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开元三大仕
释义

开元三大仕

善无畏

唐代高僧。(公元637~735)唐代高僧。中印度摩伽陀国人。甘露王的后裔,十三岁继承焉荼国王位,后出家,向达磨掬多学习密法。玄宗开元四年到长安。先住兴福寺,后住西明寺。为唐代密宗胎藏界的传入者,与金刚智、不空合称开元三大士。译有大毗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七卷、苏悉地羯经三卷等重要密续典籍。或称为输波迦罗。

金刚智

南印度人,十岁出家,精通显、密教典,专修密法,因应南天竺国王之请,到中国传法。是中国密宗的创始人之一,与善无畏、不空并称为开元三大士。译有七俱胝佛母准提大明陀罗尼经、金刚顶瑜伽中略出念诵经等。

不空

唐代译经家。法名智藏,不空是他受灌顶号不空金刚的省称。狮子国(今斯里兰卡)人,一说西域人。幼年出家,十四岁在阇婆国(今印度尼西亚爪哇)遇金刚智三藏,随来中国,学习唐﹑梵经论。开元二十九年金刚智圆寂后,他奉诏出使狮子国。并利用这个机缘在普贤法阇黎学习密法三年,广事搜求密藏和各种经论共一千二百卷。天宝五年回长安,奉敕于净影寺从事翻译和开坛灌顶。安禄山之乱,不空虽身陷长安,但仍和肃宗暗通消息,所以肃宗还都,不空受到朝野的倾心崇奉,传法译经,教化颇盛。大历九年圆寂,世寿七十,代宗敕赠司空,谥大辩正。中唐时期佛教各宗竞立,密法渐行,颇有要求抉择统一的趋势,不空的译述,正表现了他的体认和努力,并取得很大的成就,成为中国佛教史上的四大译经家,所译的经典,包括显教﹑杂密﹑金刚界﹑大乐﹑杂撰五大类。

密宗

(摘自www.buddhanet.com.tw)

密宗兴起的源由及历史

首先开始于甫印度的帕拉瓦王朝,肇因于密教两大根本经典大日经及金刚顶经分 别成立于该王朝治下的西南印度及南印度地区,时当七世纪后半叶,因是纯粹的密教,所以称作纯密,以别于先前的杂密。所谓真言乘,就是以这两部经为代表 的南印度纯密学派。

密宗兴起的历史

八世纪时,北印度帕罗王朝兴起,因南印度帕拉瓦王朝被灭,密教徒逃往帕罗王 朝治下的奥利沙(Orissa)地区以及孟加拉国国地区。帕罗王朝保护密教不遗余力,与 那烂陀寺齐名的超戒寺,即是由帕罗王朝的达磨帕罗王(DharMaPala)所创建。所 谓金刚乘,即是由奥利沙国王因陀罗浦谛(Indrabhuti)创立。 金刚乘,以金刚比喻不变的自性,因与大乘佛教所说的空性相同,所以又称空性乘。至于时轮乘,则是由金刚乘分支而成立的,约形成于十世纪。此时印度已陷入回教的恐怖掠杀之中,据称时轮乘曾联合佛教、印度教盟军反击回教。 时轮乘将过去、现在、未来的众生的迷妄生存比喻为时间之轮,主张借着本初佛 的信仰而得解脱。时轮乘代表着印度密教的尾声。综而言之,印度的大乘佛教由于受到印度教的冲击,在其后期时急速密教化,密教在王朝的庇护下也因而得以发展,同时在回教入侵的动荡时代背景中,促使密教带有很浓厚的护国思想,如守护国界主陀罗尼经等的编纂即是个明显的例证。

中国密宗

密教典籍早在东晋时就己传至中国,以帛尸梨蜜多罗译出的大灌顶经、孔雀王经最早。唐朝时,义净自印度取经返唐后,也译出十余部密典,但中国密宗的成立 则是由唐朝开元年间来自印度的善无畏.金刚智、不空三人所确立的,他们三人 因此有开元三大士的美称。善无畏首先在唐玄宗开元四年至长安,近后译出《大日经》,并传法给一行,但此系密教不久即消逝。开元八年金刚智及其弟子不空两人至长安弘扬密教,金刚智圆寂后,不空又返回印度广求密法,天宝五年返回唐朝 ,译出《金刚顶经》,《密教大典》。不空是中国四大译经家之一,将密法传给慧果等八人,慧果又传法给日本空海。 唐末战乱,经典焚毁,密教衰微,至宋朝时,有法贤、施护、法天等人译出密教经典,但未能弘扬密教。元朝时,因蒙古人信奉西藏喇嘛教,密教大为与盛,但明朝曾因密教的流弊而下令禁止密教。

