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巴拉圭
释义

§ 国旗

呈长方形,长宽之比为2:1。旗面自上而下由红白蓝三个平行相等的长方形组成。白色中间正面为国徽图案,背面是财政玺。

§ 地理

环境气候

南回归线横贯中部,北部属热带草原气候,南部属亚热带森林气候。夏季(12月至次年2月)气温26-33℃;冬季(6月至8月)气温为10-20℃。降水由东向西递减,东部约1,300毫米,西部干旱地区400毫米左右。

人口

508.5万(1997年)。印欧混血种人占95%,其余为印第安人和白人。西班牙语和瓜拉尼语为官方语言,瓜拉尼语为民族语言。大多数居民信奉天主教。

行政区划

全国划分为17个省和一个特别区(首都亚松森)。 17个省为: 康塞普西翁、圣佩德罗、拉科迪勒拉、瓜伊拉、卡瓜苏、卡萨帕、伊塔普阿、米西奥内斯、巴拉瓜里、上巴拉那、森特拉尔、涅恩布库、阿曼拜、卡嫩迪尤、阿耶斯总统、上巴拉圭和博克龙。

§ 政治

总统为国家元首,执掌行政权。总统有权制定法律、任免国务委员会成员、解散议会和下令实行戒严状态。总统兼任武装部队总司令。国民议会为立法机构,由参、众两院组成。 总统为国家元首,执掌行政权。总统有权制定法律、任免国务委员会成员、解散议会和下令实行戒严状态。总统兼任武装部队总司令。国民议会为立法机构,由参、众两院组成。根据1992年颁布的新宪法总统为国家元首,执掌行政权。总统必须是天主教徒,由直接选举产生。总统有权制定法律,有权解散议会和下令实行戒严。巴拉圭议会分参、众两院。享有立法权。

宪法

现行宪法于1992年颁布。宪法规定巴为代议制国家,总统由普选产生,任期五年,不得连任。设副总统一名,现任为胡利奥· 塞萨尔·佛朗科(Julio César Franco),2000年8月当选。

议会

分参、众两院,参议员45人,众议员80人,均由普选产生,任期五年。

现任参议院议长:胡安·卡洛斯·加拉韦尔纳(Juan Carlos Galaverna);众议院议长:布拉斯·亚诺(Blas Llano)。

政府

内阁成员由总统任命。现政府由11个部组成。内阁主要成员为:内政部长胡利奥·法内戈(Julio Fanego)、外交部长胡安·阿吉雷(Juan Aguirre)、国防部长何塞·奥坎波斯(José Ocampos )、财政部长弗朗西斯科·奥维多(Francisco Oviedo)、司法和劳动部长西尔维奥·费雷拉(Silvio Ferreira)、卫生和社会福利部长马丁·基奥拉(Martín Chiola)、教育和宗教部长尼卡诺尔·弗鲁托斯(Nicanor Frutos)、公共工程和通讯部长瓦尔特·鲍尔(Walter Bower)、工业和贸易部长欧克利德斯·阿塞维多(Euclides Acevedo)、农业和牧业部长加西亚·苏尼加(Enrique de Zuniga)、妇女部长克里斯蒂娜·穆尼奥斯(Cristina Mu?oz)。

司法机构

根据宪法,国家设司法委员会,由八人组成。最高法院由九名大法官组成,大法官由司法委员会提名并经政府同意后,由参议院任命。最高法院院长:卡洛斯·费尔南德斯·加德亚(Carlos Fernández Gadea)。

主要政党

(1)红党(Partido Colorado): 又名全国共和联盟或国家共和党。执政党。党员约100万人(1994年)。1887年成立并执政到1904年。1948年再度执政。从1954年起连续执政至今。在1998年5月举行的总统选举中,该党总统候选人库瓦斯以52.7%的得票率当选。1999年3月库瓦斯总统辞职后,属于红党的参议院议长冈萨雷斯出任总统。党内分成三派:红色调解运动(Movimiento de Reconciliación Colorado)、红色道德全国团结(Unión Nacional de Colorados Eticos)和民主共和行动(Acción Democrática Republicana)。

(2)真正激进自由党( Partido Liberal Radical Auténtico):又称蓝党,第二大党。1977年从激进自由党分裂出来,是自由党国际成员。在斯特罗斯纳独裁时期持强硬的反政府立场,长期处于非法地位。1989年2月后获合法地位。在1998年5月举行的大选中,与全国聚会党组成民主联盟,共同推出候选人拉伊诺,获得47%的选票。自称有46万党员。在工人、农民和知识界有一定影响。主张实行土改、发展民族经济、通过非暴力手段实现由军人独裁向民主政府的过渡。在外交方面,主张维护民族独立、反对外来干涉,同世界各国发展友好关系。1999年3月同红党、全国聚会党组成联合政府,于2000年2月退出政府。现任副总统佛朗科属于该党。主席米格尔·阿夫东·萨吉尔(Miguel Abdón Saguier)。

