09——1995.09,国家科委办公厅副主任。 1995.09——1998.08,国家科委政策法规与体制改革司司长。 1998.08——2001.04,科学技术部政策法规与体改司司长。 2001.04——2001.11,科技日报社社长(副部级)。 2001.11——2004.01,科技日报社社长、科学技术部党组成员(其间:2002.03—2002.07在国家行政学院部级干部英语培训班学习)。 2004.01——2004.12,科学技术部党组成员。 2004.12——2008.08,科学技术部副部长、党组成员(其间:2005.08—2006.01由中央组织部、国家外国专家局组织以高级研究员身份赴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研修)。 2008.08——,中共江西省常委、省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 中共第十七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2] § 科技发展 第八届北京科技博览会 专家型官员更要充分了解科学技术发展趋势,7月31日上午,科技部副部长、新闻发言人尚勇做客中国网“中国访谈”,解读应对气候变化的科技推动 力。参加访谈的还有科技部社会发展科技司孙洪副司长,科技部高新司能源处负责人武平。尚勇副部长是一个科学家,以科学家的身份来作部长有一些什么特殊的感受?科技部的领导成员,从万钢部长到党组书记李学勇还有其他的副部长,一般都是专家型的。我本人虽然做过一些研究工作和教学工作,但我认为做政府的管理工作和做科研工作还是不一样的。在科技部工作,更要充分了解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更要懂得广泛的科学规律。 不是专家,也得学习。关键是你要善于学会站在战略的高度,从全局的角度,从国家发展的全局利益上来找到科技工作的切入点。科技工作要做的事情很多,而我们人力资源、投入资源有限,这种情况下怎样围绕国家的重点战略服务,经济发展是重中之重的,而环境保护、节能减排也是工作重点。这种情况下政府怎样利用政策手段创造很好的环境,调动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把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新激情激励起来。同时,还要通过我们有效的组织,把我们的科技资源集成起来,不要造成浪费,使我们的科技更好地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也使我们的创新效率更高。 § 气候变化 科技部副部长尚勇 中国投资50亿用于科技攻关应对气候变化,科技部副部长新闻发言人尚勇做客中国网“中国访谈”,解读应对气候变化的科技推动力。参加访谈的还有科技部社会发展科技司孙洪副司长,科技部高新司能源处负责人武平。 尚勇说,“十一五”以来,中国已投入50亿经费用于科技攻关应对气候变化。尚勇介绍说,1992年世界环境和发展大会之后,1994年,我们国家率先出台了21世纪议程,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1996年,这个战略正式成为国家战略。实际上,从八五、九五、十五整个计划中,我们都把环境保护、清洁能源问题作为科技工作的重点工作来安排。仅在“十五”期间,我们在863国家高科技计划,包括原来攻关计划和973计划,一共安排了25亿元,“十一五”,在整个国家安排中,更是把如何解决能源问题、环境问题,来支撑可持续发展问题、应对气候变化完成作为科技工作的重要任务。现在已经安排经费将近50亿元。整个过程中,我们除了支持国家方案的出台,还根据这个国家方案制定了我们的科技专项行动。所以,科技部和有关部门联手,这些年来一直在为怎么样节约能源、减少排放、保护环境、应对气候变化做出努力 § 科技创新 尚勇考察中兴通讯 尚勇: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跨越四道门槛,努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已被写入《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但不少人对创新的具体指标并不十分了解。科技部副部长尚勇24日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坚持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论坛上指出,我国要实现建成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需要跨越4道“门槛”。 这四道“门槛”分别为:研发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在2.5%以上;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60%;对外技术依存度低于30%;本国人发明专利数量和科技论文被引用数进入世界前5位。他说,中国人均资源占有量偏低,只有依靠自主创新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无论原始性创新、集成创新,还是引进技术消化吸收与再创新,都必须坚持自主之路,这既是科技发展的需要,也是经济发展的需要。他表示,实施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标志着中国将从引进技术为主转向自主创新为主。目前中国科技创新能力还比较弱。根据有关研究报告,2004年中国科技创新能力在49个主要国家中位居第24位,处于中等水平。据了解,作为国家创新战略的重要内容,发达地区的一些城市也纷纷制定了建设创新型城市的时间表和量化指标。