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慢性肾炎 |
释义 | § 疾病概述 慢性肾炎 慢性肾小球肾炎,简称慢性肾炎,是一种链球菌感染的变态反应性疾病。慢性肾炎发病少数为急性肾炎迁延不愈所致,绝大多数起病即为慢性。有些慢性肾炎患者过去有急性肾炎史,肾炎症状已消失多年,误认为已经痊愈,其实其患肾炎后肾脏受到损伤一直在继续缓慢进行,经若干年后,肾病受损伤程度越来越重,肾功能逐步下降,其肾炎的症状又复出现,而成为慢性肾小球肾炎。而多数人的肾脏炎症从开始即为隐匿性,病人无明显急性肾小球肾炎的表现,但炎症呈缓慢发展,经若干年后变成慢性肾小球肾炎。 慢性肾炎临床主要表现有水肿、高血压、蛋白尿和血尿等症状,由于病理改变各种各样,症状表现不一样。严重者可能出现尿毒症。慢性肾炎 慢性肾炎是由急性肾炎转变而来,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肾脏疾患,以男性患者较多,病程持续1年以上,发病年龄大多在20-40岁。急性肾炎起病急,以浮肿、血尿症状为最多见。 慢性肾炎表现各异,有的无明显症状,有的有明显血尿、浮肿、高血压,并有全身乏力、纳差腹胀、贫血等兼症。多数患者呈进行性加重,但有些患者的症状可部分或全部缓解,病程长达20-30年。若血压持续升高,可见头晕、头痛胸闷、视力模糊等症。 § 疾病原因 慢性肾炎切片 (1)细菌或病毒感染:这是最常见的原因,特别是上呼吸道感染(普通感冒)、无症状性菌尿、流感、咽喉炎、气管支气管炎等都可以使慢性肾炎症状加重。 (2)过度劳累:包括过度劳累(如参加重体力劳动和剧烈运动)、开夜车、甚至房劳等,均可使慢性肾炎病情加重。 (3)使用肾毒性药物:氨基式类药物、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及链霉素等。 (4)应激状态:所谓应激状态,是指机体对外来的超负荷的各种原因,如突然消化道出血、严重胃肠炎、恶心、呕吐、腹泻、低血压、过敏性休克等,超过了机体所能承受的应激能力,主要是指肾上腺皮质为了应付突然到来的刺激,紧急地调整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分泌等。各种应激状态都可以使慢性肾炎的病情急性加重。 (5)其它:如水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失调等,可引起慢性肾炎急性发作。 通常是在上述种种原因的作用下,当天或数日内出现类似急性肾炎的临床表现,如蛋白尿、血尿加重、水肿、高血压、少尿,甚至出现肾功能不全。 如能及时去除加重因素,并给予正确的治疗,肾功能是可以恢复正常的,所以临床上必须重视处理慢性肾炎急性加重的各种原因。 § 起病方式 急性肾小球肾炎 慢性肾小球肾炎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青、中年男性为主。起病方式和临床表现多样。多数起病隐袭、缓慢,以血尿、蛋白尿、高血压、水肿为其基本临床表现,可有不同程度肾功能减退,病情迁延、反复,渐进性发展为慢性肾衰竭。[1] 慢性肾炎与急性肾炎之间无肯定的关系,根据临床资料,慢性肾炎只有15%~20%有明确急性肾炎病史。其起病方式可归纳为下列5种: 1.急性肾小球肾炎起病,未能彻底控制,临床症状及尿蛋白持续存在,迁延1年以上,而演变为慢性肾炎。 2.过去确有急性肾炎综合征病史,经数周或数月疗养后,临床症状及尿异常消失,肾功能正常。经过相当长的间隔期(长者可达多年)以后,因上呼吸道或其他感染或过度劳累,突然出现蛋白尿、水肿或(及)高血压等肾炎症状。 