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广东省博物馆
释义

§ 概述

广东省博物馆藏国家一级文物——清代牙雕广东省博物馆于1957年开始筹备,馆址定在文明路6号(今215号)中山大学旧址(即旧贡院)。陈列大楼设计原是“U”形的建筑物,主楼向东,右为南副楼,左为北副楼,建筑面积约14,000平方米。南副楼于1959年上半年落成,楼高三层,面积3500平方米。主楼和北副楼后因经济困难,没有拨款完成。1959年10月1日,广东省博物馆及其管理的广州鲁迅纪念馆对外开放。

改革开放以后,为适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广东省博物馆决定在原址上建设新的陈列大楼。1992年10月新陈列大楼落成,总建筑面积18700平方米,其中新建大楼12300平方米,陈列面积达6000平方米,为原楼1500多平方米的4倍。

几十年来,广东省博物馆推出了许多产生过重大社会影响的大型展览,如《广东历史文物展览》、《广东出土文物展览》、《广东省改革开放成就展览》、《商承祚先生捐赠文物精品展览》、《刘少奇光辉业绩展览》等。目前,馆内的基本陈列有:《广东历史大观》、《漆木精华 ——潮州木雕艺术展览》、《南海海上丝绸之路》、《广东珍稀动物展览》、《鲁迅生平与纪念》、《国民党“一大”与第一次国共合作史料陈列》等。这些根据广东历史文化特点和馆藏优势推出的展览,反映了岭南文化悠久的历史文化积淀和丰富的自然资源。此外,每年还不定期地推出一些各具特色的临时展览。从开馆到现在,累计举办陈列展览300多个,从1985年至2004年近二十年间,平均每年举办8-9个陈列展览。接待观众数百万人次。

在保管收藏文物方面,通过征集、收购、划拨等多种渠道,广东省博物馆的藏品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目前总数已达13 万余件(套),地质文物、标本、化石2.5万余件(套),另外还收藏图书资料数万册。其中,中国历代陶瓷和书画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均居全国博物馆前列,广东出土文物与金木雕、端砚最为丰厚,也最具地方特色。近年来,广东省博物馆尤其注重三大民系的民俗文物的调查征集,并以进一步提高藏品质量,强化地域文化特色为圭臬。

跨入新世纪,广东省博物馆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2003年,广东省委、省政府决定投资9亿元在广州珠江新城建设广东省博物馆新馆。广东省博物馆新馆项目是广东省“十项工程”的重点建设项目和建设文化大省三大文化设施之一。广东省博物馆新馆位于珠江新城中心区南部,濒临珠江,与广州歌剧院左右呼应,位于新城市轴线的东西两侧,与中央林阴大道、滨江绿化带共同形成广州文化艺术广场。新馆规划总用地面积4.1万 m2,地面部分建筑面积约4.8万m2,地下部分建筑面积约1.5万m2,合计约6.3万m2。工程的土建及一般设备安装投资约4.55亿元人民币,陈列厅内部装修及布展、藏品保管特殊设备等费用不在上述4.55亿元造价之内。

广东省博物馆

广东省博物馆新馆以广东历史民俗、艺术、自然为三大主要陈列方向,其中包括历史馆、自然馆、艺术馆三大部分,另外配置有陈列展览系统、藏品管理系统、教育和综合服务系统、业务科研系统、安全保卫系统和行政管理系统等。这些基础设施和先进的管理系统将使省博物馆新馆成为国内领先、国际一流水准的大型综合性博物馆。作为广东省三大标志性文化设施之一,广东省博物馆新馆的建设对于增添广州市的文化色彩和氛围、体现广州华南文化中心地位、加强国际文化交流、把广州建设成为现代化国际大都市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广东省博物馆新馆计划在2007年底建成投入使用。届时,作为国际先进、国内一流的大型现代化综合性博物馆,功能更加完备、陈列展览更加丰富多彩、服务更加人性化的广东省博物馆新馆将是广东省广州市的文化名片、文化亮点和国际文化交流窗口,将为广东省广州市的文化形象、文化氛围、文化品位的进一步提升增添新的光彩。