(3)全国聚会党(Partido Encuentro Nacional):参政党。1993年5月巴拉圭大选前成立。主要由独立派人士组成,党员约18万人。该党政治上主张多元化,以改变传统政党长期执政的局面;经济上主张改革,以实现社会财富的公平分配。在1998年5月举行的大选中,与激进自由党组成竞选联盟,共同推出候选人卡瓦列罗。1999年3月与红党、真正激进自由党组成联合政府。现政府工业和贸易部长、司法和劳动部长属于该党。主席马里奥·帕斯·卡斯塔因(Mario Paz Castaing)。

(4)激进自由党(Partido Liberal Radical):在野党。1967年成立。由流亡国外的老自由党人组成。1989年2月政变后,领导人陆续回国。 主席阿尼亚诺·丹尼斯·埃斯蒂加里维亚(Aniano Denis Estigarribia)。

此外还有基督教民主党(Partido Demócrata Cristiano)、二月革命党(Partido Revolucionario Febrerista)及Asunción para Todos 、Paraguay para Todos等四个小党。

重要人物

巴拉圭前总统冈萨雷斯涉嫌贪污

总统:路易斯·安赫尔·冈萨雷斯·马基(Luis Angel González Macchi),现年54岁。毕业于国立亚松森大学法律和社会科学系。曾赴西班牙、意大利、德国、英国、瑞士、葡萄牙等国研修有关人力资源培训的专业课程。1972年~1989年,先后任泛美职业培训研究和情报中心(隶属国际劳工组织)驻布宜诺斯艾利斯(阿根廷)、加拉加斯(委内瑞拉)、墨西哥城(墨西哥)、华盛顿(美国)、卡塔赫纳(哥伦比亚)、萨尔瓦多市(巴西)等办事处主任。1993年~1998年任国会众议员。1998年当选参议员,翌年担任参议长。1999年3月28日任总统,任期至2003年8月。

外交

李鹏会见巴拉圭参赞

主张维护国家主权、人民自决、不干涉别国内政。重视同邻国发展友好睦邻关系。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宣称愿同世界上所有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关系。在国际事务中,主张不干涉他国内政、捍卫人民自决、国际合作和相互尊重等原则,积极发展同美国、西欧和周边国家的传统友好关系。

巴拉圭同邻国巴西和阿根廷保持着良好的睦邻关系。巴西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对巴拉圭均有较大影响。两国签有多项双边合作协定。巴拉圭是一个内陆国,阿根廷为其提供水路方便,使之获得出海口。

现政府实行对外开放和多元化外交政策,宣称愿同世界所有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关系。在国际事务中,主张维护国家主权、人民自决、不干涉别国内政、反对在国际关系中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等原则,主张通过谈判解决国际争端。重视与拉美国家、特别是南方共同市场其他成员国的关系,努力参与地区事务和一体化进程。积极发展同美国、西欧国家关系。 逐步调整对原苏联各共和国、东欧及古巴的政策。1995年在俄罗斯、葡萄牙和埃及设大使馆,在香港设总领事馆 (1997年5月撤馆)。1996年与古巴建立了领事关系。1999年11月8日,巴恢复同古巴中断了39年的外交关系,2000年9月,古巴驻巴拉圭大使到任。

1993年6月,巴成为关贸总协定第112个成员国。巴还是拉美经济体系、拉美一体化协会、里约集团、南方共同市场等地区组织的成员国。目前,巴同40多个国家有外交关系。

同中国的关系

中巴尚无外交关系,双方贸易和人员往来不断增加。近年双方重要接触有:1995年1 月,应全国人大外委会的邀请,巴参议院外委会副主席、前外长迪奥赫内斯·马丁内斯访华,钱其琛副总理兼外长会见。5月,应中国国际交流协会的邀请,巴拉圭红党众院党团领袖贝纳迪诺·卡诺访华。6月,应巴拉圭参院外委会的邀请,杨振亚副主任委员率全国人大外委会代表团访巴,巴总统瓦斯莫西会见了代表团。9月,外交部副部长李肇星会见并宴请了出席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的巴拉圭政府代表团团长、总统府妇女部部长克里蒂娜·穆尼奥斯博士和代表团主要成员。10月,应外交学会邀请,巴总统府军事办公厅秘书长埃斯特万·阿基诺和外交部亚非司长埃斯特万·贝多亚访华。这是巴政府首次派政府官员访华。