3.过去无肾炎病史,因上呼吸道或其他感染,出现显著水肿及大量蛋白尿等肾病综合征症状。 4.过去无肾炎病史,短期内出现蛋白尿,进行性高血压和(或)肾功能不全。⑤过去无肾炎病史,常因感染或劳累后出现血尿和(或)蛋白尿,经短期休息后很快减轻或消失。如此反复发作,而无明显临床症状。 § 辨证分类 肝肾阴虚根据1986年第二届全国中医肾病学术会议讨论修订的辨证分型方案,慢性肾炎分为四个证型,凡具备任何三项者,即可辨证为该型: 肺肾气虚 ①面浮肢肿,面色萎黄;②少气无力;③易感冒,④腰脊酸痛;⑤舌淡苔白润,有齿印,脉细弱。 脾肾阳虚 ①浮肿明显,面色苍白:②畏寒肢冷,③腰脊酸冷或胫酸腿软,足跟痛;④神疲、纳呆或便溏;⑤性功能低下或月经蝴;⑥舌嫩淡胖有齿印,脉沉细或沉迟无力。 肝肾阴虚 目睛干涩或视物模糊,②头晕、耳鸣;③五心烦热,口干咽燥;④腰脊酸痛或梦遗,或月经失调;⑤舌红少苔,脉弦数或细数。 气阴两虚 ①面色无华;②少气乏力或易感冒;③午后低热或手足心热;④口干咽燥或长期咽痛,咽部暗红;⑤舌质偏红少苔,脉细或弱。 § 疾病检查 尿常规 尿常规 尿比重偏低,多在1.020以下,疾病晚期常固定在1.010。尿蛋白微量+~++++不等。尿中常有红细胞及管型(颗粒管型、透明管型)。急性发作期有明显血尿或肉眼血尿。 血液检查 常有轻、中度正色素性贫血,红细胞及血红蛋白成比例下降,血沉增快,可有低蛋白血症,一般血清电解质无明显异常。 肾功能检查 肾小球滤过率、内生肌酐清除率降低,血尿素氮及肌酐升高,肾功能分期多属代偿期或失代偿期,酚红排泄试验及尿浓缩稀释功能均减退。 § 疾病特征 慢性肾炎切片 慢性肾炎一部分是由急性肾炎发展而来,但比例较小,大部分患者起病隐袭,病因不明。临床上就诊的患者病程可长可短,有的病人过去没有任何肾炎病史,几天内突然出现蛋白尿、镜下血尿、水肿、高血压等症状。基层医院多数误诊为急性肾炎,实际上一发病就属于慢性肾炎。 1.慢性肾炎一部分是由急性肾炎发展而来,但比例较小,大部分患者起病隐袭,病因不明。临床上就诊的患者病程可长可短,有的病人过去没有任何肾炎病史,几天内突然出现蛋白尿、镜下血尿、水肿、高血压等症状。基层医院多数误诊为急性肾炎,实际上一发病就属于慢性肾炎。 慢性肾炎在病程或发病方式上有以下几种特点: 急性肾炎起病未能彻底治愈,临床症状及蛋白尿、镜下血尿持续存在,迁延一年以上而演变为慢性肾炎。这部分患者约占急性肾炎的10%左右。 2.过去有急性肾炎病史,当时已临床治愈,经过相当长的时间(数年甚至10~20年),因感染、过劳、上呼吸道感染等,又出现蛋白尿、水肿、高血压等肾炎症状。 3.过去没有任何肾炎病史,短期内在某些诱因或无诱因情况下,出现蛋白尿或血尿等症状,甚至出现水肿或血压增高等,经适当休息和积极治疗后,部分患者症状减轻,但有的患者因感染、劳累而反复发作。 4.既往无肾炎病史,发病时即为肾功能不全、贫血等,有的病人甚至肌酥、尿素氮很高,已是尿毒症期,经检查才发现有蛋白尿、血尿等异常,或已有低比重、比重固定尿,而诊断为慢性肾炎伴肾功能不全。 § 疾病诊断 慢性肾炎--诊断 (1)慢性肾炎患者一般具有以下特点。 ①起病缓慢,病情迁延,临床表现可轻可重。随着病情发展,可有肾功能减退、贫血、电解质紊乱等情况出现。 ②可有水肿、高血压、蛋白尿、血尿及管型尿等表现中的一项或数项。临床表现多种多样,有时可伴有肾病综合征或重度高血压。 ③病程中可有肾炎急性发作,常因感染(如呼吸道感染)诱发,发作时有时类似急性肾炎之表现。有些病例可自动缓解。 鉴别:①慢性肾盂肾炎。慢性肾盂肾炎的临床表现可类似于慢性肾炎,有时鉴别比较困难,以下几点可供参考。 病史方面。有泌尿系感染病史,如尿频、尿急、尿痛、腰痛等症状(尤其是女性)。 