日本密教

日本弘法大师空海于贞元十二年 (804年)至唐朝,师承慧果修东密及台密,二年 后返回日本创立真言宗,使得日本的密教得以确立,此系统称作东密或唐密。空海根据《大日经》撰着《十住心论》、《秘藏宝钥》,又依据《金刚顶经》造出辨显密二教论,将 一切佛法判别为二教十住心。从此,密法盛行于日本,至今不衰。一般所称的日本密教,即是指空海创立的真言宗。此外,日本天台宗的创立者最澄,曾于唐时至中国求法,不仅学得天台教义,也学得密法,并曾向空海学密,此一系统称作「台密」。

西藏佛教与西藏佛教

一般俗称喇嘛教。喇嘛,就是上师的意思,也就是有至德之人,因西藏密教(简 称藏密)特别重视上师师承密法的传授,所以称作喇嘛教。西藏佛教可分为前传期与后传期前传期: 七世纪前半叶在位的弃宗弄赞王统一西藏,因唐朝文成公主与尼泊尔波利库姬公主二人下嫁该王,佛教因而传入西藏。该王派遣大臣端美三菩提至印度学习梵 文,端氏返回后造出西藏文字。八世纪后半叶,赤松德辇王位在期间是西藏全盛期,自印度迎请寂护、莲华生 (创建最古的宁玛派)、莲华戒,译出大量佛典.密 典,并建桑耶寺,西藏开始有西藏人出家为僧:莲华戒又与中国禅宗摩诃衍论辨 ,后者败退,从此印度佛教系统确立于西藏,并奠定西藏密教基础。九世纪中叶 ,朗达磨王迫害佛教,不久被杀,西藏各地纷乱。 后传期: 十世纪后半叶,佛教开始复兴,不再以王权为中心,而以佛寺、宗派为中心。 因祥秋月王的迎请,印度超戒寺阿提沙于1042年至西藏,创立迦当派。十一世纪 时,衮曲迦保创立萨迦派。十一世纪中叶,马尔巴创立格举派,弟子密勒日巴至今仍闻名于西藏。十四世纪后半叶,宗喀巴创立格鲁派,又名甘丹派。这五大宗 派中,宁玛派俗称红教,迦当派俗称新教,萨迦派俗称新红教,格举派俗称白教 ,格鲁派俗称黄教。其中,格鲁派是最大的宗派,融合显教及密教,并严格遵守戒律,是西藏喇嘛教的核心宗派。宗喀巴无子嗣,其弟子根登珠巴被封为第一世达赖喇嘛,另一弟子喀鲁布差被封为第一世班禅喇嘛。达赖住在布达拉宫,被视 为观音菩萨的化身:班禅住在札什伦布寺,被视为阿弥陀佛的化身。第五世达赖 统一西藏,确立政教合一制度。第七世达赖受清朝保护,西藏入清朝版图。现今 第十四世达赖于中共治密教的经典及注疏下,在1959年逃至印度,并由于他在世界各地鼓吹西藏独立运动,以及西藏喇嘛至欧美各地求学传法,西藏密教已偃然 成为当代密教的主流。

关于西藏佛教有几点特别须作叙述:

西藏佛教包括显教及密教,但具有浓厚的密教色彩。 西藏佛教是融合了印度大乘佛教后期思想、西藏的本地信仰"棒教"( 一般所称的 黑教,即是由此衍生出的 )及习俗、传统文化所形成的一种特殊型态的佛教。 西藏佛教的根本思想是基于印度大乘佛教的中观性空派及瑜伽行唯识派所构成。 西藏佛教属于印度佛教系统,如超戒寺的教学规模、?藏经因是依照印度梵文,逐字逐句直译出,所以译文较忠实,是研究印度 大乘佛教后期思想的宝库。它分成甘珠尔 (经部)与丹珠尔(论部)两大部分,收 录显、密各 种佛典极多,其中的十万怛特罗(密教之意)部即是西藏密教的主要 文献。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5:4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