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巴巴多斯
释义

巴巴多斯 - 地理

地貌

431平方公里。位于东加勒比海小安的列斯群岛最东端,西距特立尼达岛322公里。巴巴多斯岛原是南美大陆科迪勒拉山脉在海中延伸部分, 大部分由珊瑚石灰岩构成。海岸线长101公里。全岛最高点海拔340米。岛上无河流,属热带雨林气候。 气温通常在22~30℃。

资源

无重要矿产资源,有少量石油和天然气。据2001年估计,巴石油储量为200万桶,天然气储量为1.124亿立方米。石灰石储量丰富,覆盖面达国土面积的85%,储量约为300亿吨。浮石储量为13.25亿砘。

行政区划

全国分为11个区:克莱斯特丘奇、圣迈克尔、圣詹姆斯、圣彼得、圣露西、圣安德鲁、圣约瑟夫、圣约翰、圣菲利普、圣乔治、圣托马斯。[1]

人口

27万(1997年)。其中非洲黑人后裔占90%,欧洲人后裔占4%。通用语言为英语。居民大多信奉基督教和天主教。

巴巴多斯 - 历史

16世纪以前,印第安人阿拉瓦克族和加勒比族在此居住。1518年西班牙人登岛。10多年后葡萄牙人入侵。1624年英国将该岛划分为其殖民地。1627年英国设总督管辖,并从西非贩来大批黑奴开辟种植园。1834年英国被迫宣布废除奴隶制。1958年加入西印度联邦(该联邦于1962年5月解散)。1961年10月实行内部自治。1966年11月30日宣布独立,成为英联邦成员国。[1]

巴巴多斯 - 政治

巴巴多斯

英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是巴巴多斯国家元首。总督是英国女王的代表,由女王根据巴政府的提名任命。总督有权任命总理,并根据总理的推荐任命各部部长、参议员和最高法院成员。议会为国家立法机构,分参、众两院,任期均为五年。参议院21席由总督任命,众议院28席,议员由普选产生。独立后,工党和民主工党交替执政,政局一直较稳定。工党1994年上台后,大力调整政策,经济摆脱连续三年负增长的困境,持续发展,形势良好。1999年1月巴提前举行大选,执政党工党以压倒优势获胜,蝉联执政。新政府宣布加速实施扶贫计划;普及电脑教育;改革国家体制,实行共和制;扩大吸收外资,防化金融危机对巴的影响,保持经济稳定。

宪法

1996年11月30日独立时生效。宪法规定不得对公民进行奴役、强迫劳动、非人道待遇、强行搜查、种族歧视等,保障信仰、集会和迁徙自由。

议会

由参、众两院组成,任期五年。参议院21席,由总督任命,其中12席由总理提名,2席由反对党领袖提名,另7席由总督在社会各界名流中挑选。参议长弗雷德戈洛普(Fred Gollop)。众议院28席,由直接选举产生。在1999年1月大选中,巴工党获26席,民主工党获2席。众议长伊什梅尔罗依特(Ishmael Roett),1999年1月就任。

巴巴多斯

政府

本届政府于1999年1月组成。内阁成员包括:总理兼财政部长欧文阿瑟(Owen Arthur ),副总理兼外交、外贸部长比利米勒(Billie Miller),总检察长兼内政部长戴维西蒙斯(David Simmons),教育、青年事务及文化部长米亚莫特利(Mia Mottley),环境、能源、自然资源部长罗尔伊斯特蒙德(Rawle Eastmond),社会改造部长汉密尔顿拉什利(Hamilton Lashley),劳工、体育和国营改革部长鲁道夫格里尼奇(Rudolph Greenidge),工程和交通部长菲利普戈达德(参议员)(Senator Philip Goddard),旅游和国际运输部长乔治佩恩(George Payne),住房和土地部长格来恩克拉克(Gline Clarke),工业和国际商务部长雷金纳德法利(Reginald Farley),农业和农村发展部长安东尼伍德(Anthony Wood),商业、消费事务及商业发展部长罗纳德托平(Ronald Toppin),总理府国务部长格林默里(参议员)(Senator Glyne Murray)。