尿检查。如尿白细胞增多明显,甚至有白细胞管型,尿细菌培养阳性,有助于慢性肾盂肾炎的诊断。而慢性肾炎以尿中反复出现蛋白、红细胞为主。 静脉肾盂造影。如发现肾盂有瘢痕变形,呈杵状扩张,或肾影两侧不对称,放射性核素肾图检查,双侧肾功能损害差别较大,均提示慢性肾盂肾炎。 当慢性肾炎合并尿路感染时,用抗生素治疗后尿改变和氮质血症可能会有好转,但慢性肾炎的症状仍然存在,而慢性肾盂肾炎则症状一般会消失,可作鉴别。 ②结缔组织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结节性多动脉炎等胶原性疾病中常伴有肾脏的损害,其临床表现可与慢性肾炎相似,但此类疾病大都同时伴有全身或其他系统症状,如发热、皮疹、关节痛、肝脾肿大等,化验检查可以发现特征性指标异常(如狼疮性肾炎血液化验可见抗核抗体阳性,血液细胞学检查可以发现狼疮细胞等)。 ③原发性高血压继发肾损害。原发性高血压性肾损害和肾性高血压临床上很难区别,应详细询问病史。如高血压出现在尿改变之前,尿蛋白不严重而肾小管功能损害较明显;心、脑血管及视网膜血管硬化性改变明显;发病年龄在40岁以后,有助于原发性高血压继发肾损害的诊断。反之,如果患者为青壮年,血尿、蛋白尿先发现而后出现的高血压则支持肾性高血压。对病史叙述不清的患者应做肾脏穿刺活检以明确诊断。 § 疾病治疗 治疗措施 慢性肾炎--治疗采用中医中药治疗慢性肾炎具有对因治疗作用的同时,更具有调整、改善人体脏腑、气血功能活动和整体机能,起到了多靶点的治疗,从而改善慢性肾炎的症状,延缓病变的进展。目前大多数慢性肾炎的病因不明,发病机制有许多假说,涉及到多个环节,针对以上的认识,慢性肾炎患者将接受降压治疗、降脂治疗、抗凝治疗、抗血小板治疗等等,治疗原则完全正确,但带来的后果是患者往往每天要大把大把地吃药,而且许多患者还合并其他系统的疾病,要针对每个环节,就要有多种药物。 一般处理:慢性肾炎活动期或症状明显者应当休息,要避免感冒、受湿、过劳,防止呼吸道及泌尿道感染,禁用肾毒性药物。蛋白质的摄入量不宜过多,每天控制在l~1.2克左右,有水肿、高血压者应限制水、盐,肾功能不全者宜采用低蛋白饮食。 对症处理:包括利尿、消肿、控制血压、抗凝治疗,并应积极治疗感染,尤其是潜在的感染,包括无症状性菌尿等。西药治疗:根据不同的病理类型,选择治疗的药物: 轻度系膜增生性肾炎(包括IgA肾病),蛋白尿轻者可用雷公藤制剂;以大量蛋白尿、肾病综合征为主要表现者,可应用糖皮质激素及细胞毒类药物。较重的系膜增生或膜增生性肾炎,激素及细胞毒药物必须根据血压及肾功能情况,分阶段地应用,应重视抗凝及降压治疗。 缴素及细胞毒类药物对膜性肾病的疗效欠佳,但对早期膜性肾病(Ⅰ、Ⅱ期)患者,目前仍多主张给予激素等药物强化治疗,以延缓肾功能恶化的进程。可联合使用雷公藤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与抗凝治疗等,使部分患者的蛋白尿减轻。但激素的疗程不宜过长。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对激素及细胞毒类药物的反应差异较大,呈肾病综合征且肾功能正常者,仍可酌情使用,可能有助于改善病情,减轻蛋白尿,但切忌用药过长或滥用激素。本型肾炎的治疗目的在于保护肾功能。中医中药治疗:慢性肾炎一般分为脾紧气虚、肝肾阴虚、气阴两虚及脾肾阳虚等Ⅱ型,可分别给予相应的辨证治疗。不论是那种类型的肾炎,都需要加人活血化瘀的中药,必要时酌情加用清热解毒药,对疾病的治疗是有好处的。 采用中医学的特色“整体观”,中医药在具有“对因治疗”作用的同时,更具有调整、改善人体脏腑、气血功能活动和整体机能,起到了多靶点的治疗,从而改善慢性肾炎的症状,延缓病变的进展。