巴台关系

巴于1957年同台湾当局“建交”。 台在巴首都设有“大使馆”,在巴第二大城市东方市设有“总领馆”。双方关系密切,高层互访频繁。1994年5月,台“总统”李登辉利用参加哥斯达黎加新任总统就职机会,在圣何塞会见巴拉圭副总统塞法特。8月,台“经济部长”江丙坤访巴,参加了台巴第七届经济合作会议。10月,台“外长”钱复率团访巴,并在巴主持了台驻中南美国家“使节”第十次工作会议。巴拉圭卫生部长努涅斯和参议院外委会副主席马丁内斯分别于3月和7月应邀访台。1995年8月和1996年7月,巴总统瓦斯莫西应邀访台。1996年8月,台“外交部长”章孝严和“经济部长”王志刚率团访巴。1997年9月,台“总统”李登辉访巴。1998年8月,台派“总统府秘书长”黄昆辉和“外长”胡志强出席库瓦斯总统就职仪式。同年11月28日至12月2日,巴拉圭外长佛罗伦汀访台,拜会了台主要领导人。1999年9月,巴总统冈萨雷斯偕外长等高官访问台湾,巴台举行双边经贸合作会议并签署多项协议。

同美国的关系

巴、美关系在斯特罗斯纳执政期间曾一度疏远。罗德里格斯总统执政后两国关系逐步改善。1991年8月,美国撤消对巴的经济制裁,1992年美国向巴提供了贷款。瓦斯莫西总统重视同美国的关系,上台后于1993年8月访问了美国,同美签署了缉毒协议。1998年库瓦斯总统上台后,继续重视发展同美国的关系。11月,佛罗伦汀外长访问美国,同美国签署了引渡条约等协议。针对巴存在的毒品转运、毒品洗钱等问题及其在缉毒方面的表现,美在1999“年审”中宣布巴为免遭经济制裁的“不及格”国家,巴就此向美提出强烈抗议。2000年,冈萨雷斯政府继续前政府亲美政策。3月,外长阿吉雷访美,美助理国务卿罗梅罗和南方司令部司令威尔赫姆将军先后访巴。

同巴西的关系

巴拉圭同巴西保持传统的友好关系。巴西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对巴拉圭均有较大影响,两国签订有多项双边合作协定。1974年两国开始合建世界上最大的伊泰普水电站。双方在有关水电站管理和利润分配等问题上存在分歧。1985年巴西出资5亿美元资助巴拉圭修建通向大西洋海岸的公路。瓦斯莫西总统执政后,巴拉圭政府积极参与建立南方共同市场谈判,并与巴西就解决伊泰普水电站A号附加议定书、界河捕鱼、在巴拉圭河和阿帕河上建友谊桥等问题上达成了协议。1996年12月,巴西副总统马西埃尔访问巴拉圭。1998年11月,巴拉圭工商部长费利克斯·格拉塞纳普访问巴西,同巴签署了工、贸、旅游等技术合作协议。1999年巴西拒绝巴拉圭引渡巴前总统库瓦斯的要求。2000年冈萨雷斯总统和阿吉雷外长先后访问巴西,巴西外长访问巴拉圭。目前,巴西是巴拉圭在南共市的最大贸易伙伴,巴拉圭向巴西的出口额占巴拉圭出口总额的32%,占向南共市国家出口额的63%。

同阿根廷的关系

巴历来同阿根廷保持着良好的睦邻关系。阿根廷为巴提供水路使之获得出海口。1979年,两国正式签订合建亚西雷塔水电站协议。1989年2月巴发生政变后,阿第一个承认巴新政府。1990年5月,罗德里格斯总统对阿根廷进行国事访问。1991年4月,阿总统梅内姆访问巴拉圭。6月,罗德里格斯总统再次访问阿根廷。1992年,双方再次实现了首脑互访。1993年8月,瓦斯莫西总统执政后,与阿根廷就皮尔科马约河改道、双方非法移民等问题举行了多次谈判,并达成了谅解。1994年9月,巴阿两国总统共同主持了亚西雷塔水电站第一台机组开始发电的仪式。1996年8月,两国副外长签署纪要, 阿政府正式承认巴对塔拉韦拉岛(TALAVERA)的主权。同年10月,两国外长签署了引渡条约。1998年11月,巴拉圭外长佛罗伦汀访问阿根廷,两国外长签署了巴拉那河和巴拉圭河流域谅解备忘录。1999年阿政府拒绝巴拉圭政府引渡奥维多将军的要求。对此,巴总统两次取消同梅内姆总统的会晤以示不满。2000年,阿吉雷外长访阿,阿总统访巴。目前,阿是巴拉圭在南共市的第二大贸易伙伴。

