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张伯英 |
释义 | § 简介 张伯英 张伯英(1871年 1949年)是清朝末年至新中国诞生之间的著名书法家,在近代书坛上有着重要的影响。历史上他与傅增湘、郑孝胥、华世奎被称为当时的四大家。张伯英的书法造诣主要体现在真书和行书上,书法脱胎于魏碑,自成一体。我们从其传世的墨迹考察,真书结构紧敛而不拘谨,字形规整而又活泼,用笔方圆兼备,如镕铜铸鼎,沉着雄强;行书则潇洒流落,点画凝炼,张弛有度,技艺精湛。总体特征是出入魏晋,清健古雅,有鲜明的艺术个性和神采意境。已故名家启功先生早年曾向他求教书法,见过他写的墓志,起初以为是北朝人字迹,后看落款才知是张先生所书,就很感慨地说:“如此境界,始是临学碑版之优秀结果”。启功是知书善书者,他评价张伯英书法是“行书中自有刚健之骨,真书中自有生动之趣”。 § 生平介绍 张伯英手迹 张伯英出身于徐州望族,祖籍浙江绍兴,明代迁居徐州东南张集,兄弟四人(分别是张伯英、张仲警、张叔庚、张季遵),江苏省铜山县人。光绪时进士,少负异才。 张伯英幼承庭训,弱冠时诗文、书法已崭露头角。张伯英与其叔张从仁(字云生)年龄相若,幼年时一同就读于萧县李辅中家之私塾,受业于徐葵南先生,与其子徐树铮(字又铮)为同窗好友。 1887年,金坛冯煦(清丙戌探花,翰林院编修),应徐州知府桂履真(字中行)之聘,任徐州云龙书院山长。张伯英时年17岁,遂为冯煦入室弟子,受益匪浅,被誉为后起之秀。 1902年清廷补行“庚子辛丑恩科”考试,张伯英与张云生赴金陵应试,叔侄同科中举,传为佳话。是年,张氏叔侄为维持家计,开馆授徒,桂中行知府召伯英来彭城,假馆舍(徐州府学),常于槐下读书。 1911年,张伯英设馆于南京下关铁路局,与徐树铮同寓,张伯英曾南游广州,复返南京,设馆数年而北上。 1914年,段祺瑞任陆军部长,徐树铮为陆军部次长,遂聘张伯英为秘书。 1924年第二次直奉战争后,段祺瑞为北洋政府临时执政,张伯英任副秘书长。 1926年“三·一八”惨案发生,张伯英目睹官场的腐败黑暗,毅然引退,从此再不涉足政坛,而开始了鬻字治印的书画金石生涯,以艺术劳动谋求衣食。 张伯英定居北京神武门烟袋斜街北官坊口,书斋号为“小来禽馆。”明代著名书法家邢侗,精于识帖,辑有《来禽馆帖》10卷。伯英曾得王羲之《十七帖》,帖中有“来禽”等语,又追慕邢侗,故称小来禽馆。现在上海人民出版社刊行的《宋拓王羲之十七帖》即为张伯英所珍藏者,卷首有“铜山张氏小来禽馆”印钤。 日军占领北京后,张伯英隐居不出,保持了民族气节,日本人曾以10万银元购买《十七帖》,张伯英视若粪土,坚决拒绝。张伯英晚年贫病交加,生活清苦,犹醉心于书画金石,节操高尚清雅。张伯英与海内名家康有为、梁启超、于右任、张学良、林琴南、齐白石、容庚等交往密切,且以精于品鉴金石书画闻名于京津。 § 书画人生 张伯英手迹 艺术家的成功,自由个人的天分、才识、功力三方面决定,张伯英也不例外。他出身于世代书香之家,父亲、祖父皆擅长书法。他自幼聪颖,又受到严格的训练和良好教育,学习书法很快就深入堂奥,脱颖而出,得到长者的赞许。及长,入徐州云龙书院,受业于当时名师,32岁中举,成为后起之秀。其时他的书法又有新的进境,他既探六朝真书,又好二王草法,并精研唐宋书帖,镕碑帖于一冶,最终获得成功。他后来到北平谋事,书名倾动京师,至今北京琉璃厂商店还留有他题写的匾额。