慢性肾炎--治疗 治疗方法 首先要鼓励病人树立战胜疾病信心、防止感染,加强休息,避免强体力活动,但要做适当有益活动。 其次,对于因慢性肾炎引起水肿的患者来讲,慢性肾炎高血压或肾功能不全者,要限制钠的摄入量,适当控制饮水量,对有大量蛋白尿,患者应提高蛋白质摄入量。肾功能不全者,则应给予优质蛋白质,每日40g左右。总热量应在146.44kj/kg(35卡/公斤体重)左右。除高脂血症者外,脂肪不限,应给足够维生素。轻度浮肿不必给利尿剂,中度以上浮肿者可按病情选用噻嗪类药物,保钾利尿剂(安体舒通、氨苯喋啶)或速尿,可单独或联合应用,剂量宜由小到大,逐渐消肿以防止电解质紊乱。血压高于21.5/13/5kpa,应给予降压药物。抗凝疗法及抗氧化剂的应用。 中医中药治疗慢性肾炎的方法是可选用下列中草药或方剂治疗,如金钱草、板兰根、败酱草、蒲公英、当归、丹参、桃仁、红花等,具有清热解毒、消肿利尿、活血化瘀等功效。 慢性肾炎的中医治疗被很多慢性肾炎患者所信服,中医对慢性肾炎的治疗是在慢性肾炎的发病原因基础上利用中药活血通络、抗炎、抗凝的作用达到消除感染减少炎症性因子对肾脏的损害。为此,慢性肾炎的中医治疗在慢性肾炎的临床治疗领域就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1)肺肾气虚。治宜益气固肾。可用补中益气汤合水陆二仙丹加减(生黄芪、太子参、白术、炙甘草、百合、麦冬、芡实、金樱子、枸杞子)。 (2)脾肾阳虚。以脾阳虚弱为主者。临床见下肢浮肿较甚,按之凹陷不易恢复,胸闷、腹胀,纳少便溏,面色黄,神疲肢冷,小便量少。舌淡苔白,脉滑沉缓。治宜温中健脾、行气利水。可用实脾饮加减(茯苓、白术、附子、干姜、厚朴、木香、大腹皮、木瓜、草果、甘草、山药、泽泻、车前子)。以肾阳虚为主者,证见全身高度水肿,腰以下为甚,腰膝酸软,肢冷畏寒,神疲倦怠,面色咣白,尿少,舌淡胖、有齿痕,脉沉细无力。治宜温肾利水。可用济生肾气丸加味(附子、熟地、丹皮、泽泻、山药、山萸肉、肉桂、茯苓、怀牛膝、车前子。慢性肾炎--中药治疗(3)肝肾阴虚。慢性肾炎如温补脾肾过久或用激素治疗者,都可导致肾阴耗伤。治宜滋养肝肾。可用地黄丸合补肝汤加减(山萸肉、山药、茯苓、当归、白芍、熟地、川芎、枣仁、木瓜、麦冬、甘草、泽泻、丹皮。 (4)气阴两虚。治宜益气养阴。可用参芪地黄汤加减(人参、生黄芪、白术、山药、茯苓、山萸肉、生地、丹皮、泽泻、枸杞子)。兼有心气虚,可合用生脉散。 在上述本证中兼有外感风寒者可加麻黄、杏仁、荆芥穗、桑白皮等;兼风热者可加金银花、薄荷、连翘等;水湿明显者可加葶苈子、生苡仁、车前子、冬瓜皮等;兼有湿热者,可加蒲公英、地丁、滑石、通草、石苇等;兼有血瘀者可加桃仁、红花、水蛭、莪术等。兼有湿浊者可加蔻仁、苏叶、黄连、生苡仁等。 针灸治疗 针灸治疗慢性肾炎,早在本世纪50年代初就已有尝试。1955年,有人报告用针刺配合对症疗法治疗本病,取得一定效果。日本亦有这方面报道。至60年代初,应用耳穴针刺,取得疗效。之后,有关工作开展不多。近十年来,对慢性肾炎的针灸治疗做了进一步探索。除针刺外,有以冷冻针灸治疗,发现对慢性肾炎的多项临床指标有较好的改善作用,有用穴位注射治疗对慢性肾炎主要体征蛋白尿也有良好效果。通过与药物治疗对比,其蛋白尿转阴率两者大致相似,因针灸无西药之副作用,故更胜一筹。 从总的情况看,针灸治疗慢性肾炎积累的病例数虽不够多,但其治疗效果是比较肯定的。今后,除在原有基础上增加实践外,尚有必要对古代经验加以挖掘。如古代多用灸法,现代却鲜见报道。 (一)取穴 主穴:肾俞、足三里、脾俞。 配穴:尿白细胞增高加中极,尿红细胞增高加血海。 (二)治法 主穴用板蓝根注射液或黄芪注射液。