司法机构

最高法院由上诉法院和高等法院组成,下设地方法院。英国枢密院司法委员会为终审上诉机构。首席法官丹尼斯威廉斯(Danis Williams),1987年1月2日就任。

政党

主要政党有三个。

(1)巴巴多斯工党(Barbados Labour Party):执政党。1938年成立,曾于1951年-1961年、1976年-1986年、1994年-1999年执政。领袖欧文阿瑟。

(2)民主工党(Democratic Labour Party):反对党。1955年从工党分裂出来组成,创始人是埃罗尔巴罗。现任主席戴维汤普森(David Thompson)。

(3)民族民主党(The National Democratic Party):成立于1989年2月,由从民主工党中分裂出来的理查德海恩斯、彼提米勒等四位后座议员发起组成。现任领袖里奇海恩斯(RICHIE HEINS)。 [2]

外交

巴奉行独立自主和不结盟的外交政策。主张意识形态多元化和不同政治制度国家间和平共处。外交政策的根本宗旨是在主权平等的基础上与各国发展互利关系,促进本国经济的发展,改善人民的生活。主张在国际事务中推行公正、道义和尊重人权的原则,通过建设性合作建立一个新的国际经济秩序。近年来,巴在稳定与西方传统关系的同时,积极主张南北对话、南南合作、地区一体化和建立地区安全体系。

对当前重大国际问题的态度

经济全球化与贸易自由化 认为经济全球化与贸易自由化的趋势不可阻挡,以网络为代表的信息时代高新技术的发展使发展中国家有可能与发达国家进行竞争,但要警惕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在全球化中的地位不平等。全球 化实际上使发展中小国成为新殖民主义时代发达国家的卫星国。发达国家操纵WTO压迫发展中小国弱国,自由贸易机制没有给发展中国家带来预期的经济利益,却向其有限的财政、人力与技术资源施加了巨大的负担与压力。发达国家通过WTO的一些协定,以损害发展中国家利益为代价为自己的商品扩大海外市场,说明这种新机制存在严重缺陷。认为不受约束的自由化是十分危险的。现在迫切需要对自由贸易进程机制的进程、性质与范围重新评估与修订,引入更加民主、公正、透明和有广泛参与性的机制。巴坚持国家经济主权不可侵犯的原则。

同中国的关系

1977年5月30日,中巴建交。建交后,两国间的友好关系顺利发展。2007年6月,欧文·阿瑟总理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2008年5月,汤普森总理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

重要来访:亚当斯总理(1980年),桑迪福德总理(1990年),罗依特众议长和前总理桑迪福德(1996年)。

重要往访:阿沛阿旺晋美副委员长(1981年),刘华秋副外长(1990年),国务院秘书长罗干(1992年),陈慕华副委员长(1993年),中联部副部长李北海(1996年),外交部部长助理杨洁篪(1996年),国务院副总理钱其琛、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律委员会主任委员王维澄(1998年)。

1998年,中巴友好合作关系稳步发展。1月,巴政府任命外交部常秘劳里为非常驻驻华大使,结束了中巴建交二十多年巴方没有委派驻华大使的局面。7月,钱其琛副总理访巴,这是中巴建交以来我国领导人对巴最高级别的访问。

同美国的关系

巴美于1966年11月建交。巴历届政府十分重视同美保持友好关系。现政府承认美在加勒比地区的安全和战略利益,但同时强调与美有政治关系不能损害巴本身的独立和主权。美是巴的主要贸易伙伴和游客来源地之一,1996年巴游客的25.2%来自美国。1997年6月巴美签署《巴美海上禁毒合作协议》。