以北京市为例,预计2010年全市研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的6%,每万人专利申请数达到18件,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0%,并在国内率先初步建成创新型城市。 § 江西任职 尚勇 江西首次由中央任命纪委书记打破了选举惯例,27日,原科技部副部长尚勇出任江西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的消息一传出,引起各方关注。记者从权威部门获悉,江西此次选任省纪委“一把手”的方式与以往有所不同,是由中央直接“空降”,这打破了以往江西省纪委书记由地方党委提名选举的惯例。尚勇为江西首位由中央直接提名任命的省纪委书记。据了解,此前,中央从未为江西直接任命过省纪委“一把手”。省纪委一位领导27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由于地方纪委是接受同级党委和上级纪委的双重领导,过去,江西一直与其他许多省份一样,省纪委的“一把手”由同级党委提名推荐、党代会选举产生。但这次,江西的选任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省纪委书记是由中央直接派员出任。 省纪委的这位官员透露,江西的这个变化,与中央提出的改革纪委书记提名权有关。2006年,为了加强纪委系统的垂直监督,确保中央对地方反腐的直接控制力,中央提出了改革和掌控纪委“一把手”的提名权,广东、浙江、上海、安徽、北京等地之后新任的纪委“一把手”,纷纷由中央提名和任命。“这是一个改革的方向,一般是伴随着各省级党委换届时开展。江西这次是选在了原纪委书记董君舒5月份调离江西后,到了8月份,中央才最后确定了江西省纪委‘一把手’的接任人选。中央任命的形式,可以由中纪委直接下派,也可以从各省异地调任。尚勇的任命应属于中纪委直接下派。”据了解,尚勇在调任江西以前,2007年10月已被当选为中共第十七届中央纪委委员。8月25日,51岁的原科技部副部长尚勇在接到中央的任命文后,来到了南昌。26日,首次出席了中共江西省纪律检查委员会十二届四次全体(扩大)会议,在江西媒体前公开亮相,并发表了履新感言。 § 自主创新 尚勇 科技部中国科技促进发展研究中心与美国纽约州立大学莱文学院、美国对外关系委员会联合举办的“中国产业创新发展论坛”于在纽约开幕。中国科技部副部长尚勇在这个论坛上表示,中国的产业发展正处于重大战略转变时期,中国自主创新战略不仅不会威胁任何国家 ,而且有益于整个世界。本次论坛的主题为“中国产业创新体系的运行、表现和前景:改革和全球化的影响”,来自世界各地的八十多位专家参加了论坛。美国对外关系委员会会长理查德•哈斯先生和美国纽约州立大学莱文学院院长出席了开幕式并致辞。 尚勇副部长在开幕致辞中表示,经过二十八年的高速经济增长,中国的产业发展正处于重大战略转变的关键时期。未来二十年将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又一个长周期波,它与前一时期相比有着显著的特点:中国将实施自主创新的国家战略,这标志着创新将取代资源和低价劳动力等有形资本,成为未来产业发展和经济增长的新的发动机并提供持续的驱动力。高技术产业、服务业将加速发展,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带头和支柱产业。经济增长将更加注重与生态环境改善、社会和谐的协调,强调资源节约、环境有友好型的可持续发展。尚勇说,中国的产业发展将更加广泛深入地融入经济全球化的竞争中,与国际产业结构调整与转移更好地相呼应,与全球价值链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因此,中国自主创新战略不仅不会威胁任何国家,而且有益于整个世界,将给世界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动量,并对主要经济体产生积极的影响,为世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和可持续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尚勇副部长此行还将访问华盛顿并拜访美国白宫科技政策办公室和国务院,就中美科技合作等议题与美方举行会谈,并与有关美国企业、旅美华人专业协会和华人专家举行座谈等。 § 中墨交流 尚勇与墨西哥外交部 2008年5月22日,科技部副部长尚勇与墨西哥外交部国际合作署署长莫拉女士共同主持了两国政府间常设委员会第三次会议预备会科技分委会,双方就中墨科技合作现状、未来合作领域和具体方式等议题深入交换了意见。 尚勇副部长积极评价了两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以来双方科技合作关系的发展,强调指出中墨同属发展中国家,互补性较强,科技领域仍存在较大的交流空间,双方应充分利用现有机制,积极调动自身优势,尽快落实有关合作意向,促进双边科技合作务实发展。 莫拉女士对尚副部长的发言积极回应,表示墨方愿同中方一道积极推动两国科技合作取得实质性成果,同时不断发掘符合共同利益和需求的新合作领域,通过科技合作促进各自经济发展和改善人民生活。莫拉女士特别对中国四川省发生特大地震灾害及造成的严重人员财产损失表示深切的哀悼和慰问,表示墨方在防灾抗灾、灾后安置和重建等方面具备较丰富的经验和人力技术资源,愿向中方提供一切可能的支持和援助。尚勇副部长对莫拉女士的慰问和墨西哥政府的支持表示衷心感谢。科技部国际合作司副司长姚为克、水利部国际合作司副司长刘志广、卫生部国际合作司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际合作司相关负责人等陪同出席。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