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幽州
释义

§ 历史区域

隋唐幽州

据《周礼·职方》载,“东北曰幽州”。其范围大至包括今河北北部及辽宁一带。

[1]

周武王平殷,封召公于幽州故地,号燕。战国时,燕与其他六国并为七雄。秦始皇灭燕,在燕地置渔阳、上谷、右北平、辽西、辽东等郡。

祖时分上谷置涿郡;此外又设燕国。汉武帝设幽州刺史部,部刺燕地诸郡国。武帝开边,置玄菟、乐浪等郡,亦属幽州。

东汉时,辖郡、国十一,县九十。幽州治所在蓟县,治所蓟县,故址在今北京市城区西南部的广安门附近。辖境相当于今北京市、河北北部、辽宁南部及朝鲜西北部。

魏晋以后,幽州辖境日渐缩小,至北魏时仅领燕、范阳、渔阳三郡。

隋炀帝大业初罢州置郡,故改幽州为涿郡。

南北朝-北朝魏-幽州等(公元497)

唐武德元年(618)复为幽州,天宝元年(742)改为范阳郡,乾元元年(758)又为幽州。州治蓟县。另有范阳县,本幽州或范阳郡属县,大历四年(769)后为涿州治所,故治在今河北省涿州市,与此不同。

§ 交通中心

契丹国占据幽州

幽州原是河北平原北端陆路交通的枢纽。隋大业四年(608)开永济渠,引沁水南通黄河,北达涿郡;七年,隋炀帝杨广乘龙舟自江都(今江苏扬州市江都区)经黄河入永济渠,至涿郡;同年,又动用江淮以南民夫、船只运黎阳(在今河南浚县东南)、洛口(在今河南巩县东北)诸仓米至涿郡,“舳舻相次千余里”。由于永济渠的凿通,运河的终点涿郡又成为北方水陆交通的中心。

§ 军事重镇

隋唐时,幽州的军事地位十分突出。隋炀帝在涿郡筑临朔宫作为行宫,大业七年后三次用兵高句丽,都以涿郡为基地,集结兵马、军器、粮储。唐贞观十八年(644)出兵高句丽,分水陆两路,陆路也以幽州为后方大本营。

唐代中期,东北诸族势力强盛,先天二年(713)置幽州节度使于此,以控制奚、契丹等族。天宝元年改为范阳节度使,兵力九万余人,约占全国十节度使兵力的五分之一。天宝末,安禄山身兼范阳、平卢(治柳城郡,今辽宁朝阳)、河东(治太原府,今山西太原西南晋源镇一带)三节度使、河北道采访处置使,即以范阳为根据地,发兵反唐,掀起“安史之乱”。乾元二年(759)史思明自立为燕帝,以范阳为燕京。广德元年(763)改范阳节度使为幽州节度使,史朝义部下李怀仙降,唐即授为幽州节度使;时平卢已没于北族,惟存平州(今河北卢龙),平州城内驻有卢龙军,幽州节度使遂兼领卢龙节度使。此后或称幽州,或称幽州卢龙,或只称卢龙。幽州为安史乱后长期不奉朝命割据一方的河北三镇之一。直至五代后梁乾化三年(913)十二月为晋王李存勗所灭,割据达一百五十年之久。天福元年(936),后晋石敬瑭以幽蓟十六州割让契丹,次年契丹以幽州为南京。

§ 商业都会

据房山云居寺石经题记,安史之乱前幽州城内有白米行、屠行、油行、五熟行、果子行、炭行、生铁行、磨行、丝帛行等,行是当时经营同类行业的组织,可见当时幽州商业和手工业之盛。 古九州及汉十三刺史部之一﹔隋唐时北方的军事重镇﹑交通中心和商业都会。

据《周礼?职方》载﹐“东北曰幽州”。其范围大致包括今河北北部及辽宁一带。周武王平殷﹐封召公于幽州故地﹐号燕。战国时﹐燕与其它六国并为七雄。秦始皇灭燕﹐在燕地置渔阳﹑上谷﹑右北平﹑辽西﹑辽东等郡。汉高祖时分上谷置涿郡﹔此外又设燕国。汉武帝设幽州刺史部﹐部刺燕地诸郡国。武帝开边﹐置玄菟﹑乐浪等郡﹐亦属幽州。东汉时﹐幽州治所在蓟县﹐故址在今北京市城区西南部的广安门附近。魏晋以后﹐幽州辖境日渐缩小﹐至北魏时仅领燕﹑范阳﹑渔阳三郡。隋炀帝大业初罢州置郡﹐故改幽州为涿郡。唐武德元年(618)复为幽州﹐天宝元年(742)改为范阳郡﹐干元元年(758)又为幽州。州治蓟县。另有范阳县﹐本幽州或范阳郡属县﹐大历四年(769)后为涿州治所﹐故治即今河北涿县﹐与此不同。

§ 其他相关资料

蓟城为幽州治所

幽州原是河北平原北端陆路交通的枢纽。隋大业四年(608)开永济渠﹐引沁水南通黄河﹐北达涿郡﹔七年﹐隋炀帝杨广乘龙舟自江都(今江苏扬州)经黄河入永济渠﹐至涿郡﹔同年﹐又动用江淮以南民夫﹑船只运黎阳(在今河南浚县东南)﹑洛口(在今河南巩县东北)诸仓米至涿郡﹐“舳舻相次千余里”。由于永济渠的凿通﹐运河的终点涿郡又成为北方水陆交通的中心。

隋唐时﹐幽州的军事地位十分突出。隋炀帝在涿郡筑临朔宫作为行宫﹐大业七年后三次用兵高丽﹐都以涿郡为基地﹐集结兵马﹑军器﹑粮储。唐贞观十八年(644)出兵高丽﹐分水陆两路﹐陆路也以幽州为后方大本营。唐代中期﹐东北诸族势力强盛﹐先天二年(713)置幽州节度使于此﹐以控制奚﹑契丹等族。天宝元年改为范阳节度使﹐兵力九万余人﹐约占全国十节度使兵力的五分之一。天宝末﹐安禄山身兼范阳﹑平卢(治柳城郡﹐今辽宁朝阳)﹑河东(治太原府﹐今山西太原西南晋源镇一带)三节度使﹑河北道采访处置使﹐即以范阳为根据地﹐发兵反唐﹐掀起“安史之乱”。干元二年(759)史思明自立为燕帝﹐以范阳为燕京。广德元年(763)改范阳节度使为幽州节度使﹐史朝义部下李怀仙降﹐唐即授为幽州节度使﹔时平卢已没于北族﹐惟存平州(今河北卢龙)﹐平州城内驻有卢龙军﹐幽州节度使遂兼领卢龙节度使。此后或称幽州﹐或称幽州卢龙﹐或只称卢龙。幽州为安史乱后长期不奉朝命割据一方的河北三镇之一。直至五代后梁干化三年(913)十二月为晋王李存勖所灭﹐割据达一百五十年之久。天福元年(936)﹐后晋石敬瑭以幽蓟十六州割让契丹﹐次年契丹以幽州为南京。据房山云居寺石经题记﹐安史之乱前幽州城内有白米行﹑屠行﹑油行﹑五熟行﹑果子行﹑炭行﹑生铁行﹑磨行﹑丝帛行等﹐行是当时经营同类行业的组织﹐可见当时幽州商业和手工业之盛。

§ 前秦时的幽州

东晋永和九年(353),前秦符健侨置幽州,治裴氏堡,故址在今山西垣曲县古城镇东南。十一年(355)为前燕慕容废。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9/21 21:55:38