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张海默
释义

§ 简介

1941、1944年先后就读于晋察冀华北联大文艺学院、延安鲁艺戏剧系。历任热河胜利剧社创作组干部,冀察热辽鲁艺文学系教员,中南文工团创作部主任、中南文联创作组长,北京中央电影局剧本创作所编剧。[1]

§ 经历

颠沛流离的童年

海默祖籍黄县城南江格庄(今分为东江村、西江村),后迁入城里西北隅居住。海默的母亲是个贤良温顺的妇女,勤劳能干,深得人们的敬仰。父亲性格粗直,家庭经济并不宽裕。海默有了妹妹后,家中生活更感拮据。当海默11岁时,迫于生活上的压力,母亲死于非命。海默自小个性刚强,为了保护妹妹和自己,无论多大的孩子欺负,他都奋起抗争,有时拉着妹妹找上门去讲理。

母亲去世后,海默在老家无以为生。1935年只得随父亲迁到北平,靠亲友的帮助,父亲找到了临时性工作。他被送到北平的五斗斋培幼小学读书。后由于父亲交不足学费,改投免费供给食宿的师大附属平民学校就读。这年冬天,在进步老师的影响下,他积极参加了“一·二九”学生运动,热心传递信件,与同学一起搬运石块还击保安队等,革命的火种自此在他小小的心底扎下了根。由于父亲的职业不定,交不足学费,不得不让他去学徒,他拒不服从,只身回到山东老家,考入黄县县立中学读习初中课程,由于伯父是该校英文教师,取得了免费待遇,这才得以继续他的学业。“七七”事变后,他与同学一起到各处进行抗日爱国宣传,负责管教他的四叔(中学教员)知道后,十分着急,因为他年龄太小,托人把他送回远在北平的父亲身边,但他父亲仍无职业,生活难以为继,就让他去烟膏店学徒。有一次与老板因一件事发生了争吵,当时还不足18岁的他只得离开那家店铺,报考了军官学校。后因被怀疑搞情报工作,引起敌人的注意,住处被查抄,恰此时,故乡的表弟赵树萱来信让他回乡报考胶东公学,如是,他自筹路费回到家乡。但考期已过,未能如愿。又听说黄县正进行小学教师甄别,他以第一名的成绩被录取,拟分配他去王村杜家小学当校长。谁知此时正逢反动军阀刘黑七大肆屠杀革命干部群众,海默只好剃了光头与表弟避开乱匪。此时他父亲在烟台有了固定职业,他又考入烟台的志孚中学二年级就读。在1940年的毕业典礼上,海默代表毕业班学友致辞,在会上他大讲“且看今日域中是谁家天下,中国不会亡”的道理,使整个会场鸦雀无声。混在学生中的日本特务不懂中国话,竟带头鼓起掌来,顿时全场掌声雷动。海默自知讲话要触怒敌人,老师也为他捏了把汗,催他快快离开,他随即与同学乘船到了北平。适逢北平正进行秋季入学考试,他如愿的考入了育英中学,在这里他踏踏实实、空前平静地完成了自己的学业。

走进新天地

育英中学校风好,对学习要求严格,是北京的名牌学校。海默那粗放的性格,在这里受到了文明的洗礼。但他心中抗日的火种,却依然在暗地里闪烁着微弱的光亮。在学校里他无意中结识了几个思想进步的学友,且关系极为密切。

1941年4月的一天,有位叫袁绪的同乡学友告诉他“你可以走了,可以到你想去的地方了。”消息来得突然,他兴奋至极,“你在学校太被注意了,明天就走,什么东西也不要带。”第二天,海默匆匆上路,几经辗转他终于到了解放区。后来海默在《我的引路人》一文中,真实地反映了他的这一段生活历程以及从未有过的兴奋和幸福,“解放区、敌占区,人间里真正的‘两重天’!”

到了解放区后,海默先是在华北联大文艺学院七队戏剧系学习,后随崔嵬到晋中火线剧团当演员,并任教导二旅政治宣传干事。

1944年8月,是海默日思夜想,终生难忘的日子,他所在的教导二旅随剧团到了革命圣地延安。他深切地感到:这里山水贫脊,可是人们的生活欢快,思想丰富;生活条件差些,但处处欢歌笑语,人情味十足,政治气氛浓烈;学习条件艰苦,却文化娱乐活跃,劳动号子动人。大字报、轻骑兵、歌咏队,周末的跳舞晚会,一切一切都是在敌占区看不到也想不到的。后来他被组织上安排到鲁迅艺术学院戏剧系学习。毕业后,在那里当教员。崭新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使他接触了许多新事物,懂得了许多革命道理。1945年,他与洛丁合作,写了《粮食》一剧,在延安《解放日报》上发表,受到好评。从此,开始了他的写作生涯。