§ 行车路线

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文明路215号。行车路线

§ 镇馆之宝

千金猴王砚

“一石三砚” 之首——千金猴王砚

国家一级保护文物

年代:晚清

展出情况:不对公众开放

端砚历来被视为“文房四宝”之一,广东的“一石三砚”更是名闻天下,世所罕见。三砚之中,又以千金猴王砚为首。

一石三砚,每一方都酷似一只动物之形,为大自然的天然造化,世上奇观。这三方砚中,一方似猴,为千金猴王砚;一方如鹤,为鹤砚;一方像卧牛,为青牛砚。现在广东省博物馆收藏了其中的千金猴王砚和鹤砚,另外一尊青牛砚始终不见踪影。

千金猴王砚为三大名砚之首,长25·5厘米,宽17·6厘米,长方形,质地细腻温润,娇嫩如小儿肌肤,砚堂内有大片鱼脑冻(石品花纹的一种),四周以火捺等色彩环绕,形成一只蹲着的猕猴图案,甚至眼、鼻、嘴和前足都清晰可见,非常逼真,所以由此得名。

一石三砚颇有由来。清朝张之洞做两广总督时,他有名何姓顾问在肇庆主持开发大西洞,得到一块上等石料,遂请名匠依形制作了这三方砚台。这种天然的名石与能工巧匠的雕刻,使得这三方砚台成为独一无二的稀世珍品。

千金猴王砚边刻有“光绪壬辰禺山何氏闲叟珍藏”,原为何氏及后代珍藏。由于名声实在太大,许多人都想得到,抗日战争中,何氏后代将玉卖给一位古董商,后又辗转到了汪精卫的妻子陈璧君之手,日本投降后再为接收大员所掠夺,后再度流落民间。上世纪50年代,收藏该砚的主人将其卖给一位姓邓的先生,中山大学商承祚教授得知后立即买下此砚,后再转让给广东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最终落户省博物馆。

§ 出版刊物

该馆先后与香港大学冯平山博物馆、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 澳门贾梅士博物院联合举办了《石湾陶瓷》、《明清广东法书》、《广东先秦出土文物》、《苏六朋书画》、《广东唐窑址出土陶瓷》、《广东出土晋唐文物》等展览。

该馆编辑出版有《西沙文物》、《潮州笔架山宋代窑址发掘报告》、《广东近代史图片集》、《广东省博物馆藏画集》。与外单位联合编辑出版有《石湾陶展》、《广东明清藏画》、《广东出土先秦文物》、《苏六朋画》、《广东唐宋窑址出土陶瓷》、《广东出土晋唐文物》等图录。

§ 陶瓷类

广东省博物馆中国自古以来就享有“瓷之国度”的美称。绚丽多姿的陶瓷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篇章,独具魅力。

我馆的陶瓷器收藏,经过四十余年的积累,不仅成为我馆收藏的主要项目之一,而且以其品种丰富、窑口较齐全、精品较多而居于全国博物馆的前列。

在馆藏陶瓷器中,从新石器时代本地出土的陶器,到甘肃、青海出土的彩陶;从青翠的原始青瓷到极具地方特色的汉代陶冥器;从汉代、六朝的青瓷到隋唐的“南青北白”;从五代至宋、元的著名窑口,到明清官窑、民窑多姿多彩的产品;还有独特的紫沙陶、广东石湾陶、广州织金彩瓷等等。林林总总,令人目不暇接。这些丰富的藏品,向人们展示的,不仅是当时的工艺、技术,也包括了当时的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状况。

§ 杂项类

黄玉牛水注(清乾隆)我馆藏品中,木雕、家具、竹刻、牙角雕、漆器、织绣等文物亦不乏精品,且多为广东本地所出,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广东省博物馆馆藏木雕以发现于广州市光孝寺的唐代木雕菩萨像年代最早,此像造型优美,雕刻精细流畅,生动传神,历近千年风霜却保存基本完好,弥足珍贵;北宋庆历八年木雕罗汉像,雕工精湛,神态逼真,是难得的木雕精品,而且像座上刻有铭文,年代确切,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潮州木雕是我馆最具地方特色的收藏门类之一,数量达二千余件(套),藏品数量的质量在国内各馆中居于领先地位。潮州木雕因其主要分布于广东东部的潮安、潮阳、普宁、揭阳、饶平、大埔、澄海、汕头等古代曾属潮州府管辖的地区,习惯上统称为潮州木雕。潮州木雕经过唐、宋、元、明历代的不断发展,至清代进入全盛时期。木雕制品普遍应用于建筑装饰、生活用品和礼祭用具等方面。按工艺分主要素雕、彩雕、髹漆贴金木雕三大类。髹漆贴金木雕习惯上称为金漆木雕,雕刻精致纤巧,不少制品以精美的描金漆画,显得富丽堂皇、金碧辉煌,因此深受潮州人的喜爱。潮州木雕构图独特,题材广泛,其内容大多为人们喜闻乐见的民间故事、神话传说、戏剧场面、珍禽瑞兽、花卉果品、江海水族等。雕刻技法则以多层的镂通雕最为突出。