同加拿大的关系

进入八十年代以来,巴同加拿大的关系发展较快,近年来,加是向巴提供援助最多的国家之一。加是巴第二大旅游市场和第四大商品出口市场。

同英国的关系

两国一直保持着良好的传统关系。英是巴在国外移民最集中的国家,相当于巴国内总人口的五分之一。英为巴出口商品提供优惠。

同邻国的关系

加强与加勒比地区各国的友好合作关系始终是巴外交政策的核心。近年来,巴在促进共同体各国间在政治团结、经济合作和推进地区一体化进程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1998年1月,阿瑟总理在东加勒比国家首脑会议上宣布巴准备加入东加勒比国家组织。[3]

巴巴多斯 - 军事

国防军建于1978年4月,包括常备军、后备军和学生军训团。1974年成立的海岸警卫队在国防军成立后,成为其海上部队。1981年巴建立空军。国防军参谋长为拉迪亚德刘易斯。2003年,常备军610人,其中海岸卫队110人,陆军500人,此外还有预备役人员430人。[4]

巴巴多斯 - 经济

制造业 主要是食品加工以及制糖、饮料、 朗姆酒和啤酒酿造、化学药品、电子零部件、服装和家具等。

建筑业 近年来,政府加大对旅游基础设施投资,建筑业得以迅速发展,并成为巴经济支柱之一。除巴国内项目外,巴大型建筑公司还承建加勒比其他国家的道路、机场和工业设施。除水泥外,巴大部分建筑材料需进口。近年来巴建筑市场繁荣,建筑业已成为巴经济的主要拉动力之一。

农业 全国领土的65%为可耕地,但近年来农业不断衰退,原糖产量大幅下降。2007年糖产量为33900吨,较上年增加0.6%。随着欧盟农产品进口新政策的实施,制糖业的收入将会进一步萎缩。巴政府正考虑大力发展蔬果种植业,减轻食品进口压力。

交通运输 空运:巴是东加勒比地区重要的航运中心。格兰特利·亚当斯机场距首都18公里,是加勒比地区最现代化的国际机场之一,有17个停机泊位,24小时运营,有直飞美国、英国、加拿大以及南美和大多数加勒比国家的国际航班。水运:首都布里奇顿是一个全天候的深水港,可停靠万吨级远洋客货轮。有8个泊位,并可同时为5艘轮船提供燃料供给。2003年巴政府宣布10年时间内,将耗资约1亿美元扩建港口,包括新建巡航舰码头等。

旅游业 主要经济支柱之一。游客主要来自英国、美国、加拿大、欧洲和其他加勒比国家。

对外贸易 主要出口原糖、朗姆酒、化学制品、食品和饮料等;进口食品、饮料、石油、机械设备、汽车等。主要贸易对象为美国、英国、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加拿大、日本、委内瑞拉、牙买加和东加勒比国家等。

经济团体

(1)巴巴多斯工商会:1825年成立,有200家成员公司,321名代表。

(2)巴巴多斯国家石油有限公司:1982年成立,主要开采原油和天然气。[5]

巴巴多斯 - 教育

全国实行包括大学在内的免费义务教育。小学入学率为100%,中学入学率为89%,全国识字率为97%。

西印度大学:加勒比地区综合性大学, 幅射加勒比15个国家和地区。1948年始建于牙买加的莫那,当时与英国伦敦大学保持特殊关系,1962年获得独立。目前在牙买加、特多和巴巴多斯设有分校。巴巴多斯分校成立于1963年。[6]

巴巴多斯 - 文化

新闻出版

有两份日报、两份周报和一份杂志。《巴巴多斯鼓动报》,1895年创刊,发行2.5万份。《民族报》,1973年创刊,发行2.5万份。《巴巴多斯人》,月刊,1953年创办。

加勒比通讯社:为加勒比共同体和共同市场创办,成立于1976年1月7日,总部设在布里奇顿。

加勒比广播公司成立于1963年,国营,每天广播20小时。巴广播电台成立于1983年。

巴有一家国营电视台。1964年开始播放黑白电视节目,1971年11月在加勒比地区第一个开始播放彩色电视节目。[7]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3 18:09: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