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少康大师 |
释义 | § 个人档案 少康大师少康大师(688 - 763),唐缙云仙都山(浙江缙云)人,俗姓周。少康出世后,一直不会说话,虽然父母用尽方法但也无济于事。少康七岁时,母亲带他到灵山寺礼佛,到了灵山寺,母亲问少康﹕「认识这尊佛吗 ? 」少康忽然开口﹕「我知道,这是释迦牟尼佛」。少康父母惊喜万分,他们认为儿子能说话是因为拜佛之赐,理当让儿子出家为奉佛,于是,便舍他入灵山寺为僧。 到十五岁时,少康已能诵通《法华经》,《楞严经》等五部经书,此后少康又学不同佛家的经典和戒律。 唐德宗贞德元年(785),少康在洛阳白马寺读到净土宗二祖善导大师的《西方导化文》,逐然改信净土宗,励志宏扬净土宗。 他到睦州化缘,将化缘的来的钱,都化成细钱,到大街上,见到小孩经过,便叫他念颂佛号,念佛一声,可得一钱,后来,因钱粮不足,又改为念十声一钱。一年后,睦州境内,无分老幼,尊卑贵贱,见了少康,皆称为[阿弥陀佛],念佛之声,盈于道路。 唐顺宗永贞元年(805),少康圆寂,后代净土宗僧人为纪念他的宏扬之绩,逐将他奉为莲宗五祖。 § 离奇身世 少康大师 唐代开元天宝间,缙云九曲溪畔的仙都山脚有一村落。村外婆媳岩依依,鼎湖峰挺拔,山清水秀,可谓人间仙境。 话说村中有一周姓后生,娶妻罗氏。男耕女织,夫唱妇随,小两口乐善好施,日子过得和谐安乐。美中不足的是,婚后数载,罗氏一直没有身孕。为此,夫妻俩常到仙都山的灵山寺求拜佛菩萨佑持。一日午后,罗氏一时倦怠,恍恍惚惚地睡去。须尔,似有仙人相邀,便悠悠荡荡随其前往。至一所在,遥见鼎湖峰直插云霄;五彩祥云开处,金童玉女和众多仙人簇拥着一位慈目庄严的女菩萨缓缓而下。罗氏心头一惊——这不就是在灵山寺常礼拜的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吗?慌忙合掌,跪拜叩首。观音菩萨叫玉女将一束金光闪闪的青莲花交给罗氏,并嘱之曰:“青莲乃吉祥之物,今赐于你,当生贵子。”罗氏千恩万谢之间,竟自醒来。随感有孕。怀孕后,罗氏身体倒也强健,只是凡葱蒜、鱼肉一类荤腥,即使平日最爱吃的,一看见便要起恶心,勉强吃得一点儿,就会连苦胆汁都吐出来。不知不觉就到了罗氏的产褥期。这一天,许多五色彩鸟飞聚在屋前大树上,产房内遍布青色光彩,并散发出淡淡的荷花芳香。在众鸟如仙乐般的声声鸣叫中,罗氏顺利产下一个儿子。婴儿容貌端庄,啼声洪亮,非常可爱。罗氏因梦见观音菩萨授莲花而怀孕,生产时又荷香阵阵,遂将儿子小名叫做莲儿。 § 立志 少康大师 唐贞元初(公元785年),少康游历到他仰慕已久的释源佛刹——洛阳白马寺。一天,他在殿中礼佛,忽然看见大殿阁中有一佛典闪闪发光。少康惊异不已,细看原来是净土宗二祖善导大师的《西方化导文》。师欢喜异常,心想:善导大师乃净土宗的高僧,自己对净土法门颇感敬仰,今日能感见佛经发光,这一定是吉兆。便于心中默祷:“我若真与净土有缘,当使此经文再放光明。”祈祷未毕,佛典果再次金光闪耀,光芒中还显现无数佛、菩萨的相好。少康即时五体投地,顶礼发誓:“劫石可将磨损,我此弘扬净土誓愿永不改变。”自此,大师确立了研修、弘阐净土法门的坚定志向。 师即放下万缘,特意前往当年善导大师的驻锡名刹——长安光明寺瞻礼。一日,少康在善导大师影堂顶礼善导大师遗像,祈祷能见到大师的真容。参礼之际,忽见善导大师飘然显现于空中,叮嘱少康:“汝依吾教,广化有缘,他日功成,必生安养。”听了善导大师的教敕,少康更加坚定了对净土法门的信愿。 少康大师此后广征净土典籍,潜心修学,道业与日俱增。为了普度众生,使净土念佛法门深入民间,大师携衣钵锡杖,不辞辛劳,自陕西长安南下至湖北江陵(荆州)一带从事宣化。一日,大师来到江陵果愿寺,遇一鹤发童颜的老僧。相互致意后,老僧道:“你欲教化众生,应当去新定,你的佛缘在那边啊!”言罢忽然不见踪影,唯有香光往西方化去。少康大师知是佛祖指引,便决定去新定,以酬彼方众生宿缘。 大师初到新定,当时念佛法门尚无人行持,不论僧俗,大家对净土教理均不甚了解。少康大师通过智慧观察,想出了一个方便妙法。他每天在城中乞食化缘,得到钱后,便诱导街头玩耍的儿童:“南无阿弥陀佛是你们的本师,不管是谁,每念一声佛号,我就给你们一文钱。”