由于识力所及,张伯英不仅书法超群,而且在碑帖的鉴赏和评论方面也卓有成就,他著有《法帖提要》一书,七卷,数万言,列举了自宋至清传世刻帖512种,品评其中得失、真伪、流传过程,往往一经他拈出,学界便视作定论,奉为圭臬,成为帖学研究领域里的权威著作。著名金石家容庚教授对此书极为推重,在所著《丛帖目》中常引用其学说。张伯英自己也说:“平生无他技,唯承家训,辨书帖真伪无所失。”除《法帖提要》外,张伯英还将研究心得发之于吟咏,有《阅帖杂咏》诗卷传世,共一百余首,在诗中他进一步阐发学术见解。这卷墨宝,集诗、书、论于一体,有很高的收藏价值。当年齐白石大师看到后非常赞赏,在册后题诗曰:“写作妙如神,前生有夙因;空悲先生去,来者复何人。” § 书法精髓 张伯英手迹 一是重横势,使字呈左右开张。字形偏扁方,横划排列紧密,中间横划势平而长,竖划茁壮支撑全字,撇捺左右尽量舒展,集合全篇横势呈现隶意; 二是结字中心上移,下部空间宽绰有余,笔划安排貌拙实巧,使有正中见侧的蓄势之美; 三是笔划饱满,神采完足。沉着厚重,极少枯笔,多数为重墨粗笔,间以对比鲜明的细笔划使得篇幅之中跳荡起伏又从容不迫; 四是点画斩钉截铁戛金断玉,干脆利落而绝无拖泥带水,忽略小巧,笔划起、行、收笔舒缓有致如印泥画沙,力道遒劲入纸却不见有特别用力处。 § 收藏家 张伯英还是著名收藏家。因精于鉴赏,故生平收藏独精。藏品中最著名的有唐摹王羲之《此事帖》,宋拓唐弘文馆刻王羲之《十七帖》,北魏《张黑女墓志》原拓(孤本)等,都是价值连城,难得一见的珍品。其中《十七贴》曾有域外人出数万元求售,张伯英为保全祖国文物不至流失海外,不为巨金所动,最后由上海图书馆珍藏。他这种保护国粹,传承民族文化的精神非常值得称道。 § 爱国志士 张伯英珍爱祖国文物,还体现在对家乡文物与乡贤书画文稿的搜求上。徐州是汉高祖刘邦的家乡,两汉文物流传较多,其中汉画像石是重要一项,然前人多不识为国珍,常泛作石材使用,破坏严重。张伯英早年即注意搜集,共得实物及拓本数十方,其中《牛耕图》、《纺织图》为精品。新中国建立后,这些汉画像石皆由其后人捐献给国家,成为现今建成的徐州汉画像石馆中的瑰宝。对乡贤书画、文稿的搜辑,张伯英特别关注明末二遗民万年少、阎古古的手迹,每有所遇,必尽所藏;编辑《徐州续诗征》时,他倾注了对地方文化的极大热情。值得一提的是,他历尽艰辛,主持修编成《黑龙江省志汇稿》一书,62卷,140万言。全书分类有体,取材真实,论断严谨,可补近代史料之缺,这部煌煌巨著有裨于后人,功不可没。 § 后世评论 张伯英手迹 张伯英是书家、诗人、学者,他的书法成就、诗文论著值得后人学习和研究。他天性温静、不苟言笑、淡泊名利、安贫乐志,在当时很受人尊重,在今天更应该值得颂扬。张伯英一生正直,颇有节行。他不屑于和封建军阀同流合污,抛弃官位,卖字卖文为生。北平沦陷后,他隐居不出,并屡次致书当时任徐州伪市长的叔父张云生莫做伪事。先生与清末遗老康有为、梁启超、罗振玉、郑孝胥等过从甚密,但却力主共和,反对复辟。他晚年怀着改良主义的理想而不得伸展。此外,他还与于右任先生、张学良将军及齐白石等私交深厚。张伯英尤为奖掖后学,书画界人不少都曾受其教益。 张伯英殁后,齐白石曾有诗赞之云:“写作妙如神,前生有夙因,空悲先生去,来者复何人。”足见其书法造诣之深,影响及今。启功撰文回忆张伯英时写到:“先生仙逝已50余年,追忆教言,尤有理解未足处,其愚钝可惭,而求教未足,仰叩未尽为可深惜也!”。可见,得其真髓且归纳、综合、升华其特色者,代不乏人。 [1]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