同其它拉美国家的关系

1991年3月,巴与巴西、阿根廷、乌拉圭三国首脑签署 《亚松森条约》,决定在1995年1月1日前建成南方共同市场。2000年,冈萨雷斯政府进一步加强了与其它拉美国家的关系。4月,巴工业和贸易部长访问古巴和委内瑞拉;7月,巴外长访问玻利维亚;9月,乌拉圭总统访巴;11月,巴外长访问古巴。

同日本的关系

巴与日本一直保持密切的经济合作关系。自1976年以来,巴接受外国援助一半以上来自日本。自1988以来,日对巴经济和技术援助达3.22亿美元。1993年,日向巴提供了7850万美元的贷款和技术援助。1994年11月,瓦斯莫西总统应邀访日,日政府再次向巴提供5000万美元贷款。近40年来, 日本向巴拉圭提供的援助达9亿多美元。 目前,在巴有日本人和日侨约7000人。

§ 经济

巴拉圭

巴拉圭经济较落后,农、牧、林是其经济的主要支柱,占国民收入的44.3%(1981年)和出口总值的95%(1982年)。农作物有木薯、玉米、大豆、稻米、甘蔗、小麦、烟草、棉花、咖啡等,还产桐油、马黛茶和水果。畜牧业以养牛为主。畜牧业曾在巴拉圭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近年来由于牲畜和肉类大量向邻国走私及国际市场肉类价格下跌,畜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下降,增长率不高。森林覆盖率为39%。

工业基础薄弱,主要是农、牧、林产品的加工工业。工业有肉类和林产品加工、榨油、制糖、纺织、水泥、卷烟等。工厂一般规模较小,大部分工业品由家庭作坊生产。巴拉圭水力资源丰富,电力自给有余。1973年,同巴西达成协议,合建世界最大的水电站伊泰普水电站,1992年全部建成。旅游业不发达。交通运输以公路为主。

资源

盐矿和石灰石储量较大,还有少量铁、铜、锰、铁钒土、云母、铌、石油、铝矾土等。 水力资源丰富。 原始森林占森林总面积的54%, 出产珍贵的硬质木材。石油依赖进口。自1998年底以来全部进口阿根廷产原油。1981年在首都亚松森附近建有日产7500桶油的炼油厂。近年,在靠近玻利维亚边界的查科地区发现储量丰富的天然气。巴水力资源丰富,蕴藏量约为56000兆瓦。1973年巴拉圭同巴西达成协议在帕拉那河上合建伊泰普水电站,总装机容量为12600兆瓦(共有18台700兆瓦的涡轮发电机),1991年该电站全部建成,为目前全世界最大的水电站,1993年发电量为600亿度。此外,巴还同阿根廷签订了关于合建亚西雷塔-阿皮培水电站协议。该电站设计装机容量为300万千瓦,耗资将达90亿美元。1994年9月,该电站第一台机组开始运转发电,1995年发电量为38亿度。巴电力自给有余,大部分出口巴西和阿根廷。

工业

工业基础薄弱,仅有一些向国内市场供应基本消费品的轻工业和农牧产品加工业。1999年工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4%。

农业

农业是巴国民经济的主要支柱。1999年农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7%,全国40%的经济自立人口从事农业生产,农产品占出口商品的74%。主要农产品有大豆、棉花、烟草、小麦和玉米等。

畜牧业

畜牧业曾在巴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近年来,由于巴肉类缺乏竞争力,肉类出口逐步减少,畜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下降(占1999年GDP 的8%)。 1992年有牧场2200万公顷, 牛肉产量17万吨,其中国内消费9万吨。 1999年牛存栏数986万头,出口牛肉近4万吨,主要销往智利和巴西。

林业

森林覆盖率为37%,约为1500万公顷。70%的森林资源集中在格兰查科地区,由于运输条件和资金、技术等原因,大部分木材资源未能充分开发利用。但自70年代起至80年代末期,东部地区森林砍伐面积达到平均每年50万公顷。1999年,森林砍伐面积为30万公顷。巴年均造林面积为5000公顷,现仅保留280万公顷的自然林。1999年林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身穿盛装的巴拉圭原著民