白玉灵霄花(宋代)广式家具是我国清代三大著名木作之一,具有用料粗大充裕、造型稳重大方、装饰繁复华丽的特点。有清一代,中西合璧、独具特色的广式家具、颇得清代统治者的欣赏,当时在清宫造办处专门设有广木作,为宫廷制作广式家具。馆藏酸枝木镂刻龙纹扶手椅、酸枝木镶嵌螺钿贵妃床、酸枝木镶螺钿公座椅等,是清代广式家具的代表。

广东是明清时期牙角雕的主要产地之一,以多层镂雕象牙球、龙船、宝塔、梳具盒最为有名,象牙席、象牙扇的加工技术堪称中国绝技。我馆所藏牙角雕作品以各类人物雕像和日用摆件为主。馆藏象牙雕菩萨头像,以一整段象牙镂雕而成,菩萨面相清秀,神态安祥;雕工构思巧妙,技艺精湛,堪称杰作。

我国的民间刺绣以苏绣、湘绣、蜀绣、粤绣四大流派最为著名。粤绣泛指广东民间流行的刺绣,主要有广绣和潮绣两大流派。广绣以绒绣为主,风格细腻。潮州绣则以金银垫绣见长,具有浮凸的特点。本馆藏品广绣花鸟画带酸枝镶螺钿框四挂屏,设色富丽,布局疏密有致,所绣花鸟细腻逼真,以色调浓重的酸枝木镶螺钿作框,使作品显得更加富丽优雅,鲜艳夺目。

金属胎珐琅器是在13世纪末14世纪初开始由国外传进我国的。广州自清代康熙朝以来,充分利用通商口岸的特殊地理位置,广泛吸收借鉴舶来的工艺技术,制作出多种独具特色的金属珐琅器。乾隆年间制作的高温熔融硬透明珐琅器最为有名。其技法是先在金属胎上锤錾出浅浮雕图案,然后罩以多种透明色料,烘烤而成,具有器胎轻薄、色彩斑斓、绚丽夺目的特点。广州是当时唯一能制作这种珐琅器的地方,故这个品种有“广珐琅”之称。

§ 著名文物展

《剑舞楚天——湖北九连墩战国墓文物展》2008年4月30日,由广东省文化厅、湖北省文化厅主办,广东省博物馆、湖北省博物馆承办的大型楚文物精品展--《剑舞楚天——湖北九连墩战国墓文物展》在广东省博物馆隆重开幕。这是广东省博物馆在五一小长假前夕为市民奉上的一道文化盛宴。

《剑舞楚天——湖北九连墩战国墓文物展》是我馆自2008年3月28日免费开放以来引进的第一个高水平、高质量的展览。因此全馆从上至下非常重视,力求精挑细选,将最精、最好的文物呈现给广大观众,实现我馆对社会、对广大观众的承诺,免费开放,我馆不但不会降低展览水平,还将把举办高水平、高质量和公众喜闻乐见的展览的办展理念继续下去。

湖北九连墩位于湖北枣阳市正南的吴店镇,有一条南北向低岗,全长3公里,低缓起伏,北高南低,其上有直径50— 70米的馒头土堆九个,大致呈南北向排列在岗脊上,当地老百姓称其为九连墩。相传楚国的一位有功的大将军,误被楚王所杀,但楚王及时醒悟,为弥补其失误,赐金头一个,并连夜修冢九个,将金头葬入九冢之一,迷惑后人,以免被盗。所以九连墩就是这样得来的。

九连墩1、2号战国墓是一组战国末年楚国大夫级贵族墓。1号墓以出土组合较为完整的青铜礼器为主,2号墓出土了大量的木质漆礼器组合,这两座墓都有大型的车马坑作陪葬。我们从中精选111件(套)精美文物,从礼、乐、兵、文、生五个方面再现楚大夫高雅的贵族气质、浪漫的艺术情怀、骁勇的英雄气概。展览中有目前楚国贵族墓中最大的铜鼎;有楚墓中唯一一件铜案;有全国首次发现的木质漆鉴;有全国最早的一件梳妆盒;有楚国特有的乐器——虎座鸟架鼓;有失传已久的雅乐乐器——漆木角形器等等。这些美仑美焕的精美文物,让我们重拾战国时代诸侯割据,战火纷纷,硝烟四起的景象,也让我们体会到贵族奢侈的生活和浪漫的情怀。再现了辉煌灿烂的楚文化!