众孩童一者觉得好玩,二则为了拿钱,于是争相诵念“南无阿弥陀佛”。 小孩子念佛得钱之事在新定城中产生了很大影响,全城男女老少有的出于敬佛,有的出于拿钱,也有的出于戏谑,均念佛不已,可谓“个个合掌,人人弥陀”。少康大师一概不根究其念佛动机,都面带笑容,随喜赠币,以示鼓励。后来,念佛的人实在太多了,便只好改为念佛十声,奖励一钱。如是一年后,新定城上下,无论男女老少,尊卑贵贱,见到大师,或者是彼此熟人相见,都躬身合掌,口称“南无阿弥陀佛”。念佛已成为当地的一种时尚,佛号声时常布满街市。至此,持名念佛一法完成了走向民间,普及大众的关键性一步。 § 建寺 少康大师 经过一定时间的熏陶教化,机缘已经成熟,少康大师就于唐贞元十年(公元794年)在新定县城附近的乌龙山,南麓高筑三级法坛,建造玉泉寺,并就寺中的“息石”精心雕凿阿弥陀佛圣像,正式启建净土道场,聚集大众举行共修法会。每逢斋日及佛菩萨的诞辰等重要纪念日,四方善男信女云集。少康大师即升座高声念佛,坛下数千信众齐声颂唱。大师每念佛一声,就有一尊金光赫奕的阿弥陀佛从口中飘出,十声则有十尊金光佛飘出,如同串串佛珠,连接不断,由是后人尊称大师为“后善导”。少康大师曾敕告弟子:“我念佛时,如果有人看见有佛像飘出,说明你已经有了一定的道行,决定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如果还没有看见佛光,不要着急,只要真信弥陀,加功用行,也一定能酬偿宿愿,往生净土。”众弟子听了大师教诲,无不悲感自责,信愿念佛之心更为恳切。 少康大师如此不遗余力地聚众念佛,在江浙一带掀起了修学念佛求生净土法门的热潮。由此世风淳厚,人心向善;瓜田李下,道不拾遗;邻里之间,再无纷争。人们纷纷传颂大师是一位来到尘世救苦救难的“活菩萨”。净土法门也因之而迅速广泛传播,风行四海,名师辈出,其惠泽延及至今。 § 结跏圆寂 玉泉寺 少康大师在孜孜宣化净业行人的同时,亦注重对教理的研习批判。曾纂成《净土论》3卷(已佚),同时与沙门文谂合编《往生西方净土瑞应传》1卷,流传于世。 唐永贞元年(公元805年),少康大师年届69岁。十月初三日,大师预知往生时限已至,就瞩告众弟子:“当于净土,起欣乐心;于阎浮提,起厌离心。”言毕结跏趺坐,身放数道光明,悠然而化。当在此时,天象陡变,狂风四起,乌云密布,群峰呜咽,百鸟悲鸣;乌龙山顶霎时被白茫茫浓雾笼罩,苍天也在向少康大师致意。 大师圆寂后,僧俗奔丧,络绎不绝。四众弟子为他在严州古城东方的台子岩修建了舍利塔,是故后人亦尊称大师为“台岩法师”。相传当时不知是谁发现少康大师墓塔上的泥土可以疗疾,于是不少州民焚香取土用以治病。过了一个多世纪,塔身受到较大损坏。后汉乾佑三年(950),德昭国师,驻锡天台山,重新修葺了少康大师墓塔,后人称之为“后善导塔”。[1] § 思想 少康大师亦主要以身弘法,著述甚少。世传大师与沙门文谂共编集《往生西方净土瑞应删传》一卷,经资料考证,未足凭信。然考其一生的修学弘法历程,似以善导大师思想理念为圭臬,其证念佛三昧,并以此感召众生念佛,又与善导大师如出一辙。 § 评价 少康大师铜像 康大师的确是一位了不起的净宗祖师。毕生之中自行化他,都是以净土教法为主,自行可谓是志高行苦者,化他可谓是不遗余力者。为弘阐净土法门立下了汗 马功劳。大师崇高的思想品德与权巧化导众生、随机设教的行业是后世净业学者应当效法的。少康大师的愿行可以说是与善导大师如出一辙,是故其证念佛三昧,并以此感召众生念佛求生净土,亦与善导大师别无二致,二祖善导念佛口出光明,少康大师念佛亦口出化佛,此种迹象在净宗祖师中实为少有。世称善导为弥陀化身,少康为善导后身,这不是毫无根据的推测,而是有所根据的。扬次公有诗赞曰;“东峰坛级石嵯峨,十佛随声信不讹,后善导依前善导,今弥陀是古弥陀,一心正受超三界,孤月澄辉照万波,乘般若船游净域,度生还亦到娑婆。”诗中生动地描述了少康大师的净土行业。同时也流露出作者希望少康大师能乘愿再来娑婆世界教化众生的美好意愿,这种愿望也一定是后世净业学人所共有的。[2]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