1945年至1948年,国内政治形势有了较大的转变。尤其是日本投降后,革命形势大好,国内革命战争取得了步步胜利,出于战争的需要,干部调动频繁。海默随着部队调到热河,在冀察热辽鲁艺文工团工作,他既当演员,又当编剧。演出过《白毛女》、《粮食》、《王三保翻身》、《欢迎八路军》等话剧、歌剧。是年10月,他白天行军,晚上挑灯夜战,与安波同志合作,创作了歌剧《兵》,受到部队嘉奖,立了甲等功。1948年随文工团南下,又写了多幕话剧《矿山的主人》、《火》,独幕剧《弃暗投明》、《团结搞生产》、《同心协力治黄河》,歌剧《十五的月亮》、《秋收歌舞》,又与系主任骆文合作,日夜奋战,写成了有名的歌剧《米》,受到部队和战友的好评。1948年10月,联大鲁艺学院迁到锦州,海默随部队住进了原国民党军营,因为锦州刚刚解放,军营周边遍布碉堡,地雷尚未清除,碉堡里还躺着许多国民党士兵尸体,他在幽暗散发着臭味的尸体中间穿行,记录着那些士兵写下的厌战的顺口溜、快板、歌谣。这些零乱却真实的笔迹,都成了他后来搞创作的素材。

随着解放大军的南下,1948年底,他又就任中南文联创作组组长、主任。1950年他奔赴抗美援朝前线,在战场上他以犀利的笔锋,激荡的热情写出了许多优秀作品。其中的《突破临津江》是一个十五万多字的长篇小说,作品将朝鲜前线官兵的战斗生活,志愿军与朝鲜人民军之间的友谊,以及朝鲜老百姓对志愿军的热心关怀像电影一样,一幕幕重现在人们的面前。1951年海默在战场上负了伤,年底回国养伤,之后海默被调到北京中央电影局电影剧本创作所任编剧,从此他正式开始了电影文学的写作生涯。1956年又调北京电影制片厂任编剧。

海默有着真挚的爱国情怀和强烈的责任心,国家的经济建设,百姓的喜怒衰乐,都在他的笔下显现。应该说,这一段平稳的生活虽然不长,但却创作出一批在当时颇具影响的作品,其代表作主要电影作品有:《草原上的人们》、《母亲》、《红旗谱》、《洞箫横吹》、《春城无处不飞花》、《早霞》、《早霞之歌》、《粮食》、《小伙伴》、《深山里的菊花》、《路》、《春风吹到诺敏河》等;《洞箫横吹》和《故乡》分别由中央戏剧学院和电影学院学生演出。

1953年,海默在组织的培养和同志们的帮助下,光荣的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这使海默多年的夙愿得以实现,其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这以后海默又写了许多有影响的作品。西藏平叛时,他与一些作家克服了高寒缺氧的困难,到西藏采访,在短时间内写出了《染血的哈达》,具体反映了战区战士和当地居民的真实生活情况。

铮铮铁骨铸忠魂

海默从小性格刚烈、爱恨分明,为人直爽,却又有老牛不屈的犟脾气。有时有些粗直,却又含天真的赤子之心。人们说他是条“汉子”、“血性男儿”。

1959年至1960年期间,海默因顶撞了领导,在反右倾运动中借口《洞箫横吹》丑化革命干部,是株大毒草,被扣上“漏网右派”的大帽子。受到了开除党籍,撤消职务,工资降三级,下放京郊监督劳动的严重的处分。当时正是三年困难时期,由于劳动过度,营养不良,不久他便半身麻木,卧床不起,常常三天两头吃不上饭,再加上在朝鲜战场上负伤后,敌人留在他身上的子弹还没有取出,创伤时时复发,无钱医治。这种痛苦的日子,一直延续了两年之久,直至1962年春天,周恩来总理、陈毅同志亲自过问全国话剧、歌剧、儿童剧等剧种的发展,在广州召开的大型会议上,批评了当时社会上一些简单化的“左”倾思潮,为海默和他的《洞箫横吹》平了反。

在文化大革命中,海默再一次陷入了挨整的命运。除了抄家、批斗以及各种花样繁多的折磨之外,又因他曾与一些同志议论,并传看了江青三十年代的剧照,而成为“四人帮”迫害他的借口。1968年5月14日,北京电影制片厂和电影学院的一伙打砸抢分子,将海默绑架到当时的小西天电影学院摄影棚内,用上万千瓦的聚光灯照着他的脸,并进行非人性的残酷毒打和非法审讯达三天之久。1968年5月16日海默被刑讯逼供、毒打迫害致死,时年45岁。1975年7月,在“四人帮”控制下的“文化部核心组”将张海默定为“现行反革命分子”。

1978年在粉碎“四人帮”,拨乱反正之后,文化部党组决定为海默彻底平反。并于这年4月在北京工人体育场举行万人大会,为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受“四人帮”迫害的海默等同志公开平反昭雪,恢复名誉。

这一消息很快便传到了胶东半岛。1982年,海默的故乡龙口市重修地方志,史志编纂委员会将海默作为当代电影剧作家、小说家收入《龙口市简志·人物》和《龙口市志·人物》之中,志书中说:“海默勤奋创作,不计个人名利,建国后他几乎走遍了整个中国,丰富了创作素材。他写的快,写的多,写的及时,人们称他为‘多产和快产作家’”。称赞“他的文学创作路子很宽,在电影艺术方面成就尤为突出”,是“具有炽热的革命热情,旺盛的创作潜力,敏捷艺术才思的作家”。

§ 作品

著有长篇小说《突破临津江》,话剧、歌剧剧本《粮食》、《十五的月亮》、《矿山的主人》、《火》,电影文学剧本《草原上的人们》、《母亲》、《春城无处不飞花》、《深山里的菊花》、《血染的哈达》等。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19 3: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