主穴每次取2~3对。配穴,中极用鱼腥草注射液,血海用当归注射液。以5号齿科针头吸入药液,穴位常规消毒,直刺得气后,略加提插使感应强烈,中等速度推入药液,每穴1~2毫升。隔日1次,20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5天。一般须治三~四个疗程。 (三)疗效评价 本法对慢性肾小球疾病的主要体征蛋白尿有较好的效果。共治115例。其中,慢性肾炎普通型30例,尿蛋白转阴12例(占40%);肾病型24例,尿蛋白转阴10例(占41.7%);其他肾小球疾病9例,无1例转阴。总有效率为:34.4%。经统计学分析,以对普通型疗效最好,肾病型次之,其他肾小球疾病最差。另外52例,总有效率96%。 食疗 1.鲫鱼1条,约重250克,剖腹去内脏洗净,装入大蒜末10克,外包干净白纸,用水湿透,放入谷糠内烧熟。鱼蒜全食,有条件者每日1条。适用于慢性肾炎及营养不良性水肿。 2.鲜蚕豆或水发干蚕豆250克,瘦牛肉500克,盐少许。 将牛肉切块与蚕豆、盐同放砂锅内,煨炖熟烂即可食用,每日2次,随量食。 3.葫芦皮,冬瓜皮、西瓜皮各30克,红枣10克,同放锅内加水约400毫升,煎至约150毫升,去渣即成。饮汤,每日1剂,至浮肿消退为止。 4.鲜羊奶每晨空腹服250~500毫升,连服1个月。 5.桑椹30克,生苡仁20克,葡萄干20克,同大米适量煮粥,分2次服食。 § 注意事项 慢性肾炎--慎食香蕉树立信心积极配合治疗:慢性肾炎病程较长,易反复发作,应鼓励病人增强与疾病作斗争的信心,密切配合治疗,战胜疾病。 休息和工作 患者一旦确诊为慢性肾炎,在开始阶段,不论症状轻重,都应以休息为主积极治疗,定期随访观察病情变化。如病情好转,水肿消退,血压恢复正常或接近正常,尿蛋白、红细胞及各种管型微量,肾功能稳定,则1个月后可开始从事轻工作,避免较强体力劳动,预防呼吸道及尿路感染的发生。活动量应缓慢地逐渐增加,以促进体力的恢复。凡存在血尿、大量蛋白尿、明显水肿或高血压者,或有进行性肾功能减退患者,均应卧床休息和积极治疗。 饮食 慢性肾炎急性发作,水肿或高血压者应限制食盐入量,每日以2-3g为宜。高度水肿者应控制在每日2g以下,咸鱼、各种咸菜均应忌用,待水肿消退后钠盐量再逐步增加。 除了低盐和低脂饮食外,在食用水果时也要格外注意。许多肾炎患者的家属为了照顾患者,多给其买很多的水果和营养品。其中,香蕉对于肾炎患者而言要慎食。 一般人认为,香蕉营养丰富,香甜可口,人人都可吃,没有什么禁忌。但是,患有急性肾炎、慢性肾炎和肾功能不佳的人却不能吃香蕉,因为香蕉含有比较多的钠盐,而肾炎患者的浮肿、高血压都必须限制摄入钠盐。 如果肾炎患者经常吃香蕉,就等于摄入了大量的钠盐,致使肾负担加重,浮肿、高血压等症状也会随之加重。此外,消化不良和腹泻病人吃后亦会使病情加重。 § 应急处理 潘生丁(1)慢性肾炎急性发作时,应卧床休息,待肉眼血尿消失、浮肿消退、血压恢复正常后,才可逐渐下床活动。 (2)应限盐或忌盐,每日摄入氯化钠量应少于2克,另外应低蛋白、高糖饮食。 (3)浮肿明显时,可适当给予利尿药物。 (4)高血压患者若经限盐、限水、利尿后仍高者,可选用降压药物如利血平0.25毫克,每日3次;肼苯哒嗪20毫克,肌注等。 (5)可试用抗凝剂及血小板解聚药物如潘生丁75-100毫克,每日3次,4周为一疗程,间隔7-10日,可重复使用,总疗程为3-6个月。 (6)并发心衰时,可参见有关心衰章节处理后,立即送往医院抢救。 § 如何预防 预防慢性肾炎,就是要保护好肾脏。这里介绍保护肾脏的六大措施: 增强体质 预防慢性肾炎的最主要措施,是加强身体锻炼,增强机体抗病的能力。