1、镬鼎

广东省博物馆这件镬鼎通高93.8厘米,口径达81.2厘米、重121.74公斤,是迄今所见楚国贵族墓中最大的一件。镬鼎是古代贵族在祭祀、宴饮等重大礼仪活动中煮牲肉的烹食器。出土时鼎内还残有牛骨。

2、升鼎

广东省博物馆升鼎是盛牲肉供奉天地、祖宗的祭器,也是礼器。鼎在先秦时期具有特别的涵义,代表着江山社稷。周代礼制对鼎的使用有严格的规定,其数量与组合标志着主人的身份、地位,列鼎通常以九、七、五、三、一奇数组合。这种平底鼎是楚国贵族墓的典型器物,五鼎一组,体现了墓主的大夫身份。公元前606年,楚庄王在东周国都洛邑的郊外驻扎大军,对周天子派来的使臣详细地询问国都中九鼎的大小和轻重。九鼎是王权的象征,庄王的问话里明显包含着取天子之位而代之的意思。后来的“问鼎中原”这个词,就是由此而来。这套是墓主人生前常礼所用的鼎,死后随葬供其阴间使用。这五件尺寸大体相同。出土时,五件鼎内都有动物骨骼,上面都用木盖封口,有三件器盖因收缩变形而落入器内。

3、方鉴缶

广东省博物馆缶是盛酒器,鉴是盛水的器皿,形体一般很大,可用于沐浴。古代在没有普遍使用铜镜以前,常在鉴内盛水用来照容貌,因而后来把铜镜也称为鉴,故有“以史为鉴”的说法。甲骨文中已出现了“鉴”字,字形像蹲坐的人,面对着盆子照脸的模样。早期的鉴是陶质的,所以鉴字的初文是没有金字旁的,春秋时期开始铸造铜鉴,以后鉴字才有了金字偏旁。九连墩一号墓出土时缶放在鉴内,应该是一种组合使用的器皿。缶与鉴之间的空隙夏天放冰块,用来冰酒,冬季盛热水,用来温酒。

4、铜案

广东省博物馆铜案,摆放食物用的器具。战国楚贵族墓出土了不少矮足盘面的案,案面常见等距序列的圆涡纹,案上可能摆放干果或饮酒器,这些案都是漆木质的。九连墩1号墓的这件透雕云纹案是楚墓中唯一的一件铜案。

5、漆木方鉴

广东省博物馆通俗的说鉴就是大盆,古代在没有普遍使用铜镜以前,常在鉴内盛水用来照容貌。甲骨文中已出现了“鉴”字,早期的鉴是陶质的,春秋时期开始铸造铜鉴,以后鉴字也有了金字偏旁。九连墩2号墓的这种木质漆鉴是首次见到。

§ 潮州木雕艺术展览

潮州木雕是中国著名的民间传统木雕流派,主要流行行粤东的潮州、潮安、饶平、汕头、澄海、潮阳、揭阳、普宁等旧潮州府属地区。

潮州木雕历史悠久。它上追唐宋,中经明清,至今犹存,并以饱满繁复、精巧细腻、玲珑剔透、金碧辉煌的艺术风格而著称。那美仑美奂、造型各异的器物品类,那生活气息浓郁、民俗意蕴深厚的题材纹饰,那惟妙惟肖、纤毫毕现的雕刻工艺,那豪华富丽、流光溢彩的漆金技法,无不形象地展示着潮汕人的风尚习俗和人文精神,具有独特的魅力和迷人的风采。

广东地质博物馆 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 广东民间工艺馆 广东省博物馆

广州博物馆 湖北地质博物馆 湖北省博物馆 湖北省荆州地区博物馆

湖南省地质博物馆 花明楼刘少奇同志纪念馆 江汉石油学院陈列馆 昆虫科学博物馆

罗盛教纪念馆 洛阳民俗博物馆 洛阳石刻艺术馆 南阳汉画馆

宁夏回族自治区博物馆 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 台湾省立博物馆 汤阴岳飞纪念馆

铜绿山古铜矿遗址博物馆 望城县雷锋纪念馆向警予同志纪念馆 偃师商城博物馆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1 10:46: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