旅游业

旅游业是巴外汇收入主要来源之一。国外旅游者主要来自阿根廷和巴西。1997年接待旅游者约420万人次,旅游收入达5.59亿美元。

财政金融

1999年财政赤字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2%。国际收支赤字为3.15亿美元,其中经常项目赤字6500万美元,2000年分别达到3.45亿美元和2.7亿美元。至1999年底,巴外汇储备9.8亿美元,外债总额27.97亿美元。

对外贸易

巴拉圭的主要贸易对象国分别为巴西、阿根廷、乌拉圭、美国、日本、荷兰、意大利等。

外国资本

巴政府积极引进外资。1991年制定国内外投资法,对外资实行特别优惠政策。规定5年内免缴95%的税收。1994年政府已批准的外资达3亿美元,占拟吸收外资总额的51%,比1993年增长316.5%。1996年,政府已批准的外资达5.65亿美元,创造了1.43万个就业机会。外资主要来源于巴西、阿根廷、美国,投资集中在食品、加工、纺织业和化工业。1997年外国直接投资额为2.7亿美元,1998年为2.56亿美元,1999年减少至1.4亿美元。投资主要集中在通讯、金融和工农业等领域。

人民生活

1990年政府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为140美元。1994年6月,最低工资标准上升到180美元。1999年最低工资为591445瓜拉尼。全国约半数人的工资收入达不到最低工资额。 巴土地高度集中,不到1%的人占有全国75%以上的土地,大多数农民无地或只有少量土地,农村比较贫困。全国处于贫困状况的家庭占全部家庭的66.3%,其中85%的赤贫人口生活在农村。1995年政府投入医疗卫生领域的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1%。

1998年医疗卫生发展情况统计

§ 交通

巴拉圭交通铁路:总长1147公里(1987年)。原由英国资本控制,1961年收归国有,1979年耗资6800万美元进行现代化改造。中央铁路长438公里,连接首都和巴阿边境城市安卡尔纳森。

公路:总长30000公里(1992年),其中土路6492公里,石子路523公里,铺设路面的公路2700公里。泛美公路由亚松森市直通玻利维亚。1991年全国共有注册车辆21万辆。

水运:主要港口是亚松森。国家商船队主要承担巴至阿根廷和乌拉圭的短途河运。此外,巴拉圭海外船运公司有商轮定期通往美国和欧洲一些主要港口。

空运:巴有两个国际机场,分别位于亚松森市和东方市。国内航线由空军和国营航空公司经营。巴拉圭航空公司(LAPSA),原为国营航空公司,1994年政府出售了其中80%股份。有定期航班通往阿根廷、乌拉圭、玻利维亚、比利时和美国。 1989年航程94.2万公里,载客量约23.9万人次。

§ 军事

宪法规定,总统为武装部队总司令。国防委员会是最高军事决策机构,由总统、全体内阁部长、武装力量参谋长 巴拉圭军事

和陆、海、空三军司令组成,总统任主席,国防部长任副主席。国防部为最高军事行政机关。

此外,还设有武装部队资格评判特别委员会,由总司令、武装部队司令、总参谋长、陆、海、空三军司令和后勤部队司令组成,总司令任该委员会主席,主要职能是决定军官晋升和退役。实行义务兵役制,服役期陆军和空军为一年半,海军两年。

现任武装部队司令米盖尔·安赫尔·坎弟亚中将(Miguel Angel Candia),总参谋长西里洛·贝拉斯科斯中将(Cirilo Velázquez),陆军司令吉列尔莫·埃斯科瓦尔·法里尼亚中将(Guillermo Escobar Farina),海军司令,空军司令奥斯瓦尔多·卡塔利诺·法里亚·贝尔加拉少将 (Osvaldo Catalino Faria Vergara)。

武装力量由正规军和准军事部队组成。 全国总兵力为2.02万人,其中陆军1.49万人,海军3600人,空军1700人。预备役部队分别为陆军3.05万人,海军2200人,空军3600人。准军事部队(包括首都警察)14800人。1999年国防预算为2774.46亿瓜拉尼,占政府全部预算的9%。

§ 教育

实行小学六年免费义务教育。全国有2所公立大学,国民大学和天主教大学,另有10所私立大学。1999年教育预算为11204.49亿瓜拉尼。政府自1990年起执行全国教育发展计划,开展扫盲运动。1991年文盲率为28%。

§ 文化

新闻出版

主要报纸有:《彩色ABC》,日发行量7.5万份;《今日报》,日发行量4万份; 《祖国报》,日发行量8千份;《论坛报》,日发行量3万份;《最新时刻》,日发行量4.5万份。

全国广播电台为国家电台,另有11个私营商业电台和4家电视台。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0:0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