锻炼身体的方式有多种,散步、长跑、跳舞、登山、划船、武术、气功、太极拳等,皆有助于增强体质,提高机体抵抗力 ,并可防止感染病毒细菌后免疫反应性损害的发生。但肾病患者慎为之。 预防感染 肾炎病的发生常与上呼吸道感染等有关,常以外受风寒、风热、风湿、湿热、热毒之邪为始因,因此,要预防肾炎的发病,就应注意天气寒暖的变化,应避免阴雨天外出、汗出当风、涉水冒雨、穿潮湿衣服,时刻警惕外邪的侵袭。 起居有常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对身体健康非常重要。因为生活不规律,睡眠不充足,暴饮暴食,酒色过度,劳逸无度,均可降低人体对外邪的抵抗力,增加患病的机会,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应劳逸结合,定时作息,以维持人体阴阳平衡、气血调畅。 有病早治 皮肤的疮疖痒疹,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反复发作,均有变生肾炎的可能,因此有病早治非常必要。保持下阴的清洁,勤换衣裤,可防止泌尿系感染;保持大便的通畅,定时排便,则有利于代谢废物的排除。 精神乐观 有肾炎病先天素质的人,应警惕肾炎发生,但也不能悲观,而应该消除对疾病的恐怖心理,从父母亲的病情发展中吸取教训,积极 预防。除平时应加强体育锻炼外,肾阴不足者可常服六味地黄丸,卫气不足者可常服玉屏风散,以补肾培元、固护卫表,防止外邪袭击诱发肾炎病的发生。 慎用肾毒药物 庆大霉素片 氨基甙类抗生素如庆大霉素、卡那霉素、链霉素以及丁胺卡那霉素、多粘菌素、四环素、万古霉素、新霉素、先锋2号等抗生素,均有一定肾毒性,很容易引起肾损害,所以应尽量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如阿司匹林、布洛芬、保泰松、消炎痛、炎痛喜康等,也很容易引起肾损害,对慢性肾炎患者更不适宜。其它如磺胺药、利福平及造影剂、抗肿瘤药也常产生肾毒性、具体应用时应适当注意,或避开不用,或减小剂量应用。 § 中医护理 在药物治疗的同时,中医护理对慢性肾炎起到辨证施护非常重要。 (1)辨体质,审虚实,辨证施护:慢性肾炎在护理过程中,运用中医理论,审察患者体质和病性,辨别阴阳、虚实极为重要。 一般而言,水肿明显者,本虚标实。体质强盛者,多实多热。体质虚弱者多虚多寒。两者除必须按时测体温、脉搏、血压、24小时出入水量外,还须观察有无出血倾向及呕吐、水肿等情况。护理 如果出现少尿、神疲嗜睡、口有尿味,多为湿浊之邪蓄积体内,毒邪内渍,内陷心包,转为关格,最为危险。应及时报告医生,做好抢救准备。 临床上,阳虚水肿,水毒内踞,刺激皮肤引起瘙痒,应做好皮肤护理,防止感染。阴虚阳亢,水不涵木,多见头痛失眠,血压偏高,须观察有无呕吐,抽搐。头痛者可针刺百会、太阳、合谷等穴。抽搐、呕吐者,应及时报告医生,配合医生,抢救治疗。 (2)察病情,避外感,指导服药:应细心观察病情,告戒病人慎起居,避风邪,注意不可劳累,保暖防寒。因为慢性肾炎往往因为感染而急性发作,致原有病情加重。病室应阳光充足,气温得当,通风良好。 临床上的护理,指导患者按时服药。中药汤剂宜温服。恶心呕吐者,宜少量多次进服。服药前滴少量生姜汁于舌上,对防止呕吐有效。中药灌肠者须注意药液的温度适中,注入的速度要慢,肛管插入的深度要适当,一般以30cm为宜。这样才能保证药液的充分吸收,提高疗效。 § 健康教育 1.指导患者避免受凉、受湿、劳累 注意劳逸结合,预防呼吸道感染。 2. 教会患者与疾病有关的家庭护理知识。 3.讲